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代容美土司的教育政策及其影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3 22:14: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代容美土司实行愚民政策,土民受教育的权利有限。据文献记载,仅在田楚产袭宣抚使职后,民间的部分幼童可入私塾就读,因此,容美土司地区教育主要表现为土司官族教育。土司官族教育较为全面,教育途径多样,教育内容文武并重,并逐渐形成适宜的官族教育方式,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教育特点。

明代容美土司的教育政策及其影响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及其特点

一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有多样的教育途径,文武兼备的教学内容,适宜的教育方式,在三者的协调配合下,提高了土司官族教育的有效性,形成了容美土司独具特色的官族教育系统,从而培养了一大批文武兼备的人才。

1教育途径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自成一体,教育途径多样,官族子弟幼时多在司内私塾就读,年满十五岁则可求学于地方官学。此外,交游天下与宗教教化是容美土司官族特有的教育传统,它们共同组成了容美土司官族教育的有效途径。

读书必有其地,明代容美土司官族在司内建有私塾,便于官族子弟规范学习;专门开辟藏书之所,供族中子弟阅览释疑;成年后,官族子弟还有自己的书室,用于日常的书写文章。固定的读书场所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土司子弟得以安心求学。

私塾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开设于宗族、家庭或乡村内部之中。容美田氏土司作为地方强宗大姓,随着司主对教育的重视,也在所辖之地建立私塾。

专门聘请外地名儒开馆任教,教授他的八个子女读书学习。在他的重视下,其子皆学有所成,其女出嫁后皆有诰封。现今由恩施州民委策划建设的恩施老司城中府九进内,有一名为黉庐的大堂,门柱上刻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之语,大堂正中之处立有“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的孔子神像,并立有牌位祭祀。

一名儒师坐于神像左前方,手持经书,传道授业,房中有桌椅板凳可供土司子弟读书学习。据传此地就是田世爵为子女专门设置的学堂。

2教育内容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内容丰富,在知识文化领域,重视官族汉文化教育,官族子弟幼时以掌握基础性知识为主,致力于汉语言、汉文字的普及与应用,精读史书,以史为鉴,并为此专设私塾,聘请名儒任教。年纪稍长,则以系统的儒学教育为主。

在军事领域,注重尚武精神培养,土司子弟参与土兵训练,在军事演习与实战中培养军事才能。明代容美土司官族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力求培养出文武兼备的土司官族人才。

明代容美土司在汉语言的推广上,贡献最大的是田世爵。因其幼时惨遭家难,袭职后大力提倡儒学教育,聘请汉族知识分子进司开馆任教,规范汉语言教育。

上至司主,下至基层官员如旗长、舍把都禁用土名,使用汉名,汉语得到较多使用。此外,田世爵也利用各种机会派遣基层官员与土民出山,以此进行汉语的实际操练与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明代的土司朝贡,本是土司对中央王朝应尽的义务,但田世爵把它当作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自嘉靖元年(1522)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田世爵曾七次派遣使者入京朝贡。

明代容美土司的教育政策及其影响

二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特点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因地区文化及司主教育理念的差异,在文风传承、教育方式、教育起步与发展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

1、崇儒、善文之风的传承性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自田世爵任司主后,励精图治,开拓中兴,崇儒成为整个官族教育的内核。其子田九龄高才积学,开容美一代诗风,从此奠定了容美善工诗文的基石。历经岁月沉淀,崇儒、善文之风在历代容美土司官族传承下,历久弥新。

田九龄以下历代皆有诗文留世,田楚产一代虽未有诗集传世,但他为田宗文所作的《楚骚馆诗集》跋文,却是字字珠玑,文采斐然,可见其文学功底的深厚。现存的《紫芝亭诗集》、《楚骚馆诗集》、《秀碧堂诗集》、《田信夫诗集》、《白鹿堂诗集》部分,编入《田氏一家言》中,为少数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容美土司官族共创作各类诗词3000余首,有明一代的诗人就有八位,有多篇诗文被《湖北先贤诗佩》收录,实现了善文之风的良好传承。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崇儒,始于田世爵的励精图治;善文,则在于田九龄的一代诗才,他们奠定了整个官族崇儒、善文的基础。在他们的影响下,后代子孙传承创新,成为了少有的“以诗名家”的土司官族,体现了崇儒、善文之风的传承性。

