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基因检测科学筛查助力大病防治(图)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30 05: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健康视点

天津市新闻名专栏

发现突变 预判遗传风险 争取治疗时间

基因检测科学筛查助力大病防治(图)

主持人 赵津

基因检测科学筛查助力大病防治(图)

专家在解答患者遗传性肿瘤筛查咨询。 照片由市肿瘤医院提供

■病例

一家三代四位罹患乳腺癌

十年前,李女士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了左乳乳腺癌手术,十年后对侧乳房再次确诊乳腺癌合并腋窝淋巴结转移。令她疑惑的是,左乳乳腺癌治疗后,自己一直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吃好饭、睡好觉,保持愉悦的心情,明明已经很注意了,为什么乳腺癌还是“阴魂不散”?

李女士再次找到了她的主诊医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预防科魏丽娟副主任医师立刻意识到,病人很有可能属于遗传性乳腺癌,获得李女士同意后立即为她采集肿瘤家族史、绘制家系图,发现她的母亲和两位侄女都是乳腺癌患者,并且其中一位初次患病时,年仅30岁。得知以上情况,魏丽娟建议李女士进行胚系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携带了BRCA2基因的胚系致病突变。随后,李女士家族中的血缘关系成员都接受了基因检测以及乳腺癌的筛查。不出所料,李女士的妹妹发现了乳腺原位癌,不幸中的万幸是,因为发现得早,保乳手术做得早,后期也不需要化疗。魏丽娟表示,对于遗传性肿瘤患者来说,基因检测和早期筛查,常常意味着更少的花费、更小的创伤和更好的预后,给了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更多的时间与癌症赛跑,甚至是避免遭受癌症的侵袭。

每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享”。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约457万例,绝大多数肿瘤是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其中,约有5%至10%是遗传性肿瘤患者,常呈现家族聚集现象,由易感基因致病性胚系突变所致。怎样才能识别遗传性肿瘤,化解家族阴霾?我市肿瘤专家表示,肿瘤是否具有遗传性需要基因检测来确定,即使已经确诊为遗传性肿瘤,也不意味着家族成员都会发病。通过肿瘤早筛早治,可以有效控制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体质”真的存在

多种癌患遗传风险较高

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预防科主任刘俊田介绍,从家族遗传的角度来说,有些人的确是肿瘤“易感体质”,基因决定了他(她)们更容易患癌。但遗传的并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易感性。“易感性”是指遗传物质上有一些特殊的改变,导致人体肿瘤发生的敏感性更高,处于同一环境条件下对外界刺激更敏感,更容易患上肿瘤。临床中常见的遗传风险较高的肿瘤有乳腺肿瘤、胃肠道肿瘤、卵巢肿瘤、前列腺肿瘤等。

刘俊田表示,由于遗传性肿瘤往往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而且一般发病年龄较早,并在连续几代中存在,如果有些家庭中有多代多位家族成员罹患癌症,那么可能是遗传因素在“作祟”。李女士的乳腺癌具有明显的遗传性肿瘤特点。与散发性乳腺癌相比,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常有家族多个成员发病、发病年龄早、双侧或多原发病灶、三阴性乳腺癌更常见等临床特点,同时,家族中血缘关系成员罹患其他相关恶性肿瘤的风险也有一定升高。

家族史不等于遗传性

需基因检测明确致病突变

人们在接受各种医学问卷调查时常常会接触到“家族史”这个名词,不少人对肿瘤家族史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刘俊田说,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家族史不等于遗传性肿瘤,家族史只是一个用来判断患病危险性的参考条件,不具有诊断意义。遗传性肿瘤患者的家族成员也不一定都会罹患肿瘤。只有当家族里已经出现聚集性肿瘤患者时,经过专业的遗传性肿瘤咨询,借助基因检测手段,才能明确是否为遗传性肿瘤。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国内较早设立遗传肿瘤专病门诊,为遗传性肿瘤易感人群及家族聚集性肿瘤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服务。

作为遗传专病门诊出诊专家,魏丽娟表示,即使基因检测发现携带了胚系的致病突变基因,确诊了遗传性肿瘤,也并不是一定会罹患肿瘤,只能说明携带者的发病风险比一般人更高。以乳腺癌为例,乳腺癌目前已经超过了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普通女性终生罹患乳腺癌的累积风险大概是12%,而携带了BRCA1胚系致病突变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会达到46%至87%。同时,这样的携带者罹患卵巢癌的风险也会由1%至2%提高到39%至63%。也就是说,携带这种胚系致病突变的个体,更容易患上乳腺癌或者卵巢癌,而且这种风险增加可以达到10倍至20倍,甚至更高。

