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七旬患病老人43天康复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3-07 01: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

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硬核坚守全力救治——

七旬患病老人43天康复

七旬患病老人43天康复

患者家属送锦旗感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 李瑶 摄

本报记者 马艳霞 通讯员 秦小慧

“谢谢秦主任、贺医生、王护士……感谢科室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是你们尽心尽责的监护治疗,让我母亲重获健康。”近日,已康复出院的杨大妈家属,手捧一面写着“医术神奇、转危为安、精心护理、痊愈如初”的锦旗来到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送到主任秦卓红手中,简单的话语表达着患者及家属最真挚的感谢,也是给医护人员最好的肯定。

杨大妈是一名肺病重症患者,2022年12月26日入院时,出现呼吸急促、意识不清,口唇、手指紫绀。经过胸部CT检查,双肺多发大片状高密度灶,血氧饱和度低至35%,随时有生命危险。

看到这种情况,重症医学科主任秦卓红凭借多年经验做出判断:“患者情况十分紧急,马上进行抢救!为患者开通机械通气,口服抗病毒药物……”但杨大妈患有高血压、肺结核等多种基础疾病,对于救治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此,该科医护人员经过研究讨论,快速调整了治疗方案,启用了最高级别24小时护理,每小时汇报制度。护士长王玲玲告诉记者,当时对患者采取了抗炎、化痰、止咳、扩张支气管、俯卧位通气、中医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等治疗。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为患者明确病情,完成了抢救,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提高到了90%以上。

“伙伴们,手头的事情忙完就过来帮一下杨大妈。”无论多忙,医生护士听到王玲玲的呼叫都会跑去配合。原来,为患者做俯卧位通气治疗是一个精细的体力活,要保证将患者从仰卧位180度翻转为俯卧位,翻转过程中需要多名医务人员有效配合,同时不能影响患者的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最重要的还要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有效。虽然这个过程耗人、耗时、耗力,但科室的医护人员从未有过怨言和不满,他们说:“治病救人本来就是医生的职责,只有患者平安,我们才能心安。”

随着住院时间一天天延长,杨大妈气管插管的时间已经超过了10天,必须尽快拔管,否则气管必须切开,一旦切开气管,会给患者预后带来更多危险和隐患。可依据当时情况,每下调一次呼吸机吸氧浓度,患者就会出现憋气、喘促的症状,患者血氧度就无法维持。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一大难题摆在了全体医护人员面前,最终主治医师贺国良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为患者改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经过一次次精心修改和制订治疗方案,入院第15天杨大妈顺利脱离了呼吸机,血氧饱和度也维持在了90%-97%之间。看到患者生命体征渐渐稳定,在场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终于救回来了,太不容易了。”

经过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治疗和精心护理,入院43天杨大妈终于康复出院了。患者家属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感动地说:“太感谢大家了,要不是大家的全力抢救和精心照顾,我母亲也不可能恢复的如此快。”

“72岁的高龄肺病患者,能成功救治真的不容易。”谈起杨大妈的救治过程,秦卓红仍颇有感触。近年来,市中医医院成功救治了不少肺病患者,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在秦卓红的带领下紧密协作,为患者搭建起生命通道,也为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创造了生命奇迹。这充分彰显了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标志着该院在紧急救治危急重症患者技术上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4天不间断守护,七旬老人“闯关”成功
...都会全力以赴保障所有患者生命安全。”24天不间断守护七旬患者连闯“两关”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护理操作。 通讯员杨诗雨 摄“患者休克,呼吸急促4小时,脉搏微弱!”1
2022-12-29 14:48:00
小叶医探 | 七旬老人身陷“慢重症”困局 ICU“精细化治疗”为其生命续航
...精准医疗与人文关怀的双重托举下,一位被慢重症困扰的七旬尿毒症患者被成功抢救。医生:在“维持”与“突破”间选择后者患者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患有尿毒症并已规律透析8年。一年半
2025-09-09 20:05:00
命悬一线!萍乡市人民医院让七旬老人停摆心脏 “重开机”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朱银霞、叶鑫)“感觉一只脚都踏进鬼门关了,多亏你们动作快,没有放弃我。”近日,家住萍乡芦溪县的杨老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萍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向一路悉心救治的
2025-08-22 17:37:00
七旬老人突发心梗,烟台市中医医院胸痛中心助其重获“心”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胡又懿 刘姿麟近日,烟台市中医医院心病科病房内,70岁的患者张先生握着该科副主任李晓日的手激动地说:“感谢你们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位在生
2025-03-22 15:54:00
二附院多科协作创造生命奇迹 七旬老人心脏骤停后成功获救
...上演,多科室医护人员紧密协作,成功将一位心脏骤停的七旬老人从死亡线上拉回,让患者重获新生。3月16日上午,年近七旬的赵大爷(化名)在家觉得胸口疼,被儿子紧急送往南医大二附院姜
2025-04-03 19:43:00
大年初二 七旬老人命悬一线 东营市中医院医护“团战”成功破局
大众网记者 封富璘 东营报道1月29日上午,正逢大年初二,人们还沉浸在蛇年新春的喜庆氛围中时,东营市中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医护人员舍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假期时光,凭借精
2025-02-06 18:18:00
...娟)近日,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名呼吸衰竭的七旬老人,患者出院后,家属为全科医护人员送来锦旗以表感谢。79岁的李婆婆因呼吸衰竭住进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气管插管机械
2023-04-18 06:17:00
新华区人民医院内科成功救治七旬重症患者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本报讯 (记者魏应钦 通讯员王大钢)近日,新华区人民医院内科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大面积脑栓塞后昏迷、心衰、心房纤颤、肺部重症感染的78岁重症患者,目前患者王老太病
2024-02-21 01:59:00
起搏器导线引发感染 七旬老人反复发烧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起搏器导线引发感染 七旬老人反复发烧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为患者取出导线,并安装永久起搏器,避免再次感染的风险本报讯 (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黄浩)20年前植入的心
2024-05-17 07:4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掌握这份健康指南,跑马后“少疼3天”
掌握这份健康指南,跑马后“少疼3天”专家详解马拉松赛前赛后注意点□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今天,备受期待的2025南京马拉松鸣枪开跑
2025-11-16 08:43:00
脊柱微创手术优缺点一次说清楚
随着脊柱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椎管狭窄)发病率升高,手术治疗需求逐年增加。传统开放手术因切口大、创伤重、恢复慢
2025-11-17 04:59:00
早产儿救治的关键是什么?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小于259天)出生的新生儿,他们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生存能力较弱,需要特殊的医疗干预和护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2025-11-17 04:59:00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