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代儒学与政治制度的联系与影响
儒学作为一个古代政权的主流思想确立在汉代,汉代的政治需要长久的稳定选择了儒学但是又在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向儒学靠拢也反之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以至于在封建千年的中国王朝中政治制度的塑造都充满了儒学的影子。政治...……更多
王国傅相制度:汉代政治与文化的反映和影响者
...仁义”。表现在统治上就是重用酷吏,法网严苛,却大兴儒学,大倡教化。汉宣帝将这样一种统治思路总结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可以称之为“王霸杂治”的统治路线。自汉武...……更多
周公旦称为“儒学先驱”和“元圣”,开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被尊为儒学先驱和“元圣”。图为周公像。周公旦是对周朝的建立和稳固、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他的功绩在《尚书·大传》中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更多
明清乡绅社会的形成与影响
...根植地方”等四编,包括“朱子学何以会成为宋元以后的儒学主流”等十六章,是一部宋元史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本书立足于政治史,把目光投向社会,以士人命运为切入点,观察士人流向,考察知识精英参与地域社会的活动...……更多
宗族制度,为何能主导中国基层社会二千多年
...现各个区域的有效管理确实是有心无力,所以官方选择用儒学来搭建自己的统治基础,强调家国同构,欲治其国必先治其家的理念通过宗族这种形式进行贯彻,以期实现地方的更有效管理,所以其实古代很多地方的族长往往也在...……更多
东汉帝王教育的转折点:侍讲制度的兴起与影响
...帝王对于治国等一些教育的迫切需求,一些有名的学者,儒学大师进宫对其进行专门教授,以保证帝王能够拥有较为优秀的处政能力和帝王的基本素质。其实一开始侍讲并没有制度化,《后汉书》有记载道:“显宗始立为皇太子...……更多
孔子的思想不受待见,那么儒学是如何成为统治思想的?
...统治阶级运用,这是为什么呢?而后数千年的封建时代,儒学确实是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那么这是不是说明整个封建社会的儒学已经不是当时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思想了?儒学已经发展变质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更多
聊聊宋代儒而知医的现象
...有被标榜为“儒医”,整个社会也没有出现很多儒生放弃儒学转而为医者的现象。多数儒医对医学的认识程度也不够精深,只是把习医作为自己的一种爱好或者生活手段。因此,宋代的儒医现象还只停留在儒生兼习医术的层面。...……更多
分封制为何能一直存在到成熟的封建社会
...系,可以说分封久经不衰是要怪儒家的。3、历史上众多儒学家维护等级思想,维护分封 除却儒家思想本身的地位,各个王朝都有许多学习儒家思想的政治人才。而这些非常了解儒家思想的人,就会极力推荐君主进行分封,其实...……更多
...声的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畅通。”在安陆市府城街道儒学社区,居民代表们对“家门口的民主”点赞不已。去年以来,安陆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因地制宜、创新实践,精心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多
五姓七望:中国古代名门望族的兴起与衰落
...儒术的治国理政方针。与方针相伴的他任命了一大批擅长儒学经术的官僚,俗称文官。长期的政权稳定和内部和平,文官在治国安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位也越来越尊贵。儒学文官的特点,就是尊师重道,他们最看重...……更多
汉代女性地位探微:从封侯改嫁到儒学束缚
...父”,而这正是汉初女子得以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开端。儒学侵染与男权反击,汉后期跌入深渊1、战乱已定,衰减中的经济地位汉代初期,战乱初定,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需要重新安居置业,社会也需要休养生息。社会发...……更多
魏晋宗庙制度的变革与儒家经学的关系
...尖锐的批判,佛、道以及其他诸子思想、学说的兴起,对儒学独尊的地位提出了严峻挑战。在长期酷烈的战乱中,各统治集团为延揽人才,避免资才于敌雠以自困,因而对当时崇尚风节德行,鄙薄实效功能而迂阔不切时宜的儒学...……更多
周公旦:周朝制度的奠定者,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执政成王。”是完全中肯的,实...……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最忠诚的五位大臣,他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t_ad\">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为其采已在周(今宝鸡东北)...……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背后,有什么政治斗争?
...动为国家百姓造福。申公对弟子们的不满溢于言表。可知儒学在王臧、赵绾手中,已经失去了儒家追求“仁政”的内核,剩下的只有对堂皇气派的礼乐制度的大肆炒作。 这样的儒学,不是政权的工具又是什么?在司马迁不动声...……更多
东汉晚期法治松弛与德治偏重的社会矛盾
...表明,对德教的强调是畸重,而法治则过于松弛了。这与儒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化有密切联系。其原因在于,儒学的官方:意识形志化,使得政治思想领域内,儒家占据了理论界的霸主地位,有傲视别家的优越感和强权,而在国家...……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为何不焚书,反倒保留百家典籍?
