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内蒙古多向发力推动粮食节约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激励政策“加持” 项目立项“加码”内蒙古多向发力推动粮食节约 本报1月16日讯 (记者 李永桃)“2023年,自治区本级安排49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项目建设,助力粮食储存环节...……更多
稳粮扩豆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性能机具的市场培育,逐步提升国产机具市场占有率。”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表示,政府也要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国产高性能机具的研发与购置补贴力度,启动实施作业补助政策,增强企业购买国产机具的主动性和积...……更多
节水增粮 “科技包县”推动玉米产量提升
...,会产生怎样的效果?2024年4月1日,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内蒙古通辽市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专用化品质与产量协同提升、沙区耕地增粮保育以及旱作区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等合作研究与全域...……更多
新发路观察+·2023年度特别报道⑪|东北振兴20年
...东北地区包括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更多
人民网评:全力打赢夏粮丰收第一仗
...紧扣、季季接续,须臾不可松懈。在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的基础上,不误农时抓好春季田管,抢前抓早迎战春耕备耕,对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要靠自上而下的制...……更多
...悉,12月24日,随着一列满载蒙古国煤炭的列车奔驰驶入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标志着今年以来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进口煤炭首次突破300万吨,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为畅通煤炭进口,二连海关多次赴口岸现场、进口企业...……更多
既要产好粮,也要护好地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既要产好粮,也要护好地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发保护性耕作技术护佑亿亩农田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其中将“在主要风沙口、沙源区...……更多
内蒙古政协委员陈佰山眼中的林区经济:从“卖空气”到“食森林”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的陈佰山。内蒙古森工集团供图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4日电 题:内蒙古政协委员陈佰山眼中的林区经济:从“卖空气”到“食森林”中新网记者 张玮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内蒙...……更多
...排涝等救灾措施给予适当补助。二是安排0.99亿元,支持内蒙古等地做好农业抗旱救灾相关工作,重点对喷肥保苗、浇水补墒、饲草料购买调运等救灾措施给予适当补助,助力加快恢复农业生产秩序,打牢秋粮丰收基础。农业专...……更多
近日,《内蒙古煤炭价格指数运行报告(2023)》正式发布。据悉,内蒙古煤炭价格总指数共包括3支子指数,即鄂尔多斯煤价格指数、内蒙古西部焦煤价格指数及内蒙古东部褐煤价格指数。指数运行结果显示,今年鄂尔多斯煤价...……更多
...区以硫酸盐—氯化物为主的盐碱地,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等地,占全国盐碱地的96.1%;二是东北地区以碳酸盐为主的苏打盐碱地,分布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占全国盐碱地的3.2%;三是东部沿海以氯化物为主...……更多
崔家乡:亩产3600斤,新品种马铃薯试种大丰收
...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实施50亩冬马铃薯试种,品种选择从内蒙古引进的“沃土5号”,采取地膜覆盖等农业高效实用技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发生相对较少,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绿色、无公害的马铃薯种植,加之马...……更多
数字化助粮产“二十连丰”
...文转自:科技日报黑龙江绥化北林区:数字化助粮产“二十连丰”◎本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付东星“今年与嘉香农业种植合作社签订的水稻种植订单获得了大丰收,每垧水田比往年多打1000多斤粮。”刚刚卖完水稻的黑龙江省...……更多
陕西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联动协作机制,与河北等省份巩固提升省际产销合作,与内蒙古签署粮食流通战略合作协议,汉中市与河南省南阳市、宝鸡市与河南省郑州市等建立了市级产销协作机制。品质强则品牌强,品牌强则产业旺。近年来,陕西大力开...……更多
...意向种植面积落实落地。今年春播粮食意向面积超9.5亿亩内蒙古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超过1.1亿亩,比上年稳中有增。其中玉米、水稻意向种植面积均增加。在土右旗种粮大户赵光的地块里,安装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旋耕覆膜一...……更多