识别遗传性记住“3、2、1”

专业指导孕育健康下一代

魏丽娟说,大众初步识别遗传性肿瘤一定要记住三个数字“3、2、1”。

“3”指的是,家族中血缘关系成员有3个及以上的相同或者相关的肿瘤患者。从遗传性角度出发,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男性前列腺癌都属于BRCA基因相关肿瘤。而对于林奇综合征患者来说,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也属于相关肿瘤。

“2”有两种情况。一种是1人罹患2种癌症,或者成对器官患癌,比如说双侧乳腺癌、双侧卵巢癌。另一种情况是同一器官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病灶,比如说单侧乳房发现多个癌灶。

“1”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1例年轻患者”,比如乳腺癌常见的发病年龄是45岁至69岁,但是如果家族中出现40岁,甚至30岁之前的乳腺癌患者,就要更加警惕。第二种含义是,1例罕见癌症,比如乳房是女性的特有器官,但大约每100例乳腺癌里有1例是男性患者,男性乳腺癌就属于罕见癌症,如果出现,也需要提高警惕。

如何孕育健康的下一代是遗传性肿瘤患者最关心的问题。魏丽娟说,遗传性肿瘤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所以一般规律为,父母双方如果有一方携带致病基因,其子女约有50%的遗传概率,而且遗传与性别无关。对于患恶性肿瘤的年轻女性,在疾病确诊或基因检测明确为遗传性肿瘤患者后,建议前往专业遗传病专科门诊进行肿瘤遗传咨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优生优育计划。对于尚未发病的、但是已知携带胚系致病基因的高危健康女性,同样有必要进行生育计划指导,可通过试管婴儿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查和产前诊断,避免下一代携带恶性肿瘤致病突变基因,以降低后代患病的风险。 记者 赵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0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防治关口前移!河北已为130万名孕妇提供免费耳聋基因免费检测
...现场。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供图据悉,孕妇耳聋基因免费筛查项目连续两年列入河北省20项民生工程,旨在为全省符合条件的孕妇(含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在孕中期免费提供耳聋基因检测服务,
2023-03-04 08:09:00
用科技守护“出生健康”(健康生育观)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2024年,湖南省将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与诊断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目前,项目推行取得一定成效,全省共有23万余名新生儿接受疾病免费筛查与诊断服务。 曹
2024-09-12 05:51:00
初步实现肿瘤“大病不出岛”目标
...850余人次。每年组织大批专家走基层、进社区,开展肿瘤筛查、肿瘤防治科普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义诊活动,密织惠及全省百姓的健康保障网。8年来,他们的足迹踏遍黎村苗寨、海岛边防,
2023-12-25 14:46:00
人大代表连续十年呼吁防治出生缺陷,建言罕见病“病有所保”
...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病有所保;普及孕前产前罕见病筛查,实现源头控制,打通“研、医、药、保、培、助”闭环,构建能预防、能诊断、能治疗、能管理、有药用、可负担的中国特色罕见病防
2023-03-06 20:52:00
...丽萍认为,罕见病多数是由基因缺陷引起,如果在孕前能够筛查出引起罕见病的基因,就可以有效降低罕见病患儿的出生率。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成熟,基因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罕见遗传病的检
2022-12-31 00:02:00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 2023-08-28
...显加强,专业人员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宣教、县级筛查、地市诊治、省级指导管理、区域技术辐射的能力全面提升,逐步构建分工明确、服务联动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出生缺陷防治服务更加
2023-08-28 15:08:00
日照市强化三级预防,全方位筑牢出生缺陷防治防线
...民生工程项目扩面升级。2022年以来,在免费血清学产前筛查基础上,对临界风险孕妇实施免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高风险或有其他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实施免费产前诊断服务,实现孕期序贯
2025-08-03 10:46:00
【天眼问医】家族中有人患癌?专家建议: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是管理家族性癌症的关键
...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并根据突变类型制定个性化筛查计划。例如,BRCA1突变携带者需加强乳腺和卵巢筛查。针对性早期筛查:根据家族史和基因检测结果,调整筛查频率和起始年龄,
2025-03-23 17:30:00
