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遗民录》:不为人知的遗民传奇
...著史,怀念故国。这些不肯为清朝效力的读书人,就是明遗民。其实,每个朝代灭亡之后,都有忠于前朝的遗民,宋元明清皆是如此,只是相对而言,明遗民留下的历史印迹更多,让后人对于明末甲申之变的社会剧烈变动,能有...……更多
吕留良案:一个明朝遗民的传奇故事和对清朝统治的挑战
...常与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黄宗羲、黄宗炎、高斗魁等明朝遗民借古讽今,谈论天下大事,直击胡虏窃国的痛点,不过,由于吕留良高超的文学水平,清朝统治者虽知其人乃明朝遗民,但始终苦无把柄将其治罪。 而当时的吕留良...……更多
明朝灭亡379年,此国仍有16万人自称大明遗民,崇祯忌日集体痛哭
...统治。而在明朝灭亡后的379年,仍有16万人自称是明朝的遗民,他们还会在崇祯皇帝忌日那天集体痛哭,以表哀思。自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之日起,民间就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革命者,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终结...……更多
天下人无不怀念元朝,可见朱元璋有多么天怒人怨
元朝灭亡后,遗民很多,主要原因是元朝统治宽松,社会各阶层受益,尤其是相比于朱元璋断子绝孙的恶毒统治而言。朱元璋统治期间,士大夫不是被杀就是抑郁,文明大幅倒退,老百姓的起义则此起彼伏,天下人无不怀念元...……更多
...渐由乱而治;民族关系上,大规模的抗清斗争已经过去,遗民们鉴于恢复无望也由抗争转而徘徊和分化,满汉矛盾渐趋缓和;文化上,满汉文化由冲突而调融。经过顺治时期(1644-1661年)18年的军事征服,至康熙元年(1662年)南...……更多
...学馆”为轴心的易堂学派。 魏禧与侯、汪二人同为晚明遗民,但是与他们不同的是,其余的两人,都参加了科举,走上了仕途,为清朝廷所用。唯有魏禧,一直没有参加科举走上仕途,并且一直以晚明遗民的身份,活跃在当时...……更多
如何正确理解明清鼎革之际贰臣与遗民的身份认同呢
...绍武、永历等政权。由于南明各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南明遗民的抗清运动注定会走向失败。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矢志抗清的忠贞之士,他们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伟大精神做支撑,在中国历史篇章上写下了...……更多
...看,顺治时期(1644-1661年)是满、汉文化剧烈冲突、明遗民激烈抗争的时期。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为压服汉人的反抗和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展开了残酷的军事征服,推行野蛮落后的民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凸显为清初社会的主...……更多
...结果就是将英宗塑造为功过参半的中主。清初,官方与明遗民等修史主体评价英宗时都沿用了中主说,但英宗形象呈现出恶化趋势。明代私修史书对英宗的间接批评源于对宦官王振的抨击。这最早出现在“土木之变”后百官弹劾...……更多
毛文龙:明朝辽东传奇大将,游击战术扰乱后金
...领士兵两百,携米五百石,海船四艘,前往河东等地招徕遗民,恢复疆土,毛文龙从三岔河口出发,便陆续收复了鹿岛、长山岛、小长山岛、色利岛、章子留岛、海洋岛、王家岛等众多岛屿,让明朝疆土扩大几百里。明天启二年...……更多
大明最后一位遗民阎尔梅,的坟墓为何是方形的?
