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奸臣蔡京的弟弟蔡卞他的谥号为什么是“文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1 09:07: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到蔡卞也许不太出名,但他亲哥蔡京蔡太师的名号那是“如雷贯耳”,看过《水浒传》的一定知道,蔡京是北宋晚期最大的权臣,造成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蔡京弄权。蔡京名声臭,但他弟弟蔡卞死后居然得到了文臣第一等谥号“文正”,这又是怎么回事?

一、蔡卞所处的时代

北宋中后期三冗两积的问题,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早在1043年,范仲淹等士大夫就进行了自救运动“庆历新政”,可惜失败,北宋就继续衰落下去。蔡卞就出生于1058年,时值宋仁宗晚年。

1069年,神宗熙宁时期,王安石开始变法。1070年,蔡卞进士及第,其年龄不过13岁!可谓天才少年。蔡卞成年后便任职江阴县主簿,这时期王安石的免役法传到江阴,蔡卞直呼内行,不遗余力地推行。蔡卞因为有才能,又对新法不遗余力地执行,终于得到了王安石的青睐,王安石遂将小女儿嫁给他,并将他收入门下,即所谓“妻以女,因从之学”。这个不到20岁的青年小伙,就成了当朝权相王安石的门生兼女婿。凭借这层关系,蔡卞成了新党骨干,是王安石的铁杆支持者。

王安石有两个女儿,小女儿王氏正史没流传下来她的名字,叫什么不知道,被封福国夫人,今天传言叫王堇。宋人的《能改斋漫录》说,王氏十分有才华,“颇知书,能诗词”,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她读到和尚惠洪的诗句“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一句,大骂“浪子和尚耳”,出家做了和尚,还不忘少年韵事。其次她很有政治才能,“蔡卞每有国事,先谋于床笫,然后宣读于庙堂”,这就是当时宋人鄙视蔡卞的原因,说他惧内,其实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只能说明王夫人很有才能啊,能帮助丈夫解决难题,王氏可谓贤内助。

二、转入中央

1079年,蔡卞升入国子监任直讲,从品阶上看,原来的职业主簿是编制外,现在的直讲也不入流,但直讲是在中央,这可不是官阶能比的。这是他仕途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进入中央后,还是官场老一套,先参与修书、校对、编纂。到了元丰时期(1080年),终于从修书先生升为“同知谏院管勾国子监”。同知、管勾都是实权,所以这一时期他一身两职,但工作重心在谏院。

宋代谏院专门负责弹劾,《续资治通鉴长编》就说,蔡卞在谏院任上尽职尽责,刚正不阿,他弹劾的人很多,最著名的就是王仲修之事。王仲修是当时宰相王珪的儿子,因为他私生活混乱,“扬州燕饮,与女妓戏”,而被蔡卞弹劾。你说王仲修这个事大吗?其实不大,所以谏官们也都看在王宰相的面子上,对王仲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蔡卞直言揭发,打了王宰相的脸。结果1081年8月,蔡卞被踢出谏院,继续回史馆修书。

三、正式崛起

蔡卞文化素养高,修书修得好,再加上宋朝重文轻武,只要文化素养高就是好大臣,所以1082年5月,蔡卞又升为侍御史知杂事,还是负责弹劾。因为神宗认为蔡卞“必不肯比附”,所以放心让他监督百官。但在群臣的阻力下,蔡卞不能上任,最后转为侍讲,跟随皇帝左右充当秘书。这反而拉近了他和皇帝的距离。到了元丰七年(1084年),蔡卞已经升级成了给事中,宋神宗时的给事中相对重要,正四品,管门下省事,掌封驳权。如此可见其官运之亨通。

纵观蔡卞的任职经历,有蔡卞本人的能力因素,但和他依靠的大树王安石密不可分。如前所述,蔡卞自小神童,文学素养高,而且他还深得王安石真传,其妻为王安石嫡女,蔡卞算是王安石一派的重要人物。王安石变法又是神宗支持的,虽然在种种压力下,变法不得进行,王安石也被罢免,但在神宗内心,富国强兵的愿望还是存在的,所以神宗提拔蔡卞的过程可以看做是尽力维护王安石精神,保留变法火种以备再起。

四、党争下的历练

27岁的蔡卞已经成了四品大官,这种官运亨通终于遭到了打击。1085年,神宗去世,保守党总后台高太后垂帘复辟,史称“元祐更化”。在高太后主导下,保守党对新党进行了大规模清算,蔡卞凭借王安石门生兼女婿的双重身份成了重点打击对象。保守党骨干、御史中丞刘挚当年就上书,说蔡卞“少年”“暴起”,不符合规矩,所以将他赶紧踢出中央,下放地方历练。刘挚的弹劾其实没指出蔡卞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就是说他年轻不适合。

结果1086年刚过完年,蔡卞就被下放到宣州任知州。此后一直辗转地方,一待就是8年。苏轼曾给蔡卞写过《蔡卞知江宁府》,大赞蔡卞造福一方,“才力之优,见于郡治”。《苏澈集》中说:蔡卞离开广州任地的时候,“夷人清其去,以蔷薇露洒衣送之”,当时广州少数民族多,而且地界荒凉,但蔡卞在那干的挺好,以至于蔡卞离开的时候,夷人还给他办了场泼水节。苏轼、苏澈可不是新党人士,在那个党同伐异、非党即敌的时期,他们俩都算是蔡卞的政敌,但连二苏都称赞他,看来蔡卞的确在地方干的不错。

