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妈出门必带一副鞋带止血? 医生紧急叫停,土方法会危及生命!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01 07:10:00 来源:杭州网

前几天,杭州55岁的李大妈(花名)去买菜时,一位陌生人惊恐地指着李大妈的脚,发出尖叫。李大妈低头一看,发现自己左小腿上突然“破裂”,鲜血已经渗透了裤脚。

慌乱中,她迅速从包里掏出一根鞋带,用鞋带紧紧地绑住出血部位,血流才渐渐止住。而这已经是她第三次用这种方法“自救”了。

为什么李大妈小腿会突然流血?为什么她随身带着一副鞋带?

原来,近20年来,静脉曲张一直困扰着李大妈。年轻时由于长时间站立,退休后又帮女儿带孩子,双腿渐渐爬满了青紫色的“蚯蚓”。三年前,她的小腿皮肤变得异常薄弱,甚至开始发黑,一碰撞就会血管破裂,鲜血外溢。一次偶然的出血中,李大妈急中生智,使用鞋带捆绑止血,效果出奇地好。此后,她养成了随身携带鞋带的习惯,家里也总是备着两副鞋带。但这种应急的“土方法”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李大妈到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后,接诊的血管外科王晓栋主任医师严肃地指出,“盲目捆扎止血看似有效,但实际上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不仅会导致出血加重,长时间施压还可能引发肢体远端的缺血与坏死;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抬高患肢,使用无菌敷料加压止血,并尽快就医。”

最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血管外科,李大妈成功接受了个性化的静脉曲张微创手术,腿部只留下了几处小伤口。“早知道治疗如此简单,何必忍受这么多年的痛苦!”术后第二天,李大妈摸着平整的小腿感慨道。

据悉,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是最常见的下肢静脉疾病之一。王晓栋介绍,它表现为下肢静脉扩张和曲张,像蚯蚓一样盘绕在皮肤表面。全球约30%的成年人受此困扰,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至3倍。其高危因素包括长期站立或久坐(如教师、护士等职业),妊娠期子宫对盆腔静脉的压迫,肥胖、缺乏运动,家族遗传史以及年龄增长等。

医生建议,预防静脉曲张,应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每隔一小时活动五分钟;可踮脚尖、勾脚背以促进血液回流;穿医用弹力袜,帮助静脉回流(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休息时抬高双腿,最好将腿抬高至心脏以上,以减轻静脉压力;加强运动,游泳、骑自行车或快走等活动有助于增强小腿肌肉的泵血功能。

王晓栋提醒,静脉曲张不是忍一忍就会好的小毛病,它是会致命的“毒蛇”,如果自己或家人正经历下肢青筋凸起或反复出血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避免盲目使用“土方法”,后患无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妈鱼刺卡喉误信土方致重症
...事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鱼刺卡喉后不能听信民间流传的那些土方法,提醒大家在面临相似情况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事件回顾1月18日上午,镇江第一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监护室里,62岁的朱
2024-01-29 14:04:00
流浪狗从小被鞋带勒住脖子,长大险些被勒断,好在及时被人救下
标题:流浪狗从小被鞋带勒住脖子,长大险些被勒断,好在及时被人救下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我们常常忽略了那些无声的生命。它们在角落里默默生存,承受着人类的冷漠与忽视。然而,就在这个城市
2025-01-22 13:13:00
...,现在已能下地走路了。3个月前的一天上午,海宁人杨大妈像往常一样在家洗好衣服,踩在一只凳子上晾衣服时,不料一脚踩空,从凳子上摔下来,后脑勺重重地磕在水泥地上,顿时昏迷不醒。这
2023-06-12 06:24:00
54岁大妈查出胰腺癌,掩面痛哭:4个月前脚上就有信号,我忽视了
...健康或疾病的时候它都会给到我们很多的信号。54岁的李大妈本是快要迎来了退休生活,可是却在检查身体时查出了胰腺癌。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李大妈痛苦不已。原来在四个月前身体就给到李大
2024-05-26 16:57:00
尝试土方治疗关节病,六旬女子膝部溃烂
...)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糟心经历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试土方治关节病竟染上“超级细菌”郑阿姨被膝关节痛折磨了很多年,曾辗转多家医院,做了几次磁共振,结果提示:左膝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左
2025-07-16 07:38:00
医生提醒:这4种病根本无法根治,别白花冤枉钱
李大妈今年66岁,在三个月前确诊了糖尿病。医生告诉李大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确诊之后就需要终身吃药治疗,不然有可能会患上糖尿病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医生让李大妈要每天
2023-10-09 12:04:00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记者 王江黎日前,61岁的肖大妈(化名)在打麻将过程中突然倒地,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惊慌失措的“麻友”紧急拨打“120”,又因一时间联系不到肖大妈的
2024-06-04 04:23:00
七旬患病老人43天康复
...监护治疗,让我母亲重获健康。”近日,已康复出院的杨大妈家属,手捧一面写着“医术神奇、转危为安、精心护理、痊愈如初”的锦旗来到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送到主任秦卓红手中,简单的话语
2023-03-07 01:45:00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文/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韩文青过年,有些人会拿出珍藏的药酒来喝,但如果不谨慎地选择药材或者胡乱地泡药酒饮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01-17 07: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1月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博展联盟协办的“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25-11-08 18:51:00
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公交急诊医生”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马路救援纪实
城市的每一条公交线,都是市民出行的“生命线”。当公交车在运营中突发故障,总有一群身着反光背心的“公交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25-11-08 18:07:00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