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汉武帝刘彻与窦太后第一次的权力争夺中,以刘彻的失败而告终。窦太后得到了诸侯王和开国元勋贵族的支持,推翻了刘彻的所有改革制度,并将支持刘彻的官员罢官贬斥,甚至下狱处死。因这次政治斗争失败而受到牵连的官员很多,不但有著名的儒家学者赵绾、王臧,还有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和心腹直不疑。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窦婴和直不疑都是与窦太后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但都先后在这一轮的政治斗争中被罢官,实在不符合窦太后一贯党同伐异的风格。本文就这种政治斗争中的细节和算计,做一些简要的剖析和解读。
首先说直不疑,这个人在西汉初年名气很大,是黄老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黄老学说是道家学说的分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因为受到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影响,使得国家凋零,国力大幅度衰退。据说刘邦刚刚当皇帝时,西汉全国找不出五匹毛色一样的马,就连刘邦和吕雉出游时都只用用牛车。为了让国家快速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西汉朝廷采取了无为而治的策略,将黄老学说作为治国纲领。这种策略从建国初年开始,一直延续到刘彻即位的初期。
从历史上看,这种策略无疑是成功的,西汉的国力在文景之治的黄金时期快速恢复,到了汉武帝初年已经有了泱泱大国的气象。因此黄老学说在当时深入人心,从皇族高层到各地的诸侯王,再到勋贵和官员,大多数都推崇黄老学说。这种学说调动了国家各个统治阶层的主观能动性,让各地封国和郡县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很多以黄老学说著称的官员也称为西汉朝廷的中流砥柱。直不疑就是这样的官员,他因黄老学说而著名,为了低调谦逊,以品德高尚著称。汉文帝时他已经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刘彻即位时更是成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根据汉景帝末年和汉武帝初年的西汉政治格局来看,直不疑出任御史大夫是汉景帝刘启与窦太后互相妥协制衡的结果。汉景帝时期虽然依然以黄老学说治国,但朝廷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儒家学者。这些儒家学者因为遭到窦太后的政治压迫,使得他们只能处于朝廷的中下层。刘启在立刘彻为皇太子后,便以让儒家学者王臧当了太子少傅,这说明他已经有了用儒家学说来制衡黄老学说的想法。同时刘启又否定了窦太后推荐侄子窦婴为丞相的建议,提拔了汉文帝时期的老臣卫绾为丞相,而卫绾本身也是倾向于儒家学说的大臣。
从刘启的这些政治操作看,他实际上给刘彻打下了儒家的根基,以此来制衡掌握朝廷大权的黄老学说。而窦太后一贯推崇黄老学说,她作为这种学说在政治上的代言人,自然不可能将朝廷的话语权拱手让人。因此作为黄老学说大师级学者的直不疑出现在御史大夫位置上,正好与丞相卫绾形成权力制衡。这种权力制衡也保证了在刘启去世后,黄老学说继续掌控朝廷的话语权,而窦太后继续掌控朝廷的行政大权。也正是因为这样,直不疑在政治斗争开始后便受到了儒家第一波的攻势,很快便与卫绾一起被罢官。
但是在这次政治斗争结束,窦太后再次把儒家大臣赶出西汉朝廷后,直不疑并没有被重新启用,而是被闲置起来,可以说是被窦太后给放弃了。窦太后启用了开国元勋后人许昌、庄青翟为丞相和御史大夫,罢黜了刘彻和儒家指定的新的朝廷制度,废除了儒家的礼制。
从这些角度看,窦太后在罢黜儒家的同时,并没有大力的推崇黄老学说,而是大力的提拔了开国元勋的家族。这说明窦太后所谓的推崇黄老学说就是个幌子,其根本目的还是与代表儒家的刘彻争夺朝政大权。直不疑固然是黄老学说的代表,但窦太后在政治斗争中却是需要更多的实力派的支持。
