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和济公活佛同乡,不贪财好色,搅乱天下成大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3 19:11:00 来源:戏说三国

他和济公活佛同乡,不贪财好色,搅乱天下成大业

《水浒传》里写潘巧云与妖僧裴如海偷情一段,对心怀不轨的和尚有过一段绝妙的揶揄和反讽。

他是这样写的:但凡世上的人,惟有和尚色情最紧,为何说这句话?且如俗人、出家人,都是一般父精母血所生,缘何见得和尚家色情最紧?惟有和尚家第一闲。一日三餐,吃了檀越施主的好斋好供,住了那高堂大殿僧房,又无俗事所烦,房里好床好铺睡着,没得寻思,只是想着此一件事。假如譬喻说一个财主家,虽然十相俱足,一日有多少闲事恼心,夜间又被钱物挂念,到三更二更才睡,总有娇妻美妾,同床共枕,那得情趣?又有那一等小百姓们,一日价辛辛苦苦挣扎,早晨巴不到晚,起的是五更,睡的是半夜。到晚来,未上床,先去摸一摸米瓮看,到底没颗米,明日又无钱,总然妻子有些颜色,也无些甚么意兴。因此上输与这和尚们一心闲静,专一理会这等勾当。那时古人评论到此去处,说这和尚们真个利害,因此苏东坡学士道:“不秃不毒,不毒不秃,转秃转毒,转毒转秃。”和尚们还有四句言语,道

是: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书中所引苏东坡所说的“不秃不毒”,原是苏东坡对佛印和尚的恶作剧,后面那一句“一个字便是僧”却是原创。

按照《水浒传》这么分析,那些虽然身遁空门,却心术不正的和尚,往往就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一部分。

说到底,骗吃骗喝、骗财骗色还是小事,有些游方僧人惟恐天下不乱、专门撺掇政治野心家、或者自己直接扯旗造反,那就比较恐怖了。

他和济公活佛同乡,不贪财好色,搅乱天下成大业

比如说,隋末唐初怀戎僧人高昙晟就借县令设斋自己做法事为名,串联起了几十名僧人杀死县令和镇守军将,自封大乘皇帝,建元法轮。立尼姑静宣为邪输皇后,很是风光暴乱了一段日子。

又比如说,清末民初四川懋功僧人察都以如来佛祖保佑为名,据八角寺复“大清国”,自称“大清通治皇帝”,一度兴风作浪,闹得鸡犬不宁。

不过,高昙晟、察都这些人最终还是沦为了笑柄。

今天说一个作乱成功了的妖僧。

注意,别想歪了,不是朱元璋。

实际上,历史上曾有过出家经历的朱元璋、梁武帝萧衍等帝王,都不算是严格意义的僧人。

这里要说的作乱成功的妖僧,法名道衍,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济公活佛(法号道济)是同乡。

他和济公活佛同乡,不贪财好色,搅乱天下成大业

道衍毕生推崇姜太公、黄石老人、鬼谷子等一类阴阳家、术数家、兵法家。

某年,道衍游览嵩山寺,相士袁珙看他一脸戾气,厌恶万分地对他道:“死秃驴,瞧你长相凶恶,三角形眼眶,如同吊晴饿虎,天性必是嗜好杀戮之人!”

道衍听了,不怒反喜,满载欢乐而归。

洪武八年(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征召精通儒书的僧人到京师御用。

道衍信心满满地到礼部应试,憾未被录用,仅得则僧服一领。

道衍穿起御赐僧服,放声高歌,在众人瞩目中昂然步出京师,过丹徒北固山,反复吟咏成一诗,云:

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

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同为应征失败的僧人宗泐听了,脸色大变,啐骂道:“呸呸呸!这哪是佛家弟子说的话!”

道衍神情诡吊,哈哈大笑。

不久,在高僧来复的荐举下,道衍入天界寺挂单,谋了一个僧职。

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分派京师僧众随侍诸王,诵经祈福。

48岁的道衍被分配给了燕王朱棣。

朱棣第一眼见到道衍,就很不爽,对他的倒吊三角眼极其反感,打算让他滚蛋。

他和济公活佛同乡,不贪财好色,搅乱天下成大业

道衍象个溺水者,拼命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伸长颈子,凑到朱棣耳边轻声说道:“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

王字头上加个白,就是个“皇”字!

朱棣愣了愣神,留下了道衍。

朱棣回燕地就藩,道衍在北平庆寿寺住持,却常常“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驾崩,年仅21岁的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

建文帝在亲信的鼓动下,着手削藩。

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

道衍极力鼓动朱棣起兵。

他和济公活佛同乡,不贪财好色,搅乱天下成大业

却说,时值冬日,朱棣看窗外冬景,愁绪纷飞,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早有准备的道衍张口应和下句:“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

朱棣尚心存余虑,说道:“民意都倾向于朝廷,怎么办?”