...为全球首报。在此基础上,该团队建立了罕见/新发地贫筛查、诊断检测技术流程及规范。相关规范已被《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控免费技术服务实施方案》采纳,在全自治区推广应用。据统计,202
2023-09-22 07:1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免疫联合疗法为喉癌与下咽癌患者开辟保喉治疗新路径
在喉癌与下咽癌的治疗领域,尤其是对于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长期面临着治疗选择有限的困境。如今,这一局面正被打破。随着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
2025-10-30 19:22:00
络活喜:原研药安全性优势显著
高血压是我国公共健康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27.9%,其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因的27.5%。目前,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的核心手段
2025-10-30 16:35:00
【马上见】排骨藕汤,一味乡愁
一江奔涌千百年,一味传承暖人间。在湖北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联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上见”团队
2025-10-29 15:20:00
8 款祛痘产品实测:科学适配肤质,消痘淡印不踩坑
根据《2025 中国皮肤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受痘痘、痘印困扰的人群已超 3 亿规模,其中 20-35 岁年轻群体占比高达 78%
2025-10-29 18:21:00
头皮健康,产品为先:科学解答“头皮护理用什么产品”之谜
当头皮发出瘙痒、出油、头屑警报时,人们才幡然醒悟:头皮,这片被发丝覆盖的“土壤”,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秀发的荣枯。然而
2025-10-29 18:23:00
小叶医探 | 刷完牙别着急漱口!医生:让氟停留10-15分钟更护牙
大皖新闻讯 刷完牙要不要立即漱口?最近,这一话题在网络上引发讨论。10月28日,小叶医探记者来到合肥市口腔医院,就此采访了种植科王彦梅副主任医师
2025-10-29 18:23:00
太和夜话 | 女子隐疾十年难启齿,太和妙手医治暖人心
当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渐渐沉淀,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欢迎您继续收听十堰广播电台的晚间节目《太和夜话》,我是主持人晨曦。今晚
2025-10-29 18:23:00
服务好、口碑好的深圳牙科医院推荐
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深圳的口腔医疗市场已突破3000家机构。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如何在控制预算的同时确保诊疗质量,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2025-10-29 19:00:00
银屑病症状表现“千人千面”,中度患者也需适时启动系统治疗
在各类皮肤疾病里,银屑病是一种既常见又特殊的病症。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与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银屑病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皮肤问题”的单一印象
2025-10-29 19:01:00
健康问太和|为生命续航: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为血透患者搭建“备用桥梁”
对于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的肾友而言,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就是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当自身血管条件无法满足需求时,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如何搭建起透析的“备用桥梁”
2025-10-29 20:26:00
深圳牙科医院口碑榜权威盘点
根据国际牙科联盟(FDI)与中国口腔医学会联合发布的《2025全球口腔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口腔健康问题日益严峻,25-63岁成人龋齿发生率已达49
2025-10-29 20:49:00
5款分型痔疮膏实测,对症选才靠谱
本文实测 5 款痔疮膏牌子,是结合痔疮发病原理、三甲医院临床推荐品牌、第三方测评及超 10 万条用户口碑选出,覆盖不同痔疮类型与特殊人群
2025-10-29 20:49:00
熬夜、饮酒、肝指标异常?2025十大护肝品牌实测:肝益莱断层领先
外卖重油重盐、酒局推杯换盏、熬夜肝方案,当代人的肝脏早就被这些“隐形伤肝刺客”缠上了。《2025职场人肝脏健康报告》扒得明明白白
2025-10-29 20:51:00
毕节“吃货”们开“炫”了! AI音乐动画MV《毕节味道·美食江湖》热辣上线!
听!脆哨面在碗里炸开香脆的鼓点,看!羊肉粉的浓汤翻滚成沸腾的管弦。荞凉粉一个滑音溜过味蕾,甜汤圆用暖糯的和声,把清晨唱成圆满
2025-10-29 20:51:00
“针清”后痘痘不减反增 这些祛痘方法操作不当可能会“烂脸”
所谓 “针清”,是通过使用粉刺针等工具,将皮肤中的粉刺、痘痘等内容物清理出来的美容方法。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部分美容院的操作却存在诸多隐患
2025-10-29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