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影印本《退想斋日记》记录近代中国北方变迁史本报讯 (记者范燕莹)《退想斋日记》新书发布座谈会近日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本次活动由三晋出版社、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退想斋日记》收录了中国近代地方史学者、山西太原县乡贤刘大鹏从1891年至1942年……更多
本文转自:今晚报●津门园忆之荣园纪事陈宝琛诗咏荣园1912年后,陈宝琛一直追随溥仪。1921年,陈修成《德宗本纪》,溥仪以“太傅”称之。1925年,陈宝琛随溥仪来到天津,赁屋于英租界内,每日入张园进讲。溥仪移居天津后,陈宝琛力主遵时养晦,戒勿轻动。其间,陈宝琛多次到过荣园……更多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陈州州判移驻周家口考证崔中玉1994年版《周口市志·大事记》记载:“康熙九年(1670年),陈州管粮州判(州之佐史)由陈州移设周家口。”这一记述在近年的考证、研究和宣传等工作中被广泛引用。然查阅《康熙实录》,并没有陈州州判移驻周家口的记载。《清实录·雍正朝实录》记载……更多
郏县八路军豫西抗日纪念馆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位于郏县安良镇曹沟村,占地1200平方米,现馆藏图片、视频、实物等文物290余件。该馆用翔实的历史资料再现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豫西抗击日寇的革命历史,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老促会“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更多
从木材采办看清代市场经济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颠覆了历史学家对中国“三千年的不可持续增长”的批判——从木材采办看清代市场经济肖峰《流动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场经济史》 张萌 著 史可鉴 译 光启书局《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钦天监监正周云逸受刑,开门见山讲明此时朝廷遇到的问题——“朝廷开支无度……更多
□谭继和2012年,在天回镇——唐明皇逃蜀天回鸾驾之地标所在之处,发现了一个2000多年不见墨迹的古蜀传承的扁鹊医学文献——《天回医简》与鞣漆经脉点穴人像。它使一个已经失落了的、只有文献茫昧迷离、薪火若断若续而缺乏简牍传世证实的古蜀中医学文明破土而出,喷薄而发……更多
平城区举办多彩活动弘扬五四精神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汇聚青春力量 彰显青年担当平城区举办多彩活动弘扬五四精神平城区举办主题团日活动。 孙露摄本报讯 (记者 孙露) 举办平城区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参观平城区党史馆“光辉历史展”;开展“美化家园 树立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5月是个多彩的季节……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吉同钧(1854年-1936年),字石笙,陕西韩城人,晚清刑部郎中,兼任大清法律学堂、法政学堂教习,陕派律学代表人物,他品行正直,律学造诣精深,审判经验丰富。清末变法修律之际,吉同钧被任命为《大清现行刑律》首席总纂官,深度参与变法改革。在此过程中……更多
戴明贤安顺人住在石础石阶石院的木屋里,口腹之需也多与石头有关——盐巴用石钵擂,米面用石碓舂,糍粑用石臼打。小石磨不紧不慢地旋转,四面流下洁白的豆汁,在大锅里点豆腐。身上穿的更是离不开石头——新布用石磙辗轧,浣衣放在大石板上捣。出门走石街,过石巷,穿越城中央的钟鼓楼石洞门……更多
云游寄远志 慕义仰高风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修复后的吉水明代古城墙风光。龙振基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 歆崇祯九年(1636)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一日、十二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徐霞客偕静闻和尚与仆人顾行2次来到吉水县境内开展游历考察,共历时10天。他是带着一个特殊目的,来到吉水的……更多
“从今频往返,归路不辞遥”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明代儋州举人唐维“从今频往返,归路不辞遥”位于儋州市新英湾区太平社区唐屋村的发祥坊。 唐浩义 摄■ 陈有济儋州市洋浦新英湾区太平社区唐屋村有一座海南现存形制最全的科举功名坊——发祥坊,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坊主是明代儋州举人唐维。唐维,号松山……更多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在老谢集南门外2公里处,有个村庄叫皇姑寺。可它原来的名字叫张姬庄。但是它为什么改名,又是什么时间改的名呢?据传,靖康二年(1127年)汴京(开封)失陷后,徽钦二帝被金人拘押北上,第20位公主瑗瑗也在队伍之中。他们走了两个月才到上京(沈阳),媛媛被分配到洗衣院……更多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东莞:“莞邑名贤传承计划”发布深圳特区报东莞5月16日电(记者 申卫峰)5月16日上午,东莞在被誉为“院士村”的桥头镇邓屋村举办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东莞主会场活动——“莞邑名贤传承计划”发布暨“院士村”桥头邓屋“百千万工程”启动仪式。现场发布了3条“邀山·约水·阅人”——莞邑名贤文物主题游径……更多
