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明皇帝青睐的土司为什么被清雍正嫌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5 03: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今晚报

云南木府土司衙署,是丽江古城的必打卡景点。偏居一隅的木氏土司,经过电视剧《木府风云》的演绎,成了标志性的古代土司家族。

土司制度,正式建立于元朝,是元明清三朝在西南边疆及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统治制度。清朝改土归流后,土司制度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那么,“土司制度”因何而来,几百年后清朝又为何会“改土归流”?

见证“土司制度”兴盛的木氏家族

木氏从民间首领变身“国家干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元中统四年(1263年),丽江坝纳西族首领阿良获得册封,成为当地官员。木氏对丽江一带400多年的统治自此开启。

土司制度的前身是羁縻政策。“羁縻”的本意,在于朝廷掌握要害,任命当地土著首领,宽松但有效地控制边疆及民族地区。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派重臣赛典赤在云南建行省,并仿照南宋治理广西的办法,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官。这一政策,在云南迅速收到成效,在湖广等地推广也取得良好效果,最终形成土官制度。

元朝通过委任国家官吏的办法,授予土司占有土地、山林等资源的合法性,土官在与其他势力的争斗中处于有利地位。朝廷掌握着收回其合法性的权力,土官为朝廷效忠。

延承元制,从“土官”到“土司”

明朝在边疆与少数民族聚集区,普遍推行由土官制度发展而来的土司制度。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阿良五代孙阿甲阿得(木得)归附明朝,朱元璋赐其汉姓“木”,并封其为土知府。一年后,又颁旨“授尔子孙世袭土官知府,永令防固石门、镇御蕃鞑”,“封中顺大夫”。木氏获得世袭统治的权利。

因为获得了赐姓,这个家族在延续父子联名制的同时,拥有了汉族的姓氏“木”姓,并以“世袭土官知府”的身份统治丽江。此后,木氏土司在纳西人当中推行“官姓木,民姓禾”的制度。

木家经元、明、清三朝,共传袭22代。

土官能否承袭,要在吏部验封司进行甄别,“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才呈部具奏照例承袭”。每次承袭,均要本人或派亲信进京朝觐,请给诰命。到明代中后期,木氏多次派人进京请诰。

木氏土司的传承史,是土司制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土官、土司在当地有威信并熟悉情况,能够酌参旧俗进行管理。土司地区的土军就地戍守或受命出征,减少了朝廷的用兵成本。而朝廷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获取的税收、有色金属大量增加。

丽江木府旁牌坊上“天雨流芳”四个大字,在纳西语中为“读书去吧”之意。明朝中期开始,木氏土司木泰大力提倡学习儒家文化,开创了纳西人用汉字写诗的先河。

重视儒家文化,在丽江“万卷楼”也可窥见一斑。木氏土司用十余代人的心血,花巨资引进藏书,“凡宋明各善本以数万计,群书具备”。

除了丽江的木府,湖北恩施的唐崖土司城址也是一个了解土司历史的地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

唐崖土司城位于今湖北恩施咸丰县唐崖镇的唐崖河畔,是覃氏土司的治所,占地74万平方米。比故宫还大!

覃氏土司崛起非常晚。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覃化毛率领三千兵马,征讨唐崖五峒地。地方平定后,朝廷在此地设置唐崖军民千户所,任命覃化毛为千户,成为唐崖土司首任司主。

“改土归流”,中华大一统不断加强

土司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时代性,但是经历数百年后,其缺陷也日益明显。有的土司统治暴虐;有的土司之间因争夺地盘而仇杀;有的土司内部争权夺印。

明朝播州杨氏土司反叛和清代大小金川叛乱,是土司威胁中央权威的例证。

清代魏源撰写的《圣武记》记载,乌蒙土司每年上交赋税不过三百余两,但向辖区土民征收数额超过百倍。一年四次小征派、三年一次大征派,百姓苦不堪言。土司的儿子娶妻,辖区百姓三年不敢结婚。

土司日益成为一种落后的社会组织形式。废除土司制度,由中央选派官员直接治理地方被提上议事日程。

雍正即位后,为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实现大一统,在心腹鄂尔泰的建议下,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也就是废除地方土司,建立州县,委任有任期、不世袭的流动官员进行治理。

清雍正元年(1723年),清朝对丽江实行“改土归流”,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世袭土知府为世袭土通判,解除了木氏土司的统治权。

