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甲、二甲、三甲的进士区别是什么
...。殿试由皇帝来决定名次,其排名一共分为一甲、二甲、三甲这三个档次,每个档次里还有更细的排名。一甲只有三人,大学士会把前十名的卷子提供给皇帝,皇帝圈出三名,按名次称状元、榜眼、探花,这三鼎甲授进士及第。...……更多
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
...话:“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那么,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御史以清代为例,来具体讲一讲这个话题。先来说一甲进士。一甲三名...……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着非常高的成就。众所周知,状元所代表的荣誉是二甲与三甲所不能媲美的,后世在史书上对于状元的描写更是数倍于二甲与三甲进士功名。那么科举制中的状元和二、三甲的进士具体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更多
聊聊明清科举进士的上岸史
...一般情况下,进士中二甲者,可内授主事,外授知州;中三甲者,则内授评事、中书、行人,外授推官、知县。不过,朝廷向来“僧多粥少”,吏部留给新科进士入职的中央岗位也杯水车薪。因此,为了体现官职分配的公平性,...……更多
清代科举探秘:状元头衔背后的荣耀与仕途起点
...获得进士头衔,自此一步登天,步入官僚阶级。文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获得“文状元”头衔后,他就会立即被授予官职,授从六品翰林...……更多
古代的状元能授予多高品级的官职?
...举和武科举,先说说文科举吧,在科举及第后会被划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那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为进士出身,三甲为同进士出身。自唐朝之后,唐朝开设了一个官职机构叫翰林院,最开始的时候这个机构并非正式的...……更多
哪个朝代的进士最受重视
...(1616年)一甲钱士升、林钎、贺逢圣,都成为宰相。二甲、三甲进士则参加翰林院庶吉士选拔,称之为“馆选”,被选中的进士入翰林院庶吉馆学习,成为翰林院庶吉士。由于三鼎甲可以直接授官,被称为“天上神仙”,而二、三...……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只有名次的不同。清朝时期的“殿试”结果分为一、二、三甲,其中“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某甲第...……更多
明朝科举考试的故事,隆庆年间出了7个宰相18名尚书
...接影响晋升。一甲三人和庶吉士通常能成为三品官,二、三甲者则多为五品官,少数成为二品封疆大吏。历史上,明朝的科举考试充满了各种故事。有两次会试前五名全部成为翰林或庶吉士,突显了他们的实力。然而,入选并非...……更多
...以定高下。读卷官的工作是将试卷分成三等,即一、二、三甲,关键是定出送皇帝“钦定”的前十几名尤其是前三名的试卷。殿试的第三天有一个“读卷”仪式,通常在文华殿举行。这天早朝后,皇帝来到文华殿,读卷官们各持...……更多
《四库全书》编修官王汝嘉 安居古城走出的“王太史”
...试,榜列第一名(解元);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第三甲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乾隆四十年(1775年),授检讨(正七品)。人称“王翰林”“王太史”。1家族中高官诗人辈出《王氏族谱》记载:王汝嘉的祖...……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的名次由皇帝亲自圈定,根据成绩优劣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级。其中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统称为“进士”。清朝时期的“进士”,一般会分发到翰林院任...……更多
​科举制度确立与进士轻薄,朱元璋却认为科举取士于国家无用
...授予新科进士官职被朱棣拒绝,太宗敕吏部曰:“令二、三甲进士除翰林庶吉士、行人司行人外,其余俱拨诸司观政。”洪武年间的观政进士制度得到了延续,此后永为定制。新科进士观政的主要衙门是六部督察院大理寺通政司...……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殿试,中式举人参加,皆不點落,只有名次上的差别,分三甲进士,各赐出身与品级,释褐而为官,一甲付吏部照例授予翰林官职,二三甲进士则赴部谒选、观政,此为有明一代科目选官之大要。因科目出身之官,仕途之优,故...……更多
在古代,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
...道道潜规则太多。还有一条要让人吐血的,就是三殿试前三甲还要看相貌,反正探花肯定是个帅哥就是了,比如小白脸和珅。所以你看人家嫁探花的姑娘们会那么开心啊,最起码长相已经入了皇帝的眼了。结论就是一句,考进士...……更多
...人(解元,即江南乡试第一),乙丑科(1685年)会魁、二甲第十七名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读学士,主试云南,督学四川。累官至太子少保,例封荣禄大夫,里谥文懿。宋衡精研《明史》,修儒家传注,撰人...……更多
明朝才子解缙:一门三进士,《永乐大典》的编纂者
...388年)参加礼部会试,为第七名。三月,参加殿试,录为三甲进士,授中书庶吉士,他的哥哥解纶和妹夫黄金华也同榜登进士。原来,解缙所作文章气势磅礴、文笔犀利,本来主考官要点他为一甲,拟为“状元”人选。但其他考...……更多
在古代,秀才和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以去参加进士的选举了。殿试考试的结果可分为一、二、三甲,一甲有三人,二三甲的人数都没有明确的限定,可想而知肯定不会出现很多。他们虽然都统称为进士,但一、二、三甲也分别有他们自己的名称。一甲叫进士,二甲...……更多
咸丰皇帝之师杜受田生平做过的事情有哪些
...典》对其家均有记载。清道光三年杜受田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时称传胪),选庶吉士,授编修,后为山西学政。道光十五年特召进京,直上书房,教授皇子读书。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充上书房总师傅、实录馆...……更多
六尺巷是怎么来的?作者张英家父子四人都是清朝重臣
...华的人。他在康熙十七年考上了举人,第二年一举考取了二甲第二名的进士。张英当年考上举人4年后,才考上了进士,中间是落过榜的。而且康熙十七年的时候,张英还只是个侍读学士,压根就不具备为儿子铺路的能力,况且...……更多
科举考试“连中三元”难如登天,明朝仅有三人做到,他们是谁?
