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夏至的至,是什么至
...的地方流行过节尝新的习俗。在南方,此时令尝新庆丰吃三鲜:地三鲜是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三鲜是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鲜是海丝、鲫鱼和咸鸭蛋。在北方这天吃面条,既可以尝新庆丰收,又可以讨一个长长久久的吉利,...……更多
用甲骨文的方式打开盛夏
...。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樊雪婧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这一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人们迎来最长的白昼;这一天,盛夏开启,荷风送来香气,蝉鸣声此起彼伏。当时间倒回千年前,甲骨文中有“...……更多
聊聊中国钟表演化史
...一套更为精确的计时系统,这就是立表测影,也即“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所谓“立表”,也叫“立中”,甲骨文中的“中”是带旌旗的杆子。通过立表测影,古人不仅能够定位空间,还能测量时间,这也是“手表...……更多
斗转星移说夏至(新语)
...活让中国人认识到万物生长靠太阳,因此很早就懂得利用日影变化开展观测活动。古人测量日影的工具是土圭,也称圭表,由圭、表两部分组成。平放在石座上的尺为圭,直立在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为表。考古证明,位于山西省...……更多
...“立夏尝三新”或“立夏见三新”。“三新”也可以说“三鲜”,有的地方品尝苋菜、蚕豆、黄瓜等“地三鲜”;有的地方品尝海蛳、鲥鱼、河豚等“水三鲜”;有的地方品尝樱桃、杏子、枇杷等“树三鲜”。“‘立夏尝新’不...……更多
穿越时光听讲座:探寻历法节气背后的文化脉络
...测定是制定历法的基石。古代的圭表测量技术,通过测量日影长度确定冬至和夏至,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二十四节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指导。黄黎星教授还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历法的起源与二十四节气的演变。他指出...……更多
阳极阴生话夏至
...时节……夏至是最早确立的节气,这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对日影日复一日地观察,测出了“日影短至”的时间,又经过年复一年地观测,找到了这个时间点往复的规律。于是,便有了夏至,后又有了二十四节气,坚定了人法天地的...……更多
立夏:芳菲随春去 碧绿入夏来
...,还会吃立夏蛋、喝立夏茶,以祈求平安健康。“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也深受人们喜欢,意在庆祝初夏的丰收。其中,有的地方品尝苋菜、蚕豆、黄瓜等“地三鲜”;有的地方品尝海蛳、鲥鱼、河豚等“水三鲜”;有的地方品...……更多
北半球白昼最长的夏至来了!雷雨高发,这样吃避暑
...极致。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之名由此而来。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更多
夸父为什么要“逐日”2
...的阴阳鱼图。由此我们认为,夸父逐日就是为了测量这些日影。既然是测量日影,那么在一个地方测不就可以了,干吗追着太阳测呢?大家注意,在《周髀算经》的记载中,夏至的晷长是一尺六寸。但是大家看上面那幅标准的太...……更多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泱泱文脉共传承 中华文明之花已开放
...此副对联贴在观星台的大门外,高度概括了观星台“昼测日影,夜观极星”预测天气变化和周公测景台“正日景,验四时”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它们的科学价值。观星台景区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告成村,包含周公测景台、元代观...……更多
探寻文字之源,感悟甲骨风韵 郑州11中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筑群。 同学们在观星台用心学习日晷的相关知识,观测日影,发现日晷计时的秘密,体验二十四节气卡牌游戏,在沉浸式的研学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了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的别样乐趣。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华夏子孙...……更多
夸父为何要逐日,一起来看看
...充分的理由怀疑夸父是人类与自然相抗争的产物,他追逐日影的行为,便是永不屈服的证明。再者,夸父逐日也说明古人在季节变换和节气上有了一定了解,尽管在现代人眼中,这是一个愚蠢的行为,但是它背后隐藏的深意,却...……更多
盛夏时节话养生
.../图夏至,古称“夏节”“夏至节”,是古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最早确定下来的节气。这天起,绿荫浓郁、蛙鸣蝉吟的盛夏开始了。《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更多
...体的湿气会增加,此时应注重预防阳气受损。养生食疗:三鲜 水中三鲜是螺蛳、河虾、鲥鱼,地里的三鲜是苋菜、蚕豆、豌豆,树上长的三鲜是樱桃、青梅、香椿头。按摩保健:“拿五经” 用五指点按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更多
商朝尺寸之谜:殷墟考古破解谜团,难怪古有“丈夫”之说
...构成,用于立表测影。古人将股骨竖立在地上,根据正午日影勾出的长度,判断季节情况,这就是立表测影,也是勾股定理中“勾股”说法的由来,也是周髀算经称为“周髀(股骨)”的原因所在。因此,考古证实上古先民的确...……更多
今年清明为何是4月4日15时02分?探秘中国人独有的节气测算
...文年历》里面都发布有农历和二十四节气。古人已经发现太阳的周年运行和四季变化以及农作物生长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们把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周期划分为24等份。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坐标,我们在天文学上用黄经来度...……更多
立夏养生,尝“三鲜”忌“三事”
...”,就是吃一些这个季节的新鲜食物,民谚素有“立夏尝三鲜,一年病不沾”之说。那么,立夏时节养生要尝哪“三鲜”?立夏时节要遵循哪些养生原则?人民好医生《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立夏篇)》为您进行解答。第...……更多
立夏吃三鲜,正上市,记得多吃!顺应节气而食,健康一整年!
