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以艺术为桥梁,集合中俄美术家作品165件,是吉林省近年来最高水平的美术作品展。
今天要鉴赏的这幅《南泥湾途中》,是石鲁以著名的南泥湾垦荒运动为题材创作的作品。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敌人的封锁和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应紧张,军民生活困苦。为克服这一困难,1943年,王震将军率领三五九旅指战员来到南泥湾,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垦荒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把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南泥湾途中》的独到之处在于,石鲁没有直接描绘垦荒的劳动场面,而是独具匠心地选择了行军途中这一场景,通过山水人物画的手法,将革命壮志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画面自下而上留出一道山间小路,拉开了主体山脉的结构,路上是手持开荒工具、骑行负重的战士。途中山石与劲拔的丛树不仅渲染了画面意趣,还将开赴南泥湾人物的心境和浪漫景致加以叠合与诠释。
画面右侧的山体比左侧更为雄浑,画家苍郁雄厚的运笔皴法传达出“黑、怪、野、重”的率犷意象,山石逐渐朝上,展现出惊心动魄、高亢而激昂的形貌。
左侧的山体笔墨淋漓兼皴带染,与山上树木富有节奏的铺陈浑然一体,同时与中间的行道和右侧的主山相呼应。
画面最上方采用层次分明的淡墨晕染,描绘出连绵旷远的山峦。整幅作品描绘的景致兼具蜿蜒曲折与高耸陡峭之美,画家将墨色与笔力相结合,表现出拓荒队伍进入南泥湾的历史性场景。
《南泥湾途中》与本次很多展出作品一样,都是新中国美术史上将个人风格、民族传统与时代主题完美结合的里程碑式的杰作,既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表达,也是时代共同的视觉记忆。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持续开展到11月30日,欢迎广大书画爱好者、市民、游客前来参观。
展览地点:长春美术馆(长春市南关区华运路111号)
交通路线:可乘坐地铁1号线、轻轨3号线至卫星广场站转乘15/G15到市规划馆站、Z307幸福东路站下车南行200米。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丛鹂锐 文/摄
制作 姜博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