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宋国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滑稽的位置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6 20: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为何说宋国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滑稽的位置上

提起宋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宋襄公。宋襄公和敌人讲仁义,楚国人让其让出渡口好列阵,宋襄公居然真照办,结果楚兵渡河以后立即把宋军打得大败;而宋襄公自己也被对手一箭射穿了大腿,不久就破伤风“给木偶窝”了。这也成为近3000年来在军事史上堪称排名第一的搞笑事件。而春秋战国时代的宋国能出现宋襄公这样的奇葩,其实绝不是偶然的。因为纵观宋国在历史上的种种表现,可以说是把奇葩行为从头做到了尾。似乎长达829年的宋国史,主要就是用来搞笑的。宋国的历史相当长,几乎和周代一样长,从商朝灭亡一直延伸到了公元前286年。而且宋国在周代诸侯国中非常特殊。其政Z地位高得吓人。也就是说,宋国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滑稽的位置上。为何这样说呢?

为何说宋国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滑稽的位置上

首先宋国本身是由商代王族和大贵族的主要遗存构成。一般来说,不论宋国建立前还是灭亡之后的四五千年的历史上,一旦一个朝代被后来者取代,那么新朝代对前朝的各种残余势力很少有特别客气的。也就是新朝代一般都要担心前朝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比如到了近现代,仍然有宣统3天的复辟。因此大多数朝代对前朝都是以打压甚至是直接扫灭为主。不过周朝在历史上非常特殊。周人以黄帝正统后裔自居,而事实上也基本如此。周人仅仅还是周原上的一个边陲小邦的时候,就有“宽仁”的名声在外,大大超过周人的实际实力。比如商代上层包括商王都喜欢拿活人祭祀。甚至搞著名的炮烙之刑。商代一个贵族挂了,往往用几十个奴隶来殉葬。如此残忍,早就习以为常。商王都如此,那么下面的大部分地方诸侯自然是有样学样。

为何说宋国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滑稽的位置上

从来不把奴隶和战俘当人看。但是周人自古就没有人殉的习俗,对俘虏也尽量地“以德服人”。因此周人很早就名声优异。可算是是当时整个天下的一股清流。也正因为如此,商王对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的周国并不放心。后来干脆把周人的首领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招到朝歌,放在自己眼皮底下长期囚禁并迫害。商纣王一直想杀掉姬昌,但是此人名声太高;而且商王室内部不少贵族也反对这样做;一直犹豫不决。到后来周人不断壮大,联合各地诸侯对商纣王偷家成功。期间大批商朝奴隶阵前倒戈,与周人对人仁厚的名声流传有直接的关系。武王伐纣成功之后,仍然延续了待人仁厚的基本特征。除了大封子弟和功臣,以及一起出兵的诸侯之外,居然基本没有打压前朝的残余王族和贵族,反倒给予的待遇好的惊人。

为何说宋国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滑稽的位置上

也就是把商纣王的亲叔叔,微子封到了商朝的故都商丘,成为宋国。宋国享受公爵待遇,而且不算是周朝的臣子,只算是周王的客人!要知道周公被封到了鲁国,也不过是侯爵的待遇。也就是说周代分封的自家子弟,最高就是侯爵而没有公爵。自家的朝代灭亡了,不但没有受到清算,而且还被戴上了一个名义上的特殊高帽。这就让宋国人从上到下都有些飘飘然找不着北。国君中出了宋襄公这种奇葩就一点不奇怪了。其实不但宋国贵族,就是宋国平民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中也是高频率被调侃的对象。比如著名的成语“守株待兔”就是笑话全体宋国人的。而宋国人并没有因为外人的玩笑式风评,就改变经常自我感觉良好而又现实中又经常吃大亏的“民ZU”特征。宋襄公的闹剧之后,宋国人明显没有接受教训。

为何说宋国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滑稽的位置上

春秋中后期晋楚争霸,而宋国正好夹在中间。而当时受两大势力夹板气的诸侯国并不算少,比如郑国、曹国、陈国等都是这种情况。这些中小诸侯国面对两大“超级大国”的或拉拢或打压,基本都是墙头草式的操作以尽量保全自身,甚至同时准备两份相同的礼物分别放在北门和南门。晋兵从北门来了就送北礼,楚兵从南门来了就送南礼。唯独宋国人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只一边倒地投向晋国。最终被楚兵重重包围。而晋国也怕楚兵势大,不敢直接去解宋国之围,但是却派遣了一个使者去对宋国人说:你们一定要坚持到底,我大晋国的援兵马上就到!宋国人居然真信了。结果被楚兵整整围困了一年,都城内到了易子而SHI的惨状,到最后还是一个晋兵都没来。如果认为宋国的搞笑而又残酷的历史,

