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孙之獬: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剃发易服的倡导者
中国古代有一种酷刑,在中华文明漫长的五千年当中,只有一个人完整的遭受到这个酷刑的折磨。这种酷刑就是将受刑者的毛发全部拔掉、用钢针在受刑者的身上扎满小孔、把一根一根的猪毛塞进孔里面让受刑者的血顺着猪毛...……更多
清朝实行剃发易服,和孙之獬有关系吗
...熟悉清初的朋友都知道,清朝入关初期并没有立刻实行剃发易服,而是在一个叫孙之獬的汉奸提出建议之后,多尔衮立刻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因此喜欢清朝的人说,剃发易服是孙之獬搞出来的,不是多尔衮的锅,没有孙之獬就不...……更多
明末清初的叛臣,一份奏折害死百万汉人
...期,满臣与汉臣上朝皆分列而站,汉臣里只有孙之獬是剃发易服的,当他想站在满臣的阵营里,满臣自恃高汉人一等,怎么可能让汉人与之同一阵列,孙之獬只好向汉臣的阵营里靠,但汉臣又觉得既然你那么会溜须拍马,都剃发...……更多
清军“剃发令”,三顺王平南,为何最后清明不能形成南北朝分治?
...。我们刚才讲到,吴三桂在投降清朝之后,他和部下都剃发易服,就是把头发剃成了满人的样式,更换满人的服装,表示他们在心理上认同自己为清朝的统治。特别是剃发,用多尔衮自己的话说,就是:“虽归顺而不剃发者,是...……更多
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活动有多激烈?
...后,被手下将领叛变袭杀而失败。山东谢迁起义清廷实剃发易服以后引起了当时人民的极大不满,山东的谢迁开始了起义,一度势如破竹占领了淄川城,处决了主张剃发易服的大汉奸孙之獬,谢迁领导的山东起义军坚给了清廷沉...……更多
满清入关剃发易服,王夫之蓄发如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持汉族士大夫气节,始终未向满清屈服。后来满清大搞剃发易服,残忍杀害“唱反调”的汉人仕子,让许多软弱的明朝遗臣纷纷胆战心惊,独有王夫之安之若素,他头戴斗笠,脚踏木屐,隐居于石船山下,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一根...……更多
剃发易服的幕后功臣孙志燮,结局令人拍手称赞
孙志燮是明末清初我们中华民族的丑角。他是辅佐满清,开启我国民族200多年屈辱历史的重要角色。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满族灭亡中国后,中华民族的男子不得不在脑后扎辫子一样的辫子,这种屈辱一直持续到满族灭...……更多
...龙拂,山东淄川人,自幼饱读圣贤书,才华横溢,终于在明朝天启年间一举成为进士,官至检讨,后迁侍读。然而,当权臣魏忠贤垂青之下,他投身阉党,过上了富贵奢华的生活。崇祯继位后,魏忠贤失势,孙之獬却因紧抱《三...……更多
反复变节的四姓家奴陈名夏,顺治为何重用他
...属于科道言官系统,擅长风闻奏事,职小而权大。此时的明朝已经危如累卵,1644年初,崇祯想迁都南京,结果遭到科道言官系统的一致反对。言官们一致认为,北京是祖宗根基,谁提议南迁,谁就是国贼。在这一进程中,陈名...……更多
南明诸葛亮是谁连犯三错,致永历朝败亡
...西部分地区、湖南部分地区。但这年,清廷倒行逆施,剃发易服,八旗老爷欺压汉人,各路当了汉奸的二鞑子在江西、广东、山西各地纷纷反正。在这种抗清高潮局势下,退守在广西全州的堵胤锡趁机出兵,收复了零陵、衡阳、...……更多
儿子是民族英雄,自己却是臭名昭著的汉奸,郑芝龙为什么降清?
