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触摸鲜卑浩荡之气
孙 权
鲜卑,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公元398年开始,拓跋鲜卑族带着一股强大的浩荡之气越过外长城,所建立北魏王朝在平城定都近百年之久。云冈石窟,便能让人触摸到北魏鲜卑的这股浩荡之气。
“走向大唐,需要一股浩荡之气。浩荡之气来自于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已经无法从宫廷和文苑产生,只能来自旷野。这种旷野之力,来自大兴安岭北部的东麓。一个仍然处于原始游牧状态的民族,鲜卑族,其中拓跋氏一支,渐有起色。”这是余秋雨在《从何处走向大唐》中的描述。
如果说关于拓跋鲜卑的记录文字是干瘪的,那么保留下的云冈石窟却是生动的。经过太武帝灭佛之后的北魏,重扬佛法,佛教在北魏王朝再次兴盛起来,并成为王朝的精神支柱。于是,为迎合皇权,把佛像雕凿成北魏皇帝模样的轰轰烈烈的凿窟雕佛运动开启了。云冈石窟开凿最早、气吐虹霓、有帝王威严的昙曜五窟出现了,由此,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大幕,从而也为后人留下了鲜卑族奔放、爽朗、融合的民族性格和投入的文化思考,让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近在眼前。
依武周山麓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4个、各类佛教人物造像59000余尊……规模宏大、造像丰富、雕刻精湛的云冈石窟,体现了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成为极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正是这一华夏多民族文化、佛教与石刻相融合的文化艺术宝库,展现出了拓跋鲜卑族的旷野之美、雄健之力、浩荡之气,让通向大唐之路有了最具象征意义的标志,让通向大唐的那股浩荡之气触手可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