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大寒:寒气逆极,滋阴养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1-20 06:1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王美华

大寒:寒气逆极,滋阴养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近日,甘肃张掖雪后初霁,白天鹅在黑河沿岸嬉戏、觅食。

申翌晓摄(人民视觉)

大寒:寒气逆极,滋阴养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大寒临近,蝴蝶兰、百合、仙客来等鲜花竞相绽放,市民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胜利花卉市场选购花卉。

刘智峰摄(人民视觉)

大寒:寒气逆极,滋阴养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春节临近,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年货市场日渐红火,人们忙着置办年货。图为小朋友在道县商贸城一年货店玩耍。

蒋克青摄(人民视觉)

大寒:寒气逆极,滋阴养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近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上演音乐“快闪”,小提琴演奏家薛苏里与哈尔滨勋菲尔德少儿艺术团的小提琴演奏者在“快闪”上演奏。

新华社记者 张 涛摄

大寒:寒气逆极,滋阴养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大寒:寒气逆极,滋阴养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扫码听歌

“不有大寒风气势,难开小朵玉精神。”斗转星移,光阴不息,转眼间,农历甲辰年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站”——大寒就要来到。

2025年1月20日为大寒日。此时节,寒野苍茫,天寒地坼,朔风裹着冷意呼啸而来,河流湖泊多被坚冰覆盖,暗藏的生机在冰霜里萌芽,青松翠柏劲韧常青,空气中似有梅香浮动。至此,节气轮转了一圈,准备开始新一年的轮回。

严冬将尽,春归有期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大寒就到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古人说“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凉为冷之始,寒为冷之极。寒是冷的极致,而大寒又是寒的极限——“大寒者,寒至无复加也”。从字面看,大寒应该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此时常出现寒潮、大风和雨雪天气,伴有持续低温。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表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因此过去常有“冷在三九”“小寒胜大寒”等说法。不过,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此时节,母鸡感知春意,开始抱卵孕育小鸡;鹰隼等飞鸟盘旋空中,凌厉的目光注视着大地,以迅猛的“身手”寻找着新的收获;如果说立冬之时的“冻”,如同冰冻在肤,而大寒之时的“冻”则如同冰冻入腹——此时冰一直冻到水域中央,且厚实坚硬。在古代,此时正是采冰的好时机,人们开始凿冰储存,以备来年选用。

“大寒到极点,日后天渐暖。”大寒节气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此时天气严寒,然而物极必反,冻到极点,便也意味着冬季行将结束,寒尽春将生——“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寂静的天地间,阳气徐徐回升,坚硬的冰层下,春水悄然萌动,大地悄悄回暖,春的讯息已在路上。

花信自小寒开始,为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的花信三候分别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每五日为一候,它们依次开花,或清隽灵动,或花香淡雅,成为多少文人墨客不竭的灵感源泉:“堪与梅花竞标格,冲寒也向雪中开”“梅蕊暗黄初过雪,兰芽浅紫未离寒”“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山矾是弟梅是兄”……缕缕花香为严寒的冬日增添了无限诗意,陪伴着人们走向又一个春天。

“古人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大寒养生仍要着眼于‘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宗学介绍,“藏”指不过分消耗,中医认为,此时自然界寒气袭人,最易损伤心肾阳气。体虚年老之人,稍不留意易使旧病复发或增添新病,此时要特别注意避寒就温、滋阴养阳。

大寒迎年,食糯暖身

俗话说“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进入大寒,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民间有“大寒迎年”的说法,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制作年肴,浓浓的年味在大街小巷弥漫开来,

“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当天,自古有“食糯”的习俗,也就是糯米做的食物。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将糯米蒸熟,拌以糖、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可。八宝饭色彩缤纷,味道甜美,象征着甜蜜、喜庆和吉祥,是节日和待客的佳品。在广东,人们常在大寒时节用瓦锅蒸煮糯米饭,以滋补御寒。北京等地有吃消寒糕的习俗,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以糯米为主料,加入核桃仁、红枣、桂圆肉等。旧时,老百姓大寒这天吃消寒糕,既有驱散寒冷之意,还有“年高”之意,讨个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糯米性温、味甘,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暖和,利于驱寒,还有补中益气、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张宗学介绍,为抵御严寒补充元气,此时应少吃生冷之物。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在南京,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家庭所推崇,熬上一锅鲜香美味的鸡汤,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暖乎乎地喝下肚,一身的寒气被驱赶殆尽。

