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西南土司根本不服中央,中央是怎么彻底控制他们的
...康雍乾时期称为“土司安插制度”,此制度极大地巩固了中央对西南土司区的控制,使得西南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七擒七纵一、千年土司 熟悉西南古代史的朋友,都听过一句话,“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土司”,意思是,不...……更多
播州土司:历经七百年的地方政权及其消亡
...后就是杨氏家族虽然统治这里几百年,但还是一直臣服于中央政府的。这一点让中央很放心。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很多皇帝都留着这个地方。不过到了万历年间这些状况就改变了。在隆庆年间的时候,20岁的杨应龙继位成了播...……更多
文化中国行 | 海龙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
...以抵御当时外敌为目的的国家防御工程,在343年后却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势力对抗的主战场。“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家’与‘国’关系的陡转,而且它见证了民族地区政策——由唐宋时期的羁縻之治到元明时期土司制度再到...……更多
...海龙屯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最终它成为一个地方土司和中央王朝对抗的大本营。就在海龙屯被重建的区区数年之后,这座规模宏大、构思奇巧、工艺精湛、设施完备的军事城堡便毁于“平播之役”的战火。播州的土司制度自此...……更多
一砖窥千年|贵州·海龙风云起,险峻间觅土司遗城
...入窑烧造。海龙屯是在南宋晚期抗蒙背景下,地方势力与中央朝廷一起修建的防御工事,明万历时期进行大规模重建,并在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毁于播州之役,两次战争都与国运相关。海龙屯虽偏处一隅,但影响深远,...……更多
...明朝播州杨氏土司反叛和清代大小金川叛乱,是土司威胁中央权威的例证。清代魏源撰写的《圣武记》记载,乌蒙土司每年上交赋税不过三百余两,但向辖区土民征收数额超过百倍。一年四次小征派、三年一次大征派,百姓苦不...……更多
...展》,努力用考古成果讲好地方文化故事。贵州作为元明中央在西南边疆地区推行土司制度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土司遗存,该展览是贵州开展播州杨氏土司考古71年来,历次考古成果和各类文献资料、学术专著的全方位呈现...……更多
遵义市博物馆VR展厅正式上线!带你身临其境了解土司文化
...获悉,该馆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推出《播州杨氏土司考古成果展》《千年土司的相遇与对话——中国土司遗址历史文化展》两个VR展厅,让广大游客“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了解土司文化。扫码参观《播州杨氏土司考...……更多
播州一战,明军荡平七百年地方势力,不愧为万历三大征之一
...重大。然而,这场战争的爆发并非一蹴而就,背后是明朝中央朝廷与播州杨氏之间矛盾的持续升级和双方力量的较量。明军究竟是如何逐步扫清播州重重关隘的?杨氏又是如何凭借地利作最后的顽抗?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过程中...……更多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宣慰司使。前后历经二十九代,杨氏世代统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万历十四年(1586年),又赐杨应龙都指挥使衔。后为播州宣慰司使,骄横跋扈,作恶多端,并于万历十七年公开作乱。明廷对杨应龙之乱举棋不定,未采取有...……更多
穿越时空!在遵义市博物馆共享一场“土司”主题文博盛宴
...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进一步弘扬土司文化、唤醒历史记忆,遵义市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活动邀请到遵义市博物馆(贵州酒文化博物馆)副馆长何烨、遵义市博物馆(贵州酒文化博物馆)原馆长...……更多
2014年,贵州发掘大型古墓,出土80几件国宝级文物,墓主人是谁?