...易并不能保证长久的安全,于是他选择了依附大明,成为明朝官军的一份子。他协助明朝清剿海盗势力,为此立下功劳。 然而,时代的风云变幻,1644年的大明王朝发生剧变,一度辉煌的帝国江山急转直下。随着明朝的衰落,南...……更多
孙之獬与剃发令:历史的罪人与民族精神的背离
...偏偏只有满清时期例外,八旗入关后强迫各民族都要“剃发易服”,一切以“满人”装束为标准。正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行为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史载因“剃发令”而惨死者何止千万?更让人接受不...……更多
满清剃发令始于万历朝,因为一位汉臣最后酿成全国性惨案
...,八旗将士如果沙场裹尸,要将发辫带回故土厚葬。▲剃发易服1618年,努尔哈赤率军攻破辽阳城后,将全城百姓聚集,明令:自髡剃不杀。在强大的武力面前,当地百姓只得屈服。从此,这一招就成了投降满清(包括后金时期...……更多
...的汉奸,那么最惨的汉奸,或许不是秦桧,也不是鼓吹剃发易服的孙之獬,而是此人!原因很简单,此人天怒人怨,明清两个朝代将近600年,都禁止他的子孙科举做官,而秦桧后人还能参加科举!对古代文人来说,最惨的莫过于不...……更多
郑芝龙为什么降清,一起来看看
...的船队更像是武装商队。由于其手下军纪良好,所以他被明朝福建巡抚熊文灿招安。明朝官僚在明末海防败坏的情况下,接受招安的郑芝龙担负起官军的责任。在1628年,他肃清了盘踞东南的李魁奇、刘香等大海盗势力,维护了...……更多
比较明清服饰的审美演变
...对民众的控制程度和吸引程度,就如清军入关之际的“剃发易服”,尽管明朝遗老和汉人不愿意屈从于满清政府,所以不愿意剪掉受之父母的头发。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在满清政府的压力下,大多数人还是剪掉了头发,这就表...……更多
...,而是充满对“现世”的关怀。—方面,在清廷严酷的剃发易服令下,有“看来不改是僧家”[20]的例外,遗民可藉以保节;另—方面,托于僧寺以待恢复之日。可见遗民之逃禅是决然有所寄寓的。游幕是一种介于仕隐间的选择...……更多
清代前中期为何没太监专权
...清代初期的太监衙门 努尔哈赤造反之后,就开始引用明朝礼制,至1621年,努尔哈赤正式设立太监制度,规定:贝勒家里蓄养私奴“幼时宫(阉割)之”,目的是防止家奴和女子私通。但此刻的满清不过占据东北一隅,沈阳故...……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清朝人并非都是“阴阳头、牛尾辫”
...加真实一些。韩国影视剧中出现的“金钱鼠尾”发式“剃发易服”——清朝发式的政治化清朝入关之初,对于发式、服饰其实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正式在紫禁城君临天下时,阙下站班的大臣中有穿旗装的、有穿...……更多
明朝对江南士绅无可奈何,为何清廷一招让他们集体闭嘴
...大规模血腥镇压事件,虽说在尸山血海里,勉强接受了剃发易服等风俗,等于说承认清廷的统治,可士绅们的心里依然不服。所以清廷就打算用一出阴谋,以釜底抽薪,从而一劳永逸的办法,彻底击碎整个江南的士大夫阶级,那...……更多
清朝剃发易服政策下的五类特例
...统治,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其中就包括强迫汉人剃发易服。这种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让汉人认同满族文化,从而巩固清朝的统治地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五类人却不受这个规定的限制,他们依然能够穿着汉族的服饰...……更多
剃发易服:满清统治下汉族人的文化抗争
...其他一些地方的南明小军阀,每占领一地,必推一个“剃发易服”的政策。所谓的剃发,就是让汉族人向满族人学习,把头发四周都剃掉,中间只留下很细的一绺小辫;易服就是把汉族人的传统服饰“上衣下裳”变成了“长袍马...……更多
吴三桂做错了一件事,让自己失了天下
...的教诲,否则他也不会沉浸在眼前的胜利之中。李治进入明朝的后宫,开始了腐败的生活,不再管理军队,被国库的财富冲昏了头脑,转向享乐模式。李自成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约束好手下。结果,他的一个名叫刘宗敏的部下睡...……更多
他是汉人的荣耀,大明虽灭,可他仍在为国尽忠
...这个电视剧中,李定国被描述成一个亲手杀妻杀女,更剃发易服,留起金钱鼠尾,片方甚至还恶意到用同一个演员,去同时扮演一个和李定国相貌相同、据说是他兄弟的清宫太监。可以说,这是中国电视剧史上,被抹黑的最惨的...……更多
清朝女性如何区分满汉?有个部位截然不同,看一眼就绝对不会认错
...自满清入关中原后为同化各地汉人,强行下令要求后者剃发易服。他们这样做的出发点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随着时间推移,连着好几代汉人被强制剃发易服后,难道就不会带来满汉不分的问题吗?毕竟在统治者看来,“满汉...……更多
南明,一段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
...做得比大顺政权更为老道,这可能是清廷接收不少高素质汉奸走狗的缘故吧。而同时,剃发令则是也另清廷占领区民众强烈反感的政策,并同时影响到朝野汉臣的安定,多尔衮唯有暂缓其执行。但即便如此,清廷对比大顺军在北...……更多
八旗汉军:满洲的崛起与汉族的融入
明朝万历年间,努尔哈赤以女真部落为根基,建立了“平时为民,战时皆兵”的八旗制度,并逐渐在东北崛起。刚开始的八旗,主要组成人员均为女真部落的女真人,也就是满洲人。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壮大,逐渐将汉人和蒙...……更多
洪承畴:降清后贡献最大,爵位却几乎没有
...出了一个大乌龙。人家早就被范文程成功劝降了,从此剃发易服开始给清军卖命,而且这个命他卖的还特别实在,在担任江南经略的时候,大肆的捕杀抗清人士,像黄道周、陈子龙这些人都是被他给搞掉的。当时南明正和清军火...……更多
剃发易服令的幕后推手孙之獬的悲剧人生
...该都没人想到吧!一开始我也很惊讶,在清朝刚刚推行剃发易服的时候,有很多汉族人因此丧命,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背后,居然是一个汉族人做的,他踩着所有的汉族人的脊梁骨位极人臣。在满清入关中原后,多尔衮下...……更多
...奇逢曾撰有一部《甲申大难录》,专述李自成陷北京后,明朝官员遭难之事,表彰故明“忠臣节士”。康熙二年,因此下狱,后竟以无罪释放。再如顾炎武,因南北“逆书”案入狱,审理中炎武据理力争。又承友人李因笃、朱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个在吉林流传百年的婚俗为何“消失”了?