2教育方式的开放、包容性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方式开放、包容,体现在土司子弟用一种开放的心态,走出容美大山,走向汉族文明,交游天下。也体现在用一种包容的心态,请进汉族名流,人文芸萃,臻于鼎盛。

美土司子弟外出游学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嘉靖年间的容美司主田世爵,他每年必出游荆州等地。在他的影响下,其子田九龄足迹遍及两都,其孙田宗文也交游海内豪贤,与江汉诸名流皆有来往,其后代大多有游历经历。容美土司官族在游学中广交好友,开阔眼界,见识百态人生,因此他们体恤下层民众,向往美政。

人谆谆告诫自己的朋友,一定要将百姓疾苦反应给当朝统治者,充分反映了他对百姓的关心与同情。在《奉呈王郡侯》一诗中,对王郡侯的政绩予以歌颂,肯定他给百姓带来的幸福,对王郡侯的赞美其实就是诗人对于美政的向往。容美土司官族在游学中丰富着人生体验,这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方式,体现着容美土司教育的开放性。

明代容美土司的教育政策及其影响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影响

明朝统治者以“文教以化远人”的治理思想,采取多项教育措施大力发展土司教育,对西南土司地区的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容美土司作为西南土司的一份子,于嘉靖年间大力发展教育,虽教育兴起时间较晚,但此后教育从未间断,呈现蓬勃之势,历经百年教育发展,影响深远。

一提升了容美土司官族的个人素养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于嘉靖年间兴起,经历代司主发展完善,土司子弟的个人素养得以提升,在文化知识、品德修养与治理能力方面得到具体体现。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土司官族子弟。

1熟练使用汉语、汉文

容美土司先民为土家族,世说土语,与世隔绝。直到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人名“田先什用”的出现,标志着土家语向汉语的转化。随着容美部落与汉族人民交往加深,语言禁忌逐渐打破,到田什先用的儿子田光宝时,正式完成了土家语向汉语的转化,以后历代司主皆要求官族子弟说汉语。

特别是田世爵任司主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汉语传播,他聘请汉族知识分子进司开馆任教,规范汉语教育;要求司内所有官员禁用土名,使用汉名;并将救他于襁褓之中的墨文松,赐名田胜富,以示恩荣,提升汉语的使用地位。

在田世爵的重视下,土司官族子弟能熟练使用汉语与人交流,如其子田九龄,幼时远赴华容,从师孙太史,学成后足迹遍及两都,与当时名士交往甚厚;又如其孙田宗文,交游海内豪贤,与江汉名流来往密切,可见其良好的汉语沟通能力。

2提升个体品德修养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兴起与发展,与土司内部爆发的血案息息相关,惨遭家难的田世爵痛定思痛,大力发展教育,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官族惨案不再发生,族内子弟能明大义,遵纲常。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正如田世爵所愿,族内再无谋逆之事发生,官族子弟于自身,追求高尚品格,于他人,慷慨好义,在言行举止中透露着自身的品德修养。在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的影响下,土司子弟的品德修养逐渐提升,重德成为整个官族的优良传统。

明代容美土司的教育政策及其影响

二促进了容美土司文化的繁荣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他们在诗歌文化领域造诣颇高,佳作频出,文风日盛。土司官族文化素养的提高,也促进了演艺文化的兴盛。官族内部吟诗作对,歌舞升平,土司文化逐渐走向繁荣。

1、诗歌文化的鼎盛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共产生五代九位诗人,形成蔚为壮观的“田氏诗人群”,共创作各类诗词3000余首,有明一代的诗人就有八位,且人人有集,现存诗507首,文17篇。西南各地土司虽有文人迭出,但未有容美田氏诗人群之规模与成就。

如云南木氏土司作家群,只有“木氏六公”撰写诗文两千余首;又如酉阳土司,据酉阳学者邹明星统计,也出现过6位作家,仅有65首诗存世;此外还有石砫土司,仅出现4位诗人,共16首诗留世,可见容美田氏诗人群在西南土司文人中的地位。

