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孙权人生中第一奇耻大辱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1 09:06:00 来源:戏说三国

即便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要杜绝信息为公众所知,也有“捷径”可走,那就是动用各种资源和力量,在网络上疯狂删帖,清除、禁止某信息的传播。2016年赵薇删帖事件、2018年的《青年长江1学者与她“404”的论文》等,都让吃瓜观众们充分领略了某些人的疯狂和“力量”。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被某些人随心所欲地“删除”或篡改。即便贵为皇帝的孙权,即便他有滔天的权势和财富,也无法将史书上记载的或被他视为平生第一奇耻大辱之事强行“删帖”!这是哪件事呢?

一、一世枭雄孙权缘何被“套路”?

一世枭雄孙权之所以被卑鄙无耻的宵小之徒所坑,完全是利令智昏的结果。

孙权(生卒年:182年—252年5月21日。在位年:229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孙吴政权的建立者。他承袭了父亲孙坚、哥哥孙策艰辛创立的基业,在张昭、周瑜、吕蒙等辅佐下,先是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刘备,击败曹操,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随后,他又击败关羽,夺取荆州;卑躬屈膝服事曹丕,换取了曹魏暂时旁观,在猇亭之战中,击败刘备;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229年,孙权登基称帝,国号吴。此时的孙权,可谓纵横江湖,事业有成。以至一世枭雄曹操都不禁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千余年后的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也仰天长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实际执掌朝政。他按照自己“隆中对”时的既定方针,坚定地奉行“联吴抗魏”的政策,与孙吴修好。然后多次北伐,意图夺取中原,兴复汉室!

对孙权而言,他自然不满足于仅偏安江南一隅,称孤称帝;逐鹿中原,混一华夏,当是孙权毕生最大的心愿!因而,他对蜀汉使者邓芝所说的“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之辞,或许不过是言不由衷的掩饰之辞;而心直口快的邓芝毫不留情地戳穿了他的虚伪:“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

经过数次或与蜀汉配合,东西并进攻击曹魏;或单独兴兵进攻曹魏,皆无功而返的挫折;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费祎基本放弃诸葛亮北伐大业,转而推行防御、守成为主的方针,迫使孙权心急如焚地寻找新的得力同盟者。

恰在此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主动向孙权伸出了橄榄枝。主动投诚的公孙渊,或使孙权颇有“久旱逢甘霖”之感。在统一华夏伟大梦想即将实现的巨大引诱下,聪明一世的孙权,不顾张昭等人的提醒和劝谏,稀里糊涂地被公孙渊“套路”了。

二、公孙渊如何“忽悠”孙权?

公孙渊的爷爷公孙度,虽出身卑微,却利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之机,割据辽东。俨然成为辽东王:“立汉二祖庙,承制设坛墠于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治兵,乘鸾路,九旒,旄头羽骑。”

建安九年(204年),公孙度死后,子公孙康袭位。其时曹操虽消灭袁绍集团;建安十二年,曹操又亲率大军征灭乌丸。但对辽东的公孙氏,仍有鞭长莫及之感,不得不实行羁縻之策,事实上承认了公孙氏的“独立”地位。

公孙康死,子晃、渊皆幼,众臣拥立公孙康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曹丕虽称帝,因仍无力劳师远征辽东,只好沿袭曹操时的羁縻之策,拜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平郭侯。

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成年后,胁夺公孙恭之位。魏明帝循例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氏盘踞的辽东,俨然成为“国中之国”!

为博取更大的利益,首鼠两端的公孙渊开始在魏、吴二国间进行政治投机。他虽接受魏授予的官爵,又遣使南通孙权,往来赂遗。痛斥曹魏苛刻待己:“今魏家不能采录忠善,褒功臣之后,乃令谗讹得行其志,……猥兴州兵,图害臣郡。”同时,极力吹捧奉承孙权:“伏惟陛下德不再出,时不世遇。”甚至建议孙权早定天下:“诚原神谟早定洪业,奋六师之势,收河、洛之地,为圣代宗。天下幸甚!”

纵使孙权一世枭雄,在公孙渊不遗余力的“忽悠”下,也飘飘然不辨真假了。“朕之得此,何喜如之!虽汤遇伊尹,周获吕望,……方之今日,岂复是过?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他不顾张昭等人的劝谏,决定对公孙渊大加封赏:封公孙渊为燕王,遣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率兵万人,携带金宝珍货、九锡等,前往辽东,封授公孙渊。

孙权甚至因为此事,与重臣张昭彻底闹翻:“权与相反覆,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昭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

对公孙渊这种政治投机者来说,他绝对不会将宝全压在孙吴一方。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恐权远,不可恃,且贪货物”,他又“翻脸”,重新投靠曹魏。他奉献给曹魏的“投名状”,就是将孙吴使者张弥、许晏等悉数斩首,将其首级送至曹魏京师洛阳。

在给魏明帝的奏表中,公孙渊“慷慨激昂”地向魏明帝表示:“臣门户受恩,实深实重,自臣承摄即事以来,连被荣宠,殊特无量,分当陨越,竭力致死。”公孙渊还恬不知耻将他此前与孙吴串通,受孙吴封赏的行为,自诩为“甘言厚礼,以诱吴贼”。并洋洋自得的向魏明帝汇报了自己“诱贼”的辉煌“战果”:除张弥、许晏的首级外,“斩首三百余级,被创赴水没溺者可二百余人,其散走山谷,来归降及藏窜饥饿死者,不在数中。得银印、铜印、兵器、资货,不可胜数。”魏明帝虽心知肚明公孙渊所作所为,但还是“论功行赏”,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持节、领郡如故。

