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老子:道家哲学的创始人,与孔子并肩的伟大思想家
...哲学之父”。后来庄子传承了老子的思想,并且和儒家、佛家思想等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在道教出现之后,老子被后人尊称为“太上老君”。甚至从汉代开始,历代皇帝会去河南鹿邑祭拜老子。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更多
古代沿用千年的特色制度,却被诸葛亮批没用
...大多沿袭秦代的制度,但秦因为暴政而亡,这也让汉代的统治者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那就是严酷的刑罚,必定会引起百姓的怨愤,不定期的大赦是缓和矛盾的重要措施。从整体上来看,汉代在政治上保持着非常久的安定局面...……更多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哥哥,玄武门下身首异处,因此事成为佛家恩人
...。并且李建成还是李世民亲手射杀的。【三】因此事成为佛家恩人李建成功德无量。 李建成不仅为人憨厚,对于佛家也有大恩。当时李渊手下有一位大臣叫做傅奕。傅奕这个人非常崇尚儒家,以至于在他看来佛家是不好的。为...……更多
...阴阳家等各派众多观点与主张,系统陈说了规谏与咨政的治国谋策,为儒家思想成为官方主导意识形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班固很推崇《新语》,《汉书·高帝纪》中有言,“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更多
唯一能跟孔家叫板的大家族,一直延续了2000年
...么就能跟圣贤孔子家族叫板呢?其实,由于道家一直不被统治者重视,早前的“天师家族”确实没什么名。但到了元朝时,忽必烈却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张道陵的正一道便突然登上了历史舞台。忽必烈不但亲自赐予了...……更多
...的掌控。在此基础上,他主张尊君卑臣、革故鼎新、以法治国。此外,韩非子也推崇朴素的唯物主义,主张通过比较、验证的方法认识事物。综上所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先秦七子”分别是道家学派的老子、庄子...……更多
古代慈善公益:唐代悲田院到宋代福田院的发展与变化
...大。武宗灭佛2、武宗灭佛后的“悲田院”唐武宗时期因统治者信道反佛,进行了一系列“灭佛”运动,废佛寺、强令僧人还俗等。在这一佛教低迷期,置于寺院的悲田院也因无人打理而被废弃。然本在悲田院中的大量需救助的...……更多
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唯独被秦国拒之门外
治国需得有理论指导,这一点要追溯到春秋时期,当年百家争鸣的盛景恐怕只有在新文化运动之中才得以再现。但空有学说还无济于事,须得有君主配合才行,而周游六国便成为街头巷尾的独特风景。但其实经过历史考验,道...……更多
唐朝为何流行斋戒“吃素”,全员“素食主义?
...然而,素食和斋戒却是唐代人日常生活的饮食常态,上到统治者,下到平民百姓,除了祭祀必须实行斋戒外,还热衷于通过斋戒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当之无愧为中国历史上最热衷斋戒的朝代之一。唐朝举国上下热衷...……更多
孔子的思想不受待见,那么儒学是如何成为统治思想的?
...贵族还要向百姓这种低下的人礼遇,这是不可能的。当然统治者很乐意去收服民心,但是为了收服民心而限制自己的种种欲望,这是不能接受的。孔子在道德层面上的思想大多强调修身,在于思想道德层面上的约束,并不能直接...……更多
东汉时期的监察制度与官吏犯罪预防
...帝对儒学教育的重视。明帝即位后,曾亲临辟雍讲学。在统治者的推动下,上行下效,官吏们自然也更加重视儒学的学习。东汉的教育基本以儒家学说为主。太学教授的主要内容为儒家五经:诗经、尚书、易、礼、春秋。究其缘...……更多
从‘处士’到‘议士’: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东汉文人政治演变
...抨击或议论朝政往往都是为了天下苍生,自然而然会引起统治者的忌惮。作为民间的知识分子,不做官却对朝政议论纷纷,这一点在统治阶层看来并非是一个好习惯,而事实上处士的言论颇受统治阶层的影响。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更多