“大寒时节,自然界的阳气正处于从冬季的闭藏过渡到春季的升发中,人们的饮食也应顺应这一变化,饮食要既能抵抗严寒,又要渐次减少进补量。”张宗学表示,由于大寒节气临近春节,家家户户会准备丰富的节日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可适当吃些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山药、山楂、柚子、鸡内金等。日常可以选择一些温补类食物,如糯米、板栗、羊肉等,还可选一些平补类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等,可促进体内阳气的升发。此外,也可适当多吃一些发散风寒的食物,如萝卜、洋葱、芥菜等。为了逐渐适应春季舒畅、升发的特点,还可以适当多吃些白菜、油菜、菠菜、胡萝卜、菜花等蔬菜。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较少的时段,所以日常要注意多喝水。”张宗学建议,这个时候可以喝些红茶、黑茶、姜枣茶等,可以起到扶阳益气的功效。其中,姜枣茶具有温中散寒、补血正气的功效,适量喝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

周而待始,养精蓄锐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一到,年一天比一天近了,家家户户开始“忙年”:扫尘土、赶年集、备年货、置新衣、写春联……处处充盈着欢乐喜庆的氛围。

“家家刷墙,扫除不祥。”大寒时节,各家各户都会进行扫尘活动,也就是大扫除,又叫“除陈”“打尘”。人们将房屋认真彻底地清扫一番,清理家中的垃圾和不用的物品,寓意除旧迎新,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吉祥。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常有人争相购买芝麻秸,俗话说“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用芝麻秸比喻年年生活更高更好。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院子里,孩子们将其踩碎,噼啪作响,人们称之为“踩岁”,寓意岁岁平安。这些讨口彩、图吉利的习俗,使大寒驱凶迎祥的意味更加浓厚,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大寒时处三四九,天寒地冻冰上走。”大寒期间天气寒冷,但人们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满满。古时候,我国北方人就有冰嬉的爱好,直到今天,这项活动依然经久不衰。如今,花式整活还得看冬天的“尔滨”——夜幕下的冰雪大世界美轮美奂,五彩斑斓的灯光将晶莹剔透的冰雕映照得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冰雪王国。冰雪大世界露天蹦迪,松花江上上演冰雪嘉年华,赏大型冰雕,玩超级冰滑梯、雪地卡丁车、雪圈漂移……冰雪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与欢乐。

“大寒时节,适当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止疾病发生。”张宗学建议,不同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快走、慢跑、广场舞、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以微微出汗为好。老年人不宜做过于剧烈的活动,运动时注意切勿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张宗学提醒,大寒时节,冷空气仍较频繁,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养生需藏神于内而不露于外。体质虚寒者、慢性病患者、年老体弱者尤需注意防寒保暖,重视对头颈部、胸腹部、腰背后、足底等容易受寒的部位的呵护,避免风寒的侵袭。家中可以常备一些“辛”通阳气的调味料,如生姜、大葱、香菜、紫苏叶、花椒等,都是味辛性温的药食两用之品。初感风寒感冒时,及时将这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煮水或熬粥食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睡前也可用生姜、艾叶、花椒等煮水泡脚,能起到驱寒散湿、活血通络之效。

岁过此时,年至尾声。大寒节气后,立春节气接踵而至。由此,新一轮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说:“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四时运转,就是这般首尾相接,无穷无尽。在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里,让我们一起穿越严寒,拥抱温暖,以健康的体魄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

