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弘昼是乾隆的弟弟,当年乾隆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兄弟两人之间就发生了很多故事,让乾隆对这个弟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再加上弘昼身份的特殊性,乾隆对这个弟弟还是比较重视的。
想必弘昼也看出了一些端倪,所以在乾隆登基后,弘昼就变成了清朝历史上最为荒诞的王爷之一,在常人看来,弘昼就是一个荒诞到极致的人,可是只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弘昼的处境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荒诞的弘昼也实属无奈。
亲眼目睹了弘时的悲剧
弘时、弘历(乾隆皇帝)以及弘昼三人,是雍正在世时有资格参与储君之争的最佳人选,不过雍正因为自己亲身经历了九子夺嫡的残酷斗争,不希望自己的儿孙再卷入到极度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因此雍正登基之后,就做出很多事情以表明自己选好弘历当接班人的决定。
满朝文武当中,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已经看懂了雍正的意思,只有被野心蒙蔽双眼的弘时还幻想着继续与弘历争夺储君之位,也就是因为弘时这样的想法,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以及性命。
弘时被野心蒙蔽双眼之后,还曾短暂地被八爷党利用,他们想要借助弘时的特殊身份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奈何很快计划就被雍正发现,八爷党全部人员都被雍正严惩不贷,只有弘时,雍正看在是自己儿子的份上,没有过多追究。
本身这次事件已经对弘时相当不利了,要是弘时能够早点醒悟痛改前非,也许他的未来还会好一些,至少可以当一个拥有荣华富贵的闲散王爷,奈何经历了这件事情的打击之后,弘时整个人都变了,在雍正处罚八爷党的时候,弘时不仅出面求情,还责骂雍正处罚过度,因此彻底激怒了雍正,直接被雍正过继给老八,不再承认有这样的儿子,后来更是将其削除宗籍,不再承认弘时这个人的存在。
到了这种地步,弘时已经生无可恋,最终在悲伤以及绝望中抑郁而终了。弘时一步步走向绝路的过程,弘昼基本上亲眼目睹了全程,对这件事情印象相当深刻,那时候的弘昼早已不年轻,他深刻明白了很多道理,对于储君之争,他是丝毫不敢去想的。
也正是得益于他不窥探储君之位,一直都比较老实本分,所以在雍正一朝,弘昼活得还算可以,没有遭到雍正的任何打击,顺利过渡到弘历登基,弘历登基之后,一些特殊的事情让弘昼开始警惕起来。
弘昼更加了解乾隆的性格
乾隆皇帝虽然自称“十全老人”,在位期间对很多当年雍正惩罚过的人都进行平反,单纯从表面来看,乾隆还是十分仁义的一个帝王,可是我们只要透过表面现象,追究内在本质之后,就会发现乾隆完全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人。
乾隆的政治手腕相当老练,当年他为那些人平反,本质上只是为了稳定政权以及集权而已,不信我们可以从乾隆对待当朝大臣的态度来看,就更加能够看出乾隆的另一面了。在别人看到的仁义背后,更多的是乾隆为了君主集权的残酷行径。
雍正在去世的时候,担心乾隆登基之后无法稳定政权,所以就专门为乾隆留下四位辅政大臣,他们包括了乾隆的两位叔叔以及满人鄂尔泰、汉人张廷玉,乾隆的两位叔叔代表的是宗室的根本利益,况且两人还英年早逝,对乾隆的皇权造不成影响,所以这两人的结局还算不错。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鄂尔泰以及张廷玉都遭到了乾隆的收拾,最严重的就是鄂尔泰,直接被乾隆抓住把柄一撸到底,就连整个家族都很难再爬起来,处置完鄂尔泰之后,乾隆还想收拾张廷玉,可惜张廷玉为人谨慎,一生没有任何污点,乾隆找不到任何把柄,在抄家之后张廷玉依旧相安无事。
为何乾隆要对这些人赶尽杀绝呢?本质上就是为了君主集权,这些人都是雍正留下的辅政大臣,对乾隆的皇权多多少少都是有影响的,乾隆不铲除他们自己睡不着觉。从乾隆收拾这些人的手段来看,不得不说确实足够老练,基本无懈可击。
