• 我的订阅
  • 人文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23 11:14: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

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它们用不屈的脊梁诠释着“守家即守国”的信念,将可歌可泣的抗争故事镌刻进民族记忆。

80多年后,记者踏访山东临沂莒南渊子崖村、临沭西山前村、费县东流村,在斑驳城墙、弹痕老树与亲历者的讲述中,打捞那些滚烫的铁血往事。

围墙上的血性

临沂渊子崖村的入口处,一段斑驳的城墙静静矗立,墙面上“中华抗日第一村”七个字历经风雨却愈发醒目。80多年前,这里的枪炮声曾划破沭河两岸的寂静,一场惨烈的保卫战在这里打响。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临沂渊子崖村村口城墙。

“抗战爆发后,日本鬼子进了咱沂蒙山要钱要粮,我们村就不给他,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对。”渊子崖保卫战组织者林凡义之子林祥秀的话语里带着凛然正气。

1941年冬,配备钢炮的日军精锐突袭了渊子崖村,村民们手中的武器,却是用农耕工具改造的土炮等简陋装备。

“咱与其等死,不如把大门紧闭,不让鬼子进来。渊子崖村从来没有孬种!”村长林凡义的号召,让全村人拧成一股绳。大家依托村北1米厚、4米高的围墙与敌人展开拉锯战,有土枪的拿土枪,没有的就攥紧铁锨、䦆头,誓要将侵略者挡在墙外。

正面久攻不下的日军,用钢炮轰开了村庄东北角新建的围墙。缺口处,村民林老七手持大闸刀死守,日军过来一个便砍倒一个,连砍七人,直到敌人越涌越多。“堵不住了就进村打巷战,干到底!”林祥秀回忆起父亲的讲述,那时村民们打到没有子弹,就用扫帚、铁锨、䦆头接着拼。

林九臣牺牲后,他的妻子疯了一样拎着菜刀冲出家门,见两三个日军追赶村民,便瞅准时机砍向其中一个日军的脖颈,当场将其砍倒。“丈夫死了老婆拼,儿子死了老子上,老子死了儿子顶。”林祥秀说。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渊子崖保卫战雕塑。

这场战斗,渊子崖村付出了沉重代价。日军退去后,渊子崖村900间房只剩不到100间,烈士纪念塔上镌刻着147名村民、40名八路军战士和50名县区武装战士的名字,他们用热血换来了歼敌112人的战果,延安《解放日报》称这里是“村自卫战的典范”。

老槐树下的誓言

向北数十里,临沭西山前村的老槐树藏着另一段血史。树干上这些深浅不一的孔洞里,藏着80多年前那段浸透着热血的往事,记录着“枪声就是命令”的誓言。

西山前村党支部书记阚成宝轻轻摩挲着一本保存完好的《岌山前》连环画,声音低沉地说起往事:“1941年9月,日伪军1000多人突然就围了过来。”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阚成宝讲述西山前保卫战的事迹。

他抬眼望向老槐树,仿佛透过时光看到了当年的硝烟,“我爷爷腿上那道疤,就是那会儿留下的。鬼子进村后逼他烧水,他听不懂,被刺刀狠狠扎了一下,现在摸上去还能感觉到凹凸的痕迹。”

那天,北山顶上的日寇大炮率先轰鸣,数十发炮弹倾泻而下。在炮火掩护下,敌人从四面向村子围拢。西山前乡乡长、村自卫团团长张作洪带领西山前民众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一连打退了日伪军三次进攻,让敌人始终没能靠近围墙。

“当时村里的墙有三四米高,四个城门都守得死死的。”西山前保卫战参与者徐会迪的后代徐浩峻站在老槐树旁,手指抚过树干上的弹孔,“我老奶奶说,鬼子冲了三四次都没进来,就调来重炮,足足打了108炮。”

