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穿越时光听讲座:探寻历法节气背后的文化脉络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16 01:29:00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2月15日(本网记者 张立庆 实习生 林嘉)2月15日上午,福建省图书馆内气氛热烈,第838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成功举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国学院讲座教授黄黎星担任主讲嘉宾,带来了一场以“历法节气的文化蕴含”为主题的精彩讲座,带领听众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听众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

穿越时光听讲座:探寻历法节气背后的文化脉络

黄黎星教授作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有头发花白、对传统文化满怀热忱的老者,也有朝气蓬勃、渴望汲取知识的年轻学生,还有不少从事文化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讲座伊始,黄黎星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特的讲解风格,引领听众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一同探寻历法节气的起源与发展。黄黎星教授首先点明,天文学与易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典籍中,“天文”一词最早就出自《周易》。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的细致观察,逐渐构建起时空概念,像《千字文》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的描述,就充分体现了早期的天文学思想。而“观乎天文,化成天下”,古人凭借对天文现象的观测制定历法,指导生产生活,便是观象授时的体现。

穿越时光听讲座:探寻历法节气背后的文化脉络

黄黎星教授讲解“易学与天文学”

在讲解观象授时与历法起源时,黄黎星教授为听众们介绍了古人确定时间与季节的多种智慧方式。其中北斗七星因与地轴相对位置稳定,其斗柄指向随季节变化,古人据此判断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与此同时,太岁纪年也是古人计时的一种方法,在古代军事、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影响。

日月在天文历法体系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是古人制定历法的重要依据。黄黎星教授向大家介绍,古人不仅详细记录了日食和月食的发生规律,还巧妙地利用这些规律来调整朔日。此外,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月亮绕地运动,形成了回归年、恒星年、朔望月等不同的时间周期,对这些周期的精确测定是制定历法的基石。古代的圭表测量技术,通过测量日影长度确定冬至和夏至,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二十四节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指导。

黄黎星教授还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历法的起源与二十四节气的演变。他指出,中国传统历法作为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在于阴阳合历。为了调和太阳年与朔望月之间的差异,古人采用“十九年七闰”的闰月制度,以此确保中国传统历法与太阳年同步。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太阳运行,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四个关键节点。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二十四节气逐渐完善,并在西汉时期的《汉书・律历志》和《淮南子・天文训》中得到系统记载。