婚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展示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的风格和魅力。曾经流传在吉林西部的札萨克图传统婚俗是中华民族传统婚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5-02-18 16:52:00
90后记忆,都知“花瓶姑娘”是骗局,你可能不知道她是如何行骗的
引言下车趋超市,艳阳照眼明。凛凛西风过,悠扬传乐声。寻声将三转,遥遥见残英。 树底迎风坐,衣单气和平。五指拨六弦,满耳清流萦
2025-02-18 16:54:00
季宇长篇新作《不朽》出版
大皖新闻讯 由季宇创作的长篇新作《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近日由安徽文艺出版社重点推出。该书全景式地展现了晚清爱国将领刘铭传在民族危难时刻渡海保台
2025-02-18 19:28:00
十堰市新发现大丰仓记事碑,百年古粮仓再添新光彩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 通讯员 吴世平)近日,十堰市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整理时,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丰仓记事碑线索
2025-02-18 15:01:00
他们是人类的祖先?科技高度发达,如今已进化到更高维度?
咱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专门聊过金星,按照现代人类对于金星的探测,科学界判断金星可能存在过生命,而且很可能进化出了高级智慧,并且创造了高度的文明
2025-02-18 15:47:00
“网红鼻祖”犀利哥,十年前拒绝走T台宁愿流浪,如今现况如何?
引言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有两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慨的是命运无常,叹息的是漂泊生活何有尽头
2025-02-18 15:57:00
“人穷不砍三种树,后代子孙得佑护”,哪三种树?有什么道理?
老祖宗的智慧,经常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跨越时间和空间,给与我们生活的指导。其中的俗语和寓言,大部分是由田间人民创作并流传下来的
2025-02-18 15:59:00
原创众生不能成佛,原来是因为存在了十种业障
佛的本意就是“觉悟者”,因此又有佛就是自己的说法,佛陀之觉者,有三种涵义:一是正觉,即对于一切的法相都是无增无减的,如实了觉
2025-02-18 16:07:00
雍正驾崩,三朝老臣李卫随之身亡,乾隆: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注
2025-02-18 16:16:00
90年代,一银行女职员3年贪污400多万,为灭口还杀害了情人!
谁人不爱钱财,钱财固然是好的,可以使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可这一定要是靠自己的双手赚出来的。如果这钱是不义之财,这金钱也会立刻变成凶恶的魔鬼将你吞噬
2025-02-18 16:22:00
南京发掘朱元璋女儿墓,发现有活人在里面生活37年
太祖以淮西布衣,仗剑讨乱,十五年之间,遂成帝业,开明堂,礼上帝,功云烈矣。然而身在行间,手不辍书,礼致儒臣,深思治道。——《明史纪事本末》在明朝正史的眼里
2025-02-18 16:25:00
77岁还能二指禅倒立?海灯法师去世多年后,徒弟揭开真相:是假的
中国功夫是被李小龙传遍世界,正是因为李小龙的存在,才让很多外国友人了解到我国传统的功夫。其实大多数人都未曾真正的接触过中国武功
2025-02-18 16:31:00
橙友高先生向橙柿互动求助:“我家的族谱前十来页破损比较厉害,时间长久,传了好几代人了。我想问一下哪里可以修复,还想继续传下去
2025-02-18 08:41:00
杭州花圃东门石头上写的是啥?花港管理处回复:是古代乐谱
不知道是什么字体 也不知道怎么读橙友“139××××1090”向橙柿直通车反映:在杭州花圃东门看到很多块碑刻,里面的文字大部分都没见过
2025-02-18 09:11:00
黄葛树丨董运生:土生土长
土生土长文/董运生正月初二,山上的雪还很多,我和四叔顺着小道走到了老虎庙,方圆几里的制高点。四叔比我大三岁,但已有了不少白发
2025-02-18 0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