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干了什么?会成为大家心中真正的有骨气的王朝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3 16:3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有骨气的王朝是谁?一般来说会有三个选择,分别是汉朝、唐朝和明朝,除去这三个朝代以外,再选一个朝代似乎很难,然而在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非明朝莫属,汉朝有骨气,但是他有过和亲送礼,汉高祖刘邦被围困白登山七天七夜时,选择给匈奴单于妻子送礼吹枕边风,唐朝有骨气,但是他与外族和亲数十次,其中还包括四位真正的公主,那明朝干了什么?会成为我心中真正的有骨气的王朝呢?

明朝为何会成为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呢?

大明祖训:不合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纵观大明的276年中,无论过的有多惨,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急,都真正做到了绝不用女人换取和平,绝不割地赔款,哪怕如瓦刺大军围攻首都,哪怕皇帝不幸被俘。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没有低头认输!细数明朝的每一个皇帝就没有一个是软骨头,大家最熟悉的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殉国,正统皇帝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却从未求饶,隆武帝朱聿键战死沙场,绍武帝朱聿鐭被俘后绝食自杀,还有着太多的故事证明着明朝的硬气,可能明朝的军队不是历史上最强悍的,但明朝却是古代历史上超过百年的帝国中唯一一个没有跟其他国家或势力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的,唯一一个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王朝,哪怕在亡国之后,他们依旧坚持抗击清朝长达38年之久,堪称世界之最,这也是‘‘反清复明’’为何如此耳熟的缘由。

不仅仅是他们王朝的气节,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他们君王的气节,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还有他们平民百姓的气节一样令人敬佩,明朝百姓和帝王一样都有着刚毅不屈的性格,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就是明朝百姓气节的表现,‘‘嘉定三屠’’是怎么一回事呢?清朝在灭亡明朝之后颁布了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为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起义反清,惨被清朝吴淞总兵李成栋领兵屠城,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藉。这场大屠杀持续了整整一天,尸体堵塞了整个河流,这一次屠杀约有3万人遇害,这就是嘉定一屠,然而还没完,在李成栋率军离开嘉定城后,侥幸逃脱的嘉定幸存者溜回城里,组织了两千人来了场反屠杀。

将归顺清朝的汉奸和官吏全部杀死,事后李成栋返回嘉定,又将整个嘉定百姓屠杀了一遍,嘉定惨遭‘‘二屠’’二十多天后,南明的一个叫吴之番的将军,率领军队猛攻嘉定夺回了嘉定城,不过没多久又被李成栋发现,把吴之番的军队砍杀殆尽,顺带又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嘉定三屠’’了,我们不难看出明朝百姓宁死不屈的性格,三次被屠都没能磨灭他们的气节。‘‘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明末清初抗清名将史可法在扬州坚守,被清军攻破以后惨遭屠城十日,死亡人数近百万之多,‘‘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这样的记载,即便是一个从未对这些历史有过过问之人,也会为之动容。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对于这两句话又干了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明朝建国的时候定都在南京,后来朱棣登基后迁都了北京,因为北京靠近边关,所以迁都的目的就是为了‘‘天子守国门’’也正因如此,从明英宗开始到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哪怕是国难临头也没有舍弃皇都自己逃跑,当时北京形势很危急,李自成的军队都打到城门口了。有臣子劝崇祯迁都,他不迁,有臣子劝他逃到南京,他不逃,而是登上了煤山自缢殉国而死,应了那句‘‘君王死社稷’’很多人说是崇祯让大明朝走向了灭亡,其实并不然,此时的大明朝已然是摇摇欲坠,换上任何一个人来当这个皇帝,恐怕也改变不了大明的结局,然而崇祯的行为对比于清朝那些皇帝无疑不证明,崇祯是一个好皇帝,可能崇祯并不是一个有大才的君主,但至少他是一个仁厚的君主。

崇祯殉国前怕李自成伤害无辜百姓就写了一首绝命诗给他,‘‘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而宣统帝溥仪的留下的却是这么一段话:‘‘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这段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摘自于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对比于咸丰两度仓皇离开北京避难,置京城百姓于不顾,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苟且偷生,对日本侵略者认贼作父。崇祯绝对是一个不错的皇帝,明末时期无论是遇到多大的压力,他都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凸显淋漓尽致,所以说,明朝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明朝,王朝,骨气的资讯:
明朝为什么被评为最有骨气的王朝
...死社稷”,这是明成祖朱棣留下的遗诏。为什么后人给了明朝一个最有骨气王朝的评价呢?这就要从明朝迁都说起了,可以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今北京)的这一举动奠定了这个最有骨气王朝的基
2022-12-21 16:15:00
明朝真的是最有气节的一个朝代吗?
明朝从来不是一个有骨气的王朝,或者说,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是所谓有骨气的,因为“骨气”是存在于自然人的一种品质而非“王朝”这样的无生命的且稍具抽象的事物。如果一个王朝,只能
2023-07-25 16:12:00
明朝的骨气与疆域变迁:从强盛到衰落的领土变化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与其他王朝相比较,不管是面对少数民族或者是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和无理要求,明朝历代君王都做到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2023-11-03 16:00:00
明帝国担得起“最有骨气”这个称呼吗
...根本不可能具备人才有的精神属性。很简单,铁骨铮铮大明朝,究竟谁能真正代表这个王朝?朱元璋吗?朱棣吗?还是朱由校?朱由检?谁都代表不了。明朝的皇帝代表不了明朝,明朝的大臣更代表
2024-04-19 11:12:00
明朝:有骨气的王朝,拒绝妥协坚持到底
一、战斗力最持久明朝是当时军队最多,战斗力最持久的军队,同时期所有的欧洲的军队加起来都不如一个大明。即使在最腐败的末期都能吊打日本,并且发出“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的时代强音
2023-10-27 00:50:00
华夏最有骨气的王朝:破产之前,还打得让世界豪强签下不平等条约
...等条约,这到底又是哪一个朝代呢?编辑在大家心目中,明朝始终是一个太监掌权的朝代。只要说起明朝,大家就会觉得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即使昔日的明朝有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壮举,然而从那以
2024-02-29 17:16:00
一生励精图治的崇祯帝为什么挽救不回大明王朝
明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朝代,可以纵观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明朝始终没有向别人割地赔款,没有向少数民族进行和亲,更没有向异国进行贡奉。明朝人是有骨气的一代人,不管是皇帝,还
2023-05-17 16:47:00
聊聊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制定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直到崇祯帝时期,仍然是如此。明朝末年,第一个攻入到京城的人不是八旗军,而是李自成
2023-10-25 20:05:00
史上最有骨气的四个末代皇帝,你佩服哪一个?
...免被俘,于是在煤山上吊自杀,非常有骨气。闲话一句,明朝的皇帝非常刚烈,即便是明英宗被俘,也拒绝投降拒绝合作。或许,因为由于中华历史看到过宋朝靖康耻和崖山的惨状,所以明朝在这方
2024-10-18 09: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