...寄托他的深情故国之思。公元1679年,大明王朝最后一位遗民,77岁的阎尔梅,在一个冷雨敲窗的凄清冬夜,抱恨而终。去世前,阎尔梅为阎氏后人留下遗嘱:吾百年之后,尊汉制依明俗,筑方坟。墓不立碑,不注大清年号,以干...……更多
...史书中被淡化,甚至被忽略。大夏国灭亡后,部分大夏国遗民为了躲避明军的追捕,逃往了海外。他们来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在东南亚,大夏国遗民主要定居在越南、泰国、缅甸等地。他们保留了自...……更多
...》馆,期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争取敌视朝廷的才高名重之遗民与其合作。此一时期,清朝大局亦发生甚大变化。政治上,在此前确立的对全国统治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初步呈现出稳定祥和的盛世气象;经济上,封建...……更多
吴三桂的失败:权谋的局限与家族情感的矛盾
...三桂在起兵初期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试图借助明朝遗民的力量。然而,他的行为过于恶劣,弑杀永历皇帝使得明朝遗民不信任他。在局势对他有利的情况下,他迅速抛弃“兴明讨虏”的旗号,自立为帝,建立“大周”国。...……更多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儒者与民族气节
...斗争。这一时期他和好友归庄组织了惊隐诗社,以“前朝遗民”“优游文酒”为遮掩,积极从事抗清动员活动,结识的人物多是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比如王略,万寿祺等。顺治十四年,顾炎武七年内六次凭吊明孝陵,表达思念...……更多
...融到整合的历史性衍变。在这一文化演绎的进程中,“明遗民”具有核心影响并发挥了制约作用。本文从遗民的角度,透过遗民与满、汉文化关系的互动,去观照清初社会秩序的重建和满汉文化的整合,以冀对清初历史有全新的...……更多
牙璋的秘密:揭示夏朝遗民的迁徙路径和祭祀传统
...迁徙路线有重叠的部分。所以三星堆人,很可能也是夏朝遗民的后裔!第三条路线则是由中原地区经湖北传到湖南。这部分人,可能是二里头文化四期遗民的后裔。最后一条则是由湖北传入福建西北部,再传到福建沿海地区。这...……更多
西周灭亡后,被抛弃的30万周人去了哪?考古首次发现周遗民去向
...大多数王畿内的周人都无力随同东迁,成为被平王抛弃的遗民。那么这些人有多少呢?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杨东晨根据周制100里内5万人计算,得出周遗民人口数在30万以上。 根据《史记》记载,在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7年...……更多
吴三桂错杀明永历帝朱由榔,成为他人生的最大败笔
...响应者平平,没有得到广大反清复明人士(更多的是明朝遗民)的支持和拥护,以致起义失败。败因虽然很多,但大唐认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吴三桂杀了永历帝,让反清复明者,失去了对他的信任与支持,这些明朝遗民...……更多
聊聊东吴遗民拥护司马睿之谜
东吴遗民那些事儿:为啥拥护司马睿,不复国呢?“王与马,共天下。”--晋代谚语话说西晋灭亡那会儿,北方那叫一个乱啊,五胡十六国打成一锅粥。司马睿一看这架势,赶紧带着一帮人跑到南方,建立了东晋。可奇怪的是,...……更多
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复仇金国有多狠
...掠,中原之地沦为外族统治。民族的耻辱感深深刻入北宋遗民的心中,他们流离失所,怀念故国。二、南宋残喘,韬光养晦靖康之变后,北宋宗室赵构在南方称帝,是为高宗,建都杭州,史称南宋。然而,南宋处境极为艰难。金...……更多
司马迁为什么会说匈奴是夏朝遗民
...个重大历史遗迹都进行详细考察。可以说,“匈奴是夏朝遗民”的观点,也是他历经多次寻访后得出的结论。虽然这个观点,只是司马迁的一家之言。但哪怕在司马迁动笔写《史记》前,“夏人北迁”的说法,就曾流传极多。比...……更多
战国时期的独特存在:卫国如何在秦朝后延续十余年?
...重要屏障。由于康叔年龄尚小,周公旦害怕他镇不住商朝遗民,于是专门为他举办了隆重的就职典礼,以示威重;又担心他抗不住治国重任,特地编写了《康诰》、《酒诰》、《梓材》等文告,将治国安民方略倾囊相授。康叔封...……更多
召公燕国从何而来
...国武庚溃败北奔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后,为了安抚殷商遗民,曾命商纣王之子武庚(又名禄父)留居殷都朝歌,继续统领殷地、奉祀商嗣,只是将他的地位降为诸侯。为了防止武庚叛乱,武王在原商朝王畿内又加封了邶、墉、...……更多
朱三太子的传奇:折腾清三代皇帝近百年
...”已经一百多岁,到热带地区颐养天年,倒是一件让明朝遗民欣慰的传闻。可惜思念前朝的遗老也纷纷故去,“朱三太子”又实在是年纪太大,力不从心,他后来放弃了对乾隆的纠缠,隐于故纸堆里。且慢!话说乾隆吃了长生不...……更多
从仁义到战败,揭秘宋襄公的春秋争霸之路
...国君为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国都在商丘,宋国多为殷商遗民。宋襄公在位期间,干过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分别如下:一、公元前652年,宋桓公(宋襄公的父亲)病重,按照周礼,桓公去世,襄公作为嫡子理应继承王位,可是...……更多
清朝一直延续到了1993年,这群清朝遗民的结局如何
在网上,存在这样的一种说法:那就是认为最后的一支清军,是在1993年被消灭的。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清朝于1912年覆灭,在1917年有过昙花一现的复辟,之后便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而1993年已经是当代的光景,那么,为什...……更多
朱三太子:清朝80年未解之谜,一位皇族引发的历史风波
...能够相信朱慈烺的身份,给予恩养,或许就能够化解明朝遗民的不满情绪,避免日后\"朱三太子\"事件的频发。但是清廷偏偏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这无疑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三、神出鬼没的\"朱三太子在崇祯的皇三子和四...……更多
西夏亡国后,党项人的命运如何?
