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古语有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所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秦楚两国是一对不共戴天的死敌。但在春秋中晚期,秦楚之间的和睦关系远远超过古代闻名遐迩的“秦晋之好”。那时,秦国正与晋国为争夺河西而战。为了牵制晋国,秦国遂于楚国结盟。晋国为了牵制楚国,又与远在太湖流域的吴国结盟。那时,吴国还没有步入夫差时代。
在春秋早期,晋楚博弈一直是当时的主旋律。北上扩张的楚国逼近了黄河流域的周王室以及宋、郑、鲁等中原诸侯,晋国做为当时的大国,从晋文公时代起就曾联合中原诸侯合力抵抗楚国北上。其实抛开晋国的勤王口号,早已觊觎中原沃土的晋国不过是想找一个扩张势力的借口。所以,在晋楚争霸期间更是爆发了激烈的四大战——前632年的城濮之战(晋胜)、前597年的邲之战(楚胜)、前575年的鄢陵之战(晋胜)、前557年的湛阪之战。此外,还有七次小战(晋国六胜)。
在湛阪之战中,晋国再次击败楚国,并第三次攻入楚国本土。表面上看是晋国强压楚国一头,但是晋国国内六卿专权已经渐入白热化,并极大地牵扯了晋国的精力。同时,位于晋楚交锋、拉锯地带的中原各国连经战火之苦,也是疲困不堪。公元前546年,由宋国出面便促成晋、楚之间的弭兵大会。所以,战后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国便举行了弭兵之会,晋、楚两国被奉为共同霸主。
其实,按照楚国的山河广袤之强,虽然晋国胜出率颇高,但是楚国与中原联盟国对战数百年,大多数交锋是占优势的。所以,为了牵制楚国的精力。前584年,晋国便派申公巫臣前往楚国后方的吴国结盟,并教给吴国人车战,步战之法。于是,吴国便开始逆转劣势,并利用其与中国诸侯争霸之机连续击败楚军,逼近了楚国龙兴之地——江汉平原。公元前506年,吴军于柏举之战击败楚军,攻破了楚都郢。当然,这种纵横捭阖的手腕楚国也是十分精通的。联秦抗晋便是楚国的手段,而且秦楚结盟也是二者求之不得的。
早先,即公元前627年,秦晋崤之战结仇后,两国就开始了频繁的交战。但是几战下来,不占地理优势的秦国屡次败北。于是,秦国便转而与晋国的对手楚国结盟,以削弱晋国向秦国投递的兵力。随后,秦楚两国开始了长达300多年的“秦楚之好“。这就是为何公元前506年,面对申包胥的请求,已经被晋国挤压很惨的秦国还是派兵帮助楚国复了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