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5 20:0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制定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直到崇祯帝时期,仍然是如此。明朝末年,第一个攻入到京城的人不是八旗军,而是李自成。可是李自成鼠目寸光,没有成就大业。

经过山海关之中后,八旗军进入到中原地区,由此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明朝末年,出现了严重的党争,其次就是明朝出现了国库空虚的情况,这样一来明朝根本没有军饷发放给士兵。不过明朝存在的期间中,是非常厉害的。

聊聊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

历史上明朝是唯一不割地赔款、不纳贡称臣,其次就是没有做过公主和亲的窝囊事,由此明朝成为了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这一点连汉朝都没有做到,汉朝曾经出现了严重的和亲,为的就是躲避匈奴。不过经过汉朝的发展之后,得到了改善。

聊聊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

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将匈奴打败,直到汉宣帝时期,匈奴被彻底的打败。话说回来,王朝的灭亡肯定是非常凄惨的,首先就是有接连不断的战争,这样的战争让百姓流离失所,没有了安居乐业的景象。明朝灭亡时也不例外。

聊聊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

不过明朝的皇帝是很有骨气的,崇祯帝至死都没有将自己的百姓出卖。也可以说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明末时期皇帝朱由检自杀以后,这就标志着明朝灭亡了。按照常理来说,这时候的明朝应该会选择投降,正史也确实这样做了。

聊聊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

可是一个城池却是一个例外。这个城池就是江阴,在这里发生了明朝最为悲壮的守城战。崇祯帝朱由检自杀之后,大部分明朝的官员以及百姓都选择了投降,可是江阴这个地方是个例外。清军进入之后,多尔衮下达了剃发令。

聊聊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

当时的汉人大部分都遵从了,有的汉人进行反抗之后,几乎都被杀死了。剃发令颁布之后,结果可想而知,当时的汉人大规模的反抗,可惜的是无济于事。剃发令后来继续实施,可是在江阴这个地方,遭到了百姓的反抗,全城百姓没有实施剃发令。

聊聊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

后来这些百姓迎来的就是清军的24万铁骑。江阴守城的时间达到了81日,也就是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战争造成了城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南明最有作为的皇帝,想要光复大明王朝却毁于内耗
...北京后,清朝的实际统治者睿亲王多尔衮,就已经下达了剃发令,但是遭到了京城及其附近汉族官员和百姓的强烈反对,由于当时清朝的统治还不稳固,所以被迫收回成命。到了1645年7月,清
2023-06-27 15:04:00
他号称明末民间第一军事家,一战击灭满清七万精锐
...纷剃发易冠,故而他认为汉民不敢抗拒,所以敢断然颁发剃发令。但此令一下,各州县纷纷告变。多尔衮善于权变,立刻意识此令暂不可行,随即下令停止剃发令。屈指一算,自五月初三发布剃发令
2023-06-26 11:46:00
剃发令不是满人提出的,是他的一句话让汉人遭殃
...的时候,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对汉人进行了约束。这就是剃发令,也就是剃发令的提出,让百姓感到了耻辱。 众所周知的是,清朝的时候人们都留辫子,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是如此。剃发令的
2023-03-05 22:31:00
阎应元与江阴城的英勇抵抗:率领17万人对抗清军24万人
...江阴八十一日,本来江阴已经投降了,但是清朝又颁发了剃发令,强烈要求汉人剃发易冠,并且告示所有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一事件使江阴人民非常愤怒。毕竟,在古代封建社会,注重
2023-10-09 15:02:00
...定三屠’’是怎么一回事呢?清朝在灭亡明朝之后颁布了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为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起义反清,惨被清朝吴淞总兵李成栋领兵屠城,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
2022-12-23 16:31:00
满清剃发令:对汉人信仰与自信的打击
...同时这也是满人对自己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满人因为易服剃发令引发汉人不满和反抗,造成社会动荡,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清军入关之后多次颁布“剃发易服令”,造成严重的后果明朝是最后一个由
2024-01-03 21:38:00
南明弘光王朝灭亡后,江阴县的人民是如何抗清的?
...其中江阴地区人民的抵抗最为激烈。一、清朝推行野蛮的剃发令,引发了各地人民的激烈反抗1645年,清军在消灭了李自成以后,迅速南下,南明弘光王朝没有支撑多长时间就宣告瓦解,弘光皇
2023-02-15 21:19:00
满清初期的“剃头令”,成为满清历史上最阴暗的时期之一
...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定都北京没多久,清廷就下发了“剃发令”,让汉人仿照满洲人的发型。 第一次推行“剃发令”第一次推广并没有太大的效果,这可能和当时的环境有关。在吴三桂联合清
2023-01-13 12:19:00
“小冰河期”为明朝的灭亡背了锅?明朝的灭亡跟天灾没多大关系
...”,讲到底,民众们所反的,更多其实是多尔衮所颁的“剃发令”;民众们所要复得,也不是大明的统治,似乎多是要恢复汉民族的政权。结语其实大明的亡国,讲到底不过是反证了一句老话:得民
2023-05-03 16: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李文豪鲁网9月2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白光》新书发布和座谈会
2025-09-27 17:53:00
古人做的紫禁城圆明园纸质建筑模型,能有多精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26日,“始作以成——从烫样说起”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
2025-09-27 18:1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秋游玩啥?都在吉林这件扇面里
国庆将至,又到了秋游好时节。古人对秋日出游的喜爱,丝毫不逊于现代人。从流传千古的诗文到传世的书画,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秋日赏景的身影
2025-09-27 23:06: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钟国楚,1912年生,1938年2月任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政治处主任,第三团东进至江南后在江宁
2025-09-26 08:14:00
18世纪,吴桥杂技走遍中国;19世纪,吴桥杂技走向世界。100多年前,作为“现代杂技之父”,吴桥人孙福有带着他的中华国术大马戏团欧洲巡演
2025-09-26 09:16:00
微视频|二师铁门关市12万亩香梨丰收
2025-09-26 15:20:00
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丨编钟乐舞《金声玉振》,奏响千年礼乐新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丁安顺“仁礼天下・和合大同”,9月28日,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将在曲阜孔庙举行。目前,大典迎宾开城
2025-09-26 16:12:00
文脉相通,医心共鸣!名医故里再次联动,共话传承
鲁网9月26日讯9月24日,2025山东(长清)“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正式开幕。华佗故里安徽亳州、张仲景故里河南南阳
2025-09-26 17:03:00
9月30日起营业!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官官邸,即将变身“松苑咖啡馆”
在长春松苑宾馆深处、绿荫掩映之间,藏着一座造型古朴别致的仿德式古堡建筑。日伪统治时期,它曾经作为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官的官邸
2025-09-26 17:15: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永不褪色的称号
(视频摄制:于在洋 王宏飞 文案:周颖、张宇晴、张士青、刘昀)(海报设计:梁玉)80多年前,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太行山区河北平山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2025-09-26 19:51:00
文化中国行 闹市寻迹 密宗祖庭大兴善寺
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大兴善寺,不仅是西安现存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更是中国佛教密宗的祖庭,位于西安城南闹市中。从地铁2号线小寨站A口出来
2025-09-25 08:07:00
树葡萄工坊、大齐书院、白石小院、长安游乐园……今年假期快来长安村,10月1日至10月8日,八天八场活动等你来玩!
2025-09-25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