...的称呼,从语言上分析和藏文记载,道孚人就是古代弭药遗民,而木雅人即西夏遗民。 ……更多
秦朝覆灭,为何老秦人没有复国
...起义军们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造反。在每个朝代中,前朝遗民造反复国的行为是最令皇帝头疼的,就如同现在的恐怖组织一样,令世界各国都气的牙痒痒,但却没有任何办法。那为何我们没曾听说过秦朝遗民造反的事件呢?在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⑤:寻找跨越600年的戏剧符号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1: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⑥:屯堡民俗里的江南密码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2:00
张金星:为寻野人深入深山27年,三次离婚坚称不后悔,后来怎样了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yòu)夜鸣”。早在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就已经写下也野人的踪迹,风雨交加的夜里,传来野人阵阵幽鸣
2025-02-20 15:58:00
张爱玲身价不菲,为何宁把遗产送邻居也不接济弟弟?实情令人唏嘘
“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看得淡一点,bai伤的就会少一点,时间过了,爱情淡了,也就散了。”——张爱玲提到张爱玲
2025-02-20 16:06:00
原创“好马不吃回头草?”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所在
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经历了无数的年代沉积,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能学习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俗语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5-02-20 16:13:00
他是太平军中值得佩服的人, 曾不畏强权顶撞天兄, 舍出性命救三军
文:小佛太平天国中有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些人是臭名远扬,一些则是美名远扬,要说值得人佩服的,小佛认为当数石达开和陈玉成
2025-02-20 16:14:00
这位君王是历史上让香料改名的典范,因为他让香料名称成趣谈
石勒,我们中国十六国时期的一位君王,他和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般都是起点极低,从奴隶的身份一路逆袭最后成为了统一我们北方大陆的君王
2025-02-20 16:18:00
文物专家最佩服的“造假大师”,曾令他们损失90万,至今都是笑话
古董界的水的确是深的可以,就算你是什么文物专家或者说有什么几十年的收藏经验的收藏家,但是放在当下的古董界去混,你都会被经常骗
2025-02-20 16:20:00
十岁时对表姐一见钟情,婚前约法三章,婚后却率先违约
她的爷爷是晚清重臣盛宣怀,盛家在当时不仅是豪门望族,盛宣怀所积累的财富更是足以称为全国首富。虽然家境殷实,但是她的婚姻却充满了坎坷
2025-02-20 16:32:00
真实的明朝疆域变迁地图:完整展示明朝276年的疆域变化
目前,在网上流传着许多明朝的地图,大多数都不能客观反映明朝疆域的真实情况。目前流传最多的明朝地图时谭其骧的版本,但是谭老的历史向来以地图开疆闻名
2025-02-20 16:43:00
阳谷县“武都头”放到现在是个多大的职位?原来武松这么低调
说道水浒传中的人物,自然就得提一提打虎武松了,毕竟武松这位角色塑造的可谓是非常成功,因此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武松在水浒中
2025-02-20 16:45:00
中国最后的裹脚女性:15岁靠“三寸金莲”嫁入豪门,丈夫喜欢得紧
作为炎黄子孙,每个人对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都是满心的自豪,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中并非没有杂质,有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华
2025-02-20 16:47:00
乾隆的弟弟弘昼,一生多次上演活出丧,到底是装糊涂还是真荒诞?
弘昼是乾隆的弟弟,当年乾隆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兄弟两人之间就发生了很多故事,让乾隆对这个弟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再加上弘昼身份的特殊性
2025-02-20 16:48:00
石虎自称艺术风格超越毕加索,无奈无人能看懂,却被专家嘲讽胡闹
喜欢画画的人,对于毕加索这个人物绝对是非常数字的,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的画家,而且还是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
2025-02-20 17:04:00
姜青青:鹫岭望海潮
本文导读:飞来峰上依然可以听见大海深处的潮声飞来峰并不巍峨,也不峭拔,它就是灵隐寺边的一座小山,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025-02-20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