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为新科举人乡试后所设的宴席——“鹿鸣宴”
“鹿鸣宴”是为新科举人乡试后所设的宴席。始于唐代,延续于明清。就像今天高考成绩公布后铺天盖地的宴会一样,古代的学子在科举考试通过后也喜欢举办宴会庆祝,其规格和费用甚至远远高于现代。由于唐代以来科举制...……更多
聊聊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的庆贺宴——会武宴
...畜。”叙述长短不一。”因他在宴会上演唱了《诗经小雅鹿鸣》一首诗而得名。《鹿鸣》作为宴会的主题曲,有送别、励志、礼贤才之意。宋、元、明、清朝均沿袭唐制,送死者到省前,仍须按惯例由郡县或交通部门送别。宴会...……更多
通常说的科举四宴指的是哪四个宴席
...相对的,唐朝时期还有官方组织的宴会,比如文科宴中的鹿鸣宴,提起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句子,实际上这个宴会中的“鹿鸣”二字确实取自《诗经》中的这首诗。《新唐书》中对于鹿鸣宴的...……更多
历史上最传奇状元,因一场火灾高中状元,六天后却离奇去世
...省更是只有四十余人能被选录。乡试中举的举子们享用过鹿鸣宴后,就要动身前往京城参加第二年的“春闱”了(由礼部主持的会试,因每次春天开考,故称之)。会试是科举六场考试中最为重要也最难的一场,历年来未考中会...……更多
...其他诗文雕刻浑然一体,而这两个字均与株洲人罗典重赴鹿鸣宴有关。鹿鸣宴是旧时科举考试后,由州县长官宴请主考官、学政及中式考生的宴会。因在宴会上歌《诗经·小雅·鹿鸣》,故称为鹿鸣宴。在清代,鹿鸣宴设在乡试...……更多
读书人如果赶考没有路费怎么办
...并奏报获准,渐渐形成常例。如湖南长沙府,“生员之就乡试者,旧例有司于七月初择吉祖饯,每名给路费银三两”。四川宣汉县,“自乾隆以来先后置产”以资助考生,并由嘉庆十六年上任之知县徐陈谟制定条规,其中规定:...……更多
聊聊科举同年徐世昌、陈夔龙与陈志喆
...试、殿试同年,邀请大家前来上海重话科举登科时,大摆鹿鸣宴。鹿鸣宴,本为古代一种宴享礼仪名称,语出《诗经·小雅》。唐代,诸州贡士,行乡饮酒礼,歌《鹿鸣》诗,称“鹿鸣宴”。六十年即一个甲子后,如又逢原科开...……更多
穷学生跟老师的女儿订婚,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放榜捉婿”的传统。科举放榜之日,世家大族就会哄抢新科进士为婿。胥偃知道,一旦年轻人金榜题名,就会有许多官家小姐抢着嫁给他。胥偃决定,来个先下手为强,把女儿许配给年轻人。胥偃对年轻人说:“为师有一女,...……更多
科举制度:一场跨越千年的智力角逐
...淘汰率使得科举成为了一场真正的智力角逐。而成为进士后所获得的荣耀和地位,也远非现代任何一个学位所能比拟。进士不仅有机会进入朝廷担任重要官职,还能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尊重。在古代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更多
“从今频往返,归路不辞遥”
...路不辞遥。”此诗为唐维游览位于州城北四十里的那细泉后所赋,从中可见唐维浓厚的田园情怀。南宋时,儋州修成当地的第一部方志《南宁军志》,元代儋州没有重修志书,进入明朝后的一百多年间,儋州也未能修成一部州志...……更多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顺天举人,后以取士不公被罢革;三十八年已卯科顺天下乡试发榜后,因取士不公,人心不服;三十九年庚辰科会试,所中大臣之弟居多,又引起天下士子公愤。经过了这几次教训,康熙皇帝决定要对科举制度,作出一次大的变...……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的变化。根据清朝的科举制度,...……更多
秀才与举人的差别:社会地位与经济福利的对比
...秀才的头衔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考试,秀才之后则是“乡试”,而“乡试”之后就是“会士”成为贡士,而关乎命运的最后一场“殿试”也成为了他们的转折点,如果有幸得到皇帝青睐从此飞黄腾达,再不济也可以改变穷苦命...……更多
...、驻防取中率,蒙古取中率最高,次为驻防与满洲。翻译乡试取中率在童试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蒙古取中率依然高于满洲与驻防。由于宗室的特殊地位,其乡试取中率最高。会试环节,因驻防子弟须进京参试,故将其分别归入满...……更多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夺得状元之名。由于姜宸英素有诗名,且这首诗又是戏谑新科状元,故而很快流传开来。李蟠“饽饽状元”之名,也由京师传遍各地。事实上,李蟠是很有见地的一个人。他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李向阳是举人,父亲李弇也是拔贡...……更多
