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汉神秘群体:游士与游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7 05: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出入诸侯王廷,周旋贵戚百姓,经行千里万里,谈笑霸业宏图

秦汉神秘群体:游士与游侠

曲柄睿

秦汉神秘群体:游士与游侠

《忽如远行客:秦汉的游士与游侠》 曲柄睿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忽如远行客”,语出《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陵上柏》,此句前后则是“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诗句中的汉朝人和历史中的汉朝人一样,不认输也不蹉跎。

最直观体现这种人生观的人,莫过于游士和游侠。《史记·游侠列传》评价他们是“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放到今天便是潇洒自然,不怕死也不偷生,做好事不留名的意思了。游侠和后代的武侠不太一样,但是又有相通之处,连接点便在于这份潇洒自然。游士算是游侠的孪生兄弟。如果说游侠代表了战国时社会结构剧烈变化、权势转移中尚武的那一批人的话,游士便是其中崇文的代表。

无论文武,“游”,也就是脱离原有身份,选择漂泊而又冒险的生活,蝉蜕于传统之外,超然于社会强加给自己的种种负累之上,不在乎他人的评论,只追逐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选择如此生活,就是选择与过去决裂。我们现在看到他们的逍遥,却未必领略他们的决心。

向前追溯,春秋以前,人的身份是固定的。基于宗法社会的传统,人被限定在特定的阶层和行业内,动弹不得。向后观望,汉武帝以后,汉朝建立了不同于战国汉初的用人取士标准,人才的出现不再是“脱颖而出”,更多是平流进取。惟有战国至汉武帝前期的这段历史,呈现出一种全方位的变化态势。如同太上老君的丹炉,不停转动、搅拌,带来了群体的翻覆、升腾。

人如水势,流动才有生机。游士和游侠在数百年间出入诸侯王廷,周旋贵戚百姓,经行千里万里,谈笑霸业宏图。他们经历挫折,遭受磨难,朝为座客,暮成楚囚,很多人一生经历不到的浮沉,他们或许在一日之间就已万死万生了。这么看,游士与游侠的决绝,正是在向死而生中生出的大气概。惟其如此,他们的生命也如流星划过,不求永恒,但一定要璀璨。

于是可以看到,战国时的游士和游侠聚集在以四公子为代表的王侯身边,他们游说干禄,扭转乾坤,诸如商君、张仪、范雎、李斯,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至于荆轲、郑国等人,更是以刺客和间谍之姿,卷入历史洪流之中,书写了自己的传奇。等到了秦统一以后,游士和游侠之风未绝,很快他们又参与到反秦的活动中来,如张良、韩信之辈,纵横捭阖之间,不脱游侠底色;而陆贾、娄敬之徒,又为统一王朝的建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的看来,秦楚或楚汉之际的游士与游侠,多多少少呈现出强烈的黄老本色,他们功成而退,全身远祸,更为逍遥飘逸。

汉朝建立以后,面临着匈奴、军功集团和东方诸侯等若干问题,呈现出“后战国时代”的特点。游士和游侠固然能找到自己生存的土壤,不过他们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越来越小了。等到汉武帝以后,王国问题彻底解决,游士和游侠必须进入到统一王朝选士用人的体系中来。这时,战国至汉初兼资文武的游士底色,蜕化为儒生或纯粹的武士。那些保有强烈战国色彩的游士,要么在皇帝的宫廷中沦为倡优,要么在乡里间变为豪强。《史记》和《汉书》虽然都设立了《游侠列传》,但是其中记录的汉初和汉武帝以后的游侠,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其中差异何在,恐怕还是要到历史变迁与社会矛盾变化中去寻找原因。

当“游”不再成为可能,当“士”亦改头换面的时候,“侠”的精神就被人们单独抽离出来,成为对往日光阴最为瑰丽的追忆和想象了。从秦汉以后,侠客代代不绝,只不过他们被渲染得更隐秘,更传奇,更处江湖之远却不忘庙堂之高,更具备浪漫主义情怀也兼具了英雄主义的牺牲。他们被抽象成一种符号,一种执行朴素民间道德的工具,一种给人希望与寄托的精灵。(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史记》与西汉前期游侠
...游侠先分时期作论述六国末年,游侠鼎盛,由于秦颁行《游士律》,一统天下之后,侠风暂消。但秦的存在时间很短,战乱再起之时,六国旧贵族沦亡之侠和闻里贱业游手之侠都率先活跃起来,加入
2024-10-15 10:41:00
大汉最牛游侠郭解,连汉武帝都嫉妒他的威望,要灭他全族
...又将如何呢?一、郭解经历了波折的一生在《史记》当中,记载...
2022-12-14 16:04
游侠的兴衰:从墨子始祖到汉武帝的打压
小说中游侠四海为家,行侠仗义的故事令人向往,其实中国古代也有游侠。游侠起源于墨家学派,而墨子也被认为是游侠界的始祖,墨子提出以“廉、义、爱、哀”为核心的做人谋略,并十分看重道义,
2024-04-20 13:27:00
元朝的“知识分子”为何有如此“多”身份?
...识,从而踏入官途,这个时期也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大量的游士。其实,对于那个时候的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而言,特别是对于南方的学子来说,他们会具有游士和举子两个身份,而之所以会有隐士的
2023-03-08 12:29:00
间谍的起源与历史发展:从夏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演变
...还输了,侧面说明了对于间谍手段的防范还不够成熟。“游士”类型间谍春秋时期,社会上就存在这“游士”这一群体,这些人往往周游列国,有的为了游学,有的为了求仕,他们一般来说拥有较高
2023-12-18 15:03:00
为何汉武帝要处死立有大功的表伯窦婴呢
...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史记·窦婴传)汉景帝于是好言宽慰窦婴,叫他务必担任大
2023-05-28 21:27:00
大侠郭解行侠仗义,汉武帝为何下令杀他全族?
...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游侠列传》中描述了郭解的名声:“即便是普天之下最没有道德和操守的人,只要听到郭解的名字,也必定会肃然起敬。”但就是这样的一个
2023-04-30 10:48:00
游侠郭解是如何碍了汉武帝的眼,成为刀下亡魂
...从一个恶名昭彰的杀人狂魔,到后来成为备受人尊敬的“游侠”。然而,他的命运最终却被一个强大的权力所扭转,让人不禁思考,在封建社会中,善恶或许并非权谋的唯一标准。郭解年轻时,以其
2024-04-18 22:08:00
他本是一代游侠,碍了汉武帝的眼成为刀下亡魂
...个叫做郭解的人,他字翁伯。他是谁呢?司马迁把他列在游侠列传里面,所以他是一名行侠,然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地痞流氓。他的父亲因为是一个行侠而被杀,而他也重复了与父亲相
2023-04-28 13: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