良种配套良法 释放增产潜力
...食生产再获丰收。其中,辽宁实现丰收,黑龙江省迎来二十连丰,吉林省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全国产粮大县吉林长岭的流水镇流水村合作社预计每公顷玉米比过去增产七八千斤,迎来大丰收。今年,流水村不仅种植了多个高...……更多
大豆“中吉602”亩产突破300公斤
...保护权(CNA20182166.2),在吉林的白城、公主岭、梨树、内蒙古的通辽、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等地累计推广2万余亩。据专家介绍,针对“中吉602”耐盐碱特性,在吉林西部、内蒙古中西部中度盐碱地配套合理密植、水肥精细化管...……更多
“通辽农品”火出圈
... 康桂君 贾雪 我市农牧业资源富集,粮食和肉类产量位居内蒙古自治区之首,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粮仓”“肉库”,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国家地理标志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市...……更多
数字化赋能春耕生产 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职工增收。新建850万亩高标准农田 助力粮食增收2024年内蒙古拟新建高标准农田850万亩。目前,内蒙古各地组织人员和大型机械加紧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为粮食丰收打好基础。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32.6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更多
藏粮于技,“二十连丰”中的智慧农业
...食总产量537.2万吨!”近期,全国多地粮食生产迎来“二十连丰”。过去,“看天、看地、看庄稼”,耕种管收全凭农作经验,新手种田超不过“老把式”;如今,农业稳增稳产靠的是“藏粮于技”,智慧农业让科学种田从梦想...……更多
吉林省的11个县和旗,为何曾经划入了内蒙古管理
...省与黑龙江省之间的区划变迁。今天,我们聊聊吉林省与内蒙古之间的区划变迁。在历史长河中,吉林省的11个县和旗,曾经划入了内蒙古管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区划变迁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聊...……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韩雪茹在取样点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拍照、称重、装袋、打印标签、封口……接着在“第三次土壤普查”终端APP填写地表特征、成土环境、土地利用现状、农田建设情况、耕地利用、产量水...……更多
农业农村部:持续推进大豆油料生产,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
...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进行了表扬表彰。内蒙古、甘肃、广东、云南、浙江、陕西、湖北、山东8省(区)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作交流发言。农业农村部负责同志,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党...……更多
二十连丰!中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秋收告捷
...第一大省黑龙江秋收生产已全面结束,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黑龙江省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30日晚,全省农作物已收获23313.4万亩,粮食作物已收获22761.8万亩,除个别玉米冬收地块外,全省秋收生产已全面结束。这...……更多
内蒙古奶产业产值突破两千亿元大关
...00万吨、奶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11月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近年来,在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奶业发展成效显著,多项指标领跑全国。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玉生介绍...……更多
10组数据感受2023年高质量发展
...看2023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角——1.39万亿斤: “二十连丰”守护中国饭碗亿万农民的挥汗耕耘,绘就这一年的丰收图景。2023年,全国各地有力应对极端天气等多重挑战,全年粮食产量13908亿斤,高基数上增长177.6亿斤,再...……更多
天山脚下稻米香
...在和妻子将碾好装箱的精米,通过乡村电商的快递点发往内蒙古。10公斤重的礼盒,两人不停往三轮车上装,等装满总重500公斤的精米,他们已经气喘吁吁。53岁的顾保新是土生土长的三道坝人,从16岁开始种水稻。5年前,他还...……更多
为春耕生产备足“粮食”
...国各地。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宜化集团旗下宜昌、新疆、内蒙古等地化肥生产企业从去年10月至今保持满负荷生产状态,生产磷酸二铵、复合肥和尿素等产品,全力保障国内春季用肥供应。“集团化肥生产装置开足马力满负荷生...……更多
春耕备耕助力蔬菜增收
