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潘锐彬:放弃外企翻译回村织毛衣,常人眼里很“娘”,却是真本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2 19:5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潘锐彬:放弃外企翻译回村织毛衣,常人眼里很“娘”,却是真本事

我们对不同性别总是抱有刻板印象。例如,女孩子就该穿裙子喜欢去玩洋娃娃,性格也要温柔文静。男孩子就要穿得利落喜欢汽车军事,性格应该刚强勇敢。

可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品性,这样社会才会多姿多彩,也便于各行各业的丰富发展。就有这样一位80后小哥,他从小就爱好似乎女生才喜欢的编织。这在常人眼里很“娘”,可是他却凭借这个本事大有作为。

学习织毛衣的经历

与普通男孩不同,潘锐彬从小似乎就是个性格文静,注意力能长时间集中的男孩。在其他小男孩还在疯跑疯玩的时候,他更喜欢在家里陪在妈妈身边,观察她织毛衣。

因为潘锐彬是80后的缘故,那个年代还很流行手工编织的毛衣。最重要的是那一辈的母亲还都有织毛衣的手艺。在当时,大家冬天还都要穿毛衣毛裤呢,而这些服饰可不是靠在商场买,都是自己的妈妈亲手织的。

潘锐彬:放弃外企翻译回村织毛衣,常人眼里很“娘”,却是真本事

妈妈一下一下挑动针线经过一段时间就能织出一件图案漂亮又暖和的毛衣。在一旁看的潘锐彬久而久之就迷上了织毛衣,逐渐地他就在母亲身旁“描摹”,学着母亲如何用针挑线。

可能潘锐彬在织毛衣上就具备着天赋,他居然就这样慢慢地学会了织毛衣。他学会运针时才六岁,能熟练地织毛衣时才仅仅10岁。

自打学会织毛衣后,潘锐彬可就了不得了。他的技术越来越熟练,也对织毛衣越来越感兴趣。他时常会和妈妈以及邻居的阿姨们聚到一块织毛衣。

玩笑话说:不要招惹大妈。谁能想到一个小男孩在大妈最擅长的工种上做得出类拔萃,甚至比大妈们还厉害。

当然,潘锐彬学习织毛衣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和阿姨们竞赛。他只是单纯地喜欢织毛衣,享受那种纯粹的手工后带来的宁静享受。

潘锐彬:放弃外企翻译回村织毛衣,常人眼里很“娘”,却是真本事

放弃原有工作回家织毛衣

在潘锐彬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到了一家外企做日语翻译,工作待遇还算不错,在一家外企大公司上班也体面。家人对他的工作很是满意。

可是潘锐彬却认为他现在的工作没那么理想,他还是执着的热爱织毛衣。工作之余,他还会织织毛衣。渐渐地就把织毛衣当作了副业,虽然挣不了太多的钱,但是在做他自己喜欢的事。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潘锐彬还是觉得不太满意,他想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织毛衣上。

潘锐彬一番纠结之后还是下定决心要把织毛衣当成事业去做,所以他回到家把自己的决定告知家人。全家人自然是一致反对,好好的外企不待反倒回家织毛衣,还是一个男孩子,说出去也太奇怪了。

再者,在这个时代手工织毛衣显然在被淘汰着。有大型机器生产,谁还会去费时费力地织毛衣。然而,潘锐彬压根不认同家人的看法。他觉得手工编织在未来这个被冰冷机器操控的时代更具有温度,也更具价值。

潘锐彬:放弃外企翻译回村织毛衣,常人眼里很“娘”,却是真本事

最终,潘锐彬辞去了他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织起了毛衣。每个人的梦想都是美好而又光明的,可实践起来总不会那么顺畅。毕竟现实是骨感的。顶着巨大压力回家织毛衣的潘锐彬也同样经历了不小的挫折与考验。

毛衣事业爬升期

回到家中的潘锐彬做起事来很是小心谨慎,他没有听从家人建议,一意孤行生怕会走错一步。因为他有互联网销售的一些经验,就在淘宝上卖起了自己织的毛衣。但他担心赔本,只敢卖一件毛衣买一件。

当时他的工作环境很简陋,就是在自己的卧室里放台电脑。从生产加工到出售在他小小的卧室里就能全部搞定。就这样小半年过去了,潘锐彬凭着他精湛的织毛衣技术为他的淘宝店吸引来了不少的顾客。

潘锐彬:放弃外企翻译回村织毛衣,常人眼里很“娘”,却是真本事

有了顾客就有了收入,潘锐彬终于将他的工作室从卧室搬了出来。他住进了一间三楼的铁皮房。那里夏天别提有多热了,铁皮房子简直像个蒸笼,他开着两台空调都没用。

下雨天又漏水,还要及时把货挪走。即使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潘锐彬也坚持了下来,他的订单越来越多,多到他一个人都忙不过来。潘锐彬想着他们家附近的那些阿姨都应该像他妈妈一样会织毛衣,可以雇她们来帮忙。

这些阿姨们大多都在家照顾家中老小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正好在潘锐彬这里可以利用自己擅长的手艺挣些钱。

