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16 11:0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岳致呈 李岩松 郭辰昊 陈晨

初夏的费县,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微香。登上686.2米的大青山,绵延山峦间,一碧千里的树木覆盖着起伏的沟壑。

84年前,这里曾回荡着无数青春的呐喊——1941年冬的大青山突围战,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 “抗大”)第一分校学员为主体,谱写了山东抗战史上悲壮而英勇的篇章。六千儿女的生死突围

大青山坐落于蒙山东麓,地形复杂、山势陡峭,是费县、沂南、蒙阴三县交界处的最高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山东分局、省战工会、八路军第115师司令部、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社等重要单位驻扎于此,成为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与精神堡垒。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大青山

“抗大一分校5000余名学员中,能持枪战斗的仅600人,多为第五大队军事干部。”中共沂南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刘英介绍,1939年11月,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培南率队从太南出发,跋涉3000余里,于1940年1月抵达沂南孙祖、东高庄一带。“与山东本地的抗日军政学校合并后,学员规模达5000余人。”

学员们住的房子,是乡亲们腾出来的。“我爷爷说,那时候天冷,冻得人缩脖子,妇女们坐在油灯下纳鞋底、缝棉衣,针脚里全是劲儿。”东高庄村党支部书记麻厚波笑着告诉记者,“粮食不够,就各家各户你一碗我一瓢地凑,硬是让学员们能吃上热乎饭。”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村抗大一分校旧址

1941年11月初,日军调集5万余人,开始对沂蒙山抗日根据地进行近两个月的“铁壁合围大扫荡”。根据地军民团结奋战,粉碎了敌人的合围。11月29日,抗大一分校奉命返回大青山地区恢复教学。同时,八路军115师准备于绿门山一带打击敌军。为保证机关安全,命令非战斗人员向大青山地区转移。

11月30日拂晓,来自八路军第115师后方机关、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等千余名转移人员抵达大青山东北地带时,不慎误入敌军伏击区。“被围人员多为非武装人员,敌人配备重炮、装甲车,而我们的学员手里最好的是缴获的‘歪把子’机枪和自制手榴弹。”费县县委原党史研究室主任张乃军感慨道。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张乃军讲述大青山突围战细节

“危急关头,周纯全果断指挥五大队和警卫连抢占有利地形,顽强阻击敌人。在掩护下,被围军民迅速向西突围,进入大山深处。”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的沙盘前,张乃军的手指划过陡峭的山脊。“数千人的队伍奋力越过黄草关河,向塔山方向突围,最终得以脱险。”

少数人的牺牲换取了绝大部分人员安全突围。张乃军望着沙盘,轻声说:“他们用青春赌明天,赌赢了。”用生命堵住敌人枪口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内,生锈的步枪、染血的绑腿、带缺口的刺刀,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从凌晨到黄昏的惨烈厮杀。掩护突围的战斗中,五大队二中队打得异常艰苦。

指导员程克带领40多名学员,在大青山梧桐沟北的一个山头,阻击从北面进攻的敌人。任务完成后,程克带着剩下的17个学员边打边撤。“子弹打光了,就搬起石头砸。”张乃军的声音沉了下去,终因寡不敌众,18位勇士壮烈牺牲。“后来找到程克时,他嘴里还咬着个日本兵的耳朵。”

“突围途中,山东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双腿负重伤,让警卫员带同志们先走,自己用最后一颗子弹殉国;他的妻子辛锐怀着身孕,为了不拖累战友毅然拉响手榴弹。”沂南县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左安华的声音带着哽咽,“这对夫妻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大青山。”

纪念馆内,一个特殊的展柜前总围着驻足的参观者。展柜里陈列的78件物品,全都来自当年大青山突围战的幸存者傅泉。这位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老战士,老家远在河南巩县,却把一辈子的情感深深扎根在了沂蒙山这片土地上。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傅泉所捐赠物品

“我和傅泉是多年的好友,他每次回费县,都会提前打电话告诉我。” 张乃军回忆,“他每次回来,都会带着鲜花去战友的墓前祭奠,一边流泪一边念叨:‘我是傅泉,现在都当爷爷了。你们要是在,也该抱孙子了......”

