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雨水节气话养生 这些要点请注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19 08:2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美华

雨水节气话养生 这些要点请注意

近期,贵州、广西、云南、湖南等地油菜花盛开,散发浓浓春意。图为2月16日,游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大桥镇的油菜花田里游玩。刘 峥摄(新华社发)

雨水节气话养生 这些要点请注意

山东省邹平市农民抢抓农时展开春季农事劳作,田间地头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图为2月17日,邹平市黄山街道鲁东村村民在杏树大棚内人工为花朵授粉。高发芳摄(人民视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月19日,我们迎来今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此时节,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回暖,雪渐少了,雨渐多了,万物静享春雨润泽,一个崭新的春天正在走来。

少卧多动养生机

“一夜春雨过,千畦尽成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霏霏细雨,润泽天地,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古人发现,雨水时节,河冰解冻,游鱼上浮,水獭捕猎游鱼之后常会将鱼拖出水中陈列在岸边,同时后腿站立,两只前爪拱在身前,好像在祭拜一样,所以有了“獭祭鱼”之说;雨水5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5日,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升腾开始抽出嫩芽,大地逐渐展露浅浅的绿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唐代诗人韩愈的心中,初春细滑润泽的小雨和若有若无的草色,远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晚春景象。

雨水标志春耕的开始。相传明代的解缙幼时曾在雨中滑倒,留下一首打油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春雨像油一样珍贵,适当的降水对春耕的开展和农作物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农耕社会的人们格外重视雨水节气。

中医认为,雨水前后阳气渐生,气候由寒转暖,人们应该顺应节气特点,早晨不赖床,不久卧久坐,增加活动时间,借助大自然的生发之气激发人体的生机,以各种方式养出春天的勃勃生气,尽快进入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由于雨水节气早晚仍然较为寒冷,此时不宜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对温和的散步、快走、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健身操等,运动量因人而异,以微微汗出为宜,以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气。

中医特别推荐散步这一活动方式。《老老恒言》认为,散步“此养神之道也,散步所以养神”“步主筋,步则筋舒而肢体健”“饭后食物停胃,必须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则磨胃而易腐化”。散步可以养神、舒筋、消食,对那些年老体弱、脾胃功能虚弱的人来说,散步更为重要。此外,老年人晨练不宜过早,应在气温较暖的白天,选择避风、干爽的地方进行运动。

春时食粥可健脾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在唐代诗人孟郊的眼里,春雨虽然只有“一霎”,却是唤醒万物的及时雨。雨水至,万物生,居于天地之间的人,感应天地春信,在雨水这天以不同的形式尝春,希望雨润人生,顺利安康。

荠菜、香椿、豆芽、豌豆苗……雨水节气,要吃几口刚冒头的春芽,一口下去水灵灵,占尽最好的春光。孔子说“不时不食”,就是说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而有“药食两用护生草”之称的荠菜自古就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营养价值很高,有清肝明目、健胃消食之效。

雨水时节,春笋长势凶猛,正是食用的好时候。春笋是山八珍之一,立春后采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中医认为它有化痰下气、疏肝健脾的作用。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把竹笋比喻为“刮肠篦”,它可以像篦子一样刮去肠道的油腻、积滞,有助于润肠通便。

《黄帝内经》记载“春主肝”,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肝属木,在味为酸,脾属土,在味为甘。中医认为春季肝脏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也就是说,如果养生不当容易导致脾胃受损。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黄帝内经》记载“湿气通于脾”,脾喜燥恶湿,易为湿所困,湿气过重会给脾胃增加负担,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因此,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少吃辛辣、寒凉食品,多吃中性和平性食物,饮食调养侧重调肝健脾,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人体水分,例如胡萝卜、山药、草莓、雪梨、甘蔗等物,保持肝气调和顺畅,以健脾养脾。

民间有“春天喝粥,胜似补药”的说法。粥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曹雪芹好粥,在《红楼梦》中多次提到各种粥品。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再配合一些药物熬制而成药粥,不仅便于消化吸收,而且对脾胃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唐代孙思邈的《备公千金要方》记载,“春时宜食粥”,有三方:一曰地黄粥,以补虚;二曰防风粥,以去四肢风;三曰紫苏粥,以去外感之风。除了这三款粥外,还可常食薏米红枣粥、茯苓粥、党参山药薏米粥等。薏米红枣粥能健脾胃、消水肿、补血养身;茯苓粥能够利水渗温、安神养心;党参山药薏米粥,党参味甘益气,山药健脾,薏米祛湿,三者合用效果明显。