为何说宋国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滑稽的位置上

到这里就终结了,那么又OUT了。延续了800多年的宋国的灭亡过程,同样近乎闹笑。战国中后期,宋康王(此时已不再满足公爵的称呼,直接称王了)“行仁政”,宋国突然“强盛”起来。公元前286年,向东击败齐国、向南击败楚国、又向西击败魏国。结果齐、楚、魏三国都害怕了。只能联手灭宋,彻底瓜分其领土。因此宋国连灭亡都这么有喜感。宋国之所以如此从头闹到尾,很大程度上和当初周王室给予其与真实实力极不相称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而宋国本土处于黄淮海大平原上,土地肥沃却从来无险可守;物产丰饶为他国所长期觊觎;处于大国争夺的前沿夹缝之中,却一根筋地只投靠其中一方,不知灵活自保。所谓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很多现实状况,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上早就充分展示过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酒文化:贯穿古今的礼仪与政治
...,商纣王就有“酒池肉林,夜夜笙歌”,嗜酒后来就成为周人否定殷商的第一罪状。可是周人对酒也是情有独钟的,在“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中,最重要的祭祀和征战,往往都会有酒相随,周人的
2023-10-23 08:23:00
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为什么不能成为“一超”之国?
...此侯国也,殷爵列三等”,也就是说莒国的历史渊源要比周人分封的那些诸侯国要久远得多,甚至本身就是跟起源于岐山的周人本属同时期,甚至更要早于周人。周人要把莒国认定为心腹大患,在其
2023-08-01 16:44:00
魏国跨越赵国灭中山国,赵国为何不反对?
...得到东周诸侯的尊重。中山国位于晋国东北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春秋时期中山国最大的敌人就是晋国。两国激战数百年,中原大国晋占上风,中山被压制在晋北。但中山国也牢牢守住了自己的
2023-05-06 13:16:00
...东夷了,他想,不过朝歌城里还留下了不少师氏的族兵,周人的叛军不足为虑。少顷,原野尽头响起了雷鸣般的马蹄声,军阵前的奴隶们开始慌乱起来。定眼看去,只见数百辆战车朝己方的军阵直冲
2023-10-24 17:02:00
聊聊周朝的奠基人姬昌
...侯之长,实则软禁了一段时间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周人葬季历于楚山。季历死后,姬昌继位,是为西伯昌。《唐语林·文学》记载:“姬昌好德,吕望潜华。城阙虽近,风云尚赊。渔舟倚石,
2024-06-08 16:36:00
齐国征讨范围有多大
...棣,如果以今山东滨州无棣为准,正好在黄河与济水中间位置。如果以今河北沧州盐山为准,也距古黄河出海口还有一段距离。可见西周并不希望齐国过度扩张,势力范围向北拓展太远。 礼乐征
2023-11-10 11:18:00
周武王灭商用了什么“下三滥”手段
...土的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文丁杀季历,(帝乙)二年周人伐商”。文丁是商纣王祖父,而季历则是周武王祖父。文丁死后,纣王的父亲帝乙继位,周人再次发动进攻,但被商军击退。到商纣王
2023-01-14 12:27:00
历史上的姜子牙一生,不如神话这么玄乎,也是商亡周兴的头号功臣
...当时周国的得力盟友,周文王的祖母太姜就是吕国公主,周人祭祀的始祖后稷之母姜嫄,也出自吕国的同宗有邰氏。吕尚一直以吕氏相称,应该本身就是吕国人,与周文王从小就认识。吕尚作为吕国
2024-06-21 16:42:00
浅聊商纣王的祭祀改革
...纣王的宠臣费仲,把这些礼物送给了纣王。纣王一看,这周人还挺听话的。于是就把姬昌给放了出去,还任命他为西伯侯。在羑里的时候,姬昌也没有闲着。他把伏羲的先天八卦给推演成了后天六十
2023-07-17 08: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