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枕一只宋朝的枕头入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2 11:24:00 来源:杭州网

逢春总是困。你睡得好吗?

在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寝床上,有一只菊花枕。陆游有偏头痛的毛病,菊花的香气淡然馨香,有很好的助眠效果,对他的头痛症也有缓解。

陆游喜欢菊花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当年,18岁的才女唐琬,嫁给了风华正茂的陆游。这对神仙眷侣一起外出采来黄菊,唐琬纤手缝花,将气息淡雅的黄菊缝入枕芯,菊花枕也见证了两人的美好爱情。于是,陆游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菊枕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菊花枕也代表着陆游对唐琬的思念。只是,如今四十三年过去,沈园梦断,前缘难续,情何以堪?睹物思人,不觉潸然泪下。

其实,在宋朝,枕头也分为软枕和硬枕。宋人喜欢在软枕中填充一些花卉、药草来助眠安神。文学家黄庭坚也喜欢用决明子当枕芯。决明子清肝明目、养心安神,黄庭坚睡得香睡得好,书画水平也“扶摇直上”。还有一种软枕是用藤萝做的,最适合消夏,宋代诗人郭印曾写下《藤枕》诗:“剡藤新织就,一榻共清凉。”

硬枕在当时包括瓷枕、陶枕、木枕、石枕等。炎热的暑期,瓷枕材质冰凉玉成,又内部中空,很适合迎晚风,消炎夏。宋代瓷枕有的以虎形、狮形出现,除了纳凉之外,古人觉得,这样威猛的动物可以除邪辟邪。有的瓷枕则会饰以龙凤、莲花、牡丹、梅花、竹子等图案,表达“龙凤呈祥”“花开富贵”“纳福吉祥”等美好祝愿。

大诗人苏轼则是陶枕的头号粉丝。在《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中,苏轼写道:“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这里的“瓦”指的是陶,苏轼的枕头是从僧人这里借来的,当时的苏轼“量移汝州”,途中请求退休获朝廷批准,流连于寺庙,过了一段闲适的时光,他觉得这借来的陶枕好用,写条“朋友圈”赞叹。

为了避暑,宋人对枕头的用法很有讲究。陈继儒的《销夏部》记载了王安石夏天喜欢用一种方枕。欧阳修就问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枕头,王安石回答:方枕好啊,这头睡热了,就翻过来换一头,还是凉的。为此,方枕要做得两面一样,正反都能睡。睡得舒服了,人才有精神不是?

就连睡觉用的枕头这件小事,宋人都极为重视。但这看似小事,实则并非小事。枕头无小事,来枕一只“宋朝的枕头”入睡吧!虽不必学宋人以药入枕,但使用适合自己的枕头,提高睡眠质量,岂不是美事一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悼念曾为他捍卫书本的小猫。宋人戏猫图南宋文人陆游也曾为鼠患所苦,兴起养猫的念头,并终于得其所愿:“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诗中的“狸奴",即为宋人对猫的昵称。
2024-08-23 15:18:00
聊聊宋人如何写信
...是个好东西。”正如当代人的秘密藏在微信聊天记录里,宋人的信札也是解读宋史的有趣切片,暗藏满满的信息量。士大夫面对来信会不会“已读不回”?苏轼与章惇恩怨情仇,黄庭坚晚年被贬重庆
2023-10-18 14:41:00
李清照多狂?写了篇咏梅词自称千古第一,王安石苏轼都不放在眼里
...成为“千古第一咏梅佳作”,这就看个人看法了。我觉得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绝对是众多咏梅诗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在驿站外的破桥旁边,那里的花朵默默开放,却无人欣赏。天色渐暗,
2025-01-03 11:05:00
文人治国:宋朝大诗人的政治生涯与文学贡献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陈师道画像 七、陆游陆游以爱国诗人著称,一生主张抗金。他做过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官,也投身过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后
2024-02-23 13:40:00
属于滩涂小海鲜的 高光时刻
...“东海沙田种蛤珧”,他的说法得到了宝庆《四明志》和陆游的佐证,“海滨人以(蛤)苗栽泥中,伺其长”,“明州江珧柱有二种,大者江珧,小者沙珧,然沙珧可种,逾年则成江珧矣”。人工养
2025-06-27 10:19:00
中秋馈赠1400年极简史:杨贵妃送唐明皇桂花月饼 王安石赠苏轼彩灯 清代送玉器
...深感其心意,便回赠了一首与月夜、灯火相应的诗篇。而陆游,酷爱饮酒。据传,在一次中秋之夜,他为了纪念与友人的饮酒之约,亲自釀了一壶好酒送给了远在他乡的友人。除了送酒外,陆游的脑
2023-09-19 15:19:00
聊聊王安石所出一联千古绝对“刁难”苏东坡背后的故事
...到魏晋时流行的“曲水流觞”,再到唐时的“飞花令”和宋人青睐的“唱酬”,无一不体现着古人的好雅、好诗、好玩、好斗。前有东晋永和九年的“兰亭盛会”,王羲之谢安等人吟诗作赋,一觞一
2024-02-08 10:10:00
宋仁宗赵祯是怎么拒吹枕头风的
宋人朱弁的《曲洧旧闻》里载有一个宋仁宗拒吹枕头风的故事。某日退朝后,仁宗回到寝宫,脱下帽子直嚷头痒,让内侍赶紧把专门给他梳头的女官叫来。女官在给仁宗梳理头发的时候,看到他怀里有文
2023-06-25 20:47:00
...,论,策。殿试通常都是试策。各个科目各有其功能,用宋人的话来说,“国家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我们都习惯将现在的高考比拟为
2023-08-18 15: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斗日伪虎口脱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小泉沟村。(资料图片) 阳曲县是太原的北大门,也是太原周边的重要产粮区,其附近山区还蕴藏着煤炭等丰富的资源
2025-08-19 07:24:00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八月的山风掠过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巅,刺刀造型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八十五年前那个夜晚
2025-08-19 07:50:00
光耀太行 | 那年“双十一” 17岁的他投出一百多枚手榴弹……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当“双十一”成为消费符号,历史的指针回拨至1941年同一天。太行山腹地,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
2025-08-18 08:40:00
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
2025-08-18 13:46:00
横跨大洋再相聚,80年后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再回潍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8月17日下午,10位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来到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在和平广场的东侧种下了一棵棵“和平树”
2025-08-18 22:14:00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