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女性如何区分满汉?有个部位截然不同,看一眼就绝对不会认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6 13:49:00 来源:谷新光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自满清入关中原后为同化各地汉人,强行下令要求后者剃发易服。他们这样做的出发点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随着时间推移,连着好几代汉人被强制剃发易服后,难道就不会带来满汉不分的问题吗?毕竟在统治者看来,“满汉之别”在很多场合都是必要的。

清朝女性如何区分满汉?有个部位截然不同,看一眼就绝对不会认错

事实上,到康熙年间时,单从相貌上已分不出满族和汉族男性。不过要辨别一个女性是不是满族人却十分简单——只需要看她们的耳洞数量。这是女真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习俗,满族女性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会立即被萨满在每边耳朵上扎三个耳洞,两耳共计六耳洞,以代表具有满洲血统。至于汉地女子,一般只打一对耳洞,蒙古女性亦然。

清朝女性如何区分满汉?有个部位截然不同,看一眼就绝对不会认错

由于满族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部落,因此继承了古时女真人扎耳洞、带耳饰的传统习俗。到明末时期,由于后金部落的强势崛起,族中勇猛男子以耳带金环为荣。这也逐渐成为一股潮流,间接带动了后金女子对耳饰的强烈追求,她们耳朵上的耳环随着后金大军的不断扩张,逐渐由铜质变为金银质地,甚至是东珠、珊瑚和玉质的,一耳四钳与一耳五钳(耳朵上带四个耳饰或五个耳饰)更是成为后金女子的普遍现象。更有甚者,一些喜欢炫耀的女子会在耳上悬挂九个质地不一的耳饰。

清朝女性如何区分满汉?有个部位截然不同,看一眼就绝对不会认错

等到了满洲入主中原后,耳洞作为区分满洲与汉族女性的典型标志也就众所周知了。不过随着满人对汉族礼仪的熟悉接纳,清廷统治者觉得本族女子在耳朵上挂太多耳饰不符礼制与体统,看着也非常别扭,于是就下令满族女子最多只能"一耳三钳"。

通俗地讲,就是无论何种等级的满族女子,出生后都必须在每边耳垂扎上三个耳洞,装扮时则只能佩戴符合其身份地位的三只耳环。这样那些富裕家庭中的满族女人耳朵上就挂着了玉制或者珍珠耳环,而那些家境差的满族姑娘为与汉人区分开来,也被强制要求佩戴耳环,哪怕是铜制的都行。清宫中每次为皇帝选秀女时,第一个看的就是耳洞扎的到不到位,要是扎错部位和数量,非但无法被选上,宫里还会重责秀女的父母亲人。

清朝女性如何区分满汉?有个部位截然不同,看一眼就绝对不会认错

在如此严格的规定之下,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清代后妃画像上,画中人带的基本都是三对东珠耳环。这种耳环做工精美,每串包括两颗东海大珍珠,并在每颗之间用极薄的金片相隔开来。在宫中,妃嫔们以东珠为贵,而在普通王公贵族家中,女主人不再有那么多束缚,常常拥有各式各样各种材质的耳环。

清朝女性如何区分满汉?有个部位截然不同,看一眼就绝对不会认错

令人费解的是,即使清朝已经统治中原百年,满汉合流不断深化,清朝统治者对满洲女子"一耳三钳"的传统习俗却死活不肯放开,比如乾隆皇帝就曾明令禁止后者改变这一旧习。到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执政时期,这一规定竟然还变得更加严格。直到光绪皇帝大婚时,隆裕皇后依然是三对珍珠耳饰。可以说,"一耳三钳"从清朝建立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甚至在民间初年还曾有满族女子是如此装扮的。由此可见,将“一耳三钳”作为区分满汉女子的标志是恰如其分的。

参考文献:

《清朝民俗生活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康熙怎么知道侍寝的女子是不是汉人?
...是满人还是汉人。 其实非常简单,他只要看一个私密的部位,就可以非常准确的进行判断了,只能说太有情趣,真是绝了!现在很多的清宫剧,其实并没有真实地还原历史,所以给了我们很多误
2023-01-22 16:53:00
清朝女子为什么要打三个耳洞
耳朵上打三个耳洞被称为“一耳三钳”,这是当时满族妇女必须遵守的旧制,而清朝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全部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大部分都是满足女子,自然也要遵循这个制度。清宫
2024-03-25 17:30:00
清朝如何分辨女子是汉人还是满人?掀开此隐私部位,一看便知
...些是汉人,哪些是满人呢?答案其实隐藏在她们的「隐私部位」。清朝的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推行了“剃发易服”的政策。这使得汉人和满人在外貌上的差异逐渐减少。但对于女性来说
2023-08-21 09:59:00
冬季耳饰搭配小技巧
...于不太理想的脸型就必须要扬长避短。具有圆脸和长脸的女性可以佩戴贴耳式也能佩戴垂耳式。而方型脸则更适合佩戴贴耳饰。对于经常露耳的发型可以采用贴耳的耳钉,也可以选择垂耳的荡环;而
2024-01-10 16:08:00
度假风耳饰,有这两款就够了!
...样、材质的耳饰,既修饰了脸部的轮廓和线条,又凸显了女性自身的时尚与魅力,让人欲罢不能。耳环作为日常的配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服装搭配,还是妆容,都需要合适的耳环来做呼应
2023-05-04 16:23:00
耳环和耳夹哪个危害大
...会打耳钉,戴耳饰或耳饰。可是如今,耳朵穿孔不一定是女性。戴耳饰或耳饰的女士不一定是女士,女士配戴耳饰时,可能不需要耳朵,今日的耳夹看上去如同耳饰,样式不尽相同。那麼,接下去就
2023-05-11 10:57:00
满洲妃嫔、蒙古妃嫔和汉妃嫔在康熙后宫的地位与影响
...八旗中,通过选拔、选拔、选拔、选拔、选拔的满族八旗女性,以满州八旗为代表。满洲是女真族。康熙后妃是康熙帝后宫中最重要的一批妃子。他们大多数都是有头有脸的,有孩子的。或因母而生
2023-10-27 08:47:00
韩式低耳洞,边痛边美
...量又发生了变化。只需一个,打在一只耳朵更靠上的耳骨部位,再戴上金属感的圈圈耳环,是欧美风必备。耳洞一直是个人风格表达的重要渠道,但很多年轻人只是想跟风表现自己的酷炫、不羁,甚
2023-01-15 11:22:00
历久弥新,经典隽永的珠宝首饰有哪些?
...闪耀奢华的钻石相比,珍珠圆润、温婉又有些娇贵。它将女性知性温婉又坚强有力的一面,完美的展现了出来。翡翠手镯翡翠,凝天地之灵气,现日月之精华,从古至今,是世人心中具有灵性的神石
2024-03-26 14: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