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为什么要和亲?连强汉盛唐也不例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5 19:59:00 来源:戏说三国

和亲,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封建王朝标志。它自汉高祖白登之围(公元前200)至汉宣帝时(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主动请求迎娶王昭君,这个长达167年的血泪和亲路,有着12位皇室公主郡主参与到政治联姻中,她们为一个朝代的生死存亡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华夏文明如此富庶强盛,为什么要低三下四地将自家姑娘愿嫁给荒芜的匈奴草原。历史不是今天想得那样,2000多年前的汉朝虽有“强汉”的盛誉,但匈奴的实力曾经一度超越过大汉。

古代为什么要和亲?连强汉盛唐也不例外

汉朝建立之初,刘邦的江山还没坐稳。来自漠北一直匈奴游牧民族势力,它在首领冒顿单于的带领下,经常对大汉朝的边境进行骚扰。刘邦刚刚坐上皇帝,韩信、英布这些人相继起兵叛变,汉朝的朝政已经够让自己头疼。由于早些年沛县的老哥们相继被刘邦除掉,屯兵戍边的韩王信诚惶诚恐,与匈奴的作战中失利,韩王信生怕刘邦怪罪自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领属下投靠冒顿单于。

刘邦只好带着樊哙、陈平这些人御驾亲征,讨伐冒顿单于和韩王信。刘邦手下这帮人马虽然都是久经沙场的军事奇才,先是灭掉强秦,再平掉项羽,可都是中原地区的步兵混战,没有与游牧民族的骑兵交手。

古代为什么要和亲?连强汉盛唐也不例外

没想到,冒顿单于绝非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放羊娃,他设计将刘邦围困白登。刘邦一仗下来才意识到骑兵的战斗力,只好以押运粮草的战车列阵。十几天过去后,刘邦一票人马缺吃少喝,又突围不得。此时,陈平献计说可以向冒顿单于的阏氏进献财宝,让她帮忙说清,最终刘邦才得以安全的返回长安,挑选一名宗女嫁给冒顿,汉匈和亲从此拉开帷幕。

公元前200年,高祖宗女嫁给冒顿单于公元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公元前174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公元前162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公元前160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公元前152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宗女细君公主嫁乌孙昆莫(国王)猎骄靡;公元前103年,汉武帝宗女解忧公主嫁乌孙王岑陬、翁归靡;公元前33年,宫女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

古代为什么要和亲?连强汉盛唐也不例外

唐朝的和亲政策与汉朝后期的和亲十分相像,因为中原文明已经远远地超过游牧边陲政权。和亲更像是炫耀实力的象征,唐朝的和亲政策绝不丢人,它有着不同于汉初的优越性。

1.思想开放的推动。因为唐朝思想开放多元、包罗万象,它能够同时包容不同的民族文化,促进汉番的文化和文明交流。这一点与明朝完全不同,大明王朝不要说和亲,一经发现有外族立刻会被处死。唐朝的社会,上至帝王贵胄,下至平民百姓都很赞同和番政策。

2.文化交流的需要。唐朝是中华民族封建时代的全盛时期,四方臣服,他们仰慕长安的富庶和繁华,倾心中原先进的文化。纷纷要求迎娶汉族姑娘,与长安结成儿女亲家。白居易曾写文章赞美咸安公主说“及礼从出降,义重和亲,承渥泽认三朝,播芳猷于九姓,远修好信,既申洽比之姻,殊俗保和,实赖肃雍之德”。从描述中看出咸安公主出嫁的场面十分有范,带去的衣物、随从,还有大量的财产辎重。比如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将中原的粮种、蚕桑、酿造、典籍和茶药。这些中原汉地的先进技术给边陲地区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古代为什么要和亲?连强汉盛唐也不例外

和亲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稳定边陲,赢得和平发展的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成本。依靠武力虽然也能够取得和平稳定,可是中原汉人的战争成本实在太高。根据史料记载,中原战争中,所需要的粮草供给与运输成本大约是1比19。

比如,当年汉武帝数次对匈奴采取大规模用兵,名义上赢得强汉的威名,最终也导致国库空虚的窘境。轮台戍边的将士每消耗一斤粮食,需要19斤粮食得运输成本,大量的国库和粮草全都扔在粮道上。

游牧民族用兵则完全不同,不需要任何粮草供给,他们的采取的方式是“打草谷”,以战养战的方式,一边打一边抢,渴了喝马奶,饿了吃牛肉干。每个骑兵配备3匹战马,马累了则轮流乘骑。

古代为什么要和亲?连强汉盛唐也不例外

汉唐的帝王已经算明白这笔账,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游牧民族之所以要骚扰自己的边境,无非是他们太穷了,想从中原王朝抢点生活物资。与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如采取和亲的措施,牺牲一个公主,再赠送一些钱财辎重,收买他们。这样一来,游牧民族得到自己想要的物资,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再打仗,久而久之和亲变成一种收买怀柔。

