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明弘光王朝灭亡后,江阴县的人民是如何抗清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5 21:19:00 来源:戏说三国

南明弘光王朝迅速灭亡以后,感觉天下形势已定的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下达了剃发易服的命令。这种不尊重民族习惯的野蛮政策立刻遭到了全国各地汉族人民的反抗,在山东、河南出现了抗击清军榆林军,在江南各地都自发出现了反清运动,其中江阴地区人民的抵抗最为激烈。

南明弘光王朝灭亡后,江阴县的人民是如何抗清的?

一、清朝推行野蛮的剃发令,引发了各地人民的激烈反抗

1645年,清军在消灭了李自成以后,迅速南下,南明弘光王朝没有支撑多长时间就宣告瓦解,弘光皇帝朱由崧被叛徒送给了清军。此时明朝的两京已经全部落入清军的手中,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感觉天下已经平定,便开始下诏命令全国百姓剃发易服,一切都按照满洲的模式来。这种野蛮的民族压迫政策,立刻遭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反抗。当年不可一世的大金国和横扫欧亚的蒙古帝国都没有使汉人们改变自己的衣冠,满清也不可能。现在的人可能不理解古人为什么那么注重衣冠,古人重孝,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所以头发万不可剃;而服饰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更不是轻易更改的。打个比方说就相当于强盗砸了自己家的祖坟,然后又毁了你家的祖屋一样。

清朝的剃发令下达到了江阴县,其中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话语,当时江阴人民聚集在孔庙前的广场上,做出的回答是“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江阴人在城楼上竖起了大明中兴的旗号,代表着江阴人民正式反清。他们推举原来的县衙典吏阎应元领导城防重任。阎应元虽然官职卑微,只相当于乡科级干部,但是有一腔的报国之心,只一点不知道被北京城投降清朝的那些内阁、部院高官强了多少倍。阎应元将全城的精壮男子组成民兵,共有20多万,将这些人分成10组,轮流上城防护。江阴城各方面都已经准备完备,等待如狼似虎的清军。

二、三位亲王、10多万清军就是拿不下江阴城

南明弘光王朝灭亡后,江阴县的人民是如何抗清的?

南明弘光王朝灭亡后,江阴县的人民是如何抗清的?

南明弘光王朝灭亡后,江阴县的人民是如何抗清的?

听说了江阴县有人反清,常州知府派了300清军去平定此事,真不知道知府怎么想的,你这不是去找死嘛!结果很明显,300人一个也没有逃回去。常州知府屁股尿流的向清军主将多铎报告此事,多铎也觉得一个小小县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派遣明朝降将刘良佐(就是他出卖了南明弘光皇帝)率领军队前去打压。结果刘良佐拼了老命就是攻不下来,自己派人编成歌谣劝城中百姓出来投降竟也无人回应。多铎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刻派遣孔有德、尼堪、傅洛等人率兵助战,并携带了几十门红衣大炮。

此时江阴已经被清军团团围着,此时阎应元心急如焚,他数次派遣勇士突围到浙江地区请求增援。当时南明的势力已经从江苏撤退到了浙江地区,但是这些人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完全不敢再次派兵北上了。在沿海活动海盗顾三麻子敬重阎应元的为人,率领他的一帮弟兄前来来援,但是江阴城被清军重重包围,他与清军苦战了三天无法进城,被迫撤退。有一位名叫金矿的秀才集合了自己家乡的乡勇400多人准备进城增援,行至城外被清军骑兵包围,400多人无一人投降全部战死。此时的江阴已经是孤立无援的状态。

三、这座孤城苦苦坚守了81天,城破之后清军开始屠城

从6月坚守到8月的江阴城已经油尽灯枯了,外没有援军,内部的粮食也即将用尽,到了最后城中军民只能两天吃一顿饭,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着。一些懂得音律的文人模仿楚歌的形式做了一首歌谣:“宜兴人,一把枪。无锡人,团团一股香。靖江人,连忙跪在沙滩上。常州人,献了女儿又献娘。江阴人,打仗八十余日,宁死不投降”(出现了地域歧视)。城下围城的清军中有一遍以上都是投降的明军,这些人也大多是江淮之人,听到自己祖国之人凄惨的歌声,无不落泪、叹息(他们也不想替清朝卖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05: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南明最有作为的皇帝,想要光复大明王朝却毁于内耗
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虽然坐拥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拥兵数十万,但是由于内部党争不断、武将拥兵自重,加上实行了“借虏平寇”的错误政策,导致短短一年之内就被清朝灭亡了。不过,
2023-06-27 15:04:00
...,在南方,一些明朝遗臣拥立皇族建立几个小朝廷,史称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永历)。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清朝于1645年灭大顺、南明弘光;1646年灭大西、
2024-05-20 07:58:00
南明诸葛亮是谁连犯三错,致永历朝败亡
...抄了过来,永历朝始终都有党争。第三,孙可望一度堪称南明萧何,在稳定后方、转运粮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孙可望却热衷权力,最后被人忽悠,逼永历帝封自己为秦王。在这三大问题面前,
2024-07-14 20:25:00
抗清英雄张煌言,不屈不饶坚持抗清,以死殉国的忠烈志士
...、永历等地方性政权,前后共经历18年,这就是历史上的南明时期。在国家危难时刻,面对清军入关后的大举南下,南明出现了一些坚守民族气节,不屈不饶坚持抗清斗争,以死殉国的忠烈志士。
2023-05-12 08:43:00
南明悲歌:从联虏平寇到满清灭明
...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推翻了大明王朝。然而也在此时,南明悄悄在南方成立了,然而可惜的是,南明小朝廷存在时间很短暂,只有三四十年,比起之前的南宋一百五十多年远远不如,所以南明没被
2024-04-14 19:39:00
他为固明抗清奋斗一生,堪称南明的脊梁
...时机成熟,与何腾蛟一起制定了反攻计划。反攻开始时,南明军一路势如破竹,相继收复全州、常德、永州、宝庆、益阳、湘乡、衡山,兵锋直逼长沙,并使原明降将江西金声桓、广东李成栋等先后
2023-07-13 20:06:00
高杰投降洪承畴之后为什么没有被杀
...杀进北京城灭了崇祯王朝。无法回头的高杰只好继续拥戴南明小朝廷,并且参与了拥戴弘光皇帝登基的行动,成为南明最有实力的江北四镇之一,还被弘光皇帝封为兴平伯。大概是因为高杰是李自成
2023-05-26 16:17:00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断,暂停剃发令。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也就是1645年,南明弘光政权和潞王监国政权相继覆灭,多尔衮觉得重新执行剃发令的时机又来了。于是,同年六月,清廷再次下令全国男性一律剃发,
2023-06-10 17:19:00
孙可望的权力斗争与大西军在云南的抗清之路
...李自成和大西皇帝张献忠相继遇害。也就二三年的光景,南明的弘光帝和隆武帝也都相继被清军杀戮。此时的华夏大地,似乎上演了清军追杀南明永历朝廷的戏码。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大西军的残余
2023-10-20 08: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