敌人冲进村后,村民们挺着刺刀迎上去,到最后很多人都在战斗中牺牲了。“我老爷爷叫徐会迪,还有个二老爷爷叫徐会刚,最后都牺牲了。”徐浩峻说。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西山前的老槐树。

这场保卫战持续了一天一夜,五百间房子化为灰烬,村里遍地狼烟。阚成宝轻轻叩击着老槐树的弹痕,像是在与历史对话:“家家都有烈士啊。”这场战斗后,部队下达了“枪声就是命令,先保护老百姓”的指令。

石桥边的主动反击

在费县东流村门前的石桥下,至今仿佛还回响着1939年的枪声。这里,曾打响沂蒙人民主动抗日的第一枪。

1939年1月,日军要“借道”西侵的消息传到东流村,全村人攥紧了拳头。村民吴恩庆组织男女老幼布下埋伏,打得日军措手不及。但遭重创的敌人迅速调整战术,抢占村北山坡高地,用信号弹指挥同伙反扑。

“那时候我五六岁,腊月里鬼子来了,把俺庄围起来了。俺就在围墙里,看着他们在围墙外,还带着钢炮。”91岁的东流村抗日自卫战亲历者孙开清,虽已近百岁高龄,但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他颤巍巍地走到玻璃展柜前,指着里面的土枪,挺直腰板,右手成枪状比划着瞄准的姿势,声音也洪亮起来:“就这么端着,火药就是平时打兔子的配方,炮筒子一响,能掀翻好几个鬼子!”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激战数小时,村民们打死几十名日军,可终究抵不过密集的炮火,前庄还是失守了。“老百姓们不怕!”孙开清的眼中泛起泪花,但声音仍十分坚定,“拿着洋炮、大刀就往前冲。人家有枪有炮,咱老百姓伤亡不小,但还是杀死了八十多个日本鬼子。”

在陈列馆里,孙开清的手指在一张连环画上停住——那是他的大伯孙义山带领村民守东门的场景。“大伯就倒在这儿。”说到这里,孙开清停顿了一下,默默擦了擦眼泪,“不想提了,一提起来就难受。他们烧杀抢掠,咱怎能不反抗!”

三座村庄,三段铁血记忆,它们如三颗星辰缀在沂蒙的版图上,也镌刻在民族抗战的史册里。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员李建丰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上泛黄的老照片说:“这些村子最让人动容的,是老百姓面对豺狼般的敌人,敢拿起石头硬拼的骨气。”