中国一门派被灭绝后,门徒逃到一国做皇帝
...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曾经掀起了一股惊涛骇浪,影响力连统治者都感到畏惧。即便是现代社会也受着它的影响,它就是墨家,一套“兼爱非攻”理论体系有着非常独特的观点。墨家主张“寒者得衣、饥者得食、劳者得息、民无终...……更多
武帝时期的儒道冲突:赵绾王臧事件的背后真相
...格的等级制度的追求,他选择了重君王的儒家思想来作为治国之策。这种思想一度和高度崇尚黄老之术的窦太后产生了激烈碰撞,为了打击窦太后,武帝甚至不惜牺牲赵绾和王臧两位儒家名士。一、武帝因重视儒学而重用赵绾王...……更多
元顺帝和脱脱为何没能阻止元朝的崩溃
...的猜忌和不信任。元朝只是一个理论上的中国式王朝,其统治者的思维却是草原帝国式的,朝廷的核心实权位置永远被蒙古贵族所占据、财政相关的事务则宁愿交给色目人也不交给汉臣负责,汉臣们只能做一些技术性或辅助性的...……更多
哪个朝代皇帝的权利最大
...期列国变法到汉武帝时期“外儒内法”形态的出现,中原统治者在思想层面的变局终于趋于稳定。 可以说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功勋卓著的千古一帝。然而这位西汉皇帝到了晚年却发布了一份名为《轮台罪...……更多
汉武帝刘彻:千古第一帝的辉煌与决断
...道家思想,统治了中国传统文化舞台两千多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太学的设立和人才的培养,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大学。汉代太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正规高等学府。它建立于汉武时期,延续了2000多...……更多
汉武帝时期的春秋决狱,为何成为了制造冤情的工具?
...秦的灭亡而消失,而是融入汉代法律中。到了武帝时期,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也是,而汉代初期奉行黄老思想,道家黄老之术一方面可引法入道\",君臣上下并未有较大的等级区分。所以武帝时期思想的转变就需要一个新的转变...……更多
墨家:古代中国的秘密组织及其创始人
...时的统治接受,同时其组织严密且势力庞大,受到了各国统治者的忌惮。而且纪律比较严格,又十分吃苦忍耐,牺牲精神强,一般人都受不了,所以到了汉朝时期,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不为王朝大一统思想所包容,逐渐消...……更多
两宋三百年战争不断,却没有出现一个“武帝”是为何?
...轻,武夫相让”的观念。这样的政治理念也决定了宋朝的统治者更注重文化素质和才华,而不是武力和战功。另外宋朝皇帝们大多也是以书法、诗词等文化艺术成就著称的,而不是以战争为主要手段来扩张领土。此外,在宋朝的...……更多
北宋的诸多政策为何与南唐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文化建设从某个角度来说并不单单是一种建设,它更像是统治者引导的一种社会风气,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本人就是一位诗人、画家,上行下效之下使得南唐的文学氛围非常浓厚。很多时候中原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会禁止民间发展...……更多
李白:仕途不顺,却因一壶酒发光发热
...来说,“才子”此名确实名副其实。他精通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的精髓,而他最初的梦就是“为生民立命”。所以他积极入世,寻求各种入朝为官之法。可这样一个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的才子却在四十二岁才获得了入京面圣...……更多
汉宣帝阶下囚到殿上皇,“离经叛道”的他为什么能称王?
...为而治学说,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治国成了正道;但作为汉武帝曾孙的汉宣帝,没有遵循老祖宗哪一套,自己弄出一个“霸王道杂之”的治国套路,岂不是“离经叛道”吗?刘询“称王称霸”也不是说他胡...……更多
只活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如何成为中华之祖的?