立夏“三鲜”奇遇记:一场与大自然的味蕾之约你是否曾在初夏的微风中,嗅到了一丝与众不同的清新?那是大自然在轻声细语,告诉我们:立夏已至,是时候来一场与“三鲜”的奇遇了。那么,这“三鲜”究竟是何方神圣?...……更多
为什么2024年被称为“寡妇年”?真的不宜结婚?
...年只有 12 个月的历法,比如伊斯兰教历。阳历是只使用太阳运行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是以 365 天或 366 天作为一年的历法,比如公历。阴阳合历要在月相周期和太阳运行周期之间取折衷,农历取月相周期为一个月...……更多
现在天已破晓
...碌碌了。为什么“破晓”要用一个“破”字,也许因为在甲骨文中,“卯”本身就是对称分割的本意。寅月之后进入卯月,时间范围是从惊蛰到清明,中间有个重要节气为春分。春分这个节气是一个重要分割线,正好是昼夜等分...……更多
夸父为什么要“逐日”1
...杖,化为邓林。《列子·汤问》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这两段描述很像,但是有一个关键点不一样,那就是“与日逐走”和“欲追日...……更多
今日冬至:日短之至 数九寒天
...四节气之一——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短之至,日影长至。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更多
...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先民们利用土圭实测日影长度,以日影最长者为冬至,而最短者则为夏至。冬夏以外的春秋两季中各有一天昼夜的时间长度平分,于是有春分与秋分。商朝之际,每年仅有“两至”与“两分”...……更多
大寒:寒气逆极,滋阴养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祖思先贤 谷雨赏牡丹最美是一江春水绿如蓝立夏风暖尝三鲜 小满蚕结茧芒种麦黄梅子熟 夏至荷初绽小暑时热气熏蒸当心暑热伤津湿气盛阳光更加炽热 大暑要来到飞鸟厌其羽 走兽厌其毛浮瓜又沉李花式消暑多妙招冷饮还是要少...……更多
节气微科普丨立夏养生:三种锻炼助您轻松一“夏”
...暖趋热、新鲜果蔬纷纷上市,民间节俗有谚曰:“立夏尝三鲜。”南京人还习惯将三鲜分为水中、田里和树头。水中的三鲜是螺蛳、河虾、鲥鱼;地里出产的三鲜分别是苋菜、蚕豆、豌豆糕;树头上长的三鲜是樱桃、青梅、香椿...……更多
为什么说农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国家主要有三种历法:分别是以太阳周期制定的阳历,以月亮周期制定的阴历,以及根据太阳又根据月亮制定的阴阳合历。而其中这个阴阳合历,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阳历大家都很熟悉,是我们现在最...……更多
你见过生活中的《春节序曲》吗?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用甲骨文表情包演奏春节序曲你见过甲骨文版的《春节序曲》吗?古老的文字动起来合奏是怎样的场景?在博主“博物汉字”近日发布的视频里,甲骨文“奏”字率先出场,承担起了指挥官的角色,紧...……更多
“夜观天象”观什么?—浅探我国古代天文气象观测变迁史
...处东亚季风区,有着明显的四季风向变化规律。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风”的记载,象形文字“鳳”即为风,“鳳鸟飞翔,鼓翅成风”,是古人早期推测风之成因。后来风向研究一直在发展,《吕氏春秋》中提到了“何谓...……更多
...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每年公历12月22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为冬至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测定并记录下来的节气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先民就已经测定出冬至,并在商周时期用文字记载下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
“直把并州作故乡——回望柯璜先生特展”,2月15日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开展,全面展示柯璜的教育事业、社会活动和艺术成就。柯璜(1876-1963年)
2025-02-16 19:20:00
春风初度 莺燕争鸣,济宁市孔孟书画院郑志群主题创作作品赏析
展览前言岁序更新,龙蛇竞舞;春风初度,莺燕争鸣。“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古代重要经济带、文化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2025-02-16 1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