秦汉神秘群体:游士与游侠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出入诸侯王廷,周旋贵戚百姓,经行千里万里,谈笑霸业宏图秦汉神秘群体:游士与游侠曲柄睿《忽如远行客:秦汉的游士与游侠》 曲柄睿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忽如远行客”,语出《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陵上柏》,此句前后则是“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更多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重温不凡历程,传承党报传统“解放之路”在延安启动本报讯 5月16日上午,本报“解放之路”主题寻访报道,在延安解放日报社旧址启动。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延安新闻纪念馆和解放日报相关领导,以及解放日报20多位青年记者编辑出席启动仪式……更多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触摸历史文脉 了解文明密码百万网友“云游”运博本报讯(记者 游映霞)5月16日9时,在众多网友的“云端”守候下,由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省文物局指导,市文物局主办的“走进运城博物馆·寻根文明”网络直播活动在国家文物局、央视网等抖音账号准时开播……更多
清代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达二百六十八年之久,距今未远。清代众多历史和社会问题与今息息相关,欲知今日国情,必当追述清代历史,以之为鉴,因此对清代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实数切要之举。本栏目涉及清史研究之机构、刊物、学者、论文论著及文献档案的整理利用,力图为海内外学术界提供一个了解清史研究现……更多
康熙帝以喜欢巡幸著称于史,最出名的是六次南巡江浙、几乎每年都有的北巡蒙古及数十次热河(承德)木兰秋狝,此外三次东巡东北以及西巡。或说西巡二次,一次是指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初六日至五月十六日亲征噶尔丹,出塞至山西、陕西、宁夏而返期间还检阅了宁夏等地的驻军……更多
康熙四十二年春天第4次南巡,秋冬之际又进行了西巡。这次西巡途经直隶保定入山西太原,南下晋省蒲州渡黄河,入陕西潼关,溯渭河而抵西安。至二十五日出潼关,经河南北还京师。西巡途经四省历时68天。康熙皇帝的西巡具体行程如下。四十二年十月初五日,康熙帝发布了西巡的想法……更多
(一)观览民风了解民风在于认识民情,解决民生问题。十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太原对山西巡抚噶礼说:“朕君临天下四十余载,无一刻不以苍生为念。近因西省望幸甚切,故于冬时农隙,减从轻骑,由晋及秦。入境以来,观风问俗,见民生略有起色;闾阎之间,俗朴尚俭,朕心少慰。朕自弱龄读书……更多
一方面是前两项的考察吏治民风,属于对内行政,也是儒家治国理念中强调的,借以表达对儒家治国政治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是后两项的练兵阅军,强调军队的战斗力,表明重视骑射的清朝国策。对于满族占据统治地位的清朝而言,在广大的汉族面前树立认同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的形象十分重要……更多
康熙皇帝西巡之前,已经有过东巡、南巡与北巡,唯独没有深入陕西进行西巡。所以康熙四十二年的西巡,完成了康熙帝的夙愿,使其巡幸构成了全国东西南北的体系。这是康熙帝西巡的一个出发点。四十二年,康熙帝五十岁,像往常一样他拒绝了大臣为其上尊号的请求,表明一种务实的治国态度……更多
早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他随父东巡福陵时所写的诗词中就反映了这类思想,其中大部分都以守成为主题。如《恭和御制抚顺城原韵》称:“守成继圣王,功德赡巍峨。永怀肇造艰,克勤戒弛惰。”《恭和御制启跸盛京之原韵》道:“尝祭思开创,时巡念守成。待瞻豳洛地,大业缅经营……更多
“避暑”一词,《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辟除暑热,免受暑热”、“天气炎热时到凉爽的地方去住”、“避免中暑”,而“消夏”一词意指“避暑”、“用消遣方式度过夏季”。两词语义相近,但相对而言,“避暑”多用于改变环境以达到降温去暑的语境,而“消夏”则多了一层在消遣、闲适中避暑的意涵……更多
有清一代,共有十一位孔子嫡裔承袭衍圣公爵位且实际任职。清代衍圣公爵位的承袭皆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且上一任衍圣公故后,下一任及时继任,这确保了衍圣公府的正常运转。朝廷赐予衍圣公长子二品冠服,是衍圣公长子袭爵的必要条件。若拟继任者未满十五岁,在任衍圣公通常会在生前向朝廷奏请承袭……更多
(一)袭爵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清沿明制,衍圣公袭爵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对于这一点,乾隆六年(1741)山东巡抚给衍圣公府的一件咨文就提到“查定例,衍圣公袭封由长子承袭”[56]。终清一代,这种嫡长子继承包括三种形式:一是以嫡长子身份承袭。孔兴燮、孔毓圻、孔传铎……更多