...。为什么要检查呢?因为这里先前已经发现了好几座播州土司杨氏家族的墓葬,为了避免墓葬和文物被破坏,所以专家才检查。果不其然,专家发现了一座古墓。据了解,该墓是现已发现的第九座播州土司墓,也是唯一的土坑墓...……更多
读方志 行贵州 | 贵州旧志中的土司书写与土司形象
...荡之恩,不可略也。”直接点出该府土司职权合理性来自中央王朝,另外在王朝更替的鼎革之际,如能率先归附,也是土司能获取世袭官职的一种手段,如嘉庆《黄平州志》讲道:“国家定鼎,咸能率先效顺,故得久席,其荫世...……更多
明军成功平定西南土司之乱,为何加速帝国的灭亡
...南地区自古就有铁打土司、流水皇帝的俗语,意味着不论中央皇帝怎么变,土司都是领地的世袭领主。其突出代表是播州杨家,他们家历经唐宋元明四朝,要不是杨应龙自己找死,明朝也不愿意动他。杨家统治播州长达700多年,...……更多
...年(1392年),与雅安相邻的建昌(今凉山州)指挥使(土司官职)月鲁帖木儿踞险胁众叛乱,凉国公蓝玉奉诏讨伐,调兵同征,杨永武代兄(杨永忠)出征,率本族子弟和乡邻组成的土军,过荥经、翻大相岭,经汉源,渡大渡...……更多
聊聊古代土司制度的兴亡史
...四川、湖南为中心的中国西南部非汉民族地区,既能巩固中央的统治地位,又能在经济上维持原生产方式,满足征收纳贡。元朝土司制度的兴起湖北恩施土司城由于少数民族在语言、生活习惯等习俗方面与汉族出入太大,直接统...……更多
保靖土司在明朝历史中的重要角色
...大起来。由于保靖土司身处明朝动荡的时局,受到了明朝中央政府特殊政策的照顾,同时也因其独特而有效的地方民族性,也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使得保靖土司成为明朝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少数民族“变乱”,对外用来抵御...……更多
...记者,此次音乐会将由中世爱乐交响乐团演奏。该乐团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学院优秀毕业生及优秀青年教师、副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家、国内外一流音乐表演艺术家组建。遵义大剧院工作人员建议大...……更多
“金川之战”的成败究竟如何
...,实力大增。本来藏民之地土司之间火并之事常发,大清中央政府并非事事过问。然而,这次大小金川内部矛盾刚好发生在瞻对之役不久,乾隆皇帝敏锐察觉此事并非“内部斗争”这般简单,于是特地发长谕警告莎罗奔适可而止...……更多
...我们能看到特殊的历史轨迹。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是中央朝廷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特殊统治政策,任命少数民族头领管理地方,世袭官职。贵州历史上曾有大大小小土司几百个,其中势力最大的是播州杨氏、思州田氏、水...……更多
聊聊清朝平定大小金川之役
...不过由于该地区过于闭塞艰苦,元明清以来,这里一直由中央政权册封的当地少数民族贵族土司管理。土司不仅是该地区的统治者和土地所有者,而且世代相袭,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控制了整个川西北高原地区。明清...……更多
大小金川之战:清朝以60万兵力惨胜,但对中国的意义却超乎想象
...土归流政策,得以毫无阻力的推行下去,并且此后此地被中央政府纳入管辖,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以及多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经济上随着改土归流的实施,原本属于土司的土地得到了解放,使得生产力得到了恢复...……更多
明朝对湖广土司的文化涵育及其影响
...度因地制宜,深受少数民族的欢迎。明朝时期,为了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朝廷对土司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文化涵育。明朝通过向土司派遣文化官员,推广汉族文化和官方文化,弘扬礼仪、儒学和科举制度,...……更多
朱元璋为什么一定要消灭大理段氏
...其他云南官员的态度。事实上,虽然明代皇帝通过地方或中央官员得知沐家的行径,但皇帝却容忍了沐家的傲慢与不当行为。为了安抚官员普遍的不满与怨怼,皇帝曾多次发布诏令警告沐家不要滥权或擅用特权。但诏令的口气固...……更多
明朝时期在普安州治理举措中,为何要设置流官
...四年(1381),明廷征服云南以后,由于普安的重要性,中央王朝开始谋求对普安的深入控制。时贵州尚未建省,普安属云南布政司所辖。洪武十五年(1382),明廷始设普安卫,隶贵州都司。永乐十三年(1415)贵州设立布政司,...……更多
简介明朝官员田汝成
...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田汝成(1503年~1557年),字叔禾,别号豫阳,约生于弘治末钱塘(今杭州市)...……更多
明朝时期边境上的土司官是什么?什么人能担任土司?
...名利,使之继续为国家效力。在土司纳土归附的前提下,中央政府一方面参照先朝的制度,另一方面根据原土司区的种落和酋长的布局态势来选定本朝的土司。可见,不管前朝土司在大兵压境情况下抱着何种复杂的心态,明朝时...……更多
...的政策。1,在滇西府改司,大规模恢复土司制度,缓解中央和当地部族之间的矛盾;2,设置了金齿卫,加强明朝在滇西地区的军事力量;3,移民实边,开发云南的经济。永昌是明朝在西南实际控制的最西之地,为了管理好此地...……更多
简介明朝官员郭子章
...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郭子章(1543~1618),江西泰和人。嘉靖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543年1...……更多
...有几十万人移居至新疆屯垦。 乾隆此举,有力的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控制。历史意义巨大。十全武功的第五功是1762~1769年的“清缅战争”。清军平准、平回期间,新崛起的缅甸贡榜王朝屡屡侵犯云南。一开始,乾隆为了集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许牛儿机智送军粮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人民群众给军队送粮食。(资料图片) 八路军游击队员王四锁奉命下山催粮,惨遭日本鬼子杀害,鬼子还将他的人头割下来挂在王郭村真武庙门口示众了3天(见《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一文)
2025-07-17 07:10:00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