明代容美土司的教育政策及其影响

2演艺文化的繁荣

明代容美土司官族大力发展汉文化教育,戏剧文化开始兴起,并逐渐走向繁荣。容美土司官族的戏剧文化既有外来传入的戏曲文化,又有本土的地方剧种,地方剧种主要包括傩戏与南剧,在汉文化教育的影响下,地方剧种的内容逐渐丰富,促进了土司文化的繁荣。

容美土司戏曲活动兴起于明正德前后,时任司主的田世爵,大力提倡汉文化教育,戏曲作为汉文化的一部分,以新颖、多样的表演形式受到土司官族的喜爱,随即引入司内并得到发展。

嘉靖三十八年(1559),田世爵浙江抗倭,卒于军中,其子田九霄袭宣抚职回司任事,总督胡宗宪设宴饯行,席间以讴唱为乐,九霄婉言拒绝,称音律非他所长,胡宗宪不禁感叹其知礼。田九霄并非不擅长音律,只是丧制在身,不便讴唱。事实上,此时的戏曲文化在容美土司内部得到了较好发展,土司官族文人的诗中就记载了大量有关戏曲的文字。

容美土司戏曲演艺文化的发展,也丰富了傩戏的内涵。傩戏也称傩愿戏,是流行于土家族的地方戏剧艺术形式,以驱邪逐疫,消灾纳福为目的,作为古老的戏剧艺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明代容美的傩愿戏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的结合体,既有歌舞戏剧的表演,又有祭祀还愿的内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对湖广土司的文化涵育及其影响
明朝时期,湖广地区是土司制度的重要实践地。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种形式,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特殊行政管理制度,目的是以特别优惠政策来吸收少数民族贵族,保持他们对朝廷的归附
2024-10-14 10:24:00
有竹书院:武德常存 儒风日新
...陈友谅部。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合并湘鄂西诸土司改为添平千户所,并敕封覃添顺为“武德将军”,任添平千户所正千户,覃添秀为副千户长,皆世袭其职,遣快马护送“添平所印章
2023-10-13 00:13:00
...。在村志里,我们能看到特殊的历史轨迹。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是中央朝廷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特殊统治政策,任命少数民族头领管理地方,世袭官职。贵州历史上曾有大大小小土司几百个,
2024-01-19 06:08:00
保靖土司在明朝历史中的重要角色
...个区域大小不等的战乱,面对战乱,明朝不得不依靠利用土司进行展开平乱战争,如此,使得保靖土司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由于保靖土司身处明朝动荡的时局,受到了明朝中央政府特殊政
2023-11-25 09:08:00
武交院“石榴花开”民族团结实践团在博物馆开讲
...“武陵足音”展厅,郭苏平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恩施土司制度的由来和历史发展,分析了土司制度的优势和弊端。郭老师讲道,从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再到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2024-07-12 09:20:00
西南土司根本不服中央,中央是怎么彻底控制他们的
西南土司 所谓“两少一宽”,是指当少数民族、外国人、宗教人士犯罪的时候,要坚持少抓少杀,谨慎量刑的原则。历史上我们就实行过“两少一宽”政策,最著名的就是诸葛亮七擒七纵的故事
2024-07-14 20:38:00
土司制度源自唐宋,为何大规模改土归流,会在雍正手里得以成功
土司制度源自唐宋时期控制西南地区的羁縻制度,到了元朝发展为土司制度。羁縻制度是一种松散的统治制度,是中央政府对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政策。相比羁縻制度,在承袭、纳贡、
2023-01-02 16:47:00
奢香夫人:明朝与彝族的政治纽带
...妻,这个人更加不简单,他是贵州宣慰使,更加是彝族的土司,什么是土司,土司又称土官、土酋,是中国古代一类官职的统称,用于委任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元朝始置。土司有广
2024-01-03 15:04:00
读方志 行贵州|在村志里寻找乡愁
...。在村志里,我们能看到特殊的历史轨迹。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是中央朝廷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特殊统治政策,任命少数民族头领管理地方,世袭官职。贵州历史上曾有大大小小土司几百个,
2024-01-19 15: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