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佛教为何屡屡遭到帝王的剿灭
佛教在中国发展至今,早已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但佛教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曾遭受过四次灭顶之灾,这四次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周世宗柴荣组织的灭佛运动,直到宋朝独尊儒术,...……更多
中国古代四次灭佛运动:统治者对佛教的矛盾与利用
...国古代社会曾出现过四次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按理说,佛教是一种引人向善的宗教学说,为什么会被当朝统治者这本忌惮和针对呢?于帝王而言,佛教为何如此可怕?北魏武宗,因恨灭佛第一位主张灭佛的是北魏王朝的太武帝...……更多
...僧人被戮。废佛时间共六年。太武帝死后,文成帝继位,佛教又得以恢复。北周武帝灭佛结果:禁佛后,北方寺像几乎灭绝,僧众多逃奔江南。武帝死后,宣帝、静帝先后继位,佛法又兴。 唐武宗灭佛结果:佛教受到极大的打...……更多
盘点历史上“与佛杀佛”的四位皇帝
佛教在东汉时期经天竺传入中国,在战乱不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等学说给了战乱时期命如草芥的普通大众以精神信仰,因而得到迅速传播,在隋唐时期甚至一度冲击了儒学...……更多
2022-12-24 11:15:00盘点,皇帝,历史
这四位皇帝都是有为之君,他们都做过同一件事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本土宗教是道教,而佛教是域外宗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释迦摩尼。在中国汉代时期,佛教东传,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更多
北魏太武帝为人很大度,却为何容不下佛教?
...乏使得北魏太武帝,在军事行动上,感到捉襟见肘。那么佛教与军事有什么关系呢?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非常迅速,因此很多人都信佛教,这样就造成了军事人员的数量下降。可是北魏太武帝想统一中原,如果将士数量下降,...……更多
佛教大约是在西汉的时候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佛教曾经相当兴盛,更是得到许多民众的信奉,更有不少帝王极力推崇佛教。然而中间也经历了四次的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差点让佛教在中国灭绝。至于为什么灭佛,...……更多
北周武帝为什么灭佛?
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有四次“法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武一宗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以及后周世宗主导的灭佛运动。四个人灭佛的原因不尽相同,今天主要介绍下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灭...……更多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诏书和灭佛意志已经在首都平城引发了巨大的恐慌。笃信佛教的太子监国拓跋晃先是苦劝太武帝收回成命,不想被太武帝一顿臭骂,眼看父亲一意孤行,不听劝阻,拓跋晃只能自己擅自行动了。他充分利用自己手中太子监国的权...……更多
古代佛教频频被灭,道教却自由自在是为什么?
可以说,佛教自从来到中国以来,那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因为皇帝时不时就会搞一次灭佛行动。在古代一共发生过四次灭佛行动,而下令灭佛的皇帝,分别是后周世宗,唐武宗北周武帝,北魏太武帝。古代佛教频频被灭,道...……更多
2022-12-18 21:31道教,佛教,自在,自由
佛教与道教:何以佛教在中华大地更胜一筹?