五、返朝后的报复

1093年,保守党总后台高太后去世,绍宗亲政。绍宗也有富强之心,当即宣布承接神宗遗志,再行新政,此为“绍圣绍述”。元祐时期被打击的新党,重新回到中央,章惇、曾布、蔡卞依次返朝。1094年,蔡卞为中书舍人。蔡卞十分重视名分,就在返朝的新党团伙商量怎么报复保守党的时候,只有蔡卞上书提出旧《神宗实录》有问题要批判、要再修。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神宗去世后,朝廷修了《神宗实录》,但参与编写的人全是保守党,什么范祖禹、吕公著,这样成书的《神宗实录》里面全是在骂新党祸国殃民,他们修书的原则就是“尽书王安石过失”。所以蔡卞当即提出重修《实录》,绍宗同意。其实蔡卞这一步就是为了占据理论和舆论的制高点,为新党反攻做准备。只有把神宗朝新政的实际情况写出来,才能辨明新政的好处,从而为绍宗“绍述”提供法律、思想、理论依据。

当然蔡卞也不是全身心超然地修书,他在修书之余,还参与了新党反攻计划。首先将史馆中保守党成员全部踢了出去,同时见缝插针,不遗余力地搞“文字狱”。蔡卞仔细阅读旧《神宗实录》,发现疑问就去质问保守党。蔡卞找过范祖禹,在旧《神宗实录》中有些事范祖禹的确是乱写的,所以范就承认了,蔡卞就以此为突破口全盘否定旧《实录》,告诉绍宗可以确定旧《实录》“别无根据”,结果绍宗大怒,将参与编写《实录》的保守党全部贬官一等,并以散官安置。本来以革新为己任的新党,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成了完全为自己团伙谋利益的党派。

蔡卞是王安石女婿,又是门生,还是王安石变法的铁杆支持者,是王安石精神的不二继承人,他凭借根红苗正这个光环,加上借“文字狱”搞倒了一大批保守党,同时编成了新《神宗实录》,给新党执政确立了法理依据,凭此这三项功绩,蔡卞成了同章惇、曾布齐名的绍圣时期的三巨头。

此后的绍圣政局就是由新党主导,蔡卞对他的老丈人王安石可谓极尽赞美,新《实录》大大提高了王安石的地位,他评价王安石为“奋乎百世之下,追尧舜三代”,对王安石的精神可谓全盘继承。在清理保守党后,蔡卞的确想恢复王安石之制,但奈何章惇、曾布二人已忘初心,沦为打着新党头衔争取私利之辈,最终蔡和二人决裂,并与他们进行了政治斗争,这大大耽误了新党改革的恢复。《宋宰辅编年录》就说:绍圣以后,自任以安石之道而为天下者,蔡卞一人而已。

就在新党内讧中,绍宗于1100年去世,蔡和章因皇帝继任问题又斗起来了,最终端王继位,是为徽宗,此后章派被踢出中央。因为易帝变天,保守党再起,在这一过程中,蔡卞依旧坚持新法,结果也被贬。而蔡卞之兄蔡京凭随风倒的本事成功上位,成了宰相,此后蔡京把蔡卞弄回首都并给他少保衔,但他从此远离了政局,1117年蔡卞去世,死后赠谥号“文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1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安石变法让北宋富强,为何却遭南宋皇帝辱骂,成乱国奸臣
王安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论文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才干,他发起变法运动,在一度程度上让北宋富强起来。梁启超甚至认为,“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指王安石)庶
2024-10-18 10:05:00
本文转自:今晚报●文史漫笔替王安石叫屈王安石与秦桧,能相提并论吗?当然不能。但在南宋至清末的800年间,却是如此。其间,官方和学界均把两人视为大奸臣。最早将“奸慝”的帽子送给王安
2024-03-18 00:23:00
曾布:北宋政坛上被误解的奸臣
...快迎来了事业的转机。 曾家与抚州的王家关系密切,而王安石的亲戚更是与曾家结为姻亲。在政治和文学领域,高官基本上都是文学才子。曾家和王安石在政治上结成同盟。当宋神宗上台后,面
2023-12-13 15:14:00
司马光名望为何不如王安石
...却是针锋相对甚至是一对你死我活的死敌,这两人一个是王安石,一个就是司马光。后世对他们评价不一,但总的来说“安石不出,奈苍生何!”的王安石个人名望却是强过从小就会砸缸的司马光。
2023-01-07 21:22:00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改革,他算是奸臣吗?
...光都不挨着,司马光当然算不上奸臣。司马光的保守派和王安石的革新派,其分歧也只在政见不同,双方均不是大奸臣。在王安石看来,大宋朝积贫积弱多年,再不施行改革,将要改朝换代,必须腕
2024-04-21 10:28:00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他们是什么关系?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和司马光四人都是北宋仁宗至神宗时期的名臣,其中欧阳修与王安石、苏轼三人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中的人物,司马光则是著名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这些只是他们在文学
2023-05-14 13:20:00
盘点北宋时期的历代帝王
...武钦仁圣孝皇帝,庙号神宗,葬于永裕陵。1068年,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企图改变积贫积弱的困境,史称“熙宁变法”。先后颁布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变法期间,国家财政收入增
2024-01-31 21:03:00
吕惠卿并未背叛王安石导致变法失败,两人的“仇怨”事出有因
谈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就一定不能错过吕惠卿这个重要的人物。他作为王安石变法的二号角色,也是王安石的重要副手,在变法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宋朝后来延续数十年的
2023-05-22 07:22:00
...人高中进士,入仕为官。在开封府当官的时候,曾布受到王安石和韩维的推荐,因而受到宋神宗的重视。当时为熙宁二年,也是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政的时期。王安石要实行新政,不仅仅
2023-08-14 15: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