...“君让臣死,臣不死不忠”的思想,便是经由董仲舒改造儒学后的产物。因此,孔孟两位先贤,表示不背愚忠的黑锅。因为毕竟先秦儒家一向讲求“君则敬,臣则忠;君失敬于臣,臣背忠于君”。由此可见,最起码在孔孟那一年...……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何百家思想仍继续传播?
...“君让臣死,臣不死不忠”的思想,便是经由董仲舒改造儒学后的产物。因此,孔孟两位先贤,表示不背愚忠的黑锅。因为毕竟先秦儒家一向讲求“君则敬,臣则忠;君失敬于臣,臣背忠于君”。由此可见,最起码在孔孟那一年...……更多
东汉时期的监察制度与官吏犯罪预防
...吏治的败坏。2.加强对官吏的教育武帝本人也具有较高的儒学修养。明章两帝亦坚持利用儒学教育强化官吏的忠君观念,不但“搜选高能以受其业”,还亲自参与讲学活动,以示皇帝对儒学教育的重视。明帝即位后,曾亲临辟雍...……更多
从“学而优则仕”到“读书不求官”
...是一蹴而就的,是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的。传统的儒学观点主张“学而优则仕”,这一观点发展到北宋时期,使得士大夫政治成为了主导朝堂的声音,但与此同时,商品文化的兴盛使得“读书不求官”的思潮开始蔓延。《...……更多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刘邦的太牢祭祀孔子
...”,可还是有“秦时未尝不用儒生与经学也”。秦国人对儒学并不是完全的否定态度,秦始皇自己就“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对儒生还是很尊重的。秦国人在攻打齐国时,大军路过鲁国柳下惠墓地,还专门在大军...……更多
为何是国学而不是儒学
...学术双向视角梳理国学概念内涵的演变为何是国学而不是儒学干春松传统的中国是建立在跨文化和多种族的区域之上的,儒家观念为之提供了凝聚和维护一个共同体的文化资源,此文明亦以礼乐文明名之。对于国家治理而言,精...……更多
秦朝忠孝观念:秦朝“以孝治天下”的贡献
...,这一点在尤其体现在国学教育。彼时的秦朝儒者甚多,儒学在秦朝影响极为广泛,在教育领域也都占据重要地位。扶苏曾直谏秦始皇,如果严刑重惩诵法孔子的儒生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安,可见儒学信奉者之众。 后世多以“焚...……更多
刘秉忠:元朝的开国谋士与文化桥梁
...出来的结果从来不会告诉其他人。刘秉忠其实是有深厚的儒学知识体系的,很多蒙古人都知道儒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都不爱去学习。刘秉忠之所以能够在幕府当中混得风生水起,并且在众多人当中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他精通...……更多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修是运动领袖,以革除晚唐五代以来诗风之弊为契机,借儒学复兴之大潮,以复古求新变,为宋诗发展扫清障碍,初步确立了宋诗的面貌。二、考生个个都是人物,影响后世先看看这一年榜上进士有哪些牛人,苏轼、苏辙、张载...……更多
...以五本系列丛书的形式一次推出,一方面较准确地还原了儒学创始时期最重要的五位大师的历史,另一方面将与大师相联系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元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乐》《春秋》《论语》《孟子...……更多
先儒黄道周得旨从祀孔庙
...节烈者,黄道周是其一。黄道周易学思想独树一帜,《明儒学案·卷五十六》评其学“深辨宋儒气质之性之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引伸触类,要亦《易》之一隅”,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巨大影响。他道德高尚,学问渊...……更多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韩儒学对话会在韩国举办
4月16日,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韩儒学对话会在韩国成均馆成功举办。对话会分主旨发言、交流对话两个阶段。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尼...……更多
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何能终结“百家争鸣”现象?
...了采纳。董仲舒也从西汉的名人成为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儒学大师。能够终结自先秦持续到汉代的百家争鸣现象,董仲舒“凭什么”?一、董仲舒与“百家争鸣”先秦时代,各种各样的学说派系蓬勃发展,为了追求各自心中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先敬罗衣后敬人,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以貌取人,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物依旧无法避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吾以言取人
2024-06-29 09:47: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