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鄂尔泰废除贵州长寨土司,设立长寨厅。云南刀瀚、安于蕃平素作恶多端,六月,鄂尔泰发兵擒拿二人,在其地设镇沅州、沾益州。同年冬天,鄂尔泰废除乌蒙土司、镇雄土司,分别改置为乌蒙府和镇雄州。

雍正六年(1728年)二月,湖南永顺宣慰司彭肇槐迫于形势,呈请改土归流。清政府改永顺司为永顺府,分其地为永顺、龙山二县。

雍正时期,一共革除土司220家。而乾隆年间的改土归流重点则在四川。

改土归流遍及云贵、川西南、广西、湖广等地,包括土司的辖地以及未设土司但治安较差的边僻地区。仅在澜沧江以南的边疆地区,保留土司制度,继续发挥其治疆和守疆的作用。

改土归流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维护了大一统。 (资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云贵川三省之间的区划变迁
...聊我国行省制度的变化。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调整和完善,基本上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基本框架。在元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湖
2023-08-30 17:28:00
云南省的7个县,为何要划入云南省?
...聊我国行省制度的形成。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调整和完善,基本上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基本框架。在元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在西南地区,先后组建
2023-08-01 10:55:00
土司制度源自唐宋,为何大规模改土归流,会在雍正手里得以成功
...权宜之计,谁想到,这一权宜,就权宜了好几百年。直到雍正四年,在雍正授意下,开始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到雍正九年,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基本成功。在历史上,这是进步的举措,使得
2023-01-02 16:47:00
西南土司根本不服中央,中央是怎么彻底控制他们的
...雍乾时期大规模的安插 为了彻底消除地方割据势力,雍正开始注意西南。自雍正二年到五年,清朝开始频繁地将犯错的土司转移到江南繁华地区继续当官,清朝的目的是让这些土司乐不思蜀
2024-07-14 20:38:00
九子夺嫡的赢家雍正,是在混日子吗?他有什么建树?
...末了,皇位落到老四胤禛手中。但作为九子夺嫡的赢家,雍正帝胤禛,却被康熙帝与乾隆帝,隐去存在感。那夹在康熙与乾隆中间的雍正,到底是坐在皇位上混日子,还是为大清王朝做了些事情呢?
2022-12-22 20:44:00
明代容美土司的教育政策及其影响
明代容美土司实行愚民政策,土民受教育的权利有限。据文献记载,仅在田楚产袭宣抚使职后,民间的部分幼童可入私塾就读,因此,容美土司地区教育主要表现为土司官族教育。土司官族教育较为全面
2023-11-03 22:14:00
与明朝廷相向而行的安宁州土司董赐,为安宁知州
“(洪武)十八年,董赐为安宁知州。案:滇之土司,明最炽。半由土著,半亦由汉官之赐。董氏在安宁,通志称其兴文学、饬礼节,赐之曾孙名玉者,铸曹溪寺钜钟,盖兼重儒释者。明中叶袭土司者,
2023-02-22 21:38:00
成吉思汗的子孙鲁土司的历史故事
...到土司,大家往往会想到云南木府、湘西少数民族,还有雍正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为了稳定统治,明清中央政府在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聚集区设置大量土司,以土治土。这些土司和正儿八经科举
2023-08-30 17:05:00
大小金川之战对中国有何影响
...金川土司的庶孙,随清兵入藏平定了羊峒册封副长官司。雍正为了削弱金川的势力,把莎罗奔改为大金川,原来的金川土司成为小金川。乾隆即位时,土司制度已经实施了数百年,土司名义上还是依
2023-01-10 16: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
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萧山博物馆馆藏文物显德五年舍利铜塔之一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是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两座铜塔分别于1966年、1967年出土于萧山祇园寺的东
2025-08-08 17:19:00
长留学士住西湖
西泠印社“岁青岩”西泠印社“四照阁”孤山“四照亭” 孤山岁寒崖《新建苏文忠公祠记》吴山“感花岩” 净慈寺东坡问茶亭孤山“白苏二公祠”杭州历史上能被称作“西湖长”的
2025-08-08 17:49:00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 第六期精彩回顾
8月8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第六期顺利举行。走进张养浩纪念馆,展厅内的古籍拓片
2025-08-08 22:3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