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人如何花式吃豆腐(图)
...很多地方都有制作年豆腐的习俗。 说起吃豆腐的花样,古人可是非常有心得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清代神魔传奇小说《镜花缘》中,小说中的主人公林之洋、唐敖、多九公等游历到一个叫作淑士国的国度,并在这个国度的酒...……更多
古人如何保持口气清新?苏东坡自制牙粉漱口
...这个概念吗?很多人可能以为,古代由于物质条件不好,古人或许吃的挺清淡,压根不用为牙齿清洁发愁,实则不然。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凯的讲述中,古人很懂美食,比如“粔籹”,据说那就是古代的甜甜圈。“...……更多
宋都金秋栗飘香
...竟然暗骂我是“鸟”。计上心头,佛印不由微微一笑:“古人以‘僧’与‘鸟’相对,就像现在我大和尚对着你苏东坡一样。”话音一落,两人相视一笑,苏东坡认输道:“好好好,今天该你吃板栗。”古时,栗子与桃、李、杏...……更多
...和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揭开了豆腐发明的神秘面纱;“古人饮料知多少”一节,带领读者探寻李清照最爱喝的饮品豆蔻熟水,还介绍了紫苏熟水、玫瑰露、木樨露、冰酪等在古代广受欢迎的饮品。此外,书中还列举了诸多名人...……更多
古人虽然没有网络平台,但他们的确也有跟帖的举动。举例说明。“三言”中的《警世通言》有一篇《崔待诏生死冤家》,其入话部分出现一段宋代“网络论坛”。王荆公(王安石)作为楼主发帖认为春归去是东风断送的,引起一...……更多
被偏爱的荠菜
...荠菜味道甘美,与另一种味苦的野菜——荼菜对比鲜明。古人因此将荠菜作为“甘”的代表,荼菜作为“苦”的代表。《诗经·谷风》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一位和丈夫共同努力创下家业的女子,最终却被丈夫抛弃,她大声倾诉...……更多
古代铲屎官又是如何养猫的呢
...通人性的特点脱颖而出,征服了一代又一代饲养员的心。古人有言:“夫猫之生也,同一兽也,系人事而结世缘,视他兽有独异者……盖爱其有神之灵也,有仙之清修也,有佛之觉慧也”。论及对猫的宠爱,古人也并不输给我们...……更多
年节里的豆腐
...自:山西晚报“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杀年猪,二十五打豆腐……”这首大江南北都在唱的《腊月忙》的童谣中,豆腐是过大年之前家家都要准备的食材。豆腐在春节里占据着如此重要的位置,不仅因为豆腐是中国的传统佳肴,...……更多
探寻古人是怎么过年的?
...至,奔波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准备过年了。可是,你知道古人是怎么过年的吗?让我们通过几首诗词,一起跨越时空,看一看古代的诗人们是如何过年的吧。一、有官场得意,欢欣鼓舞的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更多
双胞胎兄弟带着豆腐包闯出一片美食江湖
...入百万,这场“翻身仗”是怎么打赢的?双胞胎兄弟带着豆腐包闯出一片美食江湖扫一扫二维码 看相关视频诚意满满的豆腐包让双胞胎年入百万豆腐包的独门馅料鲜椒蒜糖盐浇酱 很多客人开车两小时就为了这一口开栏语由杭州...……更多
11月22日小雪,今年小雪不一般,古人总结1大特点,那么饮食上应注意什么呢?
...临,注意合理的饮食。11月22日小雪,今年小雪不一般,古人总结1大特点,那就是今年的小雪在阴历十月中,相对来说是比较早的,因此叫做早小雪,小雪来得早,明年的春天来得也会早,所以预示着来年将是一个丰收年。小雪...……更多
古人的‘字’:名字之外的身份标识
名字是每个人的标识,但现在几乎没人再用“字”了。古人就有“字”,除了名还有字。在古代社会,名是个人的标志,自称名,他人称字。古人的字在见亲朋好友时非常重要。可以说,古人的字和名有相同的作用。比如东汉...……更多
...称“祭灶节”,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人是如何过“小年”的,看下面盘点的几首诗词,大家就可以了解一二啦。1.《祭灶与邻曲散福》宋·陆游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更多
​古人御寒之穿衣攻略
...:中国文化报裘皮、丝绵、棉衣、缊袍,还有纸衣……​古人御寒之穿衣攻略黄 卓 绘近日,中国大部分地区经历了寒潮袭击,多地开启“冰冻”模式,寒冷成为人们谈论天气时的关键词。今天的我们穿着各式各样的大衣、羽绒...……更多
年龄焦虑!为了长生,古人的养生秘诀有多魔幻?