...儒、释、道为首的三足鼎立基本格局。不过作为舶来品的佛教为何历经了“三武一宗”的灭佛打击,却依旧比本土的道教兴盛呢?在讨论这个问题前,咱不妨简单的介绍下这两个宗教的历史。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诞生...……更多
佛教并非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原产于印度,经由丝绸之路,于西汉末年,公元30年左右传入中国。最初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我国儒家和道家文化的严重抵制,所以发展并不迅速。整个东汉年间,仅仅也是由于几位皇帝的...……更多
魏帝拓跋焘为何一人有两幅面孔
...的排挤。崔浩自己是深信于道教,于是他撺掇太武帝打压佛教,拓跋焘对他言听计从,拆毁了许多佛教庙宇。可问题在于当时的魏国大部分的鲜卑贵族是笃信佛教的,他们自然对建议打压佛教的崔浩怀恨在心。崔浩又主修国史,...……更多
...的,他就有一种排斥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大地上佛教盛行的时候,达摩祖师据传也在那个时候,一片叶子渡过长江,到江北去传播佛学,汉族的,鲜卑族的上层,都把习佛作为一种时髦。但这个时候,各个寺院,沙门,...……更多
北魏太武帝灭佛与北周武帝灭佛相比有什么区别
...去当时的寺庙当和尚就是最好的选择,有很多权贵都信奉佛教,他们向寺庙捐赠大量的财务和田产。寺庙的和尚又不用种地,再加上不用交税,过得是神仙一样的生活。二这样的后果就是全国有很多的普通民众都进入寺庙当了和...……更多
...、博士弟子秦景一起来到洛阳,随后在哪里建起了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这个被认为是佛教在中国以及东亚的开端。白马寺也成了皇家寺庙。在皇家的支持之下,开始翻译佛经,第一步译著是《四十二章经》,也开始在国内...……更多
北魏太武帝长子拓跋晃之死的原因
...具有不负担兵役、徭役,不缴纳租调的特权,由此导致了佛教与国家争财富、争人力。现在看来佛门还和反对势力勾连,已成祸端。经过深思熟虑在拓跋焘第二年下达了灭佛令。北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太武帝镇压佛教...……更多
宇文邕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速了南北朝的统一
兴旺的佛教影响了国家根基南北朝时期,涌现了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王朝,这些政权此起彼伏,谁也不服谁,但谁都想成为统一天下的那个皇帝。在这段混乱的时期里,中国的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佛教持续输入,道教发展...……更多
古代和尚为何自称老衲或者贫僧
...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时期都曾经废除过佛教。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的和尚太有钱了。和尚到底多有钱,随便举个例子吧,根据《宋书》记载:“(王僧达)乃遣主簿顾旷率门义劫寺内沙门竺法瑶,得数百万。”随...……更多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从军事征服到灭佛运动的历史变迁
...战略,全国凡是50岁以下,15到16岁以上的男丁必须从军。佛教自北魏初期延续以前王朝的政策,佛门弟子可以免除赋税徭役,而且寺庙的土地不纳税。周期残酷的战争形势下,拓跋焘对佛教徒开始下手。元嘉十五年(438年),拓...……更多
此人权势滔天,因灭佛扬道惨遭灭门
...北魏彻底打通河西走廊,这条路是来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佛教在当时兴盛了起来,佛教发展迅猛,也更加促进北魏与民族融合。不过,崔浩本人却是个十足的道家信奉者,对于佛教这一套他非常的抵触,而且也觉得非常的荒谬。...……更多
南齐武帝以一人之“力”改变政局,“断杀”背后藏尽了他的心思
...合”的土地上,最受历届统治者青睐的宗教莫过于道教与佛教。然而,无论是极度崇尚佛教,甚至险些出家的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还是终日沉迷于“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以至于三十年不理朝政的明世宗嘉靖皇帝...……更多
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数十年不近女色人称“菩萨皇帝”
...实这与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有关。因为这位皇帝信仰佛教。疑问又来了,好端端的一个帝王,为何会笃信佛教,这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据史料记载,萧衍曾四次出家,他不是心血来潮,他是真的剃度出家。所以杜牧这首诗...……更多
佛教与乱世: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及其背后的经济考量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有巨大的影响力。不过任何宗教的发展都不是顺风顺水,佛教在中国也遭受过重大打击,北魏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都发动过“灭佛运动”,在佛教史上并称为“三武一宗之...……更多
这个“仙丹”帝国,五位皇帝死于长生不老药,为什么?
...思考,也因此对宗教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到了819年,迷信佛教的唐宪宗更是出动禁军,将法门寺的佛骨舍利迎接到京师长安供奉,引发长安全城百姓疯狂膜拜“老幼奔波,弃其生业”,当时刑部侍郎韩愈直言进谏,最终被贬任潮...……更多
...窟却是生动的。经过太武帝灭佛之后的北魏,重扬佛法,佛教在北魏王朝再次兴盛起来,并成为王朝的精神支柱。于是,为迎合皇权,把佛像雕凿成北魏皇帝模样的轰轰烈烈的凿窟雕佛运动开启了。云冈石窟开凿最早、气吐虹霓...……更多
梁武帝萧衍:因痴迷佛教最终身败名裂
...人之外,他还有一个爱好和别的皇帝不一样,梁武帝痴迷佛教文化,他的痴迷程度和别人还大不相同,他痴迷到可以连皇帝都不做。梁武帝总是以“苦行僧”的形象要求自己,梁武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简朴的皇帝,每天只吃一顿...……更多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怎么还和西域佛教有关?
