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现在许多明粉,都在赞叹明朝不和亲,而且经常被用来说明朝强硬的一面,如果这么说的话,那宋朝怎么办?
宋朝也是不和亲的,老赵家的传统要钱你说个数,那绝对没问题,嫁闺女过去那不可能。反而汉唐这两个大家觉得对外强势的朝代,却异常热衷于和亲这事儿。西汉一朝210年,一共有12位公主出塞和亲,到了唐朝更猛,和亲人数更是达到了16人之多,是不是发现这事儿怎么想到不一样了?所以和亲这事儿还真不能简单的就把它理解成屈辱的象争,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加强两国势力之间的联系,达到彼此相互影响的手段。
这一点在欧洲国家更为普遍一些,基本上欧洲那时候所有的国王,那都是一家人,在我的理解里,中国古代和亲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还是那句话,不足之处欢迎拍砖。
首先第一种情况就是咱们中原王朝处在一个比较弱的时候,比如说西汉初年,这个时候国力比较弱,匈奴此时比较强大而勇猛,可又缺乏必要的生活物资,粮食,盐,铁等物资又受到朝廷的严格管控,根本不可能卖给你。匈奴人为了生活只能南下去劫掠,运气好,劫掠一番物资回来,运气不好,有可能是毛儿没捞到白跑一趟,运气再差点被埋伏了,就成了单身漂儿了。对匈奴来说,这就很不稳定。而对于汉朝来说,边境线是漫长的,又不可能全线屯重兵防守,哪来的那么多钱和兵?主动突击吧,不是找不见人,就是打不过。毕竟游牧民族可不像中原,汉族是有固定居所的,比如刘邦御驾亲征,结果就被围困在白登山了,所以对于双方都是消耗,但此时对汉朝的消耗那是远大于匈奴的。
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了和亲这一概念,我汉朝嫁一个公主给你单于,这样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娘家人给你陪嫁一些生活物资,这不过分吧?逢年过节,我这个老丈人给你们再赏赐一些物资,不过分吧?对于匈奴来说,核心是陪嫁的大量物资可以满足自己部落的生活所需,还有每年来自老丈人的赏赐。那谁还去干这个把脑袋别到裤腰带的活儿呀?对于汉朝来说,我没有向你纳过贡,只是给我国公主的嫁妆比较丰厚一些,面子上也过得去,同时避免了边境长期被骚扰的局面。于是,和亲这一项外交政策就这样开始了。
而和亲大多时候,嫁过去的也不是真公主,往往挑一个宫女或者某个宗室臣子的女子,先封个公主,皇帝再认个干女儿,然后嫁过去。匈奴也不在乎你是真的公主还是嫁公主,更在乎的是陪嫁品,等陪嫁品消耗完了,或者觉得今年的赏赐太少了,就以发现是假公主为由再去决裂一番,或者要求重新嫁一个真公主。可以说这段时间的和亲,就像西汉帝国给一头喂不饱了的狼扔羊羔,需要不断的重复,永无止境,那接下来到第二阶段,这种情况形势反转了。
自从汉武帝把匈奴打残了之后,汉匈和亲就处于一个完全中断的状态,汉武帝武德充沛,不服就打到你服为止,直到汉宣帝时期,再与匈奴修复和亲,双方断结三十年之久的和亲关系又恢复了,而此时的形势就发生了180度的转折,变成了匈奴有求于汉朝,匈奴发生了内乱,分裂成了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附汉朝,以求得汉朝的和好相待,并借此巩固自己在匈奴内部的统治地位,防止其他残余势力东山再起。而汉朝刚刚消除了百年来同匈奴的纷争,正想取得北边的安宁,所以双方就顺利地发展了和亲关系。对于此时的南匈奴来说,和汉朝和亲,可以借助汉朝的势力作为背书来威慑其余势力,对于汉朝来说,只要匈奴安宁,我边境就安宁,这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所以此时的和亲关系已经发生了完全反转。有意思的是,整个汉朝和亲嫁出去十几个公主,没有一个是正牌公主,而最出名的昭君出塞其实就是个宫女出身。
这一情况其实在唐朝时期那也是一样的,不过唐朝的顺序和汉朝那正好是相反的,唐朝前期国力强盛,武德充沛,对于周围势力的威势力那可想而知的。邻居们在面对一个庞然大物的时候,都以能和老李家和亲为荣,这么粗的大腿不得想着法儿抱住,而李唐王朝又是一个极具开放包容性的时代,于是周边势力为了和李唐王朝成为亲家,那不惜进贡大量的财物,为的就是能获得唐朝亲家这一背书。你谁要是想动我,那可要想清楚了,我可是老李家的亲家。
而唐朝除了得到边境安宁之外,还可以通过嫁过去的公主以及随行的大量工作人员对当地施加自己的影响力,有时候更是多达数千人之多,简直就是一个超豪华的外交使团,而公主就是名义上的大使。就拿最有出名的文成公主入藏来说,松赞干布在得知唐朝已经许婚之后,在贞观14年就派人进献了黄金五千两作为聘礼,才敢向大唐正式提出求婚,而文成公主的随行人员更是多达5000多人,而有的国家想要和亲,本来双方都谈好了,但是因为礼金没有按时足额交上,那直接就不嫁了,可见此刻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唐朝手里。
到了晚唐时期,那情况就完全反转了,别说礼金没有了,为了获得周边势力的支持,嫁妆那是异常丰厚不说,更是把公主们的画像提前画好,你说要哪个公主,我就给你哪个,任意挑选。但即使这样的效果往往也不怎么好。
所以到了宋朝的时期,大家都觉得和亲本身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在和亲刚开始出现时,它的主要作用是为花钱免灾的遮羞布,但经历了这么多年,和亲不光没能免灾,还暴露出了他本来的面目,唐朝时人甚至就曾公开说“计拙以和亲,社稷依明主”。因此到了宋朝时就成了直接给你钱,你说个数我给你,更加直截了当了。
我个人认为,汉唐的和亲还是有其非常积极一面,促进了其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互相之间的认同。就比如说汉朝时期,匈奴分化为南北匈奴之后,南匈奴内迁,逐步汉化,是有这一核心因素影响的,而魏晋时期,匈奴人刘渊南下中原,更是宣称自己是汉朝皇室血脉,以刘氏继任者自居,并以汉为国号建立政权,咱先不说他的目的是什么,但要不是汉匈之间几百年的和亲关系,你这算哪门子老刘家的后人?所以和亲这件事儿,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一种外交手段,是否丢人的核心是看你怎么和亲的?
咱们再回到明朝是否和亲这一问题上,虽然明史上是没有记载自己要和亲的,但民间有很多明朝实际上和过亲的传闻,这个真真假假咱们也不好判断,但明朝时期的互市以及后面的俺答封贡,实际上与和亲的底层逻辑是差不多的。
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就明白古代和亲的本质了。之所以现在一提到明朝就说它是最强硬的王朝,因为它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之类的,其实更多的是处于和清朝的对比衬托,以及明朝作为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中央王朝的情感寄托演变而来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