三、孙权的雷霆之怒与公孙渊的“报应”

自视甚高的孙权,却被公孙渊这宵小之徒以如此卑鄙无耻的手法,结结实实地坑了一把!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老羞成怒,誓言与此贼不死不休,誓不两立:“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不自载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在大臣们极力劝谏下,孙权才勉强咽下了这口窝囊气。

恰如老话所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公孙渊虽巧舌如簧,先蒙骗孙权,继而蒙骗曹叡,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似乎成为人生赢家。但随着曹魏国力的增强,自然不会允许辽东这个“国中之国”的存在。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遣幽州刺史毌丘俭等赍玺书徵渊”。

在名利场中摸爬滚打一辈子的公孙渊,深知这套明升暗降、名予实夺手法的厉害,遂与曹魏兵戎相见,与俭等战辽隧(今辽宁省海城市一带)。俭败还。渊自立为燕王,派使者授鲜卑单于玺,诱鲜卑侵扰北方。

直至此时,公孙渊首鼠两端的本性依然不改:他一面遣使至吴谢罪,乞求出兵援救;一面给魏明帝上奏,历陈祖、父和自己对曹魏的忠诚与功绩,“守死善道,忠至义尽,为九州表。”希冀曹魏保持自己的禄位。

孙权最初虽欲斩公孙渊使者泄愤,后虽基于国家利益,“勒兵大出”,为公孙渊声援。孙权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必与弟同休戚,共存亡,虽陨于中原,吾所甘心也。”但纯粹是做做样子而已。因为在公孙渊集团被司马懿所率魏军围困、覆灭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见到孙吴或自陆路,或自海路给予公孙渊丝毫的真实援助。

孙权之所以不顾以张昭为首的众臣僚的极力劝谏,甚至甘冒与张昭等撕破脸皮彻底闹翻的风险,给予公孙渊极高规格的封赏,除孙权自恃纵横江湖多年,阅历无数;加之自视甚高、刚愎自用帝王本性使然外,或更与孙权谋划与盘踞辽东的公孙渊南北呼应,夹击曹魏,进而实现一统华夏的伟大战略,密切相关。或许正是这一宏伟战略的愿景,使孙权利令智昏,竟将遣使封赏的潜在风险,自动归零;对公孙渊政治操守的评估,予以满分!以至于酿成使团被公孙渊“团灭”的惨剧,成为公孙渊向曹魏邀功请赏的口实,这可真是孙权平生唯一的奇耻大辱!公孙渊首鼠两端的做派,却也因颇吻合古往今来很多国人奉行的“中国式聪明”,而大行其道。奉劝有此念头和做派的人:小心象公孙渊那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1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孙权与公孙氏的关系变化
...,他并不是一个甘于屈居人下的人物。为了安抚公孙渊,魏明帝曹叡封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算是承认了公孙渊的地位。在东吴黄龙元年(即公元229年),也就是公孙渊夺权的次年,孙
2023-07-28 14:27:00
公孙渊背信弃义,终被司马懿剿灭
...呢?所以公孙渊的所作所为彻底激怒了魏国。公元232年,魏明帝曹睿下令讨伐。但是,由于当时幽州兵荒马乱,再加上长途奔袭,曹魏第一次征辽东就失败了。 公孙渊虽然打败了魏军,但他
2024-02-24 05:41:00
聊聊三国辽东割据军阀——公孙渊
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夺其叔公孙恭位,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后遣使南通吴国孙权。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孙权遣军携宝欲册封公孙渊。公孙渊斩杀东吴使者,俘获东吴将
2023-06-25 16:13:00
孙权不顾群臣的反对,多次向辽东派出使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恐无获”。当然,曹魏方面也知道孙权的意图,辛毗曾向魏明帝上书提到“孙权市马辽东”这件事。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
2023-08-27 14:41:00
三国辽东公孙氏的兴衰,三代经营左右横跳,最后被司马懿剿灭
...。公孙氏一家,从公孙度在汉灵帝中平六年占据辽东,到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孙渊被司马懿消灭,前后共有五十个年头,比刘备、刘禅父子占据四川与汉中多了八年。公孙氏在幽州是一个大族,除了公
2024-02-27 07:32:00
杀孙权,耍曹操,清剿高句丽的\'\'公孙兵团\'\'为何雄霸东北?
...魏争雄的工具,以此来掣肘曹魏的力量。公元227—233年(魏明帝太和年间),辽东地区的鲜卑头领轲比能在领导鲜卑诸部落后,占据着西自云中、五原,东至辽水地区的大部分草原地区,一
2024-02-25 16:56:00
联合辽东公孙氏,南北夹击魏国
...其首级献给曹魏,同时把一万军队和金银珠宝全部掳走。魏明帝龙颜大悦,遣使者携带诏书前往辽东,册封公孙渊乐浪公。即使使节团被杀,孙权竟然对公孙渊痴心不改,连年派出使者。公孙渊在给
2023-07-08 21:26:00
公孙渊贸然建国最终兵败身死
...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三国已经到了后续阶段,曹操孙子魏明帝执掌魏国,而公孙渊被被魏明帝封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是典型的脚踩两只船的人,他一边为魏国大臣,另一边又与东吴孙权
2022-12-27 12:19:00
司马懿是如何精准预判了战局,将公孙渊一战扫灭的
...早在这之前,因为公孙渊斩送孙权所遣使者张弥、许晏,魏明帝曹叡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而自立为燕王的公孙渊此时却派遣使者南通孙权,封拜边民,诱呼鲜卑,侵扰北方。公孙渊之前杀了孙
2024-03-07 21: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