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在两江地区任职时有哪些功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1 09:05:00 来源:戏说三国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于成龙》等让很多人知晓了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清官能吏,他是三晋大地的良士先贤,康熙帝称其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他的一生可用“大器晚成”四字概括,45岁经吏部诠选赴广西罗城任知县,宦海浮沉20年后,官至两江总督。出镇两江是于成龙政治生涯的顶峰,也是其仕宦生涯中所遇风波最多之地。

一、廉吏入主两江

“两江总督”由顺治四年(1647)所设“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一职变革而来,后拆江南省为江苏、江西两省,河南省不再为此总督辖制。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管理江苏、安徽、江西三地行政、军政等事务。能臣廉吏于成龙为康熙帝所器重,成为了“首任”两江总督。

于成龙生于晚明,祖上为官宦之家。青年时期的于成龙本欲以科举入仕,但终明崇祯和清顺治两朝皆科场失意。康熙元年(1662),于成龙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去往满目疮痍的罗城。在罗城任职六年,于成龙一改该地旧貌,罗城出现百姓安居乐业之景。因政绩卓著被广西布政使金光祖(后任广东广西总督)举荐为“卓异”,官升四川合州知州,后又历任湖广黄州府同知、湖广下江陆道道员、福建按察使、直隶巡抚等职。于成龙所官之处,百姓皆传扬其廉洁德行,称赞其善政。

康熙二十年(1681)十二月,江西江南总督阿席熙因渎职被罢官,康熙帝谕令归家葬母的于成龙继任。次年,于成龙安顿家人后,携幼子于廷元赴任。于成龙以廉洁著称,节俭朴素尤甚于常人。传闻,于成龙为暗查两江地区的社会风貌,是坐着一辆毫不起眼的骡子车进入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衙署的。到任后,于成龙又谢绝两江官场为其安排的接风宴,并下令减免一切用以宴会的陈设。其言其行,尽显清廉之性。

于成龙主政两江后,为解民所忧,很快便将其廉政方针下达各地,两江地区在其治理下,社会风貌焕然一新。

二、建设两江多惠政

事实上,于成龙主政两江与治理其他地方并无差别,一如既往地贯彻其清严忠直,勤劳治事的为官之道。虽然只主政两江地区两年,但于成龙在这两年中做了诸多实事,为百姓所称道。

据袁枚《随园笔记》所载,于成龙入主两江后,其所作的第一件事,便是将为害两江多年的大盗鱼壳明正典刑。鱼壳其人,史料无载。但很多于成龙的传记,多将鱼壳与江宁将军赫里(原型为噶礼)联系在一起,认为鱼壳得赫里庇护才横行于两江。民国时期,许指严《十叶野闻》将鱼壳与废太子胤礽、雍正帝等联系在一起,认为鱼壳乃支持胤礽的能人异士,只是由于宫廷斗争而出走江湖,于成龙所杀大盗鱼壳为假借其名之人。这些传闻的真实性不置可否,但于成龙却有编修《弥盗安民条约》28条之事,这对于肃清两江盗贼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扭转两江官场的不正之风,于成龙制定《兴除利弊约》,将实耗、私派、贿赂等15项积弊一一指出,要求各级官员相应改过自新。于成龙以自身为标准,结合两江地区官员实情,制定勤抚恤、慎用刑、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为主要内容的《新民官自省六诫》。为避免懒政行为,他又连续颁布《革秋审陋规檄》《清理狱禁檄》,要求官员积极行政。

两江为文风兴盛之地,但于成龙上任后,发现两江地区学政废弛,童试、乡试皆漏洞百出,对于国家取士极为不利。他的《饬励学政事宜》中列举两江地区科举事业的十三大弊政,并逐条修正弊端。于成龙还时常至江宁各处学馆视察,周济穷苦书生,鼓励生员勤读书。于成龙曾召集乡绅修建虹桥书院,聘请名师讲学。两江学风在其引导下有了很大改变。

除以上种种惠政外,于成龙还有兴保甲、禁养马、禁推诿、禁诬良、禁民惰等政令,他总结了“立保甲法三十八款、抑奢倡俭一百二十句、列举贪恶五十九条、痛恨豪强恶行一百六十句”等材料下发府州县施行。