李建丰说:“那会儿根据地到处都是这样的故事,渊子崖的围墙战、西山前的巷战、东流村的石桥伏击,不是孤立的抗争,是千万百姓拧成一股绳的模样。正是大家都拧成一股绳,我们才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4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山区:村庄绽新颜 宜居又宜业
...院舍、一面面富有乡土气息的墙绘……如今,风光宜人的村庄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为绿美春城增添新景。近年来,西山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工程,以作风革命、效能
2024-03-25 13:00:00
茶园花海“触网” 小村庄变身“顶流”
...翔为北碚区西山坪村“带货”——茶园花海“触网” 小村庄变身“顶流”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人物名片冯飞翔 38岁,北碚区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处客运科科长,北碚区东阳街道西山
2024-04-01 04:41:00
寻访亲历者 还原运河村庄抗战史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刘洪泰:寻访亲历者 还原运河村庄抗战史本报记者 杨金丽刘洪泰多次走访村里的老人,这是他采访百岁老党员王金荣。老人大多耳背,他要贴近老人耳边才能沟通交流。青县流河
2023-09-08 10:0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松翠柏间,9米高的烈士塔屹立向天。沭河东岸的这座小村庄,在抗日战争时期隶属于中共山东滨海区抗日根据地沭水县板泉区。西临沭河敌占区,以东则是八路军的抗日活动区域,渊子崖村正处在
2025-07-11 12:52:00
...投身于抗战的洪流。历经战火洗礼的齐会村是一个革命的村庄、英雄的村庄。而今,拥有红色基因的齐会人凭借着一股子拼搏奋斗的精神,建成了以“一碑一室一树”(齐会战斗纪念碑、纪念室、大
2023-10-27 10:10:00
日军被地雷炸怕,捆了15个化装的伪军:这是我们俘虏的八路军
...产的守护者,它是时刻警觉、不知疲倦的哨兵。”以往,村庄经常遭到敌人的袭扰,但自从在村庄四周埋设了地雷之后,敌人无法轻易侵犯,夜晚村民们得以安心休息,敌人也不再敢随意闯入。19
2025-05-23 17:18:00
在红色底蕴中书写发展新篇
...村史馆中演东村村史馆中,,一面面故事墙带领人们了解村庄发展的“根”与“魂”。本报记者 杨鹤 摄游客在演东村村史馆内了解当地民俗风情。 本报记者 杨鹤 摄 说起演东村,或许不
2024-05-23 09:59:00
谭震林历险记:路上忽遇日军哨兵,日军呆立片刻吓得大叫
...领他们迅速脱离视线。为掩护同伴,陈小毛迅速冲进一个村庄,跑进一家正在吃饭的家庭,谎称“和平军”正在拉夫,求助村民。陈小毛在家中用餐,伪军未能识破他的伪装,最终悻悻而归。张坚见
2025-05-24 20:56:00
解放后,一位村民指着村外的破窑说:在窑下,我埋了一个日本兵
...与他们亲切交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他们开始回忆起村庄的往事。其中一位老人提到了许老汉,位于村东。“你们知道吗?许老汉年轻时可是个非凡的人物。”老人神秘地说,“他曾打死一个鬼
2024-12-20 06: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951年上映的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水上猎户组成的传奇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
2025-08-26 09:23:00
中国空战史上对撞敌机第一人陈怀民,不要为我悲伤、不要为我难过,为了国家百姓,死的有价值!1938年,22岁飞行员陈怀民,不顾安危撞向日军飞机,壮烈牺牲,没想到女友竟纵身一跃,跳入
2025-08-26 10:42:00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卢沟桥事变。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佟麟阁女儿:父亲不会变老,我想再抱抱他,父亲牺牲时那年我只有15岁……
2025-08-26 10:42:00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真正的君子,就算没人监督,也能守住本心,不会因为环境隐蔽就放纵自己。然而现实中
2025-08-26 15:04:00
读方志 行贵州 | 岩脚镇:繁华商埠和川盐集散的古驿道
在贵州西部,群山脚下、廻龙溪畔坐落着一座百年古镇——岩脚古镇。岩脚旧称羊场,位于六枝特区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025-08-26 15:32:00
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胜利丰碑
2025-08-26 16:56:00
泉畔寻踪,诗里访城—— 山师附小2024级8班雏鹰小队访泉研学记
鲁网8月26日讯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24 级 8 班雏鹰小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泉之旅。此次活动从充满古韵的百花洲出发
2025-08-26 16:56:00
大皖新闻讯 泛黄的纸张,铅印的文字,穿越八十余载时空,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战火纷飞——这便是珍藏在安徽省档案馆的《抗敌报》
2025-08-26 21:08:00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夹烟墙画,有人投诉认为不妥,理由是会误导青少年,并建议把鲁迅抽烟换成握拳动作。投诉是好心,但有些过度操心了
2025-08-27 01:56:00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
8台抗战时期缝纫机亮相永清 再现烽火抗战岁月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庞趁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近日,位于永清高新区的缝制工具博物馆举办专题展
2025-08-25 11:23:00
主创:王信 王瑜 杨梦云 杨云飞 蔡城池一审:余从源二审:姚腾 余旭三审:唐全寿
2025-08-25 11:29:00
齐风载典,那些定义齐文化精神的传世著作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齐文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智慧光芒。这片诞生了姜太公、管仲、晏婴等贤才的土地,不仅孕育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025-08-25 1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