...效、职工增收。新建850万亩高标准农田助力粮食增收今年内蒙古拟新建高标准农田850万亩。目前,内蒙古各地组织人员和大型机械加紧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为粮食丰收打好基础。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32.6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更多
2023年度内蒙古新设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4.59% 创历史同期新高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人民网呼和浩特1月17日电 (记者 刘艺琳)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年成长计划》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据发...……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游贵州,锅香四溢暖三冬(跟着味蕾去旅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苏 滨《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1日第 06 版)图①:贵州酸汤牛肉火锅宴。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融媒体中心供图图②
2025-02-01 05:47:00
做年|定安菜包饭:一饭一味 百年习俗的味蕾记忆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南海网记者 任桐 实习生 吴梓茜大年初三,是个特别的日子。在海南定安,这一天
2025-02-01 10:02:00
郑州民生耳鼻喉:春节团圆时,发现孩子睡觉打鼾?警惕腺样体肥大
春节假期尚未结束,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已迎来不少前来就诊的家庭。大年初三一早,张先生夫妇带着6岁的儿子小轩(化名)匆匆来到医院
2025-02-01 16:21:00
寒假+春节 专家为青少年健康生活支招
春节假日里,孩子们的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也过于油腻,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朱玲提醒家长们,积极引导和督促孩子,从饮食、运动
2025-02-01 18:23:00
新春走基层|家乡年味记忆的老蛋糕,35年不变的老味道
在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有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带糕点的习俗,各种美味的糕点变成了人们选择的年货之一。蛋糕店的赵宪师傅为了准备大家走亲访友的礼品
2025-02-01 21:44:00
初四天津人的讲究太有趣了! 扫码阅读手机版
2025贺新春2025年2月的第一天也是农历正月初四这一天天津人有哪些年俗讲究呢?习俗一:接灶神还记得腊月二十三我们刚把灶王爷送走吗
2025-02-01 22:42:00
舌尖上的千岛湖,这些淳安味道,你吃过吗?
浙江淳安,有着令人神往的秀美风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游人难忘的是令人存齿留香的淳安味道。历经时光的淬炼,淳安这一方水土的饮食仍然传承着
2025-02-01 16:58:00
健康过年 | 牙疼,牙龈肿痛就是上火?
来源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还联网医院作者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口腔科 蔡昭艳、曾素娜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口腔科药学部 覃庆编辑 | 何梦莹
2025-02-01 20:15:00
认清“肾虚”真面目! 中医支招过年养肾技巧
本文转自:人民网名医话养生认清“肾虚”真面目! 中医支招过年养肾技巧
2025-02-01 10:28:00
今年年夜饭,预制菜在一片骂声中卖爆
“反正出门也是吃预制菜,不如直接在家吃” 进入2025年,大部分打工人的精神状态都是:人坐在工位上,鼻子却闻到了家中年夜饭的香
2025-01-31 22:04:00
百味火锅  花样繁多(延伸阅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1日第 06 版)辣·四川火锅四川火锅发源于泸州的小米滩。过去,长江边上的船工跑船常宿于小米滩
2025-02-01 05:47:00
留矿过年也温暖 味蕾盛宴 班中餐里年味“食”足
1月27日清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映照在大红灯笼和五色彩灯的年味儿里,职工们裹紧棉服紧走几步,不远处的职工食堂灯火通明
2025-02-01 07:35:00
春节不想长胖?8天假期可选择2天轻断食
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肥胖科主任李宏春副主任医师的门诊,很多正努力减肥的朋友会问他:“过年怎么吃才能不长胖呢
2025-02-01 07:52:00
常搓鼻 勤泡脚 春节居家养生做好三件事
正值春节假期,大寒和立春节气交替,浙江省中山医院老年医学科钟燚梦中医师表示,这个时节,中医养生强调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帮助身体抵御严寒
2025-02-01 08:22:00
大众网记者 梁永琪 菏泽报道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被誉为“生命之源”,是人体重要组成物质之一,也是参与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
2025-01-31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