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越剧团老戏骨腿上爬满“蚯蚓” 这种病会隔代遗传?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1-12 07:37:00 来源:杭州网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蒋劲松教授的诊室外,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这些患者大多是来看静脉曲张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年龄比较大。

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位女士格外显眼。精致的妆容、讲究的打扮、不俗的气质,她是因为什么来看诊的呢?

越剧团演员患静脉曲张

不是职业病,而是因为隔代遗传

在诊间一坐下来,她也像之前几位患者一样,掀起了裤腿。“蒋教授,我躲了几十年了,这次是真的躲不过了,要来手术了。”患者王女士之前是越剧团的演员,现在已经退休了。

蒋劲松教授听后,马上说:“像你这样的职业,长期在台上久站表演,有静脉曲张也是难免。”谁料,王女士竟说:“蒋教授,实不相瞒,我倒不是因为在台上表演才有这个毛病的。我5岁的时候,小腿上的青筋就一眼看得到,青蓝色的,一条一条的。”

年纪这么小,就有明显静脉,蒋教授马上想到先天性遗传的可能,询问王女士的父母是否患有静脉曲张。王女士说:“我爸妈都没有静脉曲张,但爷爷静脉曲张很严重。”蒋教授表示,这就是隔代遗传,静脉曲张隔代遗传的患者不少。

一家八口先后发现静脉曲张

遗传的静脉曲张一般发病较早、程度重

除了这位王女士,静脉曲张遗传性患者在门诊不占少数。“曾经有一家八口,都在我这里动了手术!”蒋教授说:当时先来看诊的是50多岁的患者李阿姨,儿子陪着她,顺便给儿子检查,发现他也属于静脉曲张2期早期了。

后来阿姨家族里的成员陆续来做检查,李阿姨的女儿,李阿姨的爸爸、姐姐、哥哥、远房表哥、表姐,一大家子总共8人,都有静脉曲张!后来,一家八口都陆续在蒋教授处做了手术。

蒋教授表示,如果一个家族中的几代人连续都有静脉曲张,说明属于遗传性的静脉曲张。所谓遗传性的先天因素,是指有些人的静脉存在先天性的瓣膜发育薄弱,会造成血液倒流、形成静脉曲张,年纪越大越明显。

“父母辈或者爷爷辈有静脉曲张,孩子可能会出现静脉曲张。”蒋教授补充,具有遗传倾向的静脉曲张一般发病较早、年纪轻、程度重且容易复发。

浙江省人民医院遗传和基因组医学科负责人唐小华表示,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如果父母双方均患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性疾病,其后代发展为静脉曲张的概率为90%;如果父母有一方患有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男性后代发展为静脉曲张的概率为25%,女性后代为62%;如果双方父母均无下肢静脉性疾病,后代发展为静脉曲张的总体风险为20%。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发育异常或静脉壁薄弱等。

目前的科学研究已发现某些特定的基因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调节参与静脉和淋巴系统正常发育的基因(FOXC2)、血栓调节蛋白基因 ( THBD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和铁负荷相关的HEF等49个基因变异可增加静脉曲张风险。静脉曲张确实有遗传聚集倾向,但家族中有人患有静脉曲张,后代不一定都会患有静脉曲张。

为什么早早发现

却拖了40多年才来看病?

为什么王女士早知道自己是静脉曲张,却生生拖了40多年才来看?王女士说:“生病往往都是这样的,觉得没有什么影响都不会来医院,我这次实在痒得受不了了,而且‘蚯蚓腿’越来越严重,我连裙子都不能穿了,多难看啊!”

蒋教授说:“来门诊的静脉曲张患者基本都是这样,有症状了才想着来解决,最主要的病症表现是痛、痒,像王女士这样因为美观因素的并不多。”

蒋教授特别提醒,静脉曲张是一种进展型的慢性病,有1期、2期、3期、4期多个阶段。到第4期时,患者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瘙痒、疼痛。如果等到这个阶段才开始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不利的,手术创伤也比较大。所以还是建议静脉曲张患者尽早干预、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静脉曲张早期防治很重要

这几点记下来

据统计,每百人中有10位以上患有静脉曲张。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静脉曲张都会发展到严重程度。蒋教授提醒,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和管理——

1.避免长时间原地站立或久坐,可以间断走动,让腿部肌肉运动起来,以便静脉血的回送,减轻腿部压力。

2.长时间坐位时,经常变换坐姿、把小腿放平或适当做回钩脚尖动作,都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3.对于已经有了早期症状,但不能改变工作性质者,建议穿着尺码合适的医用弹力袜,控制病情发展。

4.静脉曲张家族史,以及肥胖的人群,应该将体重减到合理范围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认识“蚯蚓腿”
本文转自:梧州日报“蚯蚓腿”是指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腿部浅静脉扩张、曲张,下肢沉重、乏力感。当病情严重时,曲张的静脉团块可沿皮下凸起,呈“蚯蚓”状,故得名“蚯蚓腿”。
2023-12-01 10:30:00
小腿惊现“盘丝洞”?血管里的“蚯蚓危机”竟是常见病!
...“条索”正随着行走节律鼓胀跳动——这些被他称为“活蚯蚓”的异常凸起,其实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典型症状。而类似的血管“危机”,正困扰着约10%-30%的成年人。“蚯蚓腿”真相是血管
2025-06-21 07:12:00
全国血管健康日 | 精准、高效、安全 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帮您告别“蚯蚓腿”
...康日”,旨在呼吁人们重视血管健康。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不仅影响腿部美观,还可能引发疼痛、水肿、溃疡甚至血栓风险。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凭借精准、高效、安全的优势,
2025-05-22 22:26:00
...立,退休后又帮女儿带孩子,双腿渐渐爬满了青紫色的“蚯蚓”。三年前,她的小腿皮肤变得异常薄弱,甚至开始发黑,一碰撞就会血管破裂,鲜血外溢。一次偶然的出血中,李大妈急中生智,使用
2025-03-01 07:10:00
第二十二届越剧大展演举行 越剧青年展新貌
...18日开幕以来,历时两个多月,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福建芳华越剧院、南京市越剧团、杭州越剧院、温州市越剧院、绍兴市越剧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等8家专业院团展演了一场折子
2024-07-28 11:14:00
...办,1954年创刊。该报共12期,其中有一篇文章讲的是天津越剧团首次把《红楼梦》搬上越剧舞台的故事,读到这篇文章,我实在喜欢,就买下了这一整年的《戏剧报》。很多年前,我还从杭
2024-03-01 07:23:00
...梅花奖得主携手新生代演员在舞台上联袂演出。“南京市越剧团的殷春蕾出生于2006年,绍兴市越剧团的梅丽瑞也是‘00后’,新生代的唱腔细腻、台风稳健、表演灵动。”几位年轻的上海戏
2024-05-22 06:58:00
嵊州,为什么“村村有戏”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全市注册民营越剧团117个,从业人员8000余人嵊州,为什么“村村有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在嵊州,几乎人人都能用婉转的曲调哼唱这一越剧经
2024-06-11 05:39:00
奶奶严选顶级女团,演唱会的票比周杰伦还难抢?
...多达14万条…《新龙门客栈》的演员们,来自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是国内戏曲剧种中少有的全女科班。有人把它比作「中国的宝冢剧团」。防杠:越剧比宝冢更早,也不是宝冢代餐。图源:网友评
2023-09-18 14:0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