作为乾隆的弟弟,弘昼在雍正时期就已经亲眼目睹弘时因为窥探储君之位而落得凄凉下场,到了乾隆时期,又亲眼目睹了鄂尔泰等人的凄凉结局,他自然对人生诸多事情感悟更深了,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弘昼逐渐变得荒诞起来。
就弘昼当时的身份和处境而言,要是弘昼不荒诞,可能还真的活不过一集电视剧的时间,为何这么说呢?我们继续详细分析一番。前边就说了,弘时、弘历以及弘昼三人是雍正的儿子当中最有资格争夺储君之位的人选,弘时在雍正时期就已经去世,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真正的对手已经仅剩弘昼一个了。
弘昼不仅有机会和乾隆一决高下,而且要是乾隆处理不当,弘昼还可能成为威胁他皇权的最大政敌,处于这样特殊的环境之中,乾隆对弘昼的一举一动,必然都会相当小心谨慎的,但凡弘昼有任何不当之举,都可能直接惹来杀身之祸,这种杀身之祸,轻则葬送弘昼一人小命,重则葬送整个家族之人的性命。
面对这种生死抉择的大局,也许弘昼对自己的性命不在乎,但是他不可能对自己一家人的性命也不在乎,换言之,弘昼就算不是为了自己着想,也需要为了自己的家人性命和子孙荣华富贵着想,所以他必须做点什么以求自保。
弘昼的荒诞之举
想要自保的最佳办法就是自污,这一招在古代历史上已经屡见不鲜了,很多大臣为了自保都是使用这样的手段,毫无疑问弘昼也是借鉴了古人的做法,开始用这种方式进行自保的。
弘昼自保的第一步就是通过荒诞的行为和朝中大臣之间撇清关系,免得乾隆怀疑他和其余大臣结党营私,毕竟一个人想要谋反,第一步必然是结党营私,乾隆是聪明人,这一点是他最忌讳的。
有一次在上朝期间,弘昼因为和讷亲产生意见分歧,居然直接动手打了讷亲一顿,要知道讷亲在朝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且背后的党羽也很多,乾隆早就对他有看法了,弘昼用这种荒诞的行为,直接表明自己和讷亲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避免了乾隆对自己的猜忌。
不仅如此,靠打讷亲一事,还能得罪朝中大臣,让他们从此以后都不敢接近弘昼,这样一来更加巧妙地避免了乾隆对自己的怀疑,弘昼才能顺利实现自保的第一步,可是仅仅如此,弘昼的自保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弘昼开始多次借助活出丧来搜刮百官的钱财,最开始阶段,弘昼还只是满足于自家人给自己活出丧,后来居然直接请朝中大臣,让大家很是为难,每次都要参与,还不能空手参与。
此举当时引起乾隆的高度重视,在乾隆眼里,弘昼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荒诞之人,乾隆不会怀疑他有谋反或者其余的用意了,靠着弘昼的荒诞以及母亲对其的宠爱,弘昼不仅得以自保,还安然无恙。这绝对算得上是大智若愚了。
也许是这些事情都做完之后,弘昼依旧感觉乾隆不放心,所以后来有一次和乾隆一起监考的过程中,弘昼居然多次劝乾隆去吃饭,乾隆不去之后,弘昼当着大家的面怼了乾隆一顿:“难道你还担心我收人好处让考生作弊么?”
乾隆对弘昼的话没有理会,事后还批评了弘昼一顿,说要是自己当时发话,弘昼将会被弹劾处罚。乾隆能够对弘昼坦言,说明此时乾隆对弘昼已经彻底放心了,从此以后,弘昼得以安稳生活,最终善终。
结语
正所谓大智若愚,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环境当中,很多人和事都不能独立进行分析,只有结合大环境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答案,弘昼究竟是真荒诞还是装糊涂我们暂且不论,从他得以善终并且保住了子孙的荣华富贵之举来看,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弘昼绝对是一个聪明人!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的思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0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