我们中国古人的养生保健传统源远流长,他们不像古希腊人那样,整天琢磨着怎么练一身腱子肉,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争强斗狠,老祖先们养生保健,只问一句话:“能得长生否?”为了活得更久这个伟大目标,中国古人们如切...……更多
豆腐和它天生一对,头茬一口赛丹!煮出一碗羹,清香嫩滑好营养
...了美味不可错过的佳肴。荠菜和它的“软黄金”之旅1、古人视荠菜为“菜中甘草”,赞誉有加。2、现代人发现荠菜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对健康大有裨益。 3、荠菜不仅富含钙质与膳食纤维,还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等功效...……更多
头条大赛(第20季)丨周成芳:恋上古诗词
...。有的诗词昨天才背得滚瓜烂熟,今天又记不住了。难怪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能赶超那些小学生,我只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像《燕歌行》《琵琶行》《春江花月夜》等长诗,我要反复记好多遍才能勉强背诵...……更多
为何古人很少被近亲结婚影响呢
...看古装剧的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影视剧里很多古人都是表兄妹通婚了,而真实的历史上也很多人是这样的。生物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叫做“近亲结婚”,照理说近期结婚会生出“智障儿”,那么为何古人很少被影响的呢...……更多
千年美味传承:古代文人对螃蟹的喜爱与描绘
...螃蟹,我们或许只会赞叹一句:“这蟹太好吃了!”,而古人的表达却是:“一腹金相玉质,两螯秋江明月。”如此优雅的评价蟹,中国的蟹文化可见了得。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对螃蟹有着痴迷的追求,“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更多
...家所重,由此成就无数书法经典。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古人墨迹《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伯远帖》《草书千字文》等作品,最具影响力的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等书法家,无不被后人敬仰。...……更多
古代人的夏季驱蚊大法
...么避暑和驱赶恼人的蚊虫呢?事实上大家完全没有必要为古人担忧,在对付蚊虫这件事情上,他们的做法甚至比现代人还优秀。据《周礼》记载古人会在夏季之时,“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简单的说就是在几千年前,人们...……更多
...在民间有很多关于东坡的美食,例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芽脍”“东坡墨鲤”等。其实,在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深藏着苏轼的各种人生遭遇。在中国历史上,苏轼的才华可以说是震铄古今。然而,也正...……更多
立春之后别忘了吃豆腐
...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咬春”嚼萝卜,取的是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此外,北方“咬春”讲究吃春饼,面皮包着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寓意五谷丰登。吃春饼还讲究从头吃到尾,取“有头...……更多
探究古代盛传的八拜之交背后的故事
前言“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谚语一直深深影响着古人对友谊的看法。友谊似乎成为了古人精神世界中一种至高无上的存在。那么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样子的呢?历史上是否出现过那种能与生命比肩的友谊?我们不妨翻开历史...……更多
陆游的爱情悲剧和他的《钗头凤》
...常在典籍中看到,年纪轻轻因为某些事情郁郁而终,可见古人,用情至深。就是这一场悲剧的婚姻,成为了陆游心底不可平复的创痛,即便后来时过境迁,一切已是旧迹,但陆游总是无法忘记她,即便在他晚年的时候,还时不时...……更多
都说民以食为天,繁荣昌盛的唐朝,平民百姓和达官显贵都吃什么?
...食品也几乎必不可少。如今想必大家已经无法想象,原来古人能仅仅从大豆中提纯出那么多种食物!烹制技法层出不穷的豆浆、豆腐、油豆腐、豆皮......经过朝廷御厨们巧妙的变化,每一道看似寻常的豆制品也能荣登贵族们的餐...……更多
看古人如何为江苏十三市“喊麦”,看看吧
...网友们都乐疯了。假若听着还嫌不过瘾,不妨,就来看看古人是如何为这十三市“喊麦”的。仿宋院本金陵图局部清·杨大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京入朝曲南北朝·谢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更多
侯印国: 让历史烟火照见今日生活
...人看来,历史总是宏大叙事、重大事件,而我研究的则是古人的生活史,比较多关注古代普通人的日常。”侯印国的这一兴趣起始于2021年,当时他正整理译注宋朝文学家孟元老的名著《东京梦华录》。 在侯印国看来,孟元老撰...……更多
快来贵阳“踏雪赏梅”啦,错过再等一年!
...是古时有人送给孟浩然一首打油诗,而“踏雪赏梅”也是古人冬季乐趣之一。白茫茫一片大地,顺着一丝丝清幽的香气,赏到红色的红梅,心情豁然开朗,清爽愉悦。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更多
...炎夏。宋代瓷枕有的以虎形、狮形出现,除了纳凉之外,古人觉得,这样威猛的动物可以除邪辟邪。有的瓷枕则会饰以龙凤、莲花、牡丹、梅花、竹子等图案,表达“龙凤呈祥”“花开富贵”“纳福吉祥”等美好祝愿。大诗人苏...……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莉莉) 6月24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兰斯琦以“以铁的纪律护航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更好践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为题
2024-06-25 09: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6月24日电(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4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和意大利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一处墓地发现33座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家族墓葬
2024-06-25 10:47:00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裕国1926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的鲁迅著《呐喊》,由鲁迅设计封面并题写书名。1929年5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
2024-06-25 09:10:00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游建水文庙张依乐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古城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修缮
2024-06-25 09:35: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文学让我们站在差距的源头同悲共喜——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邢 洁很多人认识余华,是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开始的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董说的叛逆精神——读《西游补》■庞惊涛明人董说的《西游补》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小说——大约自《西游记》诞生后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沙特阿拉伯现当代小说管窥(详见5、6版)沙特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半岛文学传统的自然延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2024-06-25 10:15: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在全社会培养尊重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作家创作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最重要的内容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辛广伟概括《创作之伞》的特点:案例全面、可读性高、警示性强。书中通过真实案例展现普法教育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