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95个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基因发现
...新一期《自然·遗传学》杂志报道,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遗传学研究确定了95个与患PTSD风险相关的基因座(即基因组中的位置),其中包括80个以前没有发现的基因座。该结果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更多
...因素也会导致小儿发育障碍。例如,婴幼儿时期的感染、创伤等都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展。此外,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对孩子的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总之,导致小儿发育障碍的因素很多,其中遗传、生...……更多
抽丝剥茧,寻找生命无“缺”的真相
...生孩子靠碰运气,发现不好就终止妊娠,给孕妇身心带来创伤。现在我们的PGT技术和产前筛查/诊断技术,能从生命源头阻断遗传病。”徐晨明介绍,今年初,团队发布了无创产前筛查新技术,只要抽取妈妈一管血,提取游离DNA...……更多
...最关键一环。长期以来新发遗传突变占主要类型的显性单基因遗传病是产前筛查技术短板,而今这块短板正被渐渐补上。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一项由中科院院士黄荷凤教授、张静澜研究员、徐晨明研究员等领衔的重要...……更多
心灵驿站|将“星星的孩子”拽回身边,孤独症早期如何诊断与治疗
...子成长过程中的冷漠或刻板的养育方式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创伤,进而患上孤独症。对此观点,殷爱华表示这属于典型的谬论。“目前孤独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很多研究表明孤独症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其中遗传和环境风险可...……更多
父母得了4种癌,可能传给下一代
...响是小概率,主要则是后天风险因素,比如:慢性刺激和创伤、生活习惯、环境、内分泌、免疫等等因素。避免后天致癌因素,能降低大部分致癌风险。早前,《老龄化前沿(FrontiersinAging)》上发表了瑞士苏黎世大学和美国哈...……更多
科普:耳聋和基因有关吗?
...市中医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龙驹 钦州市妇幼保健院 基因科学与遗传医学实验室在临床诊治中,经常碰到一些听障患者,有些患者出生时听力正常,后面慢慢表现出听力异常;有些患儿一出生就被检出听力有障碍。这些患儿...……更多
上海科研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善孤独症小鼠核心症状
...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了大量的孤独症风险基因及致病基因突变。研究多集中在基因突变导致孤独症的分子与环路机制上,但对于导致孤独症的基因突变是否可以运用基因编辑方法在大脑内准确修复,还未见报道。...……更多
美媒:研究发现遗传强肌肉力量可抵御常见病
...的最全面的国际研究。这项研究使用了超过34万芬兰人的基因组和健康数据。肌肉力量,尤其是手握力,可以显示一个人可用来防御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和失能的生理资源和应对能力。与年龄相关的肌肉力量降低因人而异,不仅受...……更多
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残害人们的?
...题、财务困扰等都可能成为触发抑郁症的压力源。2. 童年创伤:在童年时期经历的创伤事件,如虐待、失去亲人或亲密关系破裂等,可能对个体产生长期影响,并增加患上抑郁症的风险。3. 社交孤立:缺乏支持系统和良好的人际...……更多
...中国科研人员创制出“小学生和老农民都能掌握”的植物基因编辑工具》的文章,作者是彭丹妮,全文编译如下:“就连小学生和老农民都能掌握基因编辑。”科学家朱健康说。他帮助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以大大简化编辑植物...……更多
男性备孕为何也要补叶酸?听专家怎么说
...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对基因的表达和沉默具有调节作用。叶酸作为一种B族维生素,通过参与一碳代谢过程,为甲基转移反应提供甲基团(-CH3),进而影响DNA甲基化模式。这个过程对细胞的分化...……更多
全球首例!中山六院诞生阻断环状染色体传递的健康婴儿
...诞生,目前已满百天。难题:夫妻一方染色体异常,一方基因变异小雪28岁,丈夫29岁,结婚3年从未避孕却迟迟不孕,且经历了三次人工授精失败。在进一步检测中,发现小雪的染色体异常,属于嵌合型的17号环状染色体,嵌合...……更多
什么是脑肿瘤,它是如何形成的?