清朝科考最大舞弊案,24名举人文理不通,18名考官被绞死
...。顺天府科考舞弊案才平息不久,顺治十四年丁酉科江南乡试又出了问题。放榜之后,120人中举,虽然中举的多是江南名士,但取中的举人里面不少是贿赂考官所得,以致放榜后两江议论纷纷。两位主考官在乡试后乘船回乡之时...……更多
从读书人到官僚:清代进士的经济特权与影响
...的经济来源。第一是接受馈赠,收受贺礼。按清代惯例,新科进士录取后都会有一个长假,短则半年,长则一年。朝廷之所有这样的规定,目的就是为了新进士能衣锦还乡。而进士到家后,大部分的时间就在当地去拜客,通过收...……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者太子的老师。在放榜结束后,礼部的官员会领着今年的新科进士出宫游街。在游街的礼制上,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人要走皇帝走得正门出宫,而其他进士则走侧门。同时,在游街时,也是由状元领头,其他人紧随其后。在放榜...……更多
朱元璋在位期间,举人的地位提高,知县一般也是举人出身
...——科举制度,大致分为五个等级:县试、府试、院试、乡试和会试。其中“县试”、“府试”、“院试”,乃系“童试”的三个等级,成绩合格者被称为“秀才”;“秀才”于一省省会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成绩合...……更多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廷更进一步放宽举人应试的渠道,规定“各省举人,无论新科、旧科,凡无匿丧、冒籍、过犯、黜革、罚科等项,均准会试”。改革的结果促成了举人公平应试的机会,但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举人反复投身到会试的备战中,考取进...……更多
...首先在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南诸省举行了乡试。值得一提的是,清军这年五月十五日刚刚占领南京,七日后方捕获南明弘光皇帝,就匆匆在江南省举行乡试,时人记载不乏当地士子被强迫参加的范例,这表明清朝...……更多
古代同学会到底是什么样的
...也成为了一种维持同年关系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明朝,乡试或廷试之后,参与科举的人,都喜欢开会庆祝,其中,第一次的同年会最为热闹。开同年会的时候,都会按照来参加的同年人的年龄编写一部小录,俗称“同年录”,...……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族、皇族成员,面对进士,他们自然是会交好,即便这个新科进士当不了宰相,可当大官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虽然唐代皇帝不喜欢一开始就给状元封官或者安排爵位,可是表面的样子做得非常足,让状元进入了唐代最顶尖的圈...……更多
历史上有17人科举连中三元,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古代科举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由于童试在古代是基层考试,所以其第一名案首尚算不得“元”。乡试才是科举正式考试的开始。乡试是正式科考...……更多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当上秀才后,才有资格继续考试。乡试中了是举人,没中得等上三年再考,当上举人后就可以进京考会试了。 进京后,一场考试要考几天,吃喝拉撒都得在一个固定的小隔间里进行,考生得自备粮食铺盖...……更多
在古代,秀才和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学员即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就可以去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乡试如果被选举了,那么你就可以被称作为举人,那时候举人的文凭就相当于现在我们高中生所参加的会考,会考通过了就是那时候的举人了。举人和秀才的区别就...……更多
在古代,土匪为什么不抢劫进京赶考的人?