天花,中国古代又称“痘疮”“痘疹”等,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是继黑死病之后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据记载,18世纪的一百年中,全世界约有1.5亿人死于天花;在19世纪之前,天花的病死率居传染病之首。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在“人痘”的基础上发明了“牛痘”……更多
据研究,天花可能首发于一万年前的亚非大陆。考古发现,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的脸部、脖子和肩膀都有天花留下的瘢痕。之后由于战争、移民、殖民开发和全球贸易,天花逐渐扩散到全世界。为应对天花危害,中国古代医家进行了长期探索,路径有二:一是不断研究治疗天花的方药……更多
人痘术是通过接种天花患者的痘浆、痘痂,用人工方法使健康者轻度感染一次天花,从而产生对天花的免疫抵抗力,以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这种方法是中医“以毒攻毒”免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理论的集中体现。清人武荣纶、董玉山合撰的《牛痘新书》认为唐代开元年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更多
人痘术经过历代医家不断改进,至清初已逐步形成一套选育和保存更安全的弱毒株(即熟苗)方法,大大提高了人痘术的安全性。由于接种人痘后天花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降低,人痘术不仅在国内快速传播,也很快流传海外。研究表明,人痘术发明约一百年后开始传往国外。康熙时期,俄国曾派遣专人至中国学习人痘接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历史上,西晋王朝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完成统一,虽然国运不长,比隋朝还是长一点的。可是西晋的名声很差劲,远不如隋朝
2024-06-01 09:01:00
吕蒙真这么猛?敢违令斩关羽?怕是除了现在一些胡编乱写的影视剧,没有人敢这么写!确切地说,关羽虽是败在吕蒙手里被杀,但绝不可能这样死的
2024-06-01 09:02:00
满都海,生于公元1448年,先为成吉思汗的第十二世孙满都古勒汗的二夫人,二十多岁时孀居。后为维护蒙古稳定,保住黄金家族世传
2024-06-01 09:03:00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当朝太师、英国公张辅府邸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汉王朱高煦的亲信枚青。仁宗皇帝朱高炽驾崩刚满一年
2024-06-01 09:04:00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于成龙》等让很多人知晓了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清官能吏
2024-06-01 09:05:00
即便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要杜绝信息为公众所知,也有“捷径”可走,那就是动用各种资源和力量,在网络上疯狂删帖,清除、禁止某信息的传播
2024-06-01 09:06:00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从“织席贩履”到“蜀汉开国皇帝”可以说是历经无数艰辛。尤其是前期的刘备,三国各路英雄无论是袁绍
2024-06-01 09:06:00
说到蔡卞也许不太出名,但他亲哥蔡京蔡太师的名号那是“如雷贯耳”,看过《水浒传》的一定知道,蔡京是北宋晚期最大的权臣,造成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蔡京弄权
2024-06-01 09:07:00
大家对《美人心计》这部古装宫斗剧想必都不陌生,它是以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王朝“文景之治”作为该剧发生的时代背景,但是里面很多剧情都是虚构的
2024-06-01 09:08:00
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祁连。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有着众多被后世歌颂的名将
2024-06-01 09:09:00
建元元年,此时的汉武帝刘彻刚满十七岁,面对朝野之事,汉武帝显得很被动,即使先帝为西汉的发展奠定了殷实的基础,匈奴为患,边疆骚动依旧没有药到病除
2024-06-01 09:09:00
汉匈关系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汉武帝之前,匈奴不断入侵,大汉不堪其扰;第二阶段汉武帝时期,匈奴被赶出漠南,双方力量对比颠倒
2024-06-01 09:09:00
嘉靖二十一年,大明皇宫里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弑君案件,以杨金英为首的二十几位宫女合谋,给熟睡中的嘉靖帝朱厚熜脖子上套了一根绳
2024-06-01 09:10:00
公元201年,在官渡之战还没有完全结束时,身在汝南对抗曹操的刘备,再一次被曹操打败,之后刘备干脆就直接率军投靠了刘表,刘表亲自出城到郊区迎接刘备
2024-06-01 09:11:00
元狩四年,李广父子分别跟随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漠北,力求抓住汉匈最大的一次战役,获得战功,以此军功封侯。此战中儿子李敢
2024-06-01 0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