潘锐彬离开了织毛衣的生产线,就有精力扎在产品设计和销售上了。他甚至报了相关的辅导班,认真学习服装设计和不断了解时尚前沿。

互联网销售他也没放下,同样在紧凑地学习着。就这样,阿姨们编织毛衣,他来负责贸易的外观设计及销售问题。

潘锐彬:放弃外企翻译回村织毛衣,常人眼里很“娘”,却是真本事

然而,随着生意的扩大,种种问题也接踵而至。潘锐彬的店铺还没有一个成型的规模,所以当订单非常大的时候,阿姨们的编织速度跟不上。新雇用的阿姨还要会他们所售毛衣款式的编织,这就要进行教学。

在教学期间还是要付人家相应的手工劳作费。这使得潘锐彬面临了创业以来一个很大的困难。还好在客流量低迷的时期,他找到了专业摄影团队为毛衣拍摄靓丽有型的照片,在宣传方面又挽回了流失的顾客。

潘锐彬:放弃外企翻译回村织毛衣,常人眼里很“娘”,却是真本事

走红带动农村妇女再就业

近来网店又掀起了直播卖货的热浪,做网店的潘锐彬也不能落在时代后边。他也积极做起了直播,希望可以借此让生意更红火。没找到一个帅气小哥织毛衣的形象很有反差感,让大众觉得格外新颖,潘锐彬就这样意外走红了。

网络走红之后潘锐彬还上了尼格买提主持的《开门大吉》栏目,可谓将自己的毛衣店推向了更广大的视野里。他的工作室也得以继续扩大,他持续招收着家乡农村的那些待业妇女,带领着大家一块发财致富。

潘锐彬:放弃外企翻译回村织毛衣,常人眼里很“娘”,却是真本事

最可贵的是潘锐彬的毛衣店做到这么大,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就只是热爱织毛衣,希望这个传统手艺不要随着机械化的进程而失传了。他也同样希望他的顾客能穿上亲手织的毛衣感受到人和人之间最简单真挚的温暖。

从潘锐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不应该给自己设有局限。喜欢什么事情并且做得很好的情况下,就放手去做吧。打破刻板的印象,开拓自身优势,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80后小伙织毛衣,一件能卖到5000块,靠织毛衣年入百万,两登央视
...在网上,他被人称作“织男”。11年前,他放弃了优渥的外企工作,回乡织起了毛衣,整天和一群五六十岁的奶奶呆在一起,也不说找媳妇儿。 根据潘锐彬所说,一个男人织毛衣,其实很多人
2024-06-28 16:13:00
...浩的妈妈李阿姨告诉记者,那时候的妈妈,每个人都会织毛衣毛裤,一年四季,只要闲时,就会为家人织毛衣毛裤。“新毛线织出来的衣服最好看,等衣服穿松了,再把毛衣拆掉,重新织过。”李阿
2024-01-03 04:04:00
北京市丰台区刘家窑第三社区举办“巧手绘新春”编织活动
...公益活动:“我们年年参与妇联组织的公益活动——编织毛衣,捐赠给四川等省份边远地区的孩子们。最多一年能捐赠二十来件。大家都积极响应,参与热情很高。”“我们都是比照着6到12岁儿
2025-01-23 13:13:00
“恒爱行动”温暖昆玉儿女
...日报客户端胡仁巴“非常感谢叔叔阿姨给我们送来的漂亮毛衣与学习用品。”12月17日,兵团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中学四年级学生艾丽孜热▪阿力木江收到由师市妇联、社会各界送来的爱心毛
2023-12-18 17:11:00
缙云丨李秀玲:织·爱
织·爱文/李秀玲以前,我生活的厂区流行织毛衣。厂里的女工们个个揣着一团团毛线和细长的针,车间、食堂、宿舍、院坝、家里,走到哪里织到哪里。大到编织的方法与图案,小到针的粗细,线的颜
2023-12-14 07:06:00
毛衣色彩缤纷 背后的故事很温暖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穿上“多巴胺”色毛衣 小树们成了“显眼包”毛衣色彩缤纷 背后的故事很温暖 冬日午后,坐落在铁西区卫工北街的红梅文创园里人来人往。走进这里,文艺气息扑面而来,这
2023-12-12 03:24:00
...给更多的人,更欣慰的是,自己的这点技能转化成手套、毛衣等,温暖有需要的人。自白一:很欣慰,能用一技之长帮助有需要的人最近的我,有点小忙。天气越来越冷了,看着辖区户外工作者每天
2023-12-15 07:39:00
小个子如何穿风衣显高,掌握了以下三点
...样的一根棍子穿在她身上就显得非常恶心,更何况我们正常人了。》》怎样穿才不会显得肿? 想要穿衣服不显胖,就需要在衣服上多加注意,才能展现出自己的魅力。董石没有盲目模仿别人,而
2023-08-27 10:49:00
秋冬穿搭马海毛衣这四种土气单品更显高级感
...,同时搭配羊毛大衣或羽绒服都是不错的选择。 2、粗织毛衣平心而论,粗织毛衣是一件非常挑季节和搭配的单品。首先粗织毛衣的厚重和臃肿,导致它不适合当作秋冬内搭来穿,其次,粗织的
2022-12-28 19: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