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和尚为何自称老衲或者贫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1 13: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看过《西游记》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印象。唐僧每到一处,都会自称自己是“贫僧”,而一些古装剧中,有些和尚却又称自己为“老衲”。“贫僧”和“老衲”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同是和尚,为何自称却有所不同呢?

一般来说,“老衲”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和尚的自称,而“贫僧”则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和尚。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或者说是一种自嘲,类似于现在的“屌丝”、“单身狗”等。和尚为什么要这么称呼自己呢?

先说说“贫僧”

古代和尚为何自称老衲或者贫僧

从字面意思看,“贫僧”就是自嘲自己很穷。

古代和尚真的很穷吗?大多数很穷,因为当和尚本身是一种修行,和尚的祖师爷乔达摩·悉达多为了保证僧人专心修行,曾经制定了一些戒律,禁止僧人受畜金银。

“佛在灵鹫山中,跋难陀往市肆上,以钱易钱,持去。居士见,皆讥嫌。诸比丘白佛,佛为结戒。”“钱有八种:谓金、银、铜、铁、白蜡、铅锡、木、胡胶钱也。宝物者,即金、银、钱、七宝璎珞等。是中舍法,并四众得罪。”

古人出家当和尚,是为了静心修行,金钱这些身外之物,会勾起人的欲望,影响修行,因此大多数的和尚都是比较穷的,他们下山化斋,行万里路,吃尽苦头,所以又被称为“苦行僧”。这些和尚自称是“贫僧”是再合适不过了。

古代和尚为何自称老衲或者贫僧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很穷,有些“和尚”就富得流油,严格意义上说,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和尚,不过是打着和尚的名号骗人钱财,满足自己的欲望,早就偏离了“静心修行”的本质。

历史上曾发生过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即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时期都曾经废除过佛教。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的和尚太有钱了。和尚到底多有钱,随便举个例子吧,根据《宋书》记载:

“(王僧达)乃遣主簿顾旷率门义劫寺内沙门竺法瑶,得数百万。”

随便打劫个和尚,就有几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就问你服不服?

再说说“老衲”

根据汉语字典的解释,“衲”字的本意为“补缀”和“缝补”,通“纳”,引申义为“和尚穿的衣服”。在古代,衣服破了只能用针线来缝补,故而称之为“纳衣服”。和

唐代时期就出现了“老衲”这样的称呼,唐戴叔伦《题横山寺》中就有“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这样的诗句,就是用来形容年老的僧人,这又是为什么?

上文说道,和尚大多数都比较穷,特别是一些老和尚,他们在贫苦中修行,衣服都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可不就是“老衲”吗?一些刚入门修行的和尚,称自己为“老衲”还真是说不过去。

为何现在和尚不再自称“贫僧”或是“老衲”了?

古代和尚为何自称老衲或者贫僧

佛教历经2000余年,从汉代就传入中国。它鼎盛于唐朝,后又经过数次的废除,历经兴衰荣辱,早已本地化,也不再是最初的佛教,也不再标榜“苦行僧”式的修行。就拿中国最著名的寺庙少林寺来说,光是IP就能赚得盆满钵满,香火钱都不算什么。

据网上流传出的一些寺庙招聘启事来看,当和尚工资很高,令众多网友羡慕不已。但实际上,这些招聘启事大多为谣言,真实的和尚到底有没有工资,工资多少,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但最起码,当和尚不会穷。

和尚不再那么贫穷,称呼自己“贫僧”确实不太合适了,而一些老和尚的袈裟,也不再缝缝补补,称呼“老衲”自然也说不过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15: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为中国佛教的传承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尚一点都不感兴趣。这时道衍和尚上前几步,对燕王说:贫僧若是能为燕王所用,定会为燕王带上白帽子。这其中的含义显而易见:朱棣身为“王”,“王”上加“白”即为“皇”。这是后来的小说
2023-09-24 19:37:00
明朝一女子,对知府说:和尚非礼我,知府是如何处理的
...为何要侮辱王二的妻子李氏?”和尚回答说:“回大人,贫僧是被冤枉的,王二虽然是我寺内的雇工,但是我根本不认识他的妻子李氏,更别说接近非礼她了。”王二在一边听了,大声说:“小民妻
2024-02-28 14:38:00
他和济公活佛同乡,不贪财好色,搅乱天下成大业
...住最后一根稻草,伸长颈子,凑到朱棣耳边轻声说道:“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王字头上加个白,就是个“皇”字!朱棣愣了愣神,留下了道衍。朱棣回燕地就藩,道衍在北
2023-05-13 19:11:00
清朝“伪皇孙案”,村童冒充皇孙乾隆为何会信以为真?
...我长大。近日闻听圣上回銮途径涿州,遂带皇孙来接驾。贫僧乃三宝弟子,不敢口出妄言。天可怜见,为皇族留一血脉。”闻此言,乾隆大为惊诧,万没想到,自己居然有一皇孙流落民间。乾隆随即
2023-06-07 17:27:00
明朝和尚慧明富甲一方,为什么被称为“吝啬鬼”?
...竟然是因为给一个女子看病,这女子是谁?为何要找一个和尚看病呢?又为何会他身无分文呢?01、医术高明、富甲一方——慧明和尚佛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以三大主要思想之一而存在于人们
2023-02-12 19:25:00
僧人为何大多比较“富态”,而道士却大多清瘦
...常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形象,那就是我们印象中的和尚,大多都是又一些肥胖的,而道士反而大多数都是清瘦的模样。而且,和尚和道士都是吃素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其中的原因,
2023-03-18 17:16:00
和尚不杀生,能抗日吗?
...规戒律。这期探讨一个严肃的问题:抗战时期,不杀生的和尚,能不能抗日?02华北事变之后,日本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1935年1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大上提出了“和平未到绝望时期
2024-01-22 21:00:00
佛教故事——庆元寺
...膀子的僧人找到他,双手合十道:“陈知府,你能否借给贫僧一件袈裟?”说完飘然而去。 陈仙醒来,将梦境告诉师爷,并追问梦语是什么意思。师爷想了想,说:“大人,依小人之见,该不会
2023-08-01 20:20:00
古代的和尚是可以吃肉的,不准吃的是荤,那荤和肉区别在哪里呢?
提到和尚,大家并不陌生,通常对他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只吃素、不沾荤腥。不过你是否知道,实际上在古代,和尚是可以吃肉的,他们当时被禁止的只是食用荤腥。那么很多朋友可能会有疑问:这“荤”
2024-08-19 10: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