...宵佳节起源于汉武帝的太一神祭祀起源;道教起源;西域佛教起源。作为中国人古来有之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它与汉武帝太一神祭祀,包括起源于中土的道教产生联系还能说得过去,那怎么还能和西域传入中土的佛教扯上关...……更多
唐武宗灭佛事件:一次改变历史走向的宗教冲突
...稳定。唐武宗在会昌五年却突然下命令灭佛。众所周知,佛教是外来宗教,在汉朝时期传入我国。佛教传入我国后,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能力,虽然也遭到本土宗教和本土文化的排斥打击,但是经过数百年的不断融合吸收...……更多
...成为了虔诚的佛门弟子。他曾下诏令全民奉佛。在梁一代佛教成为时尚。汤用彤先生总结说;“南朝佛教至梁武帝而全盛。”以至于梁朝的半壁江山内,佛寺达2846座,僧尼有82万余人。更为难得的是身为天子的梁武帝身体力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陇东报一个政权——正宁寺村塬革命委员会1932年3月22日,正宁县湫头镇新庄子村沟边的打麦场上,寺村塬一带72个村的1000多名群众代表相聚在这里
2024-06-03 00:39:00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繁昌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组织编写主编 伍先华日寇入侵 长垅村民遭劫难1938年2月开始,日寇入侵繁昌,繁昌境内自峨桥到望江垄一线以北的沿江地区全部沦陷
2024-06-03 00:49:00
中华文明的“和平之线”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中华文明的“和平之线”——从古北口长城看长城精神价值意蕴孙希磊1945年9月13日,八路军与苏联红军在古北口举行接受日军投降仪式
2024-06-03 04:36: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王厚明清朝一代廉吏戴敦元,史称他清廉寡欲,不拘小节,“数十载一布被”,始终清正廉明、节俭朴实,为人称道
2024-06-03 05:37:00
有一个人,白居易说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说她:“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杜牧说:“一骑红尘妃子笑
2024-06-03 06:01:00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王老师,战士们为什么要叫新四军呀?”“王老师,新四军和八路军有什么区别吗?”……近日,走进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
2024-06-03 06:07:00
公元228年,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表明了先帝刘备创业艰辛,自己继承了先帝的遗志,就必须出兵北伐,以完成先帝兴复汉室
2024-06-03 06:01:00
三国是一个乱世,这个时期天下三分,魏、蜀、吴三足鼎立,在一片战火中上演着属于英雄的篇章,涌现出了许许多的英雄故事,“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青梅煮酒论英雄”……一个个故事让人心潮澎湃
2024-06-03 05:59:00
被史书记载身材高大、声音洪亮的明朝宰相有两个人,一是于谦,另一个便是严嵩。严嵩在弘治十八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当时明武宗在位
2024-06-03 06:00:00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于已躺了三个多月的床上。几年后,曾被张居正得罪过的清流文士王世贞以丰富的可以创作小说的联想力在《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中臆测道
2024-06-03 06:02:00
说起明朝大奸臣严嵩,没有人不鄙视痛恨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严嵩原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谁,把他变成了大奸臣呢?(严嵩年轻时)隐身山林的学问大家公元1480年出生的严嵩
2024-06-03 06:01:00
程咬金在公元665年去世,而武则天在整整25年后、也就是公元690年称帝,所以,女皇身份的武则天,自然没法杀程咬金。不过
2024-06-03 05:59:00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成吉思汗的骑兵在以一敌三的情况下,能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就将强大的敌人消灭,可见蒙古骑兵的勇猛程度
2024-06-03 06:07:00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几乎每个时代都可以说是人才辈出,而这些人物往往会被按照所处的时代并列在一起。举例来说,辅佐汉高祖刘邦开创帝业的张良
2024-06-03 06:04:00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宫人,又被唐高宗李治接进宫里做了昭仪,随后又被封为皇后,甚至最终成了第一个女皇帝。她虽享尽天下荣宠
2024-06-03 06: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