道衍冷笑:“臣只知天道,不管民心。”

朱棣遂定反心,拉拢军队、招兵买马。

然而,起兵当日,风雨大作,王府的檐瓦被片片吹落。

这分明是不祥之兆!

朱棣等人心中惧粟,面如死灰。

道衍急得不行,牵强附会地说:“这是祥兆!这是祥兆!嗯,这个……这个叫飞龙在天,所以会有风雨跟随。青瓦片掉下了,那是要改用皇帝那黄色的瓦了。”

就这样,在道衍的反复鼓励、勉励下,朱棣终于如期举兵。

举兵过程中,朱棣“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

朱棣成功篡位后,以“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要他蓄发还俗,要他恢复本姓——姚,并赐名“广孝”;将元朝宰相托托的宅院全盘赏赐;赐以宫女,赏以高官显职。

道衍却死活不干,不肯蓄发,不肯入住赏赐的豪宅大院,不肯接受赏赐的宫女,不肯接受高官显职,只接受了一个僧录司左善世的从六品小官,僧衣布袍,脑门光光,偶尔上朝议事,大部分时间住在寺院念经吃斋。

他和济公活佛同乡,不贪财好色,搅乱天下成大业

一年之后,朱棣又授予道衍资善大夫、太子少师的正二品显职,让其位极文官,并让其以钦差身份前往苏湖赈济。

道衍家在苏州,此番赈济,算得上是衣锦还乡。

回到阔别了二十余载的家乡,道衍将皇帝奖赏的金银全部分发给自己的宗族乡人。

做完了这些,道衍满心欢喜地去姐姐家,姐姐却闭门不见。

道衍掉头去拜会老友王宾。

王宾也不肯相见,只是让人传话道:“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道衍悻悻而退,再又去找姐姐,这次惨遭姐姐痛骂。

南无阿弥陀佛!

自以为得道多年的道济阵阵迷惘,仰天号佛。

道济圆寂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时年84岁,以僧人礼下葬。

他和济公活佛同乡,不贪财好色,搅乱天下成大业

朱棣下诏废朝二日,追赠其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真实的济公有3重身份,他到底是人还是神仙?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游本昌老先生饰演的济公可谓是深入人心,电视剧中的济公老和尚,应该算是最接地气的神仙了吧,那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济公呢,如果有,他的原型是谁?济公是南宋
2022-12-10 15:57:00
了解济公李修缘在佛门中的传说和排行
电视剧《活佛济公》让无数人认识了济公这位诙谐幽默,慈悲心肠的和尚。和人们心中典型的闭门诵经,不问世俗繁琐事的和尚形象不同,济公云游各地,喜欢插手人间俗事,在社会上惩恶扬善,帮人排
2024-02-08 11:24:00
《济公》剧集之谜:经典再现与神秘背后的故事
大家都觉得《济公》这部作品的集数简直多得让人数不清,每次看电视都会发现新的济公故事,但是奇怪的是,这些故事播过几轮后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完全找不到踪迹,就像它们从未在这个世界上
2024-05-15 17:18:00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济公,他到底有没有法术?
济公和尚是有法力的。南宋末年沈孟撰写的《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是最早也是最详细记载济公和尚生平事迹的著作,书中提到济公和尚俗家名字叫李心远,又名李修缘,是南宋时浙江天台人,是当地
2023-07-13 13:41:00
...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对,小时候我们经常看的电视剧济公,就是根据道济和尚的事迹改编而来。那么说这济公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了?这里非常肯定地告诉你,这是真的。济公,本名叫李修缘,法
2023-08-19 16:14:00
济公的原型人物是谁
...人都知道,南宋时有个著名的僧人叫道济,又被人们称为济公。济公疯疯癫癫,却神通广大,整天喝酒吃肉,不守戒律,却又扶危济困,普度众生。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老先生的精彩演绎,更让济
2023-05-02 10:08:00
《繁花》结局封神!没爷叔,宝总少了灵魂
...年如一日,用心打磨着每一个角色。02游本昌52岁演活佛济公火出了圈,反而淡出了公众视线努力有时候没有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它却在其他地方,悄悄开了花。1984年,游本昌在春晚舞
2024-01-15 17:29:00
陈浩民计划筹拍《济公4》,结果请他来当编剧
以民间高僧道济禅师(济公)为原型的影视剧有很多版本。包括郭德纲、麦嘉,台湾演员周明增,都出演过济公这一角色。但说实在的,他们演的济公,无论怎么看,都丝毫看不出一点点高僧的感觉,更
2023-06-25 12:09:00
穆婷婷白月光回国,天天有喜和活佛济公系列让人印象深刻
...《天天有喜》白梅瑛《金玉满堂之身世之谜》刘采凡《新济公活佛》秋凝玉《女人泪》张佳贞《长梦留痕》文婉清这些角色中,其中《天天有喜》和《活佛济公》系列让人太爱了,这次回归,大家都
2024-10-15 15: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