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读书人如果赶考没有路费怎么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4 20:1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读书人十年寒窗,到了赶考的时候往往因为家境贫困而拿出不来路费,雇不起车船,只能徒步进京。甚至还有因路费而放弃科考的。那么,历史上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呢?

读书人如果赶考没有路费怎么办

科举考试一直被视为“抡才大典”,对这样一个备受朝野关注的全国性考试活动,历代都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尤其是清代在这方面更为重视。

清代一直没有制定针对全国生员颁发乡会试路费的条例。后来一些省份自行捐资,并奏报获准,渐渐形成常例。如湖南长沙府,“生员之就乡试者,旧例有司于七月初择吉祖饯,每名给路费银三两”。

四川宣汉县,“自乾隆以来先后置产”以资助考生,并由嘉庆十六年上任之知县徐陈谟制定条规,其中规定:“每遇乡试之年,合计三年租入,除支用外,合计应试人数,核算全行分给,不准存留。”江苏奉贤县,至嘉庆时“始有宾兴公款,为资助寒士力不能赴省试者设也”。这里只是助贫,而非平均发放。浙江上虞县为解决生员乡试路费,乾隆、嘉庆时均有人捐献田产,呈请督抚批准后,以租税收入作为资助生员乡试路费。

读书人如果赶考没有路费怎么办

嘉庆十三年规定:“此项路费以周寒士,其教职、监生、捐贡,不得一例滥给。”道光七年,又有人捐田,经浙江巡抚刘彬奏准,“永作士子乡试路费”。道光九年,时任湖北武昌府知府的裕谦,鉴于生员“恒虞旅次无资,而向隅兴叹”,倡导所属十州县捐养廉银五千两,发各典商,三年可得息银一千八百两,作为乡试路费。

乾隆统一新,疆后,即允许新,疆生员赴西安参加陕西乡试。乾隆四十二年,新,疆生员黄斌考取陕西乡试第二名,该地方官奏请嘉奖,乾隆帝特谕:“向来云南、贵州举人进京会试,一路赏给驿马骑坐,所以体恤远方寒士者。本年陕西乡试,中式第二名举人黄斌,即系新设迪化州阜康县人,可见关外人文渐盛,殊属可嘉。嗣后嘉峪关以外士子赴西安乡试,及进京会试,并着加恩照云贵之例,一体赏给驿马,以示优恤边陲寒士之至意。”

读书人如果赶考没有路费怎么办

乾隆帝这道谕旨下发以后,礼部遵旨将新,疆生员乡试准驰驿列入《科场条例》。从此,新,疆士子参加乡试或会试即可领取火牌(乘驿凭证),由沿途驿站供应马匹,并有路费银三两。

各省举人赴京参加会试,自清初其即颁发盘费银。顺治八年规定:“举人会试,由布政使给予盘费,安徽二十两,江西、湖北皆十七两,福建十五两,湖南十四两,广西十二两,浙江、河南皆十两,山西七两,陕西六两,甘肃、江苏皆五两,直隶、四川皆四两,山东一两,广东二十两,惟琼州府增十两,每名三十两。”

读书人如果赶考没有路费怎么办

同年又规定:“云南、贵州举人,给予盘费,每名三两,仍给驿马。”其后,广西、甘肃、四川、广东四省的举人盘费银略有增加。嘉庆二十三年,山西巡抚奏称,有驻防镶蓝旗蒙古举人由太原起送会试,应照汉人例,一体给予盘费。

道光元年,鉴于有苗人中举,清政府规定:“苗举人有赴京会试者,即照本省举人例,给予公车银两。”道光二年,为资助旗籍举人会试,准广东于藩库银内借一万两,发商生息,遇会试之年,驻防八旗文武举人,每名除例赏水脚银二十两外,加赏银三十两。

道光三年,又奏准:福建驻防之满洲、汉军举人援广东例,“遇会试之年,每名除照例由藩司给水脚银三十两外,加赏银四十两。这是清代举人盘费之最高额。

读书人如果赶考没有路费怎么办

事实上,即便朝廷不给生员、举人发放路费。生员、举人大多也不会为赶考路费而发愁。毕竟,生员、举人已经获得功名,在当地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本地乡绅和本家族富户也不会袖手旁观。范进中举时的情况,大致就能说明这一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明清时期令人窒息的科举考试
...因此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和待遇了。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读书人皓首穷经也要参加科举的原因了。乡试:每三年一次,各省贡院设考场,考试三场,由于在秋天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是选考举
2023-06-21 13:44:00
范进中举后,他究竟能当多大的官?考不中进士长得帅也能当官
...。受一些现代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我们认为中国古代读书人,起码得中个进士,然后才能去做官。但是,为什么范进只是中举,他就乐得屁颠屁颠的疯了,就被胡屠户称为文曲星下凡呢?中举后
2023-09-26 11:18:00
古代进京赴考,穷书生如何解决路费和食宿?条件比你想的可好多了
...字塔的底部,是遍布全国的院试。每年,无数怀揣梦想的读书人汇聚于此,争夺秀才的头衔。虽说\"秀才\"常与\"穷酸\"画上等号,但实则不然。朝廷为秀才们提供了诸多优待,如免除部分
2024-08-19 11:36:00
明清时期的举人和秀才之间有什么区别
...县府院三级11场考试合格的童生为秀才,也称生员,俗称读书人。优秀者可以入县学府学读书,就是进学。国家政权给予一定钱粮,以支持秀才继续学习。中了秀才,见县官不跪,口称学生。一般
2023-05-15 20:56:00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有交通、嘱托、贿买、关节等弊,问实斩决。”但对于读书人来说,金榜题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有的人心甘情愿为功名奉献一生,还有些人动了坏心思,愿意铤而走险,导致科场案屡禁不止
2024-06-08 16:47:00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说明考生已经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前面一系列的考试。而且读书人总是有些骄矜的,想显得自己矜持些,不想表现得太过急躁。偏偏贡院放榜的官员们,并不会放过这些学子和百姓们的心情,放榜的顺
2024-03-25 16:54:00
话说兴义府试院(下)
...例申送。二是鸦片战争后,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兴义府读书人面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国家危难与民族危机,与广大国人一样投笔从戎者比比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武科举取中名额的比例。自
2024-03-29 07:24:00
古代读书人放到现在都是什么学历
为什么古代文人的梦想就是考取功名,这个功名的分量在古代太重要了,哪怕是最低一级的秀才,也能相当于区县一级下辖实权部门的一把手,大公司的高级白领,大学讲师、教授。秀才清末4亿人口,
2023-08-21 14:25:00
在古代,秀才和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但是秀才也不是你想去就去的,在之前也有很多流程。读书人必须在由县本县知县组织的县试,或者由知府组织的府试上取得童生的身份。接着童生通过“岁试”,就相当于进学了。成为了国家的
2023-04-25 10: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