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大豆“中吉602”亩产突破300公斤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9 03: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高油 高产 耐盐碱

大豆“中吉602”亩产突破300公斤

本报讯(记者王伟)金秋十月,吉林盐碱地传喜讯,大豆单产再创新高。10月15日,在通榆县边昭镇哈拉道村,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中心等单位的20名专家,对高油高产耐盐碱大豆品种“中吉602”盐碱地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亩产达到306.18公斤,创造了东北风沙盐碱地30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

通榆县为半干旱气候,土壤风沙盐碱,耕层薄、贫瘠、保水保肥性能差,是东北典型的盐碱区,大豆常年播种面积约为20万亩,单产在100公斤/亩左右。本次测产示范地为边昭镇哈拉道村的大豆-谷子-玉米轮作田块,“中吉602”播种面积15亩,前茬为玉米,土壤pH值8.54~8.93,含盐量0.18%~0.25%。采用1.3米大垄,垄上6行种植方式,保苗密度2.0万株/亩。底肥施氮:磷:钾为18:18:18的复合肥64公斤/亩,配合水肥精细管理,出苗和鼓粒各滴灌(水)一次,花期追施氮肥2kg/亩。通过配套栽培措施,充分挖掘“中吉602”在盐碱地的产量潜力。

“中吉602”是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和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紧密合作,利用高产广适大豆品种资源“黑河43”快中子辐射诱变,结合分子标记和油分及产量鉴定等育成。2020年,通过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国审(国审豆20200024);2022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CNA20182166.2),在吉林的白城、公主岭、梨树、内蒙古的通辽、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等地累计推广2万余亩。据专家介绍,针对“中吉602”耐盐碱特性,在吉林西部、内蒙古中西部中度盐碱地配套合理密植、水肥精细化管理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对高油大豆扩面积提单产、盐碱地改良和种植户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耐盐碱大豆品种在吉林西部亩产超300公斤实现高产
...日,经专家测产,耐盐碱大豆品种“中吉602”在吉林西部盐碱地亩产达到306.18公斤。专家表示,这一产量创造了东北风沙盐碱地的大豆高产典型。近日,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
2023-10-17 18:39:00
...显著,玉米出苗率提高3-8%,产量提高6-10%。针对吉林西部盐碱地治理与高效利用,重点开展了盐碱地“良田+良种+良法”三位一体高效治理的“大安模式”技术研发,建设示范区5.
2023-04-17 21:49:00
...中“梨树模式”推广2400万亩,平均增产9%;针对吉林西部盐碱地碱性强、新垦水田产量低、种植效益低等科技难题,构建了“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大安模式”;
2023-02-14 01:35:00
从“一粒种子”看黑土地稳产增产秘诀
...花镇不少豆农的新“宝贝”。去年,这个品种在当地重度盐碱地上实现每亩超200公斤的好收成。今年,该品种走进当地更多村屯。从不打粮到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在盐碱地上展现硬实力。贫瘠
2023-06-25 14:41:00
首封发出!国科大本科录取通知书里有“北斗七星”!
...熠熠闪光组成“北斗七星”的“东生118”产自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团队7年时间精选培育的耐盐碱新品种也是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
2023-07-10 15:23:00
... 据了解组成“北斗七星”的“东生118”产自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团队7年时间精选培育的耐盐碱新品种也是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
2023-07-09 13:25:00
盐碱地里大豆香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黑农531”在盐碱地中长势良好。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见习记者 梁金池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在耐盐碱大豆
2023-02-28 05:45:00
【我的家乡我建设】魏健:研究地里最需要的东西
...“往东走几百米,是黄钙土,肥力稍弱,西头还有一小块盐碱地……”每年备春耕,魏健总习惯先到“地里打个转”,监测土壤情况,分区划块,以便精准施肥。“这里本来是块荒地,野花长到小腿
2024-04-02 15:01:00
垦壤盐碱地 精耕大豆田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垦壤盐碱地精耕大豆田——看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盐碱地上种出丰产大豆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丽颖九曲黄河,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浩荡入海。这样的地理环境也造成这里的土
2024-06-21 05: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