...显著增加。这可能与遗传物质的异常传递有关,例如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这些遗传变异可能会增加个体对脑肿瘤的易感性,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病。为了更好地理解遗传因素在脑肿瘤中的作用,科学...……更多
陈士林:把中药科研“写”在大地上
...。新当选院士陈士林在中医药领域深耕多年,创立“本草基因组学”学科,揭示中草药品质形成遗传密码——陈士林:把中药科研“写”在大地上本报记者 张霄曾经,作为“活血圣药”的三七近几十年几乎绝迹于野外;如今,...……更多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不靠谱的遗传病基因筛查,给温先生家庭带来巨大磨难检测结果阴性,新生儿为何患病?毛锦伟本报记者 毛锦伟孩子出生后确诊患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这给温先生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磨难。2022年,即将迎来...……更多
...。比较多见的一种情况是父母双方各自携带一条致病耳聋基因,以25%的概率将致病基因遗传给了新生儿,那么宝宝就患上了遗传性耳聋。专家表示,听力筛查就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最为有效的措施,每一个新生宝宝出生24小时后都要进...……更多
研究揭示限制饮食 可减缓大脑衰老的机制
...不清楚这背后的机制。美国一项新研究揭示,名为OXR1的基因在限制饮食从而减缓大脑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来自美国巴克老龄化问题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近期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约200种具有不同...……更多
科学家设计实时监测蛋白质动态方法,为治疗罕见遗传疾病提供途径
虽然人们已了解到,某些基因或蛋白功能出现异常会导致遗传性神经发育疾病,然而从临床角度很难找到合适、有效的方法干预或改善相关疾病。近期,美国贝勒医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团队合作设计了一种新方法,能够...……更多
越剧团老戏骨腿上爬满“蚯蚓” 这种病会隔代遗传?
...果等到这个阶段才开始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不利的,手术创伤也比较大。所以还是建议静脉曲张患者尽早干预、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静脉曲张早期防治很重要这几点记下来据统计,每百人中有10位以上患有静脉曲张。当然...……更多
指纹揭秘:斗与簸箕的秘密,真相藏在基因中?
...指上的纹理如此相像?跟随本文的步伐,一同探索指纹与基因之间的神秘联系吧!斗与簸箕指纹的区别在哪里?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指纹是每个人独特的个体特征之一,通过观察和比对指纹,可以确定个人的身份。在指纹中...……更多
基因检测科学筛查助力大病防治(图)
...,基因检测和早期筛查,常常意味着更少的花费、更小的创伤和更好的预后,给了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更多的时间与癌症赛跑,甚至是避免遭受癌症的侵袭。 每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更多
女孩近视率远高于男孩?与遗传、生活习惯及环境等多方面有关
...的概率更是大幅提高。此外,近视的遗传并不是简单的单基因遗传,而是多基因互动的结果。这意味着,近视的遗传风险由多个基因变异共同作用,影响眼球的生长和发育。最近的遗传研究揭示了多个与近视相关的基因位点,这...……更多
健康多壹点丨全国“爱耳日”: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入手术。2009年我国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九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2022年我国第一款人工听觉脑干植入系统已进入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我国收款治疗DFNB9基因治疗候选药物在全球启动临床试验。2024年1月,全球首个遗传性...……更多
科学家为红颜草莓组装八倍体基因组,助推草莓遗传学研究育种改进
...应用带来了限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促进草莓的基因鉴定和育种改进,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团队,为红颜草莓组装了一个高质量、无间隙的八倍体基因组,并对...……更多
科学家得绝症后的超酷自救:揭秘人类史上首位“永生者”
...射带有修复因子的干细胞,可以促进新组织的形成,加速创伤的康复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科学家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和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易患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可能影响他们的研究工作。通...……更多
基因决定人的死亡时间?研究称基因占30%影响,死后是否仍有感知
研究人员近日突破性地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基因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类的死亡时间。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基因对于个体的寿命可能会有着惊人的影响,这一种论断令人始料未及。基因因素占据了整个寿命的约30%...……更多
人类多样性调查发现近3亿基因突变
...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我们所有人”项目收集的24.5万个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超过2.75亿个新的遗传标记,其中近150个可能与2型糖尿病有关。这项工作还填补了非白人群体遗传学研究的空白。相关研究报告2月19日在《自然》...……更多
罕见人生|HDLS患者李晖的求生之路
...辗转于信阳和郑州各医院。经历被误诊及错误治疗,做了基因检测后,他被确诊为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伴轴索球样变(hereditary diffuse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pheroids,简称“HDLS”)。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曹...……更多
揭开人类出轨之谜:科学发现了“偷情基因”,你是否具备?