从史书上看,直不疑虽然资格老,声望高,但并不是朝廷的实力派。他是黄老学说的大家不假,但仅限于在学说本身,而不是在朝廷的政治斗争方面。实际上直不疑谦逊和不争的态度,却是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最大弱点。这个态度是符合道家学说的行为准则,但却也给了刘彻极大的操作空间。直不疑不能抵挡刘彻发起的夺权行动,不能延续黄老学说在朝廷中的话语权,这对窦太后就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窦太后需要的是能够帮助她控制朝廷的黄老学说官员,而不是只知专研学说,而不擅于政治斗争的老夫子。
窦太后扑灭了刘彻和儒家发起的第一轮攻势后,她更需要能够在朝廷中站住脚,防止儒家卷土重来的掌权者。开国元勋后人许昌、庄青翟为代表的一大波勋贵家族,他们与皇室和诸侯王广泛联姻,形成了强大的政治集团。赵绾、王臧等人发动的第一波攻势,就是夺取这些人的权势,将这些人逐出长安,让他们回到封国去,远离朝廷政治。所以这些人为了保证自己留在长安,延续各大家族的权势和利益,都不得不和刘彻的儒家大臣们进行政治斗争。这种政治斗争对窦太后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窦太后更愿意用这些人,而没有再启用直不疑。
窦婴和直不疑是个非常相似的人物,但在学说方面却出现了对立。直不疑是黄老学说的代言人,而窦婴却是窦氏集团中少有的支持儒家学说的人。窦氏是因为窦太后而起家的,窦太后培养窦氏子弟时都让他们学习黄老学说,严禁学习儒家学说。窦婴在成年后居然投向了儒家学说的方向,这让窦太后非常不满。但窦氏在朝廷中并没有几个杰出人物,窦婴作为佼佼者,是窦太后不得不倚重的。所以从汉景帝刘启重用窦婴开始,窦太后就充满了纠结。一方面希望这个侄子能够帮助窦氏集团扩大势力,另一方又不愿意他推行儒家学说。
刘彻将卫绾和直不疑罢官后,便将窦婴和田蚡推到了丞相和太尉的位置上。田蚡是刘彻的舅舅,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这两人都是外戚,而又都与儒家有密切关系。最为巧妙的是,因为窦婴和窦太后的关系,窦太后还没有什么反对理由,这让刘彻以儒家学说替代黄老学说的操作,在初期进行得非常顺利。窦太后本来指望窦婴为了窦氏家族的利益掌控朝廷,但窦婴却在立场上偏向了儒家,这让窦太后及其支持者非常被动。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汉景帝时窦太后为梁王争取皇储之位,窦婴就曾站在她的对立面。
直到此时窦太后才觉得,窦婴既没有维护窦氏家族的利益,又不愿阻挡儒家学说在朝廷的扩张,所以在政治斗争中成了绊脚石。窦太后是非常强势的女政客,从汉景帝刘启即位开始就屡屡干涉朝政,刘彻即位后更是几乎将其架空。她决不允许刘彻借儒家的势力在朝廷中翻盘,皇权重新掌握朝廷大权,所以联合诸侯王和勋贵势力发起了反击,将儒家的第一波攻势扑灭。窦婴虽然是她的侄子,但在政治斗争中却没有什么亲情可言。既然窦婴不支持她,她也没必要讲姑侄之情,所以在动手时将窦婴一并罢官拿下,逐出朝廷。
从上述两个历史人物在这轮政治斗争中的际遇可以看出,窦太后就是典型的六亲不认的女政客。在政治斗争中她从来不讲亲情,也没有什么原则,而是一切围绕着利益展开。当直不疑在朝廷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时,窦太后果断将其抛弃。当窦婴站在了家族利益的对立面时,窦太后也不会心慈手软。她的手段虽然没有吕雉高明和毒辣,但已经不是年轻的刘彻所能应对的。所以在这次政治斗争失败后,刘彻果断选择了韬光养晦,直到窦太后去世后才发起新一轮的权力斗争,最终顺利的掌控了西汉朝廷的大权。
窦太后这样的女政客存在,也在整个汉朝的政治体系上投下了不祥阴影。实际上从吕雉开始,这种以皇太后为核心的外戚专权就成了国家最大的毒瘤。整个两汉五百年国祚内,这种形式的政治格局出现了无数次,东西两汉的亡国都是因此而埋下祸根的。汉武帝刘彻是汉朝最为雄才大略的皇帝,面对这种格局也只能退避三舍,后来的其他皇帝就更不堪了。汉朝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时刻受到这颗政治毒瘤的威胁。这是汉朝制度与生俱来的缺陷,仅仅靠皇帝个人的能力,只能求得一时之安定,难以得到长治久安的状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1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