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七旬患病老人43天康复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3-07 01: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

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硬核坚守全力救治——

七旬患病老人43天康复

七旬患病老人43天康复

患者家属送锦旗感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 李瑶 摄

本报记者 马艳霞 通讯员 秦小慧

“谢谢秦主任、贺医生、王护士……感谢科室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是你们尽心尽责的监护治疗,让我母亲重获健康。”近日,已康复出院的杨大妈家属,手捧一面写着“医术神奇、转危为安、精心护理、痊愈如初”的锦旗来到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送到主任秦卓红手中,简单的话语表达着患者及家属最真挚的感谢,也是给医护人员最好的肯定。

杨大妈是一名肺病重症患者,2022年12月26日入院时,出现呼吸急促、意识不清,口唇、手指紫绀。经过胸部CT检查,双肺多发大片状高密度灶,血氧饱和度低至35%,随时有生命危险。

看到这种情况,重症医学科主任秦卓红凭借多年经验做出判断:“患者情况十分紧急,马上进行抢救!为患者开通机械通气,口服抗病毒药物……”但杨大妈患有高血压、肺结核等多种基础疾病,对于救治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此,该科医护人员经过研究讨论,快速调整了治疗方案,启用了最高级别24小时护理,每小时汇报制度。护士长王玲玲告诉记者,当时对患者采取了抗炎、化痰、止咳、扩张支气管、俯卧位通气、中医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等治疗。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为患者明确病情,完成了抢救,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提高到了90%以上。

“伙伴们,手头的事情忙完就过来帮一下杨大妈。”无论多忙,医生护士听到王玲玲的呼叫都会跑去配合。原来,为患者做俯卧位通气治疗是一个精细的体力活,要保证将患者从仰卧位180度翻转为俯卧位,翻转过程中需要多名医务人员有效配合,同时不能影响患者的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最重要的还要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有效。虽然这个过程耗人、耗时、耗力,但科室的医护人员从未有过怨言和不满,他们说:“治病救人本来就是医生的职责,只有患者平安,我们才能心安。”

随着住院时间一天天延长,杨大妈气管插管的时间已经超过了10天,必须尽快拔管,否则气管必须切开,一旦切开气管,会给患者预后带来更多危险和隐患。可依据当时情况,每下调一次呼吸机吸氧浓度,患者就会出现憋气、喘促的症状,患者血氧度就无法维持。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一大难题摆在了全体医护人员面前,最终主治医师贺国良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为患者改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经过一次次精心修改和制订治疗方案,入院第15天杨大妈顺利脱离了呼吸机,血氧饱和度也维持在了90%-97%之间。看到患者生命体征渐渐稳定,在场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终于救回来了,太不容易了。”

经过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治疗和精心护理,入院43天杨大妈终于康复出院了。患者家属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感动地说:“太感谢大家了,要不是大家的全力抢救和精心照顾,我母亲也不可能恢复的如此快。”