...要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早期神话和早期的政治相结合,使统治者权力逐渐神化,演变成至高无上的天子权力。口口相传的神话逐渐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历史\"。在生产力水平和认识能力较低的社会,人们很难分辨每个人都在传的...……更多
窦太后打压儒家为何会连累侄子窦婴和心腹直不疑
...老学说是道家学说的分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因为受到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影响,使得国家凋零,国力大幅度衰退。据说刘邦刚刚当皇帝时,西汉全国找不出五匹毛色一样的马,...……更多
...子和老子都不同程度地主张黜奢崇俭,其矛头所向主要是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注:《论语?学而》。)老子曰:“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更多
唐朝的御史台制度,又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呢
古代监察制度的构架核心,是权力制衡思想,统治者们通过对监察官员赋予特权来对朝廷官吏进行有效监督,通过落实制定的各种监察类法律,以“严刑峻法”的管理模式来强化官员的政治作风。唐朝作为古代监察制度的成熟...……更多
聊聊战国最后的宗师荀子
...内涵,讲究“民贵君轻”。荀子则主张“礼法并用”,让统治者以德服人的同时,用道德和法制来教化万民,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歧,孟子强调“人性本善”,但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类...……更多
杜甫的这首诗写出了李白的轻狂,还让一个成语变得热门
...人生观密切相关的。唐朝当时的思想无非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李杜二人都受到了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李白更偏向于道家,他倾向于无为,而杜甫则是儒生,他对自己偶像的建议,实际上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多
佛教与唐朝政治相互依存与矛盾的演变
...因果关系对地方进行把控,将佛教的世俗化发展,用作了统治者政治统治的工具。李唐王朝的初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盛世,道家无为的思想已经无法支撑国家的发展。恰好是佛教的因果论更适合唐王朝,因此佛教的鼎盛,能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晋朝的军事体系是怎么样的
前言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之后,以司马家族为核心,建立了晋朝独特的军事治理体系。晋朝的军事治理体系充满了家族式的中央集权统治色彩
2024-06-22 19:44:00
昙花一现的永贞革新,为何使得唐朝重回中兴之局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秦汉以后,唐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封建大一统,尤其是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更是成就了大唐盛世
2024-06-22 19:43:00
唐玄宗作为一代英主,为什么在他统治时期会爆发安史之乱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其姑母太平公主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集团,登上皇位。在他统治前期,勤于正事,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2024-06-22 19:54:00
永贞革新对于唐朝的政治究竟有何影响
每一个王朝都要接受由盛转衰的命运,盛唐也难以逃过这个魔咒,唐朝的中后期差一点被安史之乱毁掉,唐朝自此之后元气大伤。其中有一些皇帝试图重新让唐朝恢复到鼎盛时期
2024-06-22 19:52:00
唐高宗为什么废立皇后?王皇后有什么故事
永徽六年(655),唐高宗李治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武则天)为皇后。几乎同时,朝廷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
2024-06-22 19:50:00
为何唐玄宗没那么不堪,他还曾开创盛世呢
仰望大唐星空,在不到三百年的岁月中出现了两座辉煌的盛世王朝,至今依然难以企及。唐玄宗李隆基沿用太宗贞观遗策,勤心庶政缔下盛唐辉煌
2024-06-22 19:53:00
乾陵门外的守陵人为什么无头
武则天的陵墓就是现在位于陕西咸阳乾县的乾陵,该陵墓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保存最好的陵墓。所谓的乾陵守陵人,是说的乾陵外的番臣石像
2024-06-22 19:52:00
聊聊唐朝盛世背后那些狼狈逃离都城的皇帝们
唐朝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在我们的印象中,唐朝是一个军事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朝代。特别是唐朝辉煌的文化发展
2024-06-22 19:56:00
唐朝究竟有哪些节度使,一起来看看
唐朝的节度使的制度我们都知道,唐朝最终也是因为这些节度使导致灭亡的。但是这些节度使军阀割据,导致内乱不断,中央大权旁落
2024-06-22 21:06:00
唐朝篡夺了隋朝,李世民如何评价隋文帝
导语大定元年(581年),接受北周静帝禅让,即位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
2024-06-22 21:06:00
宦官当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影响
唐王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之前隐藏的问题开始一一暴露出来,让唐王朝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败,无力回天。唐王朝在建立初期
2024-06-22 21:04:00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在绵延流长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有过矛盾和冲突,但总体上还是积极友好的时期更多一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
2024-06-22 21:09:00
唐朝时期,就地落籍的新罗人,成为了在唐新罗侨民的主要组成人员
引言唐朝时期,就地落籍的新罗人,成为了在唐新罗侨民的主要组成人员唐朝中后期的安史之乱是唐兴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
2024-06-22 21:09:00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为何却被称为“懦夫皇帝”
李治是很强,但也只是守成之君,现在已经有人把它吹得比李世民都强了,他在位30年也是基本延续太宗的制度律法,自己并没有什么改革
2024-06-22 21:08:00
唐朝节度使制度的确立影响了藩镇
玄宗时期边疆局势的发展,促成了节度使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募兵制改革的实施,节度使逐渐拥有募兵之权,于是藩镇体制得以确立
2024-06-22 2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