...敏感,从而更容易产生出轨倾向。相关研究显示,特定的基因变异可以影响个体大脑中的荷尔蒙水平,从而增加其寻求新的伴侣的欲望。一项涉及6000名参与者的研究发现,携带特定基因变异的人更容易出轨。这一基因变异与对...……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长安区医院眼科与介入血管科成功开展首例眼卒中介入手术
本文转自:阳光报阳光讯(记者 张华)近日,西安市长安区医院眼科与介入血管科联合,成功为一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实施了眼动脉溶栓术
2024-06-26 02:10:00
东疆为百姓“吃全球”搭建好平台
本文转自:今晚报进口凤梨海关通关放行1.5小时后在超市上架东疆为百姓“吃全球”搭建好平台本报讯(记者岳珊)记者从东疆综保区获悉
2024-06-26 02:38:00
副中心飘起浓浓咖啡香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从一店难寻到四处开花副中心飘起浓浓咖啡香本报记者 孙云柯潮流时尚的都市,总少不了咖啡的味道。过去,在通州
2024-06-26 03:36:00
山坳里养出生态肉鸡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西海全媒体记者 吕锦武 通讯员 石延寿仲夏时节,地处脑山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门镇孙家庄村,麦浪翻滚
2024-06-26 03:35:00
新型芯片可快速监测健康情况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利用血液发电并测量电导率新型芯片可快速监测健康情况【总编辑圈点】科技日报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近日发表于《先进材料》杂志上的论文
2024-06-26 03:56:00
水田显新绿 第六埠村插秧忙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水田显新绿 第六埠村插秧忙特色农产品时隔一年将重回餐桌本报记者 王音从昨天起,西青区第六埠村的300亩水稻开始了为期3天的插秧作业
2024-06-26 05:16:00
荔枝好吃别贪嘴,当心吃出“荔枝病”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读者来问:什么是“荔枝病”?荔枝季来临,怎样正确吃荔枝?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健康的疑问,请与我们联系。热线电话
2024-06-26 05:16:00
“暴力梅”催生“梅雨病”,谨防身心都“发霉”
本文转自:文汇报入梅后,申城医院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等就诊量均有上升“暴力梅”催生“梅雨病”,谨防身心都“发霉” ■本报记者 李晨琰上海已入梅一段时间
2024-06-26 05:17:00
将“菜园子”与“菜篮子”温暖连接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赵 慧蔬菜刚从地里摘下来,“转身”便坐上公交车进了城。在隆德县,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近年来,当地共开通29条城乡公交班线
2024-06-26 05:35:00
刘爱国:葡萄酒就是我一生的事业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本报记者 陈 郁刘爱国,酩悦轩尼诗夏桐酒庄首席酿酒师,也是国家一级品酒师、一级酿酒师。今年5月,刘爱国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2024-06-26 05:35:00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本文转自:文汇报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用数字化“书写”一粒米的成长故事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
2024-06-26 05:16:00
作品讲究“与众不同”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创意咖啡赛用咖啡“讲故事”作品讲究“与众不同”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崔曜 实习生 张铭麟6月25日,在咖啡制作比赛中
2024-06-26 05:35:00
所谓养生直播不能成了“坑老陷阱”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养气血、健脾胃,教你一招解决身上老毛病……看到这类短视频的推送,不少老年人都会忍不住点进去一看究竟,结果点开“报名”就会弹出一个二维码
2024-06-26 05:36:00
种植花棒绿富同兴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阿拉善左旗种植花棒绿富同兴 □本报记者 刘宏章 实习生 曾令飞走进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乌日图霍勒嘎查百万亩花棒基地
2024-06-26 05:35:00
蔬菜育苗鼓起村民腰包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临河区蔬菜育苗鼓起村民腰包 □本报记者 薄金凤 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子欢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
2024-06-26 0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