三、星陨两江美名传

于成龙在两江的惠政,对于百姓而言是幸事,但是对于两江官员而言却是难事。两江地区为清朝财源之地,这也导致一部分官员讲排场、好面子,因而于成龙的廉政措施,开罪了这批官员。他们开始造谣于成龙任人唯亲,在两江地区作威作福,目中无人,更诽谤于成龙已经变质为贪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月,副都御史马世济在江宁督造漕船,部分两江官员向其进谗言。马世济回京后参奏于成龙年老体弱,直言于成龙被中军副将田万候欺骗蒙蔽,其政令多令百姓不满,甚至直指于成龙贪恋权位。吏部核查此奏疏后,上请康熙命于成龙回奏。于成龙已年近古稀,且常年受病痛之苦,听闻此弹劾之后,思绪混乱,上疏请求辞官。康熙帝考虑再三后,坚信于成龙为人,命其任继续镇守两江,又因江苏巡抚余国柱、安徽巡抚涂国相升任他官,命于成龙暂摄两省巡抚。

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久病缠身的于成龙病逝于南京总督衙署,身后仅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别无他物。康熙帝听闻其病逝之事后,言“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

两江百姓在于成龙出殡之日罢市聚哭,家家绘于成龙画像祭祀。于成龙在两江走完了他的一生,他一生廉洁的美名虽在两江地区受到质疑,但最终事实胜于雄辩。于成龙在两江百姓的心中,无疑是正义、廉洁的化身,也正因为他的德行,其美名流芳百世,为万民敬仰。

于成龙在两江地区的两年,反映出“治大省如烹小鲜”的道理,他任职两江总督是后世官员学习的榜样。如其孙于准所言“先清端平生从不讲学,而所行未尝不合于道。”于成龙也无愧于硕儒范鄗鼎的评价,“本朝养士四十余年,得于先生,先生之廉可不谓其尽善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1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你知道吗?《天下长河》中的于振甲并非第一廉吏于成龙
历史清朝初期曾有过两个于成龙,都是康熙时期的大官,均为总督从一品大员,封疆大吏,同名同姓,而且都倍受百姓爱戴,两人年龄相差20多岁,所以有大小于成龙之分。当时有民谣有云:“前于后
2024-09-04 15:26:00
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相比谁的官职更大呢
...衔,为从一品,已经是“一品大员”了。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皆为清代重臣。与此相对应的是,巡抚的品级为从二品,如果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道
2023-05-19 14:52:00
聊聊康熙王朝出现的两个于成龙
...今天我们要讲的同样如此。清代康熙王朝就曾出现了两个于成龙:两江总督于成龙和河道总督于成龙。“天下第一廉吏”两江总督于成龙被屡次搬上荧屏的就是这位康熙称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2023-02-17 15:34:00
清朝重要职位总督与六部尚书的权力与影响
...南洋大臣,权势非常之大,比较出名的林则徐、左宗棠、于成龙。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若是想要中饱私囊,肯定要比中央的尚书们更加容易便捷。在晚清时期,地方总督的权力已经非常之大。在清
2023-11-19 00:51:00
康熙盛世:五位汉臣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功勋
...显了忠诚、廉洁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今人铭记和学习。于成龙:清朝的\"包拯\" 相比陈廷敬的文质彬彬,于成龙则是另一种风格。这位有\"于青天\"美誉的汉臣,被后人誉为\"清朝
2024-05-09 21:35:00
他从县令到一品大员,离世消息传开后满城痛哭
于成龙是有名的清官,被老百姓称为“于青天”,被康熙帝褒扬为“第一廉吏”。此人绝对得名实相副,他做官不带家属。他死时,贵为两江总督,但是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居然没有留下一分钱财产,而
2023-06-27 12:47:00
聊聊清朝八大总督的差距
...总督看起来是平级,但其中的差距却非常大,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想当当不上,云贵总督没人当。清朝八大总督1、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抢不上八大总督中,最炙手可热的就是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
2023-05-16 14:12:00
于成龙:前于后于成佳话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清朝康熙时期,同名同姓的一品大员于成龙:前于后于成佳话《于成龙》话剧海报。大小于成龙雕塑。大于成龙画像。 文\\本刊特约撰稿 金满楼古往今来,同名同姓者司
2023-09-04 16:25:00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口中的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更百姓口中念念不忘的于成龙,于大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于成龙的清官养成记!说到于成龙,我第一次认识他,还是在央视热播剧《于成龙》中。剧中的于成龙
2022-12-26 21: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