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4天不间断守护,七旬老人“闯关”成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9 14: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近期,基础疾病叠加新冠病毒感染,市五医院接诊的老年危重症患者增多。

24天不间断守护,七旬老人“闯关”成功

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演示。 通讯员杨诗雨 摄

医院坚持“一切为了患者”,不断调整优化诊疗流程、整合统筹医疗资源,对患者进行系统分类管理,疏导门、急诊患者,集全院之力保急诊、保重症救治。

当前医院超九成医务人员在岗,他们的身影忙碌在发热门诊,疾行在急诊室,坚守在重症病房……全力为群众守住健康防线。

畅通急救绿色通道

护“心”团队半小时打通血管

24天不间断守护,七旬老人“闯关”成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为患者打针。 通讯员杨诗雨 摄

上周70多岁的冯爷爷感染新冠病毒后持续高烧,三天前出现间断性胸痛症状,呈压榨样痛,未及时就医。12月23日在家突发胸痛,程度持续加重,通过120送至武汉市第五医院就医。来时伴有高热症状,全身大汗淋漓,经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

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按照新冠病毒阳性患者急诊救治预案。救治患者的同时开始病情评估,转运、术前准备,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就位……一切有条不紊,准备就绪。

冯爷爷被推入导管室,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夏璐为他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左前降支重度狭窄,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经过近半小时的急诊介入手术,心内科介入团队为冯爷爷置入两根支架,打通闭塞血管,他胸痛症状立即缓解,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冯爷爷被送入心血管内科病房,等待康复出院。

武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龚平介绍:“全院积极践行生命至上理念,所有医务人员坚守阵地。无论何时都会全力以赴保障所有患者生命安全。”

24天不间断守护

七旬患者连闯“两关”

24天不间断守护,七旬老人“闯关”成功

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护理操作。 通讯员杨诗雨 摄

“患者休克,呼吸急促4小时,脉搏微弱!”11月27日凌晨5时,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发热、气促持续4小时后意识模糊被紧急送入武汉市第五医院进行救治。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基础性疾病。入院检查血压低至80/40mmHg,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明显增高,血气分析提示明显代谢性酸中毒,考虑重症肺炎、脓毒症、感染性休克。

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对老人进行抗感染,补液,药物升压,上呼吸机等抢救治疗,老人各项化验指标逐渐好转,成功闯过休克关。

然而,12月中旬,就在准备出院的前一天老人突发高烧,再次出现呼吸困难、血压及氧饱和度下降、四肢厥冷等休克、呼吸衰竭等症状,基础疾病再度加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团队上呼吸机、深静脉穿刺、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各项对症支持治疗,24小时不间断守护在老人身边,给老人和家属不断鼓励。经过24天的精心治疗,老人各项指标终于恢复正常。12月21日上午顺利出院。

“冬季作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每年此时都会接诊大量患者,尤其是高龄老人。”武汉市第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范惠君介绍,“科室医护人员每次下班时都想着能再多查看一次呼吸机、再多了解一些病人的情况,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加班2~3个小时已成常态。大家互相鼓励,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再多的付出也值得。”

成立巡诊专班

全力提升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24天不间断守护,七旬老人“闯关”成功

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操作前的工作准备。 通讯员杨诗雨 摄

保健康,防重症是当前医院的重中之重。市五医院由院领导带头,ICU和各内科专家组建3个诊疗巡回专班,负责外科重症病人的会诊指导工作;内科医疗巡回专班,由ICU主任胡松负责;CRRT专班,由肾病内科主任王晓慧负责;呼吸技术支持专班,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范惠君负责。

为进一步提升全院医护人员危、重症患者救治服务能力,12月29日,医务处联合护理部开展重症感染新冠患者救治与操作技能专项培训,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对有创呼吸机及无创呼吸机的规范操作和使用,进行了线上演示和指导,确保一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抢救设备的使用,为抢救危重症患者,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在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俯卧位通气能够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减少肺损伤。医务处也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培训,专题学习俯卧位通气的操作规范,确保各病区医生、护士掌握俯卧位通气疗法,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此外,医院加快病床周转,以保障重症患者、老年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等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长江日报记者江梦晴 通讯员杨诗雨)

【编辑:丁翾】

有需要,请点击图片——

24天不间断守护,七旬老人“闯关”成功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七旬患病老人43天康复
...造了生命奇迹。这充分彰显了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标志着该院在紧急救治危急重症患者技术上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2023-03-07 01:45:00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本报讯 (记者魏应钦 通讯员王文璐)近日,汝州市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成功开展了首例自主完成的血液灌流术,为急性中毒患者救治开辟了新途径。73
2024-02-28 01:38:00
....cn)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获悉,近期,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诊了一名年岁七旬的患者,他发热伴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已有约20天。胸部CT显示,该患者右肺中叶团片状及结
2023-02-27 17:21:00
新华区人民医院内科成功救治七旬重症患者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本报讯 (记者魏应钦 通讯员王大钢)近日,新华区人民医院内科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大面积脑栓塞后昏迷、心衰、心房纤颤、肺部重症感染的78岁重症患者,目前患者王老太病
2024-02-21 01:59:00
武汉市第三医院:增开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收治患者
...,腾出更多宝贵医疗资源优先救治危重患者。上周,一位七旬患者在感染后发展为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住进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为了救回患者,重症医学科团队对其使用ECM
2022-12-31 09:45:00
起搏器导线引发感染 七旬老人反复发烧
...忍老人这般痛苦,将其转至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和睡眠医学科继续治疗。在郑雅莉副主任医师的治疗下,何大爷的发热症状得到缓解,精神状态也逐步好转,但困扰他的三尖瓣赘生物
2024-05-17 07:49:00
...锦旗以表感谢。79岁的李婆婆因呼吸衰竭住进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抗感染、抗休克等积极抢救后,患者肺部感染控制好转,但因年龄大,基础疾病多而不能脱机拔管,
2023-04-18 06:17:00
...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构性心脏病中心、胸外科进行了全方位讨论和充分准备。面对如此高风险的手术,汪奶奶的家属体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对医
2024-04-04 21:41:00
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快点救我,我要死了!”这是武汉市第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肖双双听病区患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刚从神经内科转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时,她并不能体会这句话里饱含着多大的痛
2023-05-06 02: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