“72岁的高龄肺病患者,能成功救治真的不容易。”谈起杨大妈的救治过程,秦卓红仍颇有感触。近年来,市中医医院成功救治了不少肺病患者,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在秦卓红的带领下紧密协作,为患者搭建起生命通道,也为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创造了生命奇迹。这充分彰显了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标志着该院在紧急救治危急重症患者技术上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4天不间断守护,七旬老人“闯关”成功
...都会全力以赴保障所有患者生命安全。”24天不间断守护七旬患者连闯“两关”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护理操作。 通讯员杨诗雨 摄“患者休克,呼吸急促4小时,脉搏微弱!”1
2022-12-29 14:48:00
七旬老人突发心梗,烟台市中医医院胸痛中心助其重获“心”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胡又懿 刘姿麟近日,烟台市中医医院心病科病房内,70岁的患者张先生握着该科副主任李晓日的手激动地说:“感谢你们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位在生
2025-03-22 15:54:00
二附院多科协作创造生命奇迹 七旬老人心脏骤停后成功获救
...上演,多科室医护人员紧密协作,成功将一位心脏骤停的七旬老人从死亡线上拉回,让患者重获新生。3月16日上午,年近七旬的赵大爷(化名)在家觉得胸口疼,被儿子紧急送往南医大二附院姜
2025-04-03 19:43:00
大年初二 七旬老人命悬一线 东营市中医院医护“团战”成功破局
大众网记者 封富璘 东营报道1月29日上午,正逢大年初二,人们还沉浸在蛇年新春的喜庆氛围中时,东营市中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医护人员舍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假期时光,凭借精
2025-02-06 18:18:00
...娟)近日,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名呼吸衰竭的七旬老人,患者出院后,家属为全科医护人员送来锦旗以表感谢。79岁的李婆婆因呼吸衰竭住进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气管插管机械
2023-04-18 06:17:00
新华区人民医院内科成功救治七旬重症患者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本报讯 (记者魏应钦 通讯员王大钢)近日,新华区人民医院内科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大面积脑栓塞后昏迷、心衰、心房纤颤、肺部重症感染的78岁重症患者,目前患者王老太病
2024-02-21 01:59:00
起搏器导线引发感染 七旬老人反复发烧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起搏器导线引发感染 七旬老人反复发烧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为患者取出导线,并安装永久起搏器,避免再次感染的风险本报讯 (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黄浩)20年前植入的心
2024-05-17 07:49:00
七旬男子肺癌手术后康复出院,写千字感谢信送医护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王晨曦通讯员贝兰陈燕近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胸外科(血管外科)医生杨小进收到一条患者发来的信息,这是一条千字的感谢信,患者感谢医护人员
2024-05-17 10:58:00
七旬老人遭遇“白肺”危机,青岛西海岸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破解困局,为生命按下“重启键”!
鲁网4月30日讯近日,78岁的夏奶奶(化名)完成两周的治疗顺利出院,出院时,她紧紧握住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主任的手,感谢给予她二次生命。78岁老人患“白肺”,命悬一线两周前,
2025-04-30 19: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什么?如何做到预防?齐鲁医院专家答疑解惑
近日,一种在广东佛山地区快速传播的虫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它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2025-08-06 12:53:00
苏超赛场内外,红十字身影守护生命安全
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全面启动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救护服务工作,将红十字力量深度融入赛事保障体系。守护不止于赛场,从赛场急救到场外公益
2025-08-06 09:25:00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要的是“改土壤”
杭州日报讯 日前,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内科的诊室里,一名23岁的患者小张被确诊为中晚期结直肠癌。接诊的冯婷婷眉头一紧:“从临床来看
2025-08-06 06:29:00
何首乌根泡酒治白发 大伯喝成了“小黄人”
每日商报讯 人到了一定岁数,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往往成了可以炫耀的“资本”。在传统认知里何首乌是“乌发圣品”,很多人为了对抗岁月痕迹用它煲汤
2025-08-06 07:00:00
女子痛经半年竟是内膜“闯”进了肠道
医生:这种痛千万别硬扛,及时做超声检查很重要每日商报讯 痛经是很多女性的“老朋友”,大多数人吃点止痛药、热敷一下就能缓解
2025-08-06 07:00:00
咳嗽拍了个肺部CT 意外发现脊柱旁有个肿瘤
陈立峰 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3岁男孩乐乐近日因咳嗽、咳痰就诊。通过查体及询问病史,我得知乐乐已经咳嗽了近一个月
2025-08-05 11:04:00
长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舌头上可能长黑毛
朱婧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最鲜活的病例在临床,最实用的健康建议来自临床医生。浙医在线特别开设《医生有话说》专栏
2025-08-05 11:04:00
“糖友”想喝粥,我推荐“三步聪明喝粥法”
陈晓佩 浙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很多“糖友”视粥为洪水猛兽,生怕喝粥后血糖迅速攀升。最近天气热,不少人家里会煮绿豆粥
2025-08-05 11:04:00
爷爷的农场两大品类荣获两项权威认证 再树行业标杆
随着90后、95后新生代父母成为育儿主力军,精细化喂养需求正推动市场向专业化、科学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面对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
2025-08-05 11:18:00
夏日“续命”冰,怎么吃才不伤身?营养医师带你科学“炫”冰
早晨一杯冰美式“提神”,中午一碗冰绿豆汤“灭火”,晚上烧烤配冰啤酒“续命”……三伏天里,“吃冰”成了不少人的消暑标配。冷饮虽爽
2025-08-05 11:19:00
雪糕DIY 营养又解馋
在炎炎夏日吃上一支冰冰凉凉的雪糕,是一件再惬意不过的事情。合理选择或自制雪糕,既能满足味蕾享受,又能减少健康负担。今天
2025-08-05 11:42:00
14种消夏食物 和三伏天最搭
在炙烤和桑拿模式间反复横跳的三伏天实在难熬,除了开空调难道就没招儿了?别急,食物在解暑降温方面的贡献不可小觑。有些食物不仅能提供水分
2025-08-05 11:42:00
这样挑选冰淇淋
想吃怕胖,道出不少人夏天吃冰淇淋的矛盾心理。今天就教大家几个挑选冰淇淋(雪糕)的方法。选小支的冰淇淋适合单次解馋、控制总热量时选择
2025-08-05 11:43:00
东城中医院赵展荣:肿瘤术后调理的中医之道
赵展荣,主任医师。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至今。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2025-08-05 14:14:00
大学生科研新突破:3D打印仿生骨支架攻克骨缺损修复难题
近日,齐鲁理工学院“一骨作器”团队的一项科研成果引发关注——他们成功研发的创新型类骨活性材料,3D打印生物活性仿生骨,为超临界尺寸骨缺损自修复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05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