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朱银霞、叶鑫)“感觉一只脚都踏进鬼门关了,多亏你们动作快,没有放弃我。”近日,家住萍乡芦溪县的杨老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萍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向一路悉心救治的医护团队表达深切的感谢。这一温馨场景,源自一周前那场紧张而扣人心弦的生命救援行动。
8月5日15时,芦溪县宣风卫生院拨通了萍乡市人民医院急救电话,一名76岁的老年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及血糖偏高史,中午饮酒后开始突发胸绞痛,伴有大汗淋漓,症状持续无法缓解,需要立即转运至上级医院就诊。市医院院前急救团队立即抵达现场,评估患者病情后,予以氧疗、持续心电监护、静脉通路维持,将患者送到急诊科。
生死时速22分钟 从室颤风暴到心律归位
事发当天16:02,萍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抢救室里,心电监护仪骤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刚刚从宜风卫生院转运而来的76岁患者杨老,突发室颤,心率波形瞬间变成杂乱无章的颤动曲线。这意味着他的心脏已失去有效泵血功能,全身器官正面临缺血缺氧的致命威胁。
“立即除颤!”急诊科团队没有丝毫迟疑,迅速按下除颤仪按钮。随着电流穿过胸膛,患者躯体猛地震颤,但监护仪上的波形依旧紊乱——室颤再次发作。医护人员随即展开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静脉推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血管内科与重症医学科迅速进行紧急会诊,多学科团队齐心协力投入抢救,与死神展开分秒必争的生死竞速。
16:24,经过22分钟惊心动魄的抢救,监护仪上终于跳出规律的窦性心律波形,杨老的血压逐渐回升。但危机并未解除,急诊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T改变”,明确了这场凶险的根源——冠脉血管闭塞。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早已待命,16:50,患者被直接送入导管室。造影显示,其右冠近开口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正是这根血管的堵塞引发了致命的室颤。
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迅速行动,导丝精准穿过闭塞病变,血栓抽吸导管抽吸出一条红色血栓及大量白色泥沙样血栓,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后,于右冠近段植入一枚药物涂层支架。17:13,复查造影显示无残余狭窄,远端血流恢复正常。为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复发,团队又紧急植入临时起搏器,为患者筑起第二道生命防线。
筑牢康复防线 重症监护室里的“生命续航战”
术后,杨老被转入重症医学科,此时他仍处于嗜睡状态,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带着气管插管和临时起搏器,病情依旧危重。重症医学科团队联合心内科等多学科力量,为他制定了精细化的后续治疗方案。
监护仪24小时实时追踪指标,确保临时起搏器工作正常;呼吸机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动态调整参数,逐步改善呼吸功能;针对其高血压3 级(很高危)和2 型糖尿病病史,医护人员精准调控降压药和胰岛素剂量,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同时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密切监测心肌标志物变化,警惕心梗后并发症。
护理团队则承担起细致入微的照护,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定期清理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协助进行肢体活动预防血栓,还通过轻声交流唤醒患者意识。当杨老先生逐渐清醒,能简单配合指令时,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告知家属“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悬着的心终于稍稍得以平复,”家属感慨道。
经过2天的精心治疗,杨老成功脱离了呼吸机,拔除了气管插管,临时起搏器也顺利撤除,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顺利转入普通病房。8月13日,他康复出院。出院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重症医学科,向医护人员深深鞠躬。“感谢病人理解我们的工作,感谢医患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医护人员随即鞠躬郑重回礼。
医患双方相对鞠躬的场景,让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医患从来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愿这样的医患互信一直延续下去。
健康提醒:这些“心梗信号”和 “雷区”必须警惕
杨老的经历,为我们敲响了心血管健康的警钟。这些关键健康知识值得每个人牢记:
警惕心梗的“典型信号”:像杨老先生一样,急性心梗常以“胸前区绞痛”为主要表现,多伴随大汗淋漓,且症状持续不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放射痛(如左肩、下颌痛)、心慌、头晕等症状,一旦出现需立即就医,切忌拖延。
远离“心梗诱因”:杨老先生在饮酒后突发胸痛,而酒精正是心梗的重要诱因之一。此外,他既往的高血压、高血糖病史,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牢记“黄金抢救时间”:心梗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2小时内,尤其是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每延迟1 分钟,生存率下降7%~10%。遇到心搏骤停,目击者应立即拨打120,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尽快使用AED除颤,为专业救援争取时间。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场跨越22分钟的救援,不仅是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更提醒着每个人:守护心脏健康,既要重视基础病管理,也要警惕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方能为生命筑起坚实防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3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