保暖祛湿平心气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清代郑板桥的这副对联写出了春风鼓荡和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中医认为,春季多风,风邪渐增。《黄帝内经》记载:“风者,百病之始也。”许多疾病都因受风而起,风邪既可单独致病,也可和其他邪气兼夹为病,易导致伤风感冒、风湿痹痛等,此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避风,固护阳气,避免寒气侵袭。

“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雨水时节天气多变,气温尚低,湿度增加,风、寒、湿三邪俱全,但由于天气逐渐转暖,人体的毛孔打开,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肩、腰、腿等部位关节受寒疼痛。因此,关节炎患者,尤其是曾经骨折或有关节外伤史的患者更应注意保暖,尤其是腿部、足部的保暖要到位。中医认为,人之足犹如树之根,春天泡脚、按摩足部,可畅通全身气血,调节各脏腑器官功能。

雨水时节,容易发生皮肤病、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每天早晚以温水洗鼻、毛巾热敷面部特别是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每天按摩鼻翼及鼻根部等有助于缓解症状。特异性皮炎或皮肤过敏患者,雨水节气要注意保持衣物的干爽、透气,尽量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出现皮疹和皮肤瘙痒时,可以用温热的艾叶水清洗局部,有助于减轻症状。

当春气渐浓,人的肝气也渐旺,情绪容易被搅动。中医主张“太上养神,其次养形”。《黄帝内经》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说明情志不加节制会损伤脏腑功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中医认为,肝气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和肝火上炎,肝气郁结常见的症状有情绪抑郁、闷闷不乐,以胁肋、胀痛为特征,每当叹气、嗳气后略觉舒缓。气郁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而,应当采取积极的修身养性方法,例如多听轻快的、明亮的音乐陶冶性情,增加户外活动如踏青、春游,早睡早起少熬夜,多与人交流,保持情绪稳定,以达到气血安和,脏腑平均,阴平阳秘。

今日雨水,万物待发。愿你我在春雨的滋润中,生长出精彩纷呈的一整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12: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雨润万物 养生护健康
...时,在季节转换的关键阶段合理调节起居饮食?本期《节气话养生》栏目记者邀请到江苏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医师陈剑梅,以及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中医老年分会副主任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医
2023-02-22 06:06:00
节气话养生 | 芒种将至,除湿防暑清淡饮食是关键
...较多,暑湿较重。那么芒种时节如何顺时养生?本期《节气话养生》记者邀请到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董克州,为大家科普芒种时节的养生知识。“芒种意味着仲夏的开始,也是万物繁荣、
2023-06-05 14:41:00
雨水养生攻略请收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水一到,草木萌动。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太阳的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间和强度都在增加
2024-02-19 10:22:00
【健康和平小讲堂】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雨水节气养生知多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雨水,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随着,雨水节气到来,气温回暖,降雨增多,寒中挟湿。因此,雨水时节养生重在防寒、祛湿、调脾胃、疏肝、防燥、适量运动。具体饮食上我们应该有哪
2024-02-22 16:29:00
节气话养生 | 寒露养生当滋阴润肺,固护阳气
8天超长黄金周结束,你准备好开工了吗?今天是节后首个工作日,江苏很多城市都迎来了一场秋雨,全天的气温都不足20℃,体感较凉。而秋天第五个节气——寒露也即将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023-10-07 11:20:00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常说“雨水生百谷”,谷雨前后气温回升快,早晚温差大,雨量开始增加。正所谓“春雨贵如油”,得到雨水的滋润,万物开始快速生长。但越是如此变换,我们的养生越要注意柔和
2023-04-25 09:45:00
谷雨养生全攻略,把握住春季养生的尾巴
...主要的特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营养学家表示:谷雨时节,雨水增多,谷物得到滋润,生长旺盛。同时,这也是一个养生的好时机
2024-04-20 01:06:00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雨水”后天气变化频繁春困不靠多睡 捂好足腹背□通讯员 麻云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昨天迎来了雨水节气。春风拂面、气温回升
2023-02-20 01:05:00
雨水要吃“它”,三天一次,改善睡眠,排出体内湿气一身轻
随着冬去春来,我们迎来了充满生机的雨水节气。这个时候,春雨如期而至,给大地带来滋润,也预示着新的生长季节的开始。然而,随之而来的湿气也让许多人感到身体的不适,比如觉得浑身沉重、精
2024-03-24 06: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