读史君以为:和亲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更像是封建时代帝王将相的智慧所在。他们依靠最低的成本,换来中原王朝最大的发展成果。当然,那些参与和亲的公主应该值得后世铭记,她们背负着家国使命,含辛茹苦、远嫁边塞,为同宗同胞摸摸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02:54: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盛唐的资讯: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盛唐的时代风貌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
2023-09-19 15:28:00
在瓦当、鸱尾、方砖、雕塑、碑刻等文物身上,盛唐气象具体到一物一线一笔。1月10日,“盛唐遗韵——中国盛唐建筑记忆展”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纯阳宫)开展,展品汇集山西、陕西和河南多家
2025-01-11 07:26:00
华清宫端午盛宴即将启幕 邀您共赴盛唐国潮之约
...……端午将至,位于骊山脚下的华清宫景区以“穿越千年盛唐,共度诗意端午”为主题,倾力打造沉浸式唐风文化盛宴。在华清宫芙蓉湖畔,《长安诗会》别开生面,“白居易”与“李龟年”等唐代
2025-05-28 10:45:00
“盛唐密盒”从线上“流量”到线下“留量”
...:三秦都市报1个话题1.6亿人次观看 29条视频吸粉175万“盛唐密盒”从线上“流量”到线下“留量” “苏武牧羊在哪里放牧?”“世界上有几种性别?”“狭义相对论的原理是什么
2023-04-21 01:06:00
《长安三万里》用李白来看盛唐
...《长安三万里》更多是以一种讲述历史的感觉让人们去对盛唐有了一个具体的体会,盛唐之所以能够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一种感慨,之所以能够让人们都为之而骄傲,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独特含义,而
2023-07-25 09:29:00
曹云金反击盛唐雷音,网红惨遭打脸,西安肉夹馍店爆真相!
...静去西安吃个肉夹馍,没想到卷入一场“推广费”风波。盛唐雷音,作为西安的超级网红,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指责曹云金拿了肉夹馍店10万元做虚假宣传。这事儿一出,网上瞬间炸锅了!先说说
2024-04-27 14:54:00
双节同庆(27) | 上游主题摄影征稿作品展——刘洪作品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出良好的节日氛围。《夏布小镇盛唐穿越》组照一 刘洪 摄于荣昌荣昌在中国夏布小镇举办了一系列国潮文化活动,本次活动以盛唐穿越为主题,包含了中秋音乐晚会、“
2023-10-04 09:32:00
...……五一假期,由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推出的互动节目“盛唐密盒”表演持续火爆出圈。两位身着古装的演员分别扮演唐朝名仕“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断出题与游客互动,俏皮的提问和爆“梗
2023-05-02 05:17:00
“盛唐华韵・上巳春嬉”华清宫举办第三届上巳节活动
3月29日,以“盛唐华韵・上巳春嬉”为主题的华清宫第三届上巳节系列活动盛大开启。这场融合历史底蕴与沉浸式体验的春日盛宴,带领游客穿越千年时光,感受盛唐上巳节的浪漫诗意与文化魅力。
2025-03-31 13:02:00
今日影评|《长安三万里》有志的诗人,失意的长安
...的宋词那样细腻温柔,更多是诉说大气磅礴的家国情怀。盛唐意象、唐诗文化、诗人生平,在《长安三万里》中融会贯通。有志的诗人向往长安,道一句“你我当此盛世,当为大鹏”;受挫的诗人再
2023-07-19 14: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
互动H5丨中原丰碑
这是一段每个河南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曲用血与火写就的中原壮歌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
2025-08-29 14:01:00
组图: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临沂展出
“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近日在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以“金色海昏”为主题,展出了西汉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120余件(组)珍贵文物
2025-08-29 14:42:00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每当七夕临近,《古诗十九首》里这几句诗总会在心头流转。作为最具诗意的传统节日之一
2025-08-29 16:39:00
郑玄与岳镇海渎:最早提出五岳四镇的具体指称
鲁网8月29日讯(记者 王玉龙)岳镇海渎是古代国家祭祀的“山川神”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对儒家经典进行了详尽的注解
2025-08-29 17:14:00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鲁迅夹烟”网红打卡墙引发热议。孙女士认为墙画可能误导青少年,建议修改;而众多热心人士则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发声
2025-08-29 19:38:00
救命!福州怎么全是“神仙CP”
宝子们好!👏大家今年七夕怎么过呀?小编可是有点难过!(因为在上班过)大家发现没今年各大城市大屏由甜蜜蜜变成了“显眼包”图源
2025-08-29 20:10:00
在二十四道拐 二战援华医生后人感慨:祖辈若看到今日中国,必感震撼而欣慰
贵州晴隆,蜿蜒的二十四道拐见证过战火与生机的跫音。近日,援华名医林可胜(Robert Kho-Seng Lim)的孙女Shawn Lim Mottley 与 Mirah Lim Todd
2025-08-29 06:34:00
抗战中的太原:四桩惨案遗址的历史诉说
晋阳堡“11·8”惨案纪念馆(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岁月流转,晋阳堡的残碑、籍营村的焦窑、边家庄的断壁、河家庄的窨子
2025-08-29 07:02:00
郑玄与酒礼:只敬两杯,成礼不为过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6-27日,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举办。这场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
2025-08-28 15:00:00
四代人的守望:79年守护一座烈士纪念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梦媛 李海涛 赵旭正午的阳光洒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运粮河畔陈户烈士纪念园,守塔人王建亮弯着腰,正仔细清理砖缝里新长出的杂草
2025-08-28 15:38:00
郑玄与服虔:功成不必在我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郑玄与服虔都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尤其在《春秋》和《左传》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2025-08-28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