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还于近日入选2025年9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
这部由英雄后人口述的作品,以独特视角、珍贵细节与深厚情感,让杨靖宇将军的英雄形象从历史文献中走出,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红色精神纽带。
家族视角破题,还原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不同于传统英雄传记,《我的爷爷杨靖宇》以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的口述为核心,由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王莹、金华彬两位老师整理。从家族记忆视角切入,书中不仅刻画了将军在战场上的铁血身姿,在-40℃的林海雪原中,以树皮、棉絮充饥,孤身与敌周旋,最终壮烈殉国的全过程,更还原了他生活中的温情一面:与战士同甘共苦,把棉衣、食物让给伤员;创办抗联军校,开设政治、文化、军事课程;创作《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用口琴吹奏鼓舞士气;等等。
书中诸多独家记忆尤为动人!缝在马继志姑姑马锦云衣服里的杨靖宇照片、杨靖宇将军给女儿取名“躲儿”(后改名马锦云)的家庭往事、牺牲后家人历经波折才得知他的下落,这些细节既有历史文献的严谨性,又饱含血脉相连的情感温度,让读者看到书本里顶天立地的杨靖宇与家族记忆中亲切的马继志爷爷马尚德的完整重合。
串联成长、战斗与家风传承
作为一部兼具史料价值与教育意义的作品,《我的爷爷杨靖宇》还收录了多份权威档案,包括:1937年7月25日,杨靖宇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全体将士名义发布《为响应中日大战告满军同胞书》;1940年3月16日杨靖宇笔记本日文翻译档案等。
全书以时间为脉络、“精神”为主线,分为三部分层层递进,完整涵盖杨靖宇将军的成长、战斗与家风传承。
第一部分 “成长轨迹”从“壮志少年马尚德”讲起,记录杨靖宇将军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接触马列主义、加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到投身革命后多次改名的历程,展现其理想信念的萌芽与确立。
第二部分“战斗生涯”聚焦将军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创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运用“半路伏击”“化装袭击”等游击战术打击日寇的英勇事迹,尤其详细记述1940年牺牲前一百余天的绝境抗争经历,还原了东北抗联“血战到底”的斗争场景。
第三部分“精神传承”从将军的遗物(手枪、怀表、桦树皮等)切入,讲述其牺牲经过,再到马家“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的九字家训传承,以及马继志扎根吉林宣讲抗联精神、马铖明在靖宇县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展现红色基因的代代延续。
《我的爷爷杨靖宇》不仅是一部英雄传记,还是一座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桥梁,更是一部激励全社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让杨靖宇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白山松水间走向更多人的心中,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最生动、最温情的滋养;让党员干部从英雄事迹中感受奋进的力量,筑牢信念、信仰之基;让青少年在鲜活的故事里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我的爷爷杨靖宇》入选2025年9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不仅是让我们从英雄事迹中感受奋进力量,更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守护好这片浸润着英雄热血的黑土地。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李易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0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