...才的称谓,这就像是我们升入初中是的,这样才拥有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通过就是中举。只有成为举人的学子,才有会试和殿试的资格,就像是我们念完初中考高中一样。考举人是在一个省里面与众多的学子对战,难度比我们...……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少帮他举行庆祝活动的人。明清时期,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级别的科举制度在诸多庆祝活动中,有一项非常著名的庆祝活动:“闹五魁”。“闹五魁”是只针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出现的一种活动,指的是放榜...……更多
古代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人是谁
...解元、会元、状元。而“连中六元”又是什么呢?在参加乡试之前,考生必须要先参加县试、府试和院试,而这三场考试又被统称为童试。只有通过院试的人,才有资格去参加乡试。换句话说,县试、府试和院试,就是古代科举...……更多
千年红墙琉璃瓦,这里诞生了举人1.4w+、进士4000+
...现了罕见的“双泮池”景观。“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童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初考试,童生经童试合格后成为新进生员,俗称秀才。秀才须经泮桥入宫拜孔子,叫入泮或游泮。入泮礼中的一个环节就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静音护考,高考加油!祝全国所有考生,前路皆坦途,金榜有题名!
2024年高考倒计时1天!相信那些你认真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少年且踏浪,乘梦越山海,看长路,定不负!愿你们所求皆所愿,前路皆坦途
2024-06-06 19:49:00
为何史书没有兵马俑的任何记载
在中国考古界,兵马俑的发现,那就相当于一枚重磅炮弹。放眼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出土文物能够与兵马俑媲美的,因此,它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024-06-06 19:53:00
聊聊春秋以后的战国时代
春秋以后,又二百五十七年,天下才归于统一。就是从前四七八年起,到前二二二年止,称为战国时代。战国时代的形势,便是春秋时代号称大国的晋
2024-06-06 19:53:00
从晋文公的屡次结婚,看春秋战国的婚姻
说到我国先秦历史,就不得不提晋文公重耳,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在外流亡19年,回国后励精图治,终于成就了一番霸业。此人的婚姻情况也同样精彩
2024-06-06 19:58:00
聊聊中国古代的理财达人-范蠡
(商圣范蠡/图片源自网络)散去的不过是身外之物,收获的却是人们的赞许与贤德口碑有两个成语大家都耳熟能详:第一个是东施效颦
2024-06-06 19:58:00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我们认识了荆轲,了解了荆轲刺秦的故事。荆轲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义士、豪杰,可以说荆轲刺秦这件事成就了荆轲的千古之名
2024-06-06 19:59:00
白起都忌惮的战国名将是谁,可惜死的太早
秦国作为战国七雄当中的赢家,它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是屈指可数的。如果说凭借这样便能让其它国家屈服的话,拿还真是不可能的
2024-06-06 20:00:00
楚国前期的国君有多艰苦奋斗,后期的国君就有多昏庸
楚国,东周是著名的诸侯国。在春秋和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机会一直是最大的,实力也一直很强盛。秦灭六国的时候,有人说楚国最冤
2024-06-06 20:01:00
为何说楚国灭亡,不是楚王无能,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将历史的目光放到战国末期的平舆,秦国和楚国各几十万大军阵列于此,展开了一场关乎楚国生存还是毁灭的决战。相持许久的楚军因战线过长
2024-06-06 20:03:00
聊聊春秋末期大乱斗
古语有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所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秦楚两国是一对不共戴天的死敌。但在春秋中晚期,秦楚之间的和睦关系远远超过古代闻名遐迩的“秦晋之好”
2024-06-06 20:06:00
《山河月明》中恩爱的秦王夫妇,历史上却是悲剧
前言《山河月明》中秦王妃一边当着朱元璋的儿媳妇,一边还给远在漠北的哥哥王保保送情报,不知道后续被发现会怎么样。另外剧中秦王夫妇感情颇深
2024-06-06 20:10:00
为何说宋国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滑稽的位置上
提起宋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宋襄公。宋襄公和敌人讲仁义,楚国人让其让出渡口好列阵,宋襄公居然真照办,结果楚兵渡河以后立即把宋军打得大败
2024-06-06 20:25:00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首《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是毛泽东同志写给著名女作家丁玲的赞美诗
2024-06-06 20:27:00
聊聊秦灭六国之战及其启示
西周灭商,实行封建体制,分封宗室子弟、异姓功臣、圣贤后裔等为诸侯王,建立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春秋近三百年弱肉强食的兼并战争
2024-06-06 20:28:00
楚打宋国,晋国:不准投降,我会救你,但鞭长莫及
晋楚争霸晋楚争霸春秋战国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就是春秋是晋楚争霸,战国是五国联合起来阻止秦国统一,齐国辅佐秦国完成统一
2024-06-06 2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