从1992年到2018年,傅泉曾14次重返大青山。“他最后一次来,拄着拐杖,还在唱当年的歌。”张乃军说,2023年,家人按他的遗愿,把他葬在了这里,“他说,要陪着没能看到今天的战友。”

正是这样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为大部队突围争取了关键时间。“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保存了山东抗战的有生力量,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抗争精神。” 张乃军的话语坚定有力。穿越时空的精神密码

6月中旬,走进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村,老人们坐在马扎上惬意地晒着太阳,妇女们排练红色情景剧的声音整齐划一。阳光照射到抗大一分校旧址的石碑上,发白的字迹镀上一层光晕。东高庄村党支部书记麻厚波望着精心打造的实景数字生活剧场感慨:“当年抗大学员居住的地方,如今成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课堂。"

也正是在这里,歌曲《跟着共产党走》诞生了。“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一首歌57个字符,如何化作穿透百年风雨的不灭光芒?

中共沂南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刘英介绍,时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9周年,受中共山东分局委托,大众日报编辑沙洪和王久鸣共同创作了《跟着共产党走》。“两人在看护庄稼的窝棚旁开始创作,沙洪先作词,王久鸣再谱曲,每人只用了10分钟。”那一年,王久鸣22岁,沙洪27岁。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刘英讲述歌曲《跟着共产党走》创作细节

刘英哼着调子,“那时候抗大学员们天天唱,老乡们听着听着也会了,田埂上、场院里,到处都是这歌声。”1949年开国大典上,军乐队奏响了这首歌,其中一句歌词由“年轻的中国共产党” 改为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声里的劲儿,一点没变。

八十余年后,当游客在东高庄的实景数字生活剧场里再次听见那熟悉的旋律,纷纷起身伫立。时光浩荡流转,而歌曲所承载的力量,依然在人们心中共振。

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前,左安华正擦拭着碑上的名字。

“这上面有名字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烈士,连家乡在哪都没人知道。”左安华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帮烈士寻亲,目前已经有30多位烈士‘找到’了家乡。以后,我们还会一直找下去。”

大青山不语,却见证着青春的力量永远滚烫;沂河水长流,正吟唱着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那些在战火中永远定格的年轻身影,已化作大青山巅不灭的星辰,永恒地照耀着后来者前行的征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7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大青山突围战:山东抗战史最惨烈悲壮的战斗
...混成第10旅团及周边各据点日伪军5000余人,对位于临沂的大青山地区进行“清剿”。当时,抗大一分校及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八路军115师机关等近6000名非战斗人员,不慎落
2025-07-09 11:53:00
薛庄镇马头崖村
...村耕地面积1320亩,果园面积4600亩,山林面积12360亩,是大青山胜利突围战旧址所在地。马头崖村自然生态优美,山林资源丰富,板栗种植面积达2800亩,素有“板栗之乡”“
2024-05-26 08:08:00
精灵奇遇记·内蒙古|青山绿水间传来呦呦鹿鸣
漫步在7月的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之所及,只见远处成群的麋鹿或在捡食水草,或在湿地的水塘中舒服地泡着澡。 时间回溯到2021年9月,来自北京麋鹿苑和江苏大丰麋鹿
2023-07-09 15:01:00
尚义县打造“多彩大青山”文旅新名片
...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史惠英)“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尚义大青山系列活动启动暨4A景区揭牌仪式”于6月18日上午在大青山国际旅游风景区玻璃桥北广场启动,这标志着尚义县景区建设的整体提
2024-06-19 18:34:00
红色印记·其时有我|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弘扬斗争精神
...东频道2011年,已是85岁高龄的抗大老战士傅泉第十次重返大青山,写下了 “在我百年后,魂归抗大林,守护大青山,永做沂蒙人”的诗句。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是革命老区,罗荣桓、徐向前
2024-10-04 12:00:00
畅游草原天路 乐享21℃夏天!尚义大青山系列活动启幕
...城广厦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尚义大青山系列活动启动暨AAAA景区揭牌仪式,在大青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举行。图为6月18日举行的尚义大青山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陈
2024-06-18 18:36:00
大众网记者 韩鑫 日照报道6月6日,2025中国·五莲第九届大青山太极拳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富强路新闻发布厅举行。五莲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兆博,五莲县教育事业发展中心副主
2025-06-09 10:55:00
李占飞委员: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大青山国际旅游新名片
...板,倡导‘在返璞归真处运动、于悠然山水间觉醒’,让大青山成为‘精神家园,运动港湾’。”李占飞通过配套设施建设倾力打造“绿色尚义,生态大青山”旅游品牌,使大青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在
2024-01-20 16:38:00
...分行组织该行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赴临沂市费县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该行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先后参观了“抗日烽火,燃遍沂蒙”“浴血青山,胜利突围”“蒙山
2023-10-11 11: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