...、“探花”。之后还会取二甲若干人,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同进士出身”。获得一甲的三人,将会立即被授予职位,状元为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为翰林院编修。二甲、三甲进士如果想入职为官,还必须复考一...……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情绪波动,正是因为科举考试的吸引力太大了。一旦考中进士,就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荣耀和现实利益,还会改变一生的命运。例如,一个考生能够金榜题名,全家人都会跟着风光起来,有人前来祝贺,有人来请吃饭,有人来求...……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其名次,并授予他们相应的官职。在清朝时期,殿试分为三甲,其中一甲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将直接进入翰林院供职;二甲和三甲的进士则需经过吏部考核,根据其成绩和特长分配到各个部门任职。在雍正时期...……更多
历史上这个外国人参加科举高中,后来为何坚决辞官?
...人,他的名字叫金涛,是高丽国人。金涛在考试中获得了三甲第五名的成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洪武四年的科举考试共有200人高中进士,其中一甲3人,二甲17人,金涛是三甲第五名,也就是说,在这年中进士的120人中是...……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第三名探花;二甲几十人到上百人,赐“进士出身”;三甲100多人,赐“同进士出身”。一般由皇帝从一甲当中点状元,也就是说,在金榜公布以前,一甲的3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状元。这些人的出身门第、政治背景、姓名是否...……更多
晚清政治改革的代表人物陶澍,被誉为“晚清人才第一”
...澍参加了嘉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二甲第15名,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接下来是“朝考”,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点翰林”。陶澍被嘉庆皇帝定为第55名,成为翰林院庶吉士。1802年底,衣锦还乡的陶澍回到...……更多
读卷、传胪、发榜、赐宴,带你了解清朝殿试全过程
...到内阁拆开弥封,依阅卷时所排名次于卷面书第二甲、第三甲及第几名字样,最后,按名次填榜,称为“金榜”。榜用黄纸,表里二层,令中书四人写小金榜,另外四人写大金榜。小金榜存于大内,大金榜盖印皇帝之宝,待到传...……更多
以名士富绅知名的“锡翰林胡同”
...。锡钧也不负厚望,二十一岁考中举人,十年后又以殿试二甲第四十名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又过数年,胞弟锳珍也考中进士入京为官,使沈阳锡翰林胡同以出兄弟两进士为全城人羡慕。1919年,72岁的锡均病逝,锡翰林胡同却...……更多
明朝时期,外国学子参加科考中进士后,回国可以做大官
...首辅。这就有点耸人听闻了!因为据记载,金涛考中的是三甲第五名进士,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中等偏下的成绩,要是在明朝,一般情况下,以这样的成绩,最多也就被授予个县令、县丞、主簿之类的芝麻官,然后就开始熬资历...……更多
关西师表与文人心志——说巩建丰(上)
...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莉莉) 6月24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兰斯琦以“以铁的纪律护航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更好践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为题
2024-06-25 09: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6月24日电(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4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和意大利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一处墓地发现33座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家族墓葬
2024-06-25 10:47:00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裕国1926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的鲁迅著《呐喊》,由鲁迅设计封面并题写书名。1929年5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
2024-06-25 09:10:00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游建水文庙张依乐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古城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修缮
2024-06-25 09:35: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文学让我们站在差距的源头同悲共喜——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邢 洁很多人认识余华,是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开始的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董说的叛逆精神——读《西游补》■庞惊涛明人董说的《西游补》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小说——大约自《西游记》诞生后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沙特阿拉伯现当代小说管窥(详见5、6版)沙特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半岛文学传统的自然延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2024-06-25 10:15: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在全社会培养尊重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作家创作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最重要的内容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辛广伟概括《创作之伞》的特点:案例全面、可读性高、警示性强。书中通过真实案例展现普法教育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