自古以来,人们就以歌曲、诗词等形式,将节气之美传唱千古。现在,让我们用歌声来感受二十四节气之美,体会大自然的韵律与诗意吧——

立春冰消阳气转 雨水春芽鲜

惊蛰回暖蛰虫懒 春分桃花艳

清明敬祖思先贤 谷雨赏牡丹

最美是一江春水绿如蓝

立夏风暖尝三鲜 小满蚕结茧

芒种麦黄梅子熟 夏至荷初绽

小暑时热气熏蒸

当心暑热伤津湿气盛

阳光更加炽热 大暑要来到

飞鸟厌其羽 走兽厌其毛

浮瓜又沉李花式消暑多妙招

冷饮还是要少吃为妙

春夏季白昼长 养生重养阳

三伏天阳气盛 冬病夏治忙

春养肝夏养心宜安宁勿紧张

忌过度贪凉

立秋叶落凉风至 处暑稻花香

白露层林渐渐染 秋分银杏黄

寒露清影入晚秋 霜降菊可赏

登高望远也别忘防寒凉

立冬草瘦百花残 小雪初严寒

大雪河流渐冰封 冬至不行船

三九天滋补一冬

期盼来年无病也无痛

小寒常胜大寒 飞雪落窗檐

起居早卧晚起 保暖避严寒

秋冬季阳气收藏养阴记心间

保养精气才益寿延年

二十四个节气 一年一轮回

察万物之生息 赏人间至美

在寒来暑往中观荣华与枯萎

品千般滋味

二十四个节气 藏中医智慧

顺天时养身心 方事半功倍

道法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愿你我身心一切安康

二十四个节气 华夏传千年

时光不停流转 写文明长卷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润泽心田

创美好明天

(填词:王美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寒:晓日初长,驱寒补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公历每年1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即为小寒。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小寒是
2025-01-04 04:48:00
温差偷袭易感冒,白露养生有妙方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将至,昼夜温差在这一节气达到一年中的巅峰。中午还觉得热意不减,而早晚却已经有了秋天的凉意,此时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体感最明显之时。
2025-09-05 12:30:00
小寒时节冻到人发抖! 做好“养藏”以免“伤阳”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是冷气积久而寒,是天气寒
2024-01-08 02:24:00
冬季序幕已经拉开 这份养生攻略请收好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11月8日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 立冬后养得好 来年生病少冬季序幕已经拉开 这份养生攻略请收好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标志着
2023-11-09 02:44:00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中医教你如何养生
...作为一位中医博主,我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寒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上升;这个时期,人们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导
2024-04-23 12:27:00
雨水节气话养生 这些要点请注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月19日,我们迎来今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此时节,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回暖,雪渐少了,雨渐
2024-02-19 08:20:00
白露到,这份养生“三字经”要牢记
...单易记的“三字经”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白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它的到来预示着天气的转凉,自然界的万物开始准备进入收获和休眠的状态;在古代,人们根据自然规律总结出了一套养生
2024-06-07 06:56:00
二十四节气话养生|秋尽冬来万物藏 防寒护阳储精气
新疆网讯(记者张丽萍 通讯员杨清珊)11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之时,气温将进一步下降,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
2024-11-07 11:21:00
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周科普丨大雪到 寒意浓!冬季养生宜“温阳散寒”
12月7日,大雪到!“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时节,万
2023-12-07 06:1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胃癌预防,从了解胃镜筛查开始
日常生活中,“胃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吃点东西就肚子胀气、胃里反酸灼烧、动不动就腹部痛,大家往往习惯买点药对付一下,但需要警惕的是
2025-11-13 06:45:00
全面解析慢性胃炎的防治与护理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就像食品加工厂,日夜不停地处理人体摄入的各类食物。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慢性胃炎成了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5-11-13 06:45:00
癫痫患者的记忆力为何会越来越差
癫痫是以脑内异常放电引起的周期性惊厥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记忆减退是癫痫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损害
2025-11-13 06:45:00
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何正确服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症,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目前甲减症的治疗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2025-11-13 06:45:00
脑梗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脑梗,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导致大脑供血不畅,造成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
2025-11-13 06:46: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
一位肺癌患者写给未来的独白信
“未来,愿你去更多的城市,看更多的风景,岁岁无虞,平平安安!”75岁的王叔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对自己留下了这段寄语。书房外
2025-11-12 16:01:00
宿松“舌尖名片”出炉, 十六道菜品被授予“滋味宿松宴”特色菜称号
大皖新闻讯 为挖掘本土美食底蕴、打造地域特色品牌,11月11日,“宿松滋味·有滋有味”——滋味宿松宴评选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三十余名厨师同台竞技
2025-11-12 17:09:00
【义诊预告】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糖尿病日义诊邀您参与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全面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为增强公众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2025-11-12 1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