穿越时光听讲座:探寻历法节气背后的文化脉络

讲座现场

黄黎星教授带领大家全面回顾了历法节气的发展历程,从古老的观象授时到现代精确的历法体系,每一个知识点都如同钥匙,开启了通往古代智慧世界的大门。历法节气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它不仅是时间的记录方式,更是文化传承与精神象征。这场讲座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让大家重新认识到历法节气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春北京 文脉传承 | 二十四节气讲座:品味舌尖上的文化密码
...北京 文脉传承”首都青少年文化交流推广活动之二十四节气特别讲座,在北京市青年宫举行。作家、文化学者崔岱远以《二十四节气好味道》系列丛书为脉络,带领到场的青少年及家长们,开启了
2025-06-13 11:19:00
“夜观天象”观什么?—浅探我国古代天文气象观测变迁史
...总体上一脉相承——主要以观测星象、气象、物候,制定历法、安排农事等为基本职能,体现了古老的东方智慧和优秀的中华文明。那么,我国古代的“测天仪器”有哪些?古代观象机构的演化脉络
2024-04-25 09:01:00
“一年两头春”是中国农历历法中闰年出现的现象
...两头春”,也称“双春年”。“一年两头春”是中国农历历法中闰年时出现的现象。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和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都是依据太阳运行
2023-01-15 14:37:00
...前)中国早就有清明节了,而那时农历是中国官方使用的历法,所以清明节很显然就是农历的,是按农历历法计算的。困惑二即然清明节是属于农历的,那么清明节到底在农历的哪一天?清明节在农
2023-08-21 19:51:00
中国农历有多厉害?王蒙: 世界上没有任何历法同时计算太阳和月亮
现如今,人们往往将公历视为是最科学通用的历法,而农历常被认为是它的附属。然而,相比于公历的简单按照太阳来划分季节月份,农历要更加复杂,甚至所包括的内容可以说是杂乱。正是因为其复杂
2024-05-26 21:57:00
...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其中的“历数”,就是历法。作为天体运行的时间轨迹记录,“历法”起源于先民对天文地理的观察。刘向《说苑》卷十八《辨物》说:“故夫天文地理,人情之效
2024-07-29 05:41:00
“让世界看中国时间”宝珀中华年历腕表问世十二年
...年晚会。自世界上第一枚腕表在西方诞生以来,格里高利历法(即公历)和其计时元素,就开始了对“时间”这一概念的“腕间统治”。在制表业的历史中,无数品牌与制表师们曾尝试将中国历法呈
2023-07-11 14:37:00
为什么说农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国的农历可是非常非常厉害的,因为农历是一种非常科学历法。古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是靠天吃饭。这就意味着我们国家是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而我
2024-12-14 20:07:00
今年清明为何是4月4日15时02分?探秘中国人独有的节气测算
...节气表影都有特定的长度。在古代尤其是农业社会,天文历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在我国的典籍《尚书·尧典》当中就有“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记载,描述的正是中国先
2024-04-05 16: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以孝为灯 照亮亲情长路——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左正宏荣获“东营好人”称号
近日,东营市文明办公布了2025年“东营好人”名单,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员工左正宏,荣获孝老爱亲类“东营好人”称号。左正宏
2025-09-21 09:14:00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
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镇南山根村党支部防汛抢险救灾纪实7月26日,陈栅子镇工作人员和南山根村干部一起
2025-09-20 08:09:00
2023年9月逐步交房的陕西咸阳御河宸院小区,近日遭遇大雨,地下室积水倒灌电梯井,43号楼整栋电梯停运,高层住户回家成难题
2025-09-20 08:38: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由青岛海外联谊会主办、崂山区海外联谊会承办、青岛若七酒店协办的“风韵山海·情系崂山”——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活动在青岛崂山举办
2025-09-20 09: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陈雅莹 李凤灵)随着开学季的钟声在全球各地陆续敲响,相关用品采购需求日益旺盛,火热的“开学经济”为海外市场带来消费新热度
2025-09-20 09:19:00
烟台市应急局组织龙口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防震应急预演工作
大众网通讯员 杨明任 烟台报道为扎实做好2025年山东省防震避险紧急疏散应急演练准备,全面提升参演队伍实战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
2025-09-20 09:50:00
鲁网9月20日讯庞女士2013年购买保险,浏览网页时发现一个宣传可以协助 “全额退保”的平台。庞女士心动,与该平台联系了解情况
2025-09-20 10:08:00
青岛平度:2岁男童“离家出走”警民接力寻家人
鲁网9月20日讯(记者 马超群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崔曦)9月18日晚,平度市公安局南村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求助
2025-09-20 10:11:00
山东中油双线作战,硬核护航管道燃气客服员技能竞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张静9月15日至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在山东中油公司维修队成功举办
2025-09-20 10:3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开发并应用了“AI项目管家”智能体。通过应用实践,项目单位普遍反映
2025-09-20 10:33:00
82名管道燃气客服精英同台竞技,她们凭什么赢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厉聪聪9月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落下帷幕,82名来自全国的客服精英同台竞技
2025-09-20 10:33: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用心服务彰显担当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行动准则,积极践行“十项服务承诺”,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落到实处
2025-09-20 10:34:00
【寻脉?中华】“汉语桥”小选手登长城 居庸关上留下成长足迹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古老的居庸关长城迎来了一批特别的访客——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小朋友们踏上这座见证千年历史的雄伟建筑
2025-09-20 10:52:00
【溯奥·追光】奥运博物馆里的特别相遇:“汉语桥” 小选手与冠军同行,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北京奥运博物馆,进行了一段融合体育精神与中文学习的特别体验
2025-09-20 10:5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9月22日—26日,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将在威海举办。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激发文学创新创造活力
2025-09-20 1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