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6 21:08: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廉耿介之士,担当任事之官。情怀深沉之子,古今吏者之师。魏晋时期的司马昭曾经就“为官之道”说道,“为官长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自秦皇开制,相传百于年,历朝历代中能臣干吏无数,同样腐败蛀虫也不少。吏治问题自古以来都是摆皇帝面前的一到难题,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一位却是皇帝口中评价最高的一位。他是康熙皇帝口中的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更百姓口中念念不忘的于成龙,于大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于成龙的清官养成记!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说到于成龙,我第一次认识他,还是在央视热播剧《于成龙》中。剧中的于成龙凭借着一身清廉正气,昂首阔步的行走在危机四伏的官场之中,他不惧权贵,为生民立命。被皇帝称赞,为万民所敬仰。历史中的于成龙生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八月二十七日,他是父亲于时煌与原配田氏所生的次子。在于成龙出生不久,母亲田氏就病逝,父亲又取了李氏。在于成龙的成长之路上,与继母关系很融洽,家庭和睦。于成龙从小勤俭节约,恪守孝道。他的祖上从元顺帝至正年间就在朝廷为官,一直到明朝景泰年间,累官至巡抚。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在漫长的一百五十年里于氏家族人才辈出,于成龙也是在崇祯二年参加了科举考试。由于省城太原考场考官公然行贿受贿,徇私舞弊。于成龙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直抒胸臆。结果正榜无名,勉强考取了个副榜贡生。副榜贡生也就相当于备取考生,不算中举,但可以直接参加会试。会试之后,于成龙以父亲年老为借口,辞去做官的机会,回到了家乡来堡村。清朝入主中原后,于成龙致力于应举,但是都不幸落榜,不就长兄于化龙离世,父母以后花甲之年,再加上长子和三子需要上学,一下子家庭的重担就都落在了于成龙的身上,他一边为生活忙碌,一边致力于科举考试,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入国子监学习,结业后准备出仕。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已四十四岁的于成龙不顾众人反对,抛妻弃子,决心要完成清廷交给的任务,于是于成龙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来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当时的广西罗城局势动荡,毕竟天高皇帝远,再加上清廷政权刚刚稳定,茅屋数间,在艰苦的环境下,于成龙迈开了他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果不其然,三年之间就让原本荒凉动乱的罗成变了模样,百姓安居乐业。康熙六年被两广总督金光祖推荐获得广西省唯一的“卓异”,升任湖北黄州同知,在黄州同知任上,由于政绩卓著,被湖广巡抚张朝珍,再次被举“卓异”。康熙十六年,再获“卓异”。升任武昌知府,三藩之乱,紧急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招抚刘浮君匪首,平叛其他叛匪余部。受到湖广总督蔡毓荣的高度褒奖。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仕途平坦的于成龙一路从湖广下江防道道员,福建按察使,直隶总督,皇帝对他非常满意,称赞他为“清官第一”,下赐帑金、御马,并御制诗歌赠送给他,以示宠幸,旋升为两江总督,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十八日,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终年六十八岁。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于成龙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四十四岁出仕,为官数载,终日克勤克俭,嫉恶如仇,惩治贪官污吏,守我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南京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痛哭流涕,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作为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加封太子少保,谥号清端。雍正年间入贤良祠。总结来于成龙的为官之道,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方得士民爱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你知道吗?《天下长河》中的于振甲并非第一廉吏于成龙
历史清朝初期曾有过两个于成龙,都是康熙时期的大官,均为总督从一品大员,封疆大吏,同名同姓,而且都倍受百姓爱戴,两人年龄相差20多岁,所以有大小于成龙之分。当时有民谣有云:“前于后
2024-09-04 15:26:00
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死时家产就一套官服,康熙亲自撰写碑文
...,学子要想做官,为朝廷效力,只能通过参加科举考试。于成龙自然也加入了科举考试大军,但是考了几次都不尽人意,勉强得了个副榜贡生。35岁那年,于成龙又落榜,迫于家庭窘困,为了养家
2023-01-02 21:05:00
于成龙:前于后于成佳话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清朝康熙时期,同名同姓的一品大员于成龙:前于后于成佳话《于成龙》话剧海报。大小于成龙雕塑。大于成龙画像。 文\\本刊特约撰稿 金满楼古往今来,同名同姓者司
2023-09-04 16:25:00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于成龙》等让很多人知晓了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清官能吏,他是三晋大地
2024-06-01 09:05:00
康熙帝亲封于成龙为“天下第一廉吏”,去世时百姓徒步20里相送
...之君树立为官员典范。此人便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大臣——于成龙。于成龙,生于万历四十五年,山西吕梁人士。因为母亲在他出生不久便病故,所以由继母抚养长大。明崇祯年间,于成龙参加乡试,
2023-01-20 22:42:00
聊聊康熙王朝出现的两个于成龙
...今天我们要讲的同样如此。清代康熙王朝就曾出现了两个于成龙:两江总督于成龙和河道总督于成龙。“天下第一廉吏”两江总督于成龙被屡次搬上荧屏的就是这位康熙称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2023-02-17 15:34:00
谁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理。”故此,一辈子能遇上康熙这样的明君,实在是清官于成龙们的幸运。用现在的话说,康熙年间,于成龙是一个全国闻名的老先进,当然,那时候,先进不叫先进,而是叫“卓异”。于成龙第一
2023-12-14 10:06:00
于成龙: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
...这位清朝的第一清官到底是谁呢?一、政绩卓越此人名叫于成龙,是山西永宁州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经四十五岁的于成龙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当时正值战乱,百废待兴,罗城的县
2023-09-07 04:56:00
清朝的周培公、纳兰明珠和于成龙谁的官职最大,谁最受信任?
周培公、纳兰明珠和于成龙都是康熙年间的名臣,这三人中,周培公的出身最为艰难。他的父亲在明末战乱中去世,母亲殉节而亡。这份艰难的经历,让周培公早早懂得人世间的